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数字化背景下巢湖文创产品的人文解读
1
作者 姚为俊 秦艳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近年来兴起的环巢湖旅游,则是一种对于环巢湖区域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展开的以欣赏湖光山色、探索湖区文化和体验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对巢湖旅...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近年来兴起的环巢湖旅游,则是一种对于环巢湖区域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展开的以欣赏湖光山色、探索湖区文化和体验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对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产品的实地调研为切入点,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对于工业产品创意的影响,将具有巢湖印记的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作为讨论重点。探讨在现代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观念,以及追寻创意-创业-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环巢湖这一特定地域进行人文、历史、环境的分析,将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作为现代技术和手工创意结合的产品,构想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现代化路径。笔者以期以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产品为输出口,将文化、技术、艺术、环境、进行整体性的设计,提出具体的对于环巢湖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理念,并且融入多元的文化价值,使得现代化的创意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众审美做出有效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旅游 文创 手工 陶瓷类 设计
下载PDF
民俗文化视域下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研究
2
作者 王雨辰 侯方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桐城歌是安徽省桐城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对桐城歌的发展历史、音乐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桐城歌的地域性、叙事性... 桐城歌是安徽省桐城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对桐城歌的发展历史、音乐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桐城歌的地域性、叙事性、文学性进行论述,揭示其独特的音乐艺术特征。此外,桐城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也对其传承模式和推广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探寻其与当地民俗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对桐城歌的音乐艺术特征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认识,还可以促进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桐城歌 音乐特征 传承
下载PDF
闽南歌仔戏“悲情性”审美特征的生成机制探究
3
作者 卓莉莉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悲情性”是发端于闽南、形成发展于台湾地区而后流行于闽南文化圈的歌仔戏的情感主线与审美特征。文章从音乐文化学的角度切入,研究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闽南歌仔戏“悲情性”审美特征的生成,与其所处的文化历史环境形成共生关系... “悲情性”是发端于闽南、形成发展于台湾地区而后流行于闽南文化圈的歌仔戏的情感主线与审美特征。文章从音乐文化学的角度切入,研究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闽南歌仔戏“悲情性”审美特征的生成,与其所处的文化历史环境形成共生关系,也与剧本偏好悲剧性内容、音乐以“哭”当歌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更是闽南人“以悲为美”的审“悲”心理意识特征的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歌仔戏 悲情性 音乐文化学
下载PDF
民俗艺术助力地域经济发展的有益尝试——以西北花儿产业化的经验借鉴与思考为例
4
作者 霍明宇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西北多民族共创共享的山歌“花儿”有着独特的品牌形象。它既是民俗艺术的珍贵活化石,又代表着一种极具包容性、创造性的民俗文化艺术现象;它既是多民族间艺术交流、文化融汇的结晶,也是促成...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西北多民族共创共享的山歌“花儿”有着独特的品牌形象。它既是民俗艺术的珍贵活化石,又代表着一种极具包容性、创造性的民俗文化艺术现象;它既是多民族间艺术交流、文化融汇的结晶,也是促成西北地区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国家“双创”路线的有力指导下,“花儿”作为地区艺术品牌在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不断尝试,获得成效,但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包括创新活化程度不够,难以在产业化过程中形成长效机制等等。问题的出现,提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文化艺术产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在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产业化过程中,把握好艺术性和市场化之间的冲突矛盾,为民俗艺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学术和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花儿品牌 双创 区域特色
下载PDF
以钢琴伴奏和美声艺术还原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用旋律和情感与古人对话
5
