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简介
1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正>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医学研究生学报》于2023年1月正式更名为《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月刊。新刊由无锡联勤保障中心主管,东部战区总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承接《医学研究生学报》推... <正>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医学研究生学报》于2023年1月正式更名为《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月刊。新刊由无锡联勤保障中心主管,东部战区总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承接《医学研究生学报》推动医学创新发展使命,并融入战创伤救治的鲜明军事特征,同时巩固其前身深厚的办刊基础。作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及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等多种国内外知名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医学研究生学报》多次获全军优秀期刊奖,并在2011、2014、2017年连续获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 1 4、2 0 1 6、20 1 8年连续获评“江苏省精品科技期刊金马奖”。据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医学研究生学报》2023年度总被引频次为2663(扩刊版)、1690 (核心版),影响因子为1.817 (扩刊版)、1.211 (核心版),基金论文比为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创伤救治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医学研究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琳琳 施益金 +2 位作者 施卉 陈万杰 顾锦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HY)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心肌细胞用DHY(80μmol/L预处理4 h,用正常葡萄糖(NG)5.5 mmol/L或高糖(HG)33.3 mmol/L刺激48 h。随后利用MTT法评估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评估细胞损伤程度,...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HY)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心肌细胞用DHY(80μmol/L预处理4 h,用正常葡萄糖(NG)5.5 mmol/L或高糖(HG)33.3 mmol/L刺激48 h。随后利用MTT法评估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评估细胞损伤程度,二氢乙锭(DHE)和MitoSOX染色评估氧化应激水平,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蛋白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与HG组相比,DHY显著增强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活性(P=0.003),减少LDH释放(P=0.001),减弱DHE和MitoSOX染色荧光强度,显著抑制RIPK3蛋白表达(P<0.01),减少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量(P<0.01)。结论DHY增强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活性,减轻损伤程度,可能与DHY抑制氧化应激和减弱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高糖 氧化应激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下载PDF
STARD7蛋白新型小分子抑制剂Lasiodin激活NRF2/EGR1通路诱导三阴乳腺癌铁死亡
3
作者 李雪 苏小涵 +7 位作者 曾姣 梁婷婷 屈鹏 刘俊 王雅丽 侯令密 郭晓兰 梁骑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2-471,共10页
目的探讨StAR相关脂质转移结构域包含7(STARD7)在三阴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高通量筛选STARD7的小分子抑制剂,研究其小分子抑制剂对TNBC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TARD7在各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StAR相关脂质转移结构域包含7(STARD7)在三阴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高通量筛选STARD7的小分子抑制剂,研究其小分子抑制剂对TNBC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TARD7在各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系以及临床TNBC样本中STARD7的表达情况。以STARD7为靶点,通过分子对接、体外蛋白纯化和体外分子互作实验,筛选并鉴定STARD7的小分子抑制剂。CCK8测定对照组(DMSO组)及1、2、5、10、20μmol/L浓度Lasiodin处理24 h后的TNBC细胞的存活率,确定最佳药物作用浓度。台盼蓝和YO-PRO-1染色测定各组细胞死亡率,Westernblot测定各组凋亡、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测定NRF2、HO-1、KEAP1、EG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TNBC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10 mg/kg)和Lasiodin组(10 mg/kg),分别处理后测定肿瘤体积、裸鼠体重,HE染色评价生物安全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体外实验表明STARD7在TNBC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负相关(P<0.05);高通量筛选并鉴定出Lasiodin是STARD7的小分子抑制剂;Lasiodin对STARD7的抑制可能通过调控下游NRF2/EGR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促使TNBC细胞发生铁死亡,同时伴有凋亡和坏死。体内实验证明Lasiodin能够抑制肿瘤生长(P<0.05),且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STARD7可能在TNBC的进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Lasiodin为其小分子抑制剂,提示STARD7和Lasiodin分别可能成为治疗TNBC的潜在靶点和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D7 毛栲利素 三阴乳腺癌 分子对接 小分子抑制剂 铁死亡 凋亡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miR-29a、GDF-15的影响
