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37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冲突情境下的公共外交能力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庆安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3期26-33,122,共9页
21世纪以来,冲突情境是全方位的,是文化、利益与观念领域的全面博弈;同时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在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社交媒体特殊的连接性、算法特征及数据驱动力也为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提供了新的手段。因... 21世纪以来,冲突情境是全方位的,是文化、利益与观念领域的全面博弈;同时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在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社交媒体特殊的连接性、算法特征及数据驱动力也为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提供了新的手段。因此,今天的公共外交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政治和技术环境;公众认知更加直接地成为一种衡量变量,甚至是成败得失的重要因素,而认知塑造和博弈成为舆论斗争、政治斗争的重要战场。这对于21世纪第三个十年各国的公共外交提出了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社交媒体 公众认知 数据驱动 舆论斗争 博弈 冲突情境 连接性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如何更好地“化危为机”
2
作者 周汉民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2期6-16,130-131,共13页
2023年5月10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苏刘强博士对周汉民先生进行了专访。周先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公共外交工作,在中国公共... 2023年5月10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苏刘强博士对周汉民先生进行了专访。周先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公共外交工作,在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成绩显著,影响广泛。访谈中他表示中国公共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筹办世博会、“江上会客厅”的案例说明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和灵活性;指出目前中国的公共外交工作做的还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市社会主义学院 整体外交 世博会 民建 化危为机 灵活性 案例说明
原文传递
全球文明倡议与智库公共外交的新使命:从文明交流互鉴到对话式文明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3
作者 王义桅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2期26-34,132,共10页
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赋予智库公共外交新使命:从对外人文交流到国际人文交流,从对话过程中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话... 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赋予智库公共外交新使命:从对外人文交流到国际人文交流,从对话过程中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话式文明),再到全球文明对话,实现民相亲,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智库外交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赢取民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中国式现代化 智库 创造性转化 人文交流 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新性发展 对话式
原文传递
流动的身份认同与特殊的双文化人:“华二代”的民间交往角色
4
作者 彭伟步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1期76-82,129,共8页
出生在国外或者小时候跟随父母移民出去的“华二代”,长时间生活在国外,接受家庭与学校两种不同教育。他们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在新媒体的文化叙事框架下,形成流动的身份认同意识。他们利用多元渠... 出生在国外或者小时候跟随父母移民出去的“华二代”,长时间生活在国外,接受家庭与学校两种不同教育。他们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在新媒体的文化叙事框架下,形成流动的身份认同意识。他们利用多元渠道传播与内容生产优势,担当起双文化人的角色,开展民间交往活动,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与中国的文化互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交往 认同意识 双文化人 叙事框架 交往角色 后现代主义 家庭与学校 全球化
原文传递
美国百人会在侨务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及局限性分析——基于建构主义身份认同视角
5
作者 万晓宏 黄伟帆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3期78-87,127,共11页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作为一个由杰出华裔美国人组成的非营利组织,其主要侨务公共外交的活动形式包括举办公共演讲、发布白皮书和职业倡议、举办年会和炉边谈话等。百人会在侨务公共外交中发挥着构建中美共有知识、消除美国主流社...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作为一个由杰出华裔美国人组成的非营利组织,其主要侨务公共外交的活动形式包括举办公共演讲、发布白皮书和职业倡议、举办年会和炉边谈话等。百人会在侨务公共外交中发挥着构建中美共有知识、消除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的固有偏见,从而促进中美关系发展的作用。然而在建构主义身份认同的视角下,百人会也存在着内部和外部身份认同的双重构建困境,制约其在侨务公共外交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务公共外交 百人会 华裔美国人 中美关系 建构主义 共有知识 身份认同 局限性分析
原文传递
讲好“合作共赢”故事的能力
6
作者 陈雪飞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3期34-41,123,共9页
