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992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安院校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不足、成因与改进路径
1
作者 张明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提出问题能力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通过考察教学活动各环节并访谈师生发现,大学生在提出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准确表述和界定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不能将已有知识与实践情境建立联系。... 提出问题能力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通过考察教学活动各环节并访谈师生发现,大学生在提出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准确表述和界定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不能将已有知识与实践情境建立联系。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知识建构能力较弱;教师教学观念方法落后,学生主体地位未能落实;学校培养制度不完善,培养环境有待优化。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改革路径包括: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修订培养方案,重视提出问题能力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型人才培养 提出问题能力 改革路径
下载PDF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制度研究
2
作者 郑洪广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侦查期限是侦查行为可以持续的最长时间,是侦查机关自立案至侦查终结的时间限度。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对于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无法起到侦查期限的作用,应... 侦查期限是侦查行为可以持续的最长时间,是侦查机关自立案至侦查终结的时间限度。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对于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无法起到侦查期限的作用,应当增加侦查期限制度规定。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不仅适用于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也适用于未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仅适用于“因人立案”,而不适用于“因事立案”,对于“因事立案”的,应根据追诉时效来限制侦查权。对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期限应在立法上加以明确,强化侦查期限制度刚性,确立撤案并非错案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犯罪 侦查期限 保障人权
下载PDF
警务车辆特种驾驶“防冲撞”专项培训课程研究
3
作者 陈树红 杨智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警务车辆“防冲撞”驾驶专项训练是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托于公安部警务车辆特种驾驶培训基地这一平台,通过多年来积累的警用车辆安全驾驶和特种驾驶教学经验,结合当前车辆冲撞类案件的特点,以及应急处置的不同临战状态... 警务车辆“防冲撞”驾驶专项训练是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托于公安部警务车辆特种驾驶培训基地这一平台,通过多年来积累的警用车辆安全驾驶和特种驾驶教学经验,结合当前车辆冲撞类案件的特点,以及应急处置的不同临战状态,研究搭建了以单车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为基础,双车、多车配合相辅助,以不同情境条件下车辆的追击、控制、截停等为技战术要点的一门针对性强、全面完整、及时有效的特种驾驶“防冲撞”专项培训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撞 特种驾驶 专项训练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和超越
4
作者 王浩斌 杨思齐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含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应然回应”、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悖论的“实然省思”、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出场的“必然构建”。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视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含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应然回应”、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悖论的“实然省思”、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出场的“必然构建”。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视域,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现代化“生态全貌”的发展症结及其弊病来源,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进行批判和超越的时代伟力和先进内涵,有助于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高度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同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互动交融探寻新的学术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批判 超越
下载PDF
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与司法适用
5
作者 何强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23,共8页