4
作者 杨树涵 任彦锋 +2 位作者 王增夏 邢永生 王志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 探究艾司洛尔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9a(miR-29a)、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 目的 探究艾司洛尔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9a(miR-29a)、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20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艾司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艾司洛尔注射液治疗24 h,比较两组安全性、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心肌酶学、miR-29a、GDF-15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症状性低血压、症状性心动过缓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BNP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且艾司洛尔组治疗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BNP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后CRP、髓过氧化物酶、IL-6、CK-MB、cTn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艾司洛尔组治疗1周后CRP、髓过氧化物酶、IL-6、cTnI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3 d、1周miR-29a、GDF-15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1周miR-29a、GDF-15低于治疗3 d(P<0.05)。艾司洛尔组治疗3 d、治疗1周miR-29a、GDF-1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应用于行PCI术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并降低血清miR-29a、GDF-15水平,同时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艾司洛尔 安全性 炎性因子 miR-29a GDF-15
下载PDF
血清miR-550a-5p水平联合外周血全身炎症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脊柱转移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徐昆 张义龙 +3 位作者 敖曼 曹胜 王建华 郝佳颖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9-735,共7页
目的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miR-550a-5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系统性免疫性炎性指数(SII)水平变化,并探讨各指标联合对NSCLC患者脊柱转移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 目的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miR-550a-5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系统性免疫性炎性指数(SII)水平变化,并探讨各指标联合对NSCLC患者脊柱转移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至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154例NSCLC患者。根据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发生脊柱转移者65例(转移组),未发生脊柱转移者89例(无转移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外周血miR-550a-5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脊柱转移发生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程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区分度进行验证。结果与无转移组相比,转移组患者血清miR-550a-5p、NLR、PLR和SII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肺鳞癌、Ⅰ-Ⅱ期患者相比,肺腺癌、Ⅲ-Ⅳ期的脊柱转移组患者血清miR-550a-5p水平明显升高(P<0.05)。miR-550a-5p、CEA、CYFRA21-1、NLR、PLR和SII诊断NSCLC患者脊柱发生的AUC分别为0.943、0.825、0.767、0.700、0.661、0.833。miR-550a-5p诊断NSCLC脊柱转移的效能高于CEA(P=0.003)、CYFRA21-1(P<0.001)、NLR(P<0.001)、PLR(P<0.001)和SII(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iR-550a-5p(OR=8.506)、NLR(OR=2.976)和SII(OR=1.013)均是NSCLC患者脊柱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miR-550a-5p、NLR和SII联合的AUC为0.985(0.952~0.998);当最佳截断值为0.928时,敏感度为98.46%,特异度为94.38%。基于血清miR-550a-5p、NLR和SII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AUC=0.992)和一致性(C-index=0.99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P=0.739)。结论血清miR-550a-5p与NLR、SII联合应用可以提高NSCLC脊柱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具有作为NSCLC患者脊柱转移辅助筛查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脊柱转移 微小RNA 全身免疫炎症指标 联合诊断 列线图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成功再通后延迟性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因素分析
6