作者 王菁菁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以钢琴伴奏和美声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来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用旋律和情感与古人对话的绝妙平台,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和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诠释和传播中国辞章优美、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诗词能展现优美的意境及“家国怀... 以钢琴伴奏和美声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来演绎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用旋律和情感与古人对话的绝妙平台,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和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诠释和传播中国辞章优美、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诗词能展现优美的意境及“家国怀古”“悲欢离合”及“伤春悲秋”等不同情怀的表达。而被称之为“音乐之王”的钢琴能够表现出世界上感性的、具体的声音形象,恰是由于钢琴所具备的诸种特征,可以还原中国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我国许多作曲家以中国古典诗词为歌词创作成艺术歌曲时,在钢琴伴奏上广泛借鉴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情感表达方式及曲调特点,使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能够再现中国古诗词的意境效果。实现了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让观众除了感受到典雅的艺术享受外,在这类以中国古典诗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里,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共享其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古诗词 钢琴伴奏 情怀
下载PDF
“史实”的考证与呈现——评赵盼超著作《民国初期(1912-1928)北京地区中国画研究》
6
作者 尹丹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9-192,共4页
民国初期(1912-1928)即“北洋时代”北京地区的美术史研究,以往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成了一个热点并诞生了很多新的成果,赵盼超新著《民国初期(1912-1928)北京地区中国画研究》即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该著作有三个特点,首先... 民国初期(1912-1928)即“北洋时代”北京地区的美术史研究,以往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成了一个热点并诞生了很多新的成果,赵盼超新著《民国初期(1912-1928)北京地区中国画研究》即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该著作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该书结构及行文清晰,以史料的客观性为基础展开论述,同时注重问题意识;其次是注重以“社会身份”的视角来对所论及人物进行讨论,将“人”放到政府、社团、学院等社会网络中来进行考察;再次是注重将艺术创作放到艺术传播的视角来进行考察。这部专著在具体的研究中将更多的重心倾注于影响制约艺术创作与艺术观念的诸多社会因素,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更为完整的艺术场域,以便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北京的美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期 北京 中国画 书评
下载PDF
民族走廊学说与区域舞蹈文化研究——以南岭民族走廊为例
7
作者 胡骁 曹德祺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9-179,共11页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学说为研究视角,以南岭民族走廊为研究对象,对走廊所包含的东段粤北地区、中段桂东北地区、北段湘西南地区的瑶族、汉族、壮族、苗族、侗族、客家等族群舞蹈的分布及互动展开比较研究。拟从区域舞蹈文化...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学说为研究视角,以南岭民族走廊为研究对象,对走廊所包含的东段粤北地区、中段桂东北地区、北段湘西南地区的瑶族、汉族、壮族、苗族、侗族、客家等族群舞蹈的分布及互动展开比较研究。拟从区域舞蹈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变、民族迁徙、信仰流播、“中心”与“边缘”等多元视角来看族群舞蹈文化的互动互融,印证南岭民族走廊各族群在历史上的动态流变,以此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研究提供更多研究的视角与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走廊学说 南岭民族走廊 区域文化互动
下载PDF
山东吕剧英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孙贻红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吕剧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全国八大戏曲种类之一。2008年,山东吕剧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吕剧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它的翻译对于传承... 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吕剧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全国八大戏曲种类之一。2008年,山东吕剧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吕剧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它的翻译对于传承与传播中国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山东吕剧英语翻译现状的考察,在翻译工作的组织、翻译任务的具体实施、译者的培养等方面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推动构建与完善山东吕剧对外传播的世界网络,并为中国戏曲其他剧种的对外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剧 戏曲翻译 戏曲传播
下载PDF
“女性弦友”视角下泉州南音民间社团发展转型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以惠安县惠女南音乐社为例
9
作者 胡水静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作为南音活动的重要空间和传承发展的活态载体,泉州南音民间社团是泉州南音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发展与转型的社会基础。本文以“女性弦友”为研究视角,以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惠安县惠女南音乐社为研究个案,结合“静态”的... 作为南音活动的重要空间和传承发展的活态载体,泉州南音民间社团是泉州南音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发展与转型的社会基础。本文以“女性弦友”为研究视角,以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惠安县惠女南音乐社为研究个案,结合“静态”的史料搜寻与“活态”的田野调查,深入探讨泉州南音民间社团的运作现状及发展与转型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弦友 南音民间社团 惠安县惠女南音乐社
下载PDF
“尚鼓”族群的身体语言表达与文化流变研究_以贵州过山瑶舞蹈“舂杵舞”为例
10