关于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应当坚持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主义,将生态环境本身作为该罪的保护法益;此种法益立场决定了该罪为行为犯,其不法评价重点在于是否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关于该罪的司法适用,一方面,应证明该罪罪状描述的非构成... 关于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应当坚持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主义,将生态环境本身作为该罪的保护法益;此种法益立场决定了该罪为行为犯,其不法评价重点在于是否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关于该罪的司法适用,一方面,应证明该罪罪状描述的非构成要件结果与污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这只是为了证明行为对法益的危险达到了可罚的程度;另一方面,应将该罪的罪过形式解释为故意,否则不仅有违罪刑法定原则,还可能使得过失污染环境行为也成立该罪,以致不当扩大处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环境法益 行为犯 主观罪过 司法适用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洗钱犯罪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
6
作者 任彦君 聂冉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洗钱犯罪衍生出了更多的行为方式,如利用虚拟货币洗钱、借助跑分平台、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网络平台洗钱。网络的应用促使洗钱犯罪升级,使得我国反洗钱工作陷入以下困境:相关主体对洗钱犯罪定位追踪、纵深打击的难度提升... 数字经济时代,洗钱犯罪衍生出了更多的行为方式,如利用虚拟货币洗钱、借助跑分平台、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网络平台洗钱。网络的应用促使洗钱犯罪升级,使得我国反洗钱工作陷入以下困境:相关主体对洗钱犯罪定位追踪、纵深打击的难度提升;涉案电子数据取证、存证、证明困难重重;洗钱罪规制范围受限、适用空间较小;反洗钱国际合作进程不甚畅通。为遏制洗钱犯罪,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以科技持续赋能反洗钱工作,提升效率;对洗钱犯罪进行全链条、全方位打击,严防其死灰复燃;持续改进、完善涉案电子数据的取证、存证和证明工作,保证其完整性、真实性与证明力;对洗钱罪进行适当扩容,增强洗钱犯罪刑法规制之周延性;不断加强域外合作,协同推进国际反洗钱工作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洗钱 治理困境 电子数据 国际合作
下载PDF
道路交通安全领域“首违不罚”制度的反思与优化
7
作者 邓小兵 石博文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自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明确“首违不罚”制度以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颁布了大量“首违警告”清单。清单对贯彻人本主义、规范裁量、和谐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检视各地清单,亦发现存在着背离“首违不罚”设计初... 自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明确“首违不罚”制度以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颁布了大量“首违警告”清单。清单对贯彻人本主义、规范裁量、和谐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检视各地清单,亦发现存在着背离“首违不罚”设计初衷、适用对象存在歧视性差别待遇、违法类型和时间范围各地差异较大、再犯问题处理思路不一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首违不罚”的制度效能,应当从统一构成要件、颁布省级清单、规范制度适用等方面入手,推动制度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首违不罚 行政执法
下载PDF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产的证明问题——《反有组织犯罪法》第45条第3款的展开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娇 李麒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如何证明涉案财产的权属性质,从而合理划分涉案财产的处置范围是涉黑案件财产处置程序的重点与难点。《反有组织犯罪法》第45条第3款创设“高度可能”证明标准,有效破解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来源不明”财产的证明难题,明确了涉案财产... 如何证明涉案财产的权属性质,从而合理划分涉案财产的处置范围是涉黑案件财产处置程序的重点与难点。《反有组织犯罪法》第45条第3款创设“高度可能”证明标准,有效破解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来源不明”财产的证明难题,明确了涉案财产的权属认定,增强了裁判文书的司法权威,预防了涉黑组织的“卷土重来”。实践中,“高度可能”证明标准的适用与被告人、利害关系人的财产密切相关,必须辩证地理解与把握“高度可能”证明标准适用的前提与范围,厘清该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进而完善被告人“说明财产合法来源”程序的权利保障,吸纳财产利害关系人“参与”涉案财产处置程序,以实现涉黑案件“打财断血”的同时保障好被告人、利害关系人的诉讼权利与财产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有组织犯罪法》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涉案财产 高度可能 证明标准
下载PDF
韧性社区的发展、内涵与建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樊晏辰 刘艺 台运启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VUCA时代背景下,韧性社区是城市社区面对多重风险挑战的一种高效选择。通过对国内外韧性社区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明确了韧性社区的具体内涵、发展过程与建设需求,概括出组织韧性、技术韧性、文化韧性、资源韧性、工程韧性与空间韧... VUCA时代背景下,韧性社区是城市社区面对多重风险挑战的一种高效选择。通过对国内外韧性社区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明确了韧性社区的具体内涵、发展过程与建设需求,概括出组织韧性、技术韧性、文化韧性、资源韧性、工程韧性与空间韧性六大韧性构成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要素端、主体端与功能端为核心的建构框架。结合对社区抗冲击能力类型的划分,提出韧性社区差异化的建设过程与路径,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聚焦培育多元主体、统一数字平台、重塑公共精神、拓展系统储备、统筹优化体系与联结发掘空间,以此来推进韧性社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社区 建构维度 建构框架
下载PDF
扩张与瓶颈:行政拘留扩张视域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飞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依法治国理念推动下,大量涉及网络安全、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等民生领域的行政法律文件陆续出台,持续推动了“行政拘留扩张”基层治理法治化发展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依法治国理念推动下,大量涉及网络安全、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等民生领域的行政法律文件陆续出台,持续推动了“行政拘留扩张”基层治理法治化发展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总要求。基于行政拘留扩张视域观察困扰基层治理多元化难点,聚焦“行政拘留扩张”与“基层治理瓶颈”的相互关联,研究提出了在共建共治、多元协商、信息共享、权责定量及提升执法公信力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基层治理现代化 行政拘留 公安执法