作者 蓝文雅 杜娟 +4 位作者 邱峰 姜海波 杜明洋 许丽丽 曹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成功再通后延迟性功能改善(DFI)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急诊血管再通的急性前循环...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成功再通后延迟性功能改善(DFI)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急诊血管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FI)定义为对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以上的患者在血管成功再通24 h后有4分以上的改善;或对于NIHSS评分≤4分的患者,血管再通24 h后NIHSS评分降至0或1分。DFI定义为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DF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347例患者进入统计分析。平均年龄65岁,男性占比62%,中位NIHSS16分。在347例患者中,185例(53.3%)患者发生EFI。与非EFI组患者相比,EFI组患者年龄(P=0.028)和基线NIHSS评分(P=0.007)更低,症状性颅内出血(P<0.001)以及肺部感染(P=0.002)的发生率更低。在162例非EFI患者中,36例(22.2%)患者出现DFI。与非DFI组患者相比,DFI组患者年龄(P<0.001)和基线NIHSS评分(P<0.001)更低,房颤(P=0.008)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P=0.003)发生比例更低,而吸烟患者的构成比更高(P=0.03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4,95%CI=0.89~0.98]、基线NIHSS评分(OR=0.88,95%CI 0.81~0.96)、侧支循环(OR=8.33,95%CI 2.41~28.82)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OR=0.20,95%CI 0.04~0.93)是DFI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成功再通的患者中,超过一半比例患者发生EFI,而在非EFI患者中也有超过20%的患者发生DFI。年龄、基线NIHSS评分、侧支循环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对于DFI发生至关重要。需关注以上因素以加强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 血管再通 延迟性功能改善 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下载PDF
苦参碱通过Hippo信号通路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
7
作者 曾华 郑勇 +4 位作者 周林 冯上新 唐俊 孙妍婧 罗玮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T)对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在48只大鼠中成功建立全层皮肤切除创伤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涂抹100μL等渗盐水)、阳性药物组(PD组,涂抹100μL的京万红软膏)、苦参碱组(MT组,涂抹浓度为... 目的探讨苦参碱(MT)对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在48只大鼠中成功建立全层皮肤切除创伤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涂抹100μL等渗盐水)、阳性药物组(PD组,涂抹100μL的京万红软膏)、苦参碱组(MT组,涂抹浓度为200 ng/mL的苦参碱混合液100μL)、苦参碱+维替泊芬组(MT+VP组,涂抹苦参碱混合液100μL后,腹腔注射100 mg/kg维替泊芬),每组12只。各组每日给药1次,持续7 d。比较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病理组织损伤情况、CD31阳性染色细胞比例,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Western blot)Hippo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3、7、14 d时,与模型组创面愈合率[(14.02±1.87)%、(36.23±3.62)%、(65.53±3.85)%]相比,PD组[(21.36±2.51)%、(61.86±3.13)%、(94.26±0.26)%]和MT组[(21.57±2.24)%、(54.35±3.66)%、(94.18±3.13)%]均明显升高(P<0.05);与MT组相比,MT+VP组创面愈合率[(18.35±2.03)%、(43.68±3.54)%、(74.26±3.55)%]均明显降低(P<0.05)。造模后7 d,与模型组(186.75±18.53、85.73±10.15、57.96±5.85)相比,PD组(89.75±9.75、43.12±5.75、8.76±1.13)和MT组(92.57±23.62、46.62±6.54、12.36±1.06)的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D31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MST1、LAST1和YAP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YAP核移位明显降低(P<0.05)。与MT组相比,MT+VP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CD31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MST1、LAST1和YAP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而YAP核移位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皮肤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6.33±0.94)d]和瘢痕厚度[(0.58±0.11)mm]相比,PD组[(19.50±0.82)d、(0.24±0.04)mm]和MT组[(19.00±0.50)d、(0.25±0.04)mm]明显减少(P<0.05);与MT组相比,MT+VP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2.33±0.94)d]和瘢痕厚度[(0.41±0.04)mm]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苦参碱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加速全层皮肤切除创伤大鼠的皮肤创面愈合,这一过程可能涉及苦参碱对Hippo-Yap通路的激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面愈合 苦参碱 炎症 血管生成 Hippo通路