作者 曹德祺 于宛冬 胡骁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南岭民族走廊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聚集地区,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榕江县塔石瑶族水族乡怎东村流传的过山瑶传统舞蹈“舂杵舞”为研究对象及田野个案,经过前期的田野调查,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进行深入剖析... 南岭民族走廊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聚集地区,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榕江县塔石瑶族水族乡怎东村流传的过山瑶传统舞蹈“舂杵舞”为研究对象及田野个案,经过前期的田野调查,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进行深入剖析。从微观视角,对黔东南地区瑶族“舂杵舞”的舞蹈元素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视角,以塔石瑶族水族乡怎东村的过山瑶“舂杵舞”和其他地区过山瑶传统舞蹈的联系为切入点,探析瑶族族群的传统舞蹈文化中凸显出的族群身体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意识,以期从中折射并挖掘出过山瑶“舂杵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舞蹈 舂杵舞 身体语言表达 文化流变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传统毡靴工艺的田野调查报告
11
作者 郝水菊 郭继业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传统毡靴是草原民族冬季御寒的典型用品,在内蒙古地区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本文将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吕树花毡靴作坊作为田野调查对象,跟踪现场制作过程,以文字、图片的方式详细记录传统毡靴的场地、材料、工具、工艺等生产条件,并将其... 传统毡靴是草原民族冬季御寒的典型用品,在内蒙古地区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本文将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吕树花毡靴作坊作为田野调查对象,跟踪现场制作过程,以文字、图片的方式详细记录传统毡靴的场地、材料、工具、工艺等生产条件,并将其与现代手作毛毡、传统游牧制毡、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制毡工艺进行对比,阐释内蒙古地区毡靴制作技艺在民族融合中产生的优势,并分析传统手工毡靴制作中的造物理念与工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传统毡靴工艺 田野调查 羊毛毡
下载PDF
内蒙古准格尔地毯植物染色技艺田野调查报告
12
作者 呼斯乐 张薇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内蒙古的准格尔地毯制作技艺,可上溯至一个世纪之前。作为中国北疆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尤其是准格尔地毯的植物染色技艺,在其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与蒙古族、汉族以及其他各民族的手工技艺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准格... 内蒙古的准格尔地毯制作技艺,可上溯至一个世纪之前。作为中国北疆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尤其是准格尔地毯的植物染色技艺,在其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与蒙古族、汉族以及其他各民族的手工技艺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准格尔地毯自己独特的植物染色技艺。随着工业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纺织技术的进步,植物染色的市场需求萎缩,这项非遗技艺面临着市场萎缩、发展缓慢、传承人急剧减少等挑战。基于此,对准格尔地毯植物染色技艺的发展历史、传承现状、工艺流程及弘扬保护等内容进行调研与研究,对准格尔地毯的植物染色技艺而言,可谓大有裨益,同时希望能引起更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让这项传统技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格尔地毯 植物染色技艺 田野调研
下载PDF
“物”之“情”的“自喻”语义符号诠释——论街舞类型片《热烈》影像语言的语法
13
作者 刘丽珺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情感社会学视角,分析以B-boy人物的形象塑造所投射出来社会群像的情感文化。影片在情感文化的设点主要聚焦于两代三种不同风格的B-boy人物身上,通过解构影像语言中具有情感结构的句法,诠释整体中各部分构...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情感社会学视角,分析以B-boy人物的形象塑造所投射出来社会群像的情感文化。影片在情感文化的设点主要聚焦于两代三种不同风格的B-boy人物身上,通过解构影像语言中具有情感结构的句法,诠释整体中各部分构成要素的语义符号,构建起体育舞蹈题材影片的一种“自喻”影像修辞,并以此探讨街舞类型片的情感价值、创作方法和创意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社会学 B-boy人物形象 语义符号 情感结构
下载PDF
大理三元社洞经乐谱《玉振金声》若干问题的思考
14
作者 洪江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洞经音乐作为在中国西南地区流传广泛的地方性乐种,其乐谱是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理洞经乐谱《玉振金声》作为目前能搜集到的较早乐谱版本,是我们了解明以来大理洞经音乐相关历史信息的重要文献。本文将从大理《玉振金声... 洞经音乐作为在中国西南地区流传广泛的地方性乐种,其乐谱是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理洞经乐谱《玉振金声》作为目前能搜集到的较早乐谱版本,是我们了解明以来大理洞经音乐相关历史信息的重要文献。本文将从大理《玉振金声》产生的时间、乐调类别及曲源考索、乐谱类型及特征、乐谱符号及内涵几个方面入手,尝试探究《玉振金声》的价值及内涵,并兼及《玉振金声》乐谱与当代大理洞经音乐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三元社 洞经乐谱 《玉振金声》 思考
下载PDF
安徽宣城明德折扇工艺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
15
作者 郭凤 陈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冠上了儒家传统文化的隐喻符号,这种符号使折扇去除实用功能后仍然具有社会象征性。明德折扇产于安徽省广德市,是中国扇的一种,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挖掘宣城明德折扇文化内... 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冠上了儒家传统文化的隐喻符号,这种符号使折扇去除实用功能后仍然具有社会象征性。明德折扇产于安徽省广德市,是中国扇的一种,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挖掘宣城明德折扇文化内涵,提取出明德折扇的文人符号,对明德折扇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明德折扇的发展策略。宣城明德折扇工艺传承与发展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顺应当代审美、系统构建品牌、运用新媒体等渠道实现加深与年轻人的联系,以达到加强非遗文化与大众的联系,增强优秀文化传播,丰富宣城文化名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城明德折扇 文人符号 工艺传承 非遗文化