讲故事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能力之一,各个国家也都致力于讲好自己的故事。传统公共外交强调谁来讲故事,如何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故事,通过什么渠道讲故事,近年来“新公共外交”的发展正在推动从讲好“我”的故事转向讲好“我们”的故事... 讲故事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能力之一,各个国家也都致力于讲好自己的故事。传统公共外交强调谁来讲故事,如何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故事,通过什么渠道讲故事,近年来“新公共外交”的发展正在推动从讲好“我”的故事转向讲好“我们”的故事,也就是讲好“合作共赢”的故事,后者对组织故事素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公共外交从传播到合作的范式转换、如何讲好合作的故事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讲故事 合作共赢 范式转换 外国人
原文传递
公共外交的国际关系理论价值
7
作者 周鑫宇 周嘉颖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4期48-57,131-132,共12页
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个学术界较少触及的问题,即公共外交研究对于国际关系学科的理论价值。一般来说,公共外交被认为是一种外交实践。而国际关系在研究和教学中主要使用国际政治理论的解释框架,其中的代表就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 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个学术界较少触及的问题,即公共外交研究对于国际关系学科的理论价值。一般来说,公共外交被认为是一种外交实践。而国际关系在研究和教学中主要使用国际政治理论的解释框架,其中的代表就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大理论流派”。但无论是公共外交的实践,还是国际关系现实的发展,都越来越无法用经典国际政治理论充分解释。20世纪以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逐渐衰弱,国际关系中的重大议题,尤其是非国家行为体深度卷入的、超越于传统国际安全和经贸问题之外的新议题,呼唤新的理论解释。公共外交的研究天然关注非国家行为体和跨国政治行为,对国际关系的理论发展有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公共外交 非国家行为体 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关系学科 外交实践 建构主义 经贸问题
原文传递
以公共外交推动中欧班列发展的基础和重点
8
作者 马斌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4期13-20,129,共9页
中欧班列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种种消极认知的挑战及阻碍。国际社会对中欧班列的消极认知长期存在,并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调整不断发生变化。这一现实催生了以公共外交保障中欧班列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围绕中欧... 中欧班列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种种消极认知的挑战及阻碍。国际社会对中欧班列的消极认知长期存在,并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调整不断发生变化。这一现实催生了以公共外交保障中欧班列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围绕中欧班列开展的公共外交实践可以在消除对中欧班列的错误认知、构建其正面形象、促进发展共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中欧班列公共外交的参与主体,中国政府、企业、智库、媒体等需要依托各自优势,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发展共识 良性互动关系 正面形象 中欧班列 角色定位 参与主体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中国式多边主义:亚投行的视角
9
作者 顾宾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4期21-29,129-130,共11页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我国主张的多边主义可称为“中国式多边主义”,其实质是在多边合作机制中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差异化需求...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我国主张的多边主义可称为“中国式多边主义”,其实质是在多边合作机制中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差异化需求和有限能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中国倡议引领下提出了新多边主义机制,特别是自2013年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中国式多边主义的最佳案例亚投行的成功创建,体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和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主义 共商共建共享 亚投行 差异化需求 全球治理观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多边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
原文传递
行文智远:全球公共知识产品提供的中国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方圆 翟崑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2期51-58,134,共9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为新兴的全球性大国,正在经历从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消费者到供给者的角色转变。这里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是指中国结合自身发展经验和时代特征,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为新兴的全球性大国,正在经历从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消费者到供给者的角色转变。这里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是指中国结合自身发展经验和时代特征,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逐渐发展出的一套全球性的思想、原则、理念、知识和理论等。全球性公共知识产品的中国实践的“行文智远”,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智库的公共外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的发展 公共外交 公共知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球性大国 全球性问题 角色转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国货出海与中国品牌国际传播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靖初 赵新利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1期38-47,126-127,共12页