下载PDF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张立涛 徐鑫 +2 位作者 李令令 郝清卿 李素彦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Scr)、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NSE(day1)]和第4天[NSE(day4)]早晨采集NSE血样进行检验。并根据患者ICU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57)和死亡组(n=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参数的预测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PACHE II 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APACHE II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正相关(P<0.05),PaO_(2)/FiO_(2)与患者ICU死亡呈弱的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score和NSE(day4)与SCAP患者ICU死亡相关(P<0.05)。APACHE II score和NSE(day4)预测SCAP患者ICU死亡的AUC分别为0.729(95%CI 0.613~0.826)和0.787(95%CI0.676~0.874),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NSE(day4)预测患者ICU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89%和88.24%(临界值为14.83μg/L)。结论NSE(day4)是SCAP患者ICU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估SCAP患者预后的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下载PDF
有氧运动通过Keap1Nrf2HO-1通路对睡眠障碍老年大鼠认知的改善机制
9
作者 陈晓勇 李洁华 +4 位作者 赵丽花 赵家龙 颜闪闪 林紫薇 高理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通过Keap1Nrf2HO-1通路对睡眠障碍老年大鼠认知的改善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将大鼠均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空白组,其余分为模型组、给药组(根据每只大鼠的体重按照0.5 mg/kg进行艾司唑仑片灌胃给药)和...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通过Keap1Nrf2HO-1通路对睡眠障碍老年大鼠认知的改善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将大鼠均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空白组,其余分为模型组、给药组(根据每只大鼠的体重按照0.5 mg/kg进行艾司唑仑片灌胃给药)和有氧运动组,每组15只。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且伴随着明显的寻台次数较少、穿越原平台次数降低(P<0.01),大鼠在原平台停留的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和有氧运动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且伴随着明显的寻台次数增加、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1),在原平台停留的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Keap1水平升高(P<0.01),Nrf2和HO-1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和有氧运动组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P<0.01),Keap1水平降低,Nrf2和HO-1水平升高(P<0.01)。结论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缓解失眠障碍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原理可能与有氧运动通过改善睡眠障碍大鼠机体内海马组织的Keap1/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产生抗氧化应急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Keap1/Nrf2/HO-1蛋白 睡眠障碍 大鼠 改善机制
下载PDF
围手术期维持抗血小板治疗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的安全性评估
10
作者 王珩 徐向军 +3 位作者 刘兆飞 张海涛 毛鹏飞 聂锐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4-728,共5页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围手术期...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n=37)、对照组(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并于术后1周再次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n=4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手术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量(BVR)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手术出血量及膀胱冲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BVR及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输血病例,无再次手术病例,无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IPSS、BVR及Qmax明显改善(P<0.05),但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没有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田朝霞 李卫萍 +2 位作者 赵娜 李红梅 王全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究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诊的160例EH患者及1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RT-qPCR检测EH患者及同... 目的探究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诊的160例EH患者及1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RT-qPCR检测EH患者及同期体检正常者血清中的miR-145-5p表达水平。体外培养HUVEC,将之分为对照组、miR-145-5p mimic组、mimic-NC组、miR-145-5p inhibitor及inhibitor-NC组,CCK-8法检测各组HUVEC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HUVEC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增殖、凋亡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miR-145-5p在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体检正常者(P<0.05);与对照组、mimic-NC组比较,miR-145-5p mimic组HUVEC细胞增殖率及PCNA、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增加,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inhibitor-NC组比较,miR-145-5p inhibitor组HUVEC细胞增殖率及PCNA、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miR-145-5p在EH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145-5p可促进HUVEC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5p 原发性高血压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基于体素症状病变映射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后疲劳症状的研究