下载PDF
设立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的理论探析
11
作者 涂铭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内部司法作为国际组织有效维护其独立性的机制,对组织履行职能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上诉机制,使国际组织内部司法得到创新性发展,有利于组织更加充分、高效地履行职能。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使得有关判决有机会得到重新审查和纠错,有... 内部司法作为国际组织有效维护其独立性的机制,对组织履行职能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上诉机制,使国际组织内部司法得到创新性发展,有利于组织更加充分、高效地履行职能。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使得有关判决有机会得到重新审查和纠错,有利于维护国际组织职员和行政当局的上诉权,更好地平衡其权利义务关系,推动组织内部法治建设。设立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的纠错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权益保障功能和协调功能两个方面;设立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的法治精神价值则体现在国际组织内部对法治精神的期待,国际组织内部司法上诉机制本身所体现的法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组织内部司法 国际公务员 上诉机制 内部法治
下载PDF
网络贩毒案件侦查中的思维定势研究
12
作者 牛承义 周云怡 乔顺利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网络贩毒犯罪依托互联网新技术,隐蔽性、组织性、广域性日益强化,涉案毒品类型不断增多,犯罪形势日益猖獗。网络贩毒案件中侦查主体与反侦查主体思维定势具有产生基础的一致性和思维定势类型的差异性。通过充分利用犯罪行为人的思维定势... 网络贩毒犯罪依托互联网新技术,隐蔽性、组织性、广域性日益强化,涉案毒品类型不断增多,犯罪形势日益猖獗。网络贩毒案件中侦查主体与反侦查主体思维定势具有产生基础的一致性和思维定势类型的差异性。通过充分利用犯罪行为人的思维定势,兼顾技术与经验,强化侦查协作以及大数据相关性思维,促进侦查主体与反侦查主体思维定势的功效转化,从而有利于网络贩毒案件中侦查主体进行正确的侦查途径选择,提高侦查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定势 网络贩毒 侦查主体 反侦查主体
下载PDF
涉案企业合规整改中合规文化的建设困境及出路
13
作者 王昕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中,合规文化作为有效合规的重要标准被列为合规整改计划和合规管理体系的评估重点。当前合规文化的建设存在一些困境,如合规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尚未明晰,文化与制度构建的边界不明导致建设方向存疑,传统文化加剧企业内... 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中,合规文化作为有效合规的重要标准被列为合规整改计划和合规管理体系的评估重点。当前合规文化的建设存在一些困境,如合规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尚未明晰,文化与制度构建的边界不明导致建设方向存疑,传统文化加剧企业内部不合规意愿,“纸面”合规问题突出,合规文化建设长期性与合规整改的短期预设相悖,合规文化建设评估标准不健全等。综合考量上述因素,在涉案企业合规文化建设中应明确合规文化建设方向、提高企业内部整体合规意识、构建协调的合规文化体系以及建设系统的合规文化评估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文化 合规计划 文化评估标准 合规整改
下载PDF
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界限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赛嘉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未经同意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是否构成犯罪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争议。既有理论中,二次授权说违反法秩序统一原则,也过度限制了个人信息的合理运用;信息开放程度说则使知情同意的判断沦为形式。基于弱同意说,若未经同意的信息处理行为符合自... 未经同意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是否构成犯罪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争议。既有理论中,二次授权说违反法秩序统一原则,也过度限制了个人信息的合理运用;信息开放程度说则使知情同意的判断沦为形式。基于弱同意说,若未经同意的信息处理行为符合自愿公开个人信息的用途或情境,便是在合理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因而不够成犯罪;即便不符合,只要信息主体未表示明确拒绝且未损害其重大利益,便不具有可罚的违法性因而不构成犯罪。由于依法必须公开的个人信息涉及公共利益,只要信息处理行为不以违法犯罪为目的便不应构成犯罪。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需要侧重于打击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为此应将其犯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公开个人信息 知情同意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个人信息自决权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政策量化评价
15
作者 李远海 李小波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离不开法律规范的引导和支持,立足政策语境把握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问题兹事体大。以14项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文本挖掘法、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法,构建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政策指数评价模型... 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离不开法律规范的引导和支持,立足政策语境把握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问题兹事体大。以14项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文本挖掘法、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法,构建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政策指数评价模型,包含10个一级变量和46个二级变量,并通过建立多投入产出表、计算PMC指数值、绘制PMC曲面图对政策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探究样本政策存在的问题短板。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政策设计总体合理,14项政策文本中,有12项政策评价等级为优秀,2项政策评价等级为可接受,样本政策在政策时效(X2)、政策重点(X5)和政策保障内容(X8)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政策优化建议,希望为后续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政策的制定或调整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园安全 PMC指数模型 政策评价 量化研究 政策优化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公安机关参与环境犯罪治理的路径研究