下载PDF
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背景下红色文化与红色艺术的关系辨析与实践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华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红色文化的艺术化传播有利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实施。研究分析了红色文化的传统性、革命性和先进性,它们构成红色文化国家安全维护的内涵基础;探析红色文化中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的具体内容,廓清相互关系。在此基础... 红色文化的艺术化传播有利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实施。研究分析了红色文化的传统性、革命性和先进性,它们构成红色文化国家安全维护的内涵基础;探析红色文化中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的具体内容,廓清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红色艺术的内涵及其历史表征,即“红色艺术的多样态交融”“民族艺术与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红色典型的反复阐释”和“红色艺术焦点与时俱进”,并在当代语境下探讨红色文化艺术阐释拓展在“充分利用多种艺术形式,促进红色文化认同”“积极发挥民族艺术的红色文化传播功能”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增强红色艺术感染力”几方面的可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红色文化 红色艺术 关系 实践
下载PDF
亚洲艺术——来自片治肯特的一幅湿婆神像
17
作者 董依梦(译) 祁晓庆(校)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编者前言该文发表在俄罗斯考古出版物Kratine soobscheniia的第98期(1964年),考古学家别列尼茨基(A.M.Belenickij)发表了文章,关于最近在片治肯特(Piandjikent)遗址发现的两件与印度宗教艺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文物。
关键词 亚洲艺术 片治肯特 湿婆神像
下载PDF
互融与共洽——以南岭走廊平地瑶“芦笙长鼓舞”为例
18
作者 马丽星 胡骁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虎马岭村及大井村“芦笙长鼓舞”为研究对象,对“芦笙长鼓舞”的舞蹈形态及其背后蕴含的族群文化身份给予相关的解读和剖析,通过对舞蹈源流、呈现形式、文化内涵及身份认同等角度的分析...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虎马岭村及大井村“芦笙长鼓舞”为研究对象,对“芦笙长鼓舞”的舞蹈形态及其背后蕴含的族群文化身份给予相关的解读和剖析,通过对舞蹈源流、呈现形式、文化内涵及身份认同等角度的分析与探讨,论证了“芦笙长鼓舞”作为南岭民族走廊瑶族长鼓舞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既是原始遗存的文化产物,也是族群文化身份的纽带与桥梁,更是瑶汉互融共洽的典型艺术形式。其中承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是当代传承保护的重点,与此同时,还从侧面印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多元维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需要,通过仪式中的舞蹈对本民族的族群记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笙长鼓舞 平地瑶 仪式文化 传承保护
下载PDF
安徽天长民歌《鲜花调》在钢琴作品《茉莉花幻想曲》编创中的传承与创新
19
作者 陈磊 周雪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鲜花调》是安徽省天长市流传甚广的传统民歌小调,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首民歌小调能真实的反映出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以及对家乡依恋的情感表达,是当地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鲜花调》以简单明了的旋律与歌词为特征,... 《鲜花调》是安徽省天长市流传甚广的传统民歌小调,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首民歌小调能真实的反映出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以及对家乡依恋的情感表达,是当地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鲜花调》以简单明了的旋律与歌词为特征,表达出对家乡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象的热爱及对家乡生活的真挚感受和怀念之情。因此,此曲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本文着重研究天长民歌《鲜花调》在钢琴作品《茉莉花幻想曲》中是如何将传统民歌小调与现代钢琴作曲技法相结合,在保留《鲜花调》原有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作曲者独特的创作理念,充分发挥了钢琴多声部的优势,创作出这首新颖的钢琴作品,从而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花调 钢琴作品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生动的媒介?——电视辩论及讨论节目
20
作者 +2 位作者 李岩 赵晓睿(译) 武志鹏(校)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作为英国新左派文化主义者,作者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英国以BBC和ITV为代表的电视媒体的虚伪的“大众可接受性”。BBC和ITV在处理电视辩论及讨论节目时,尽管这些节目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千差万别,但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 作为英国新左派文化主义者,作者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英国以BBC和ITV为代表的电视媒体的虚伪的“大众可接受性”。BBC和ITV在处理电视辩论及讨论节目时,尽管这些节目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千差万别,但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由这类节目负责人的某些共同态度造成的,即电视媒体倾向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做出的政策决定,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将思考权交于观众。这导致普通大众满足于在肤浅的娱乐层面与个别节目进行斗争。电视媒体低估了大众生活态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折射出英国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实为“公平公正性”的丧失及“阶级性”的抹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大众传播 大众可接受性 虚假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