12
作者 王朋 孙文 +2 位作者 王金晶 音大为 何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旨在确定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功能性脑损伤与卒中后疲劳(PSF)的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连续收治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卒中后疲劳评分采用疲劳严重程... 目的旨在确定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功能性脑损伤与卒中后疲劳(PSF)的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连续收治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卒中后疲劳评分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进行评分。所有参与者均由3位高年资神经内科医师进行评估。患者均进行3.0T磁共振全脑扫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人工勾画脑梗死病变区域,制作成相应图像模板。采用基于体素病变症状映射图谱(VLSM)来研究病变的位置与卒中后疲劳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翻转对侧病变,也进行同样的分析,并且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来验证功能性脑损伤和PSF的相关性。结果在361例急性卒中患者中,142例(39.3%)患者在急性期被诊断为疲劳,116例(35.8%)患者在卒中后6个月随诊时被诊断为疲劳。VLSM分析显示,在6个月的随访中,右侧丘脑的聚集性病变与PSF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对侧病灶翻转分析相比,在卒中的急性期没有发现明显的聚集性疾病。翻转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311)。多变量逻辑回归证实,右丘脑病变负荷(OR=2.67,95%CI 1.46~4.88)是6个月PSF的预测因素。结论右侧丘脑病变增加了卒中6个月后出现卒中后疲劳症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体素的病变-症状映射 神经影像学 卒中后疲劳 急性缺血性卒中 病变位置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在波动性高糖致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3
作者 庄微 孔娜娜 +1 位作者 刘挺松 王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2-487,共6页
目的研究持续性高糖(CHG)和波动性高糖(IHG)环境下,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的细胞凋亡情况,并探索HCAECs细胞凋亡是否由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介导发生。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CAECs分为4组:①正常血糖组(CNG组,5 mmol/L葡萄... 目的研究持续性高糖(CHG)和波动性高糖(IHG)环境下,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的细胞凋亡情况,并探索HCAECs细胞凋亡是否由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介导发生。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CAECs分为4组:①正常血糖组(CNG组,5 mmol/L葡萄糖);②持续性高糖组(CHG组,20 mmol/L葡萄糖);③波动性高糖组(IHG组,5 mmol/L和20 mmol/L葡萄糖每8 h波动1次);④波动性甘露醇对照组(IM组,5 mmol/L和20 mmol/L甘露醇每8小时波动1次,保持与波动性高糖相同的波动性渗透压环境)。不同条件处理后的HCAECs,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CAECs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qRT-PCR检测RAGE的转录水平变化情况。用靶向RAGE的shRNA慢病毒敲低HCAECs中RAGE的表达量,观察IHG中Caspase-3的活化表达情况。结果与CNG组相比,CHG组和IHG组细胞活力均降低(P<0.05),但IHG组细胞活力更低(P=0.035);IHG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28),Caspase-3活化状态(P=0.037)和RAGE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用靶向RAGE的shRNA慢病毒敲低RAGE表达水平,发现波动性高糖导致的细胞凋亡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波动性高糖可通过增强RAGE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引起HCAECs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性高糖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调控miR-143对大鼠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影响机制
14
作者 冯利飞 杨歌 +1 位作者 梁超 陈芳鑫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5-587,共13页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外泌体调控miR-143对大鼠颅内动脉瘤(IA)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大鼠骨髓MSCs(BMSCs)和脑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将VSMCs分为PBS组、外泌体-miR-NC组(ExosomemiR-NC)、Exosome-miR-143组、E...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外泌体调控miR-143对大鼠颅内动脉瘤(IA)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大鼠骨髓MSCs(BMSCs)和脑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将VSMCs分为PBS组、外泌体-miR-NC组(ExosomemiR-NC)、Exosome-miR-143组、Exosome-miR-143+GW4869组、过表达对照组(oeNC)、过表达KLF5组(oeKLF5)和oeKLF5+Exosome-miR-143组。超速离心法分离BMSCs来源的外泌体,并用透射电镜和纳米示踪分析鉴定外泌体。PKH26染色检测外泌体转移。