在国货出海发展迎来贸易政策红利的背景之下,更多、更全的产业开始出海,形成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国“产业带出海”,推动跨境电商与营销模式的变化。未来国货出海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实现“一带一路”市场与欧美主流市场的全覆盖,国货品... 在国货出海发展迎来贸易政策红利的背景之下,更多、更全的产业开始出海,形成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国“产业带出海”,推动跨境电商与营销模式的变化。未来国货出海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实现“一带一路”市场与欧美主流市场的全覆盖,国货品牌也将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无论是新时代诞生的一批天生全球化品牌还是反向输出的中国品牌,都引领着世界品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营销模式 国货 天生全球化 政策红利 主流市场 产业带 重要载体
原文传递
通过模拟联合国活动参与公共外交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疏野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2期67-74,135-136,共10页
伴随着联合国在1945年成立,“模拟联合国”活动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并风靡欧美国家的大学校园,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并传播到全世界,且形式多样、规模不一,参与者有大学生到高中生乃至初中生等。自20世纪90年代,“模拟联合国”被引入中... 伴随着联合国在1945年成立,“模拟联合国”活动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并风靡欧美国家的大学校园,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并传播到全世界,且形式多样、规模不一,参与者有大学生到高中生乃至初中生等。自20世纪90年代,“模拟联合国”被引入中国并首先在一些高校和国际高中展开活动,为培养和遴选更多致力于联合国与国际组织、多边外交和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的参与者奠定了优质的群众基础。当前,“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多边外交 模拟联合国 国际交流活动 大学校园 欧美国家 高中生 大学生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中国与所罗门群岛海洋领域交流合作分析
13
作者 梁国杰 杨茜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1期18-23,124-125,共8页
近年来,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关系发展迅速,为两国推进海洋领域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基础。2019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在北京签署,中所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关系发展迅速,为两国推进海洋领域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基础。2019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在北京签署,中所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9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所罗门群岛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签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立外交关系 两国关系 丝绸之路经济带 海洋领域 所罗门群岛 共同推进 新的历史阶段 谅解备忘录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视阈下华商公共外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4
作者 金新 翟阔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1期66-75,128-129,共12页
海外华商对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影响力和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华商公共外交的发展态势良好,已形成了机制化沟通平台,作为直接途径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样,作为间接途径的经济项目合作成果丰硕。
关键词 公共外交 文化交流活动 海外华商 中国国家形象 一带一路 沟通平台 机制化 发展态势
原文传递
面向2030:欧盟伊拉斯谟项目管理模式与发展新趋向
15
作者 林迎娟 张地珂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2期107-117,139,共12页
从1987年创设到2014年“伊拉斯谟+计划”运行,再到2021年起进入新的执行期,伊拉斯谟项目的运行管理模式几经调整升级,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人文交流领域的旗舰项目。得益于嵌入欧洲一体化和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与发展进程,伊拉斯谟项目的管... 从1987年创设到2014年“伊拉斯谟+计划”运行,再到2021年起进入新的执行期,伊拉斯谟项目的运行管理模式几经调整升级,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人文交流领域的旗舰项目。得益于嵌入欧洲一体化和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与发展进程,伊拉斯谟项目的管理运行机制化程度高、子项目类型多样、发展议程适时更新、惠及范围广泛,因而影响力与日俱增。该项目从促进学习性跨国跨境流动、拓展伙伴合作关系网、推进高等教育能力建设等方面,多维一体地增强了欧洲教育文化的影响力,实现了以内外联动的方式配合欧盟优先发展议程的落实推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斯谟 高等教育 欧洲一体化 执行期 学习性 人文交流 内外联动 管理运行机制
原文传递
灾难外交视角下新华社疫情对外报道分析
16