16
作者 孟洪宇 李涛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我国当前的环境犯罪治理虽已取得良好进展,但由于环境犯罪具有行为专业性、过程隐蔽性、结果潜伏性,治理程度亦需考量经济发展需求等特殊性,因而在环境犯罪治理方面还存在治理主体积极性不足、协作不够等问题。鉴于此,可以依据行动者网... 我国当前的环境犯罪治理虽已取得良好进展,但由于环境犯罪具有行为专业性、过程隐蔽性、结果潜伏性,治理程度亦需考量经济发展需求等特殊性,因而在环境犯罪治理方面还存在治理主体积极性不足、协作不够等问题。鉴于此,可以依据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环境犯罪多元主体治理网络,以便各主体围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利益联结点实现协同整合。针对公安机关沿袭传统警务模式而引致治理能力欠缺、力量分散的现实困境,可通过条线基础任务强化、数字化改革牵引等措施,实现环境犯罪的事前预防和及时处置,推动公安机关生态职能的高效发挥,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环境犯罪治理 生态警务 公安工作现代化
下载PDF
污染环境犯罪案件侦查的现实困境与纾困路径
17
作者 朱浩然 邓雁玲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改善态势,污染环境犯罪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然而,当下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立案启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侦查力量的建设、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改善态势,污染环境犯罪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然而,当下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立案启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侦查力量的建设、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性难题制约着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侦查。有鉴于此,应积极拓展案件线索来源,加强环境领域的行刑衔接,强化专业侦查力量建设,补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力量,推动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以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侦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污染环境 犯罪侦查
下载PDF
基于社会失范理论的校园欺凌行为分析
18
作者 胡渲曜 王建新 罗升鸿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校园欺凌备受社会关注,社会失范理论能够为校园欺凌行为解构提供创新视角。对照社会失范行为表现,校园欺凌属于典型的个体失范,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关系失衡。当学生个体采用正当的“制度化... 校园欺凌备受社会关注,社会失范理论能够为校园欺凌行为解构提供创新视角。对照社会失范行为表现,校园欺凌属于典型的个体失范,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关系失衡。当学生个体采用正当的“制度化手段”无法达到预设的“文化目标”时,可能会采取“低成本、高回报”的暴力化手段实现目标,校园欺凌便可能发生。当前,校园欺凌个体失范主要表现为积极欺凌者、摇摆欺凌者和兼顾欺凌者三种类型。校园欺凌治本之道在于通过推动教育转型、抵制同侪压力、压缩失范空间、多元协同治理等途径,重塑以规则为核心的校园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社会失范 秩序重塑
下载PDF
征稿启事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公安局主管、北京警察学院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北京市一级社科期刊。本刊现为双月刊,128页。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法学与法律适用、社会治安、侦...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公安局主管、北京警察学院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北京市一级社科期刊。本刊现为双月刊,128页。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法学与法律适用、社会治安、侦查研究、犯罪研究、现代警务、公安管理、警务技战术、公安科技、教育与训练等。本刊实行优稿优酬制度,对专稿、约稿实行更为优厚的稿酬制度并优先采用。欢迎广大读者惠赐具有理论深度和独到见解的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安 现代警务 北京警察学院 公安科技 稿酬制度 社科期刊 侦查研究 优稿优酬
下载PDF
三角诈骗处分行为的反思与重释
20
作者 陈志慧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传统三角诈骗理论在其基本构造上设置了限制性要素,这些要素的作用侧重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功能,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出现难以化解的困境,不具有必要性。三角诈骗之所以值得处罚是因为与两者间诈骗具有同质性,即受骗人的行为能规范评价为被害... 传统三角诈骗理论在其基本构造上设置了限制性要素,这些要素的作用侧重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功能,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出现难以化解的困境,不具有必要性。三角诈骗之所以值得处罚是因为与两者间诈骗具有同质性,即受骗人的行为能规范评价为被害人的处分行为。三角诈骗的认定,应从被害人处分行为的分析入手,对受骗人的行为进行实质性解释。具体解释路径:当受骗人的处分行为一方面能实现“占有转移”的法律效果,一方面能实现“法益侵害”的实质结果,且处分结果能归属于被害人时,受骗人是“适格处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诈骗 处分行为 诈骗 盗窃 偷换二维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