miR-143 mimic和miR-NC转染BMSCs或VSMC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43和KLF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EdU实验、流式细胞术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VSMCs的活力、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miR-143与KLF5的关系。构建大鼠IA模型,研究BMSCs来源的外泌体miR-143在体内对IA形成的影响。结果 与细胞裂解液组相比,miR-143在BMSCs外泌体中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可通过外泌体转移到VSMCs中。与Exosome-miR-NC组相比,Exosome-miR-143组VSMCs的活力增加(P<0.01),而EdU阳性细胞数、S期细胞数、凋亡和迁移数显著减少(P<0.01);与Exosome-miR-143组相比,Exosome-miR-143+GW4869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而EdU阳性细胞数、S期细胞数、凋亡和迁移数明显增加(P<0.01)。与miR-NC或Control组相比,miR-143、Exosome-miR-143和ExosomemiR-NC组WT-KLF5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及KLF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MUT-KLF5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不变(P>0.05)。与oeNC组相比,oeKLF5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EdU阳性细胞数、S期细胞数、凋亡和迁移数明显增加(P<0.01);与oeKLF5组相比,oeKLF5+Exosome-miR-143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1),而EdU阳性细胞数、S期细胞数、凋亡和迁移数明显减少(P<0.01)。体内实验结果与细胞实验相一致。结论 BMSCs来源的外泌体miR-143通过靶向KLF5抑制大鼠IA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143 KLF5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血清lncRNA DUXAP8及miR-24-3p在子痫前期诊断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
15
作者 高海侠 高京京 +3 位作者 张晓月 司凡 刘晓铮 刘双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长非编码RNA双同源盒A伪基因8(lncRNA DUXAP8),微小RNA(miR)-24-3p在子痫前期(PE诊断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产科124例PE患者为PE组,同期健康孕妇124例为对照组。根... 目的分析血清长非编码RNA双同源盒A伪基因8(lncRNA DUXAP8),微小RNA(miR)-24-3p在子痫前期(PE诊断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产科124例PE患者为PE组,同期健康孕妇124例为对照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27例和良好组97例。均采用qRT-PCR法测定血清lncRNA DUXAP8、miR-24-3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孕妇妊娠结局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DUXAP8、miR-24-3p水平诊断PE及预后的价值。结果PE组血清lncRNA DUXAP8水平低于对照组,miR-24-3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显示,lncRNA DUXAP8与miR-24-3p间可能存在靶向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lncRNA DUXAP8与miR-24-3p呈负相关(r=-0.471,P<0.001)。血清lncRNA DUXAP8、miR-24-3p联合诊断PE的AUC显著高于单独诊断(Z_(lncRNA DUXAP8-联合)=3.285,P=0.001;Z_(miR-24-3p-联合)=3.020,P=0.003),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2.74%,特异性为72.31%。良好组孕妇血清lncRNA DUXAP8水平高于不良组,miR-24-3p水平低于不良组(P<0.05)。良好组孕妇收缩压、舒张压、产前血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白细胞计数、LDH低于不良组,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高于不良组(P<0.05)。lncRNA DUXAP8是PE孕妇妊娠结局不良保护因素,miR-24-3p是危险因素(P<0.05)。血清lncRNA DUXAP8、miR-24-3p联合诊断PE孕妇妊娠结局的AUC显著高于单独诊断(Z_(lncRNA DUXAP8-联合)=2.113,P=0.035,Z_(miR-24-3p-联合)=3.033,P=0.002),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0.41%。结论PE孕妇lncRNA DUXAP8水平降低,miR-24-3p水平升高,可能与PE的发生和孕妇妊娠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双同源盒A伪基因8 微小RNA-24-3p 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一孩感染乙肝孕妇二孩妊娠的母婴阻断研究
16
作者 陈艳 陈超 +3 位作者 江红秀 周冠伦 和沁园 韩国荣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一孩母婴阻断失败的原因及二孩妊娠阻断效果和母婴结局,评价妊娠期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常规产检的34例HBV感染经产妇。...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一孩母婴阻断失败的原因及二孩妊娠阻断效果和母婴结局,评价妊娠期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常规产检的34例HBV感染经产妇。HBV感染孕妇一孩妊娠时均未抗病毒治疗为一孩组;二孩妊娠时均在妊娠中晚期开始抗病毒治疗为二孩组,比较两次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次分娩新生儿分为新生儿一孩组及新生儿二孩组,比较一般情况、患病情况及生长发育。结果34例孕妇两次妊娠期间均为HBeAg阳性,分娩一孩前平均HBV-DNA为(2.27±1.95)×10^(8)IU/mL,二孩妊娠后孕妇平均HBV-DNA水平为(2.43±2.15)×10^(8)IU/mL。二孩组分娩前口服抗病毒药物孕妇病毒载量均下降,平均下降至(1.98±6.23)×10^(3)IU/mL。二孩组孕妇剖宫产率高于一孩组孕妇(P=0.005)。一孩组孕妇出现妊娠合并症、产时并发症发生率与二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一孩组新生儿出生后规范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0.59%(24/34),规范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50%(17/34)。新生儿二孩组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接种率和及时率高于新生儿一孩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生长发育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联合新生儿免疫接种可以减少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妊娠期抗病毒治疗不会增加围生期不良事件和产时并发症的发病率,也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阻断 乙肝感染 抗病毒 生长发育