作者 黄宝仪 赵鸿燕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1期83-91,130,共10页
灾难外交被认为是一种公共外交的危机反应模式,是关键时刻维护国家形象的重要战略手段。在灾难潜伏、爆发、持续、痊愈的不同阶段,主流媒体对外报道呈现出不同特点的国际传播宏观框架。疫情期间,以新华社为例,我国主流媒体作为中国向海... 灾难外交被认为是一种公共外交的危机反应模式,是关键时刻维护国家形象的重要战略手段。在灾难潜伏、爆发、持续、痊愈的不同阶段,主流媒体对外报道呈现出不同特点的国际传播宏观框架。疫情期间,以新华社为例,我国主流媒体作为中国向海外讲述抗疫故事的关键媒介,在国际平台上进行了系列相关对外报道,从各方面展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国家的大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报道 公共外交 灾难外交 主流媒体 宏观框架 新华社 大国担当 危机反应模式
原文传递
论特鲁多政府对东盟公共外交
17
作者 唐小松 周祥威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1期6-17,124,共13页
近年来,特鲁多政府透过援助、人文交流、网络媒介等途径向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公共外交行动。特鲁多政府希望通过深化同东盟的关系,提升其在印太地区事务中的参与度并增加加拿大的贸易机会。但目前,特鲁多政府对东盟公共外交的成效仍... 近年来,特鲁多政府透过援助、人文交流、网络媒介等途径向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公共外交行动。特鲁多政府希望通过深化同东盟的关系,提升其在印太地区事务中的参与度并增加加拿大的贸易机会。但目前,特鲁多政府对东盟公共外交的成效仍被投入不足、美国行为追随者形象以及双方核心价值观的差异所束缚;加拿大的某些公共外交经验和策略值得借鉴,我国应在东盟内部不断强化正面形象塑造,为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创造更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贸易机会 特鲁多 网络媒介 人文交流 东盟国家 核心价值观 形象塑造
原文传递
默克尔对华首脑外交传播模式回顾
18
作者 陈婷 钟新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2期90-97,137-138,共10页
“首脑外交”一般指的是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为了实现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外交决策者亲自参与、促成的正式或非正式活动。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受到媒介技术革命、公众舆论日益渗透外交领域以及风险社会全球性危机管理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首脑外交”一般指的是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为了实现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外交决策者亲自参与、促成的正式或非正式活动。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受到媒介技术革命、公众舆论日益渗透外交领域以及风险社会全球性危机管理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首脑外交”已兼具传统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复合属性。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长达16年总理任期内,积极践行对华首脑外交,其引领的“默克尔时代”占据中德现代建交史近三分之一时段。随着默克尔2021年10月正式卸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脑外交 政府首脑 公共外交 默克尔 外交领域 公众舆论 传播模式 全球性危机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传播“在地化”:为公共外交实践赋能
19
作者 谢静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4期93-100,136,共9页
国际传播“在地化”概念,指对文化各异的国家主体在对外交往中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以所在国文化为基础的对外传播策略,以提升中国的公共外交能力,争取对象国民心,获得良好的共情传播效果。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在与他国的交流... 国际传播“在地化”概念,指对文化各异的国家主体在对外交往中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以所在国文化为基础的对外传播策略,以提升中国的公共外交能力,争取对象国民心,获得良好的共情传播效果。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在与他国的交流中,国际传播“在地化”作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战略和智慧策略,在取得良好共情传播效果方面非常重要。以维护国家形象为目的的国际传播可提升国家公共外交的实践能力,而公共外交则可为国际传播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渠道。做好国际传播“在地化”的主要路径包括:行动者与国际传播的主体及媒介相融合,同时重视对周边国家的传播策略,针对不同层次受众、利用多元化传播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在地化 传播效果 一带一路 传播策略 多元化传播 主要路径 行动者
原文传递
上合组织与中国丝路公共外交
20
作者 李华 张欣珂 公共外交季刊 2023年第4期39-47,131,共10页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形势下中国扩大“向西开放”、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一宏伟战略为中国借力上合组织这一重要国际组织平台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形势下中国扩大“向西开放”、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一宏伟战略为中国借力上合组织这一重要国际组织平台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供了新的机遇。上海合作组织源于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加入后,“上海五国”的名称改为“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2017年和2022年,上合组织两次进行扩容,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先后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公共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上合组织 重要战略部署 丝绸之路经济带 向西开放 乌兹别克斯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