下载PDF
miR-124-3p靶向Beclin 1介导的自噬增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17
作者 胡珊珊 赵海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5,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微小RNA miR-124-3p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对伊马替尼(IM)敏感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根据相应处理方式对GIST细胞进行分组:IM+GIST-T1组、IM+GIST-882组、miR-NC组、miR-124-3p mimic组、miR-124-3p i... 目的旨在探讨微小RNA miR-124-3p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对伊马替尼(IM)敏感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根据相应处理方式对GIST细胞进行分组:IM+GIST-T1组、IM+GIST-882组、miR-NC组、miR-124-3p mimic组、miR-124-3p inhibitor组、NC组、IM+miR-NC组、IM+miR-124-3p mimic组、IM+miR-124-3p inhibitor组、IM+miR-124-3p mimic+RAPA组、oe-NC组、oe-BECN1组、oe-BECN1+miR-124-3p mimic组。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24-3p和Beclin-1(BECN1)mRNA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测定法和EdU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自噬体形成。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4-3p和BECN1的关系。采用皮下接种法构建GIST-T1细胞移植瘤裸鼠动物模型。结果qRT-PCR显示,与miR-NC组(0.023±0.002)相比,miR-124-3p mimic组(0.351±0.014)细胞中miR-124-3p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miR-124-3p inhibitor(0.011±0.002)中miR-124-3p表达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转染miR-124-3p mimic可显著促进经IM处理的GIST-T1细胞的凋亡(P<0.01),而转染miR-124-3 inhibitor则会抑制细胞的凋亡(P=0.004)。CCK-8结果显示,RAPA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miR-124-3p对IM敏感性的增强作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与NC组相比,IM+miR-NC组细胞中BECN1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加,而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IM+miR-NC组相比,IM+miR-124-3p mimic组细胞中BECN1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明显降低,而p6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IM+miR-124-3p mimic组相比,IM+miR-124-3p mimic+RAPA组BECN1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加,而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IM+miR-NC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与IM+miR-NC组相比,IM+miR-124-3p mimic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与IM+miR-124-3p mimic组相比,IM+miR-124-3p mimic+RAPA组细胞凋亡明显降低(P<0.01)。BECN1是miR-124-3p的靶基因,而miR-124-3p对BECN1有负向调节作用。miR-124-3p通过下调BECN1影响GIST细胞对IM的敏感性。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miR-124-3p过表达增强伊马替尼对裸鼠移植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24-3p通过负调控BECN1介导的自噬增强GIST细胞对IM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伊马替尼 微小RNA 自噬
下载PDF
低氧与DMOG对BMSCs成脂分化影响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张磊 邓雪春 鲜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对比低氧培养与常氧下添加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及细胞的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分化对骨髓BMSCs进行鉴定;ELISA法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对照组(21%O2... 目的对比低氧培养与常氧下添加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及细胞的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分化对骨髓BMSCs进行鉴定;ELISA法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对照组(21%O2)、低氧组(1%低氧培养组)及DMOG干预组(常氧+DMOG培养组)下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法观察BMSCs内脂肪滴形成情况;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成脂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骨髓单个核细胞阳性表达CD90、CD44、CD105,阴性表达CD34,且能够向成骨、成软骨、成脂三系分化;与对照组HIF-1α蛋白表达(85.00±1.87)相比,低氧组及DMOG干预组(480.40±6.91、331±7.78)明显上调(P<0.01),其中低氧组HIF-1α蛋白较DMOG干预组HIF-1α蛋白明显上调(P<0.01);与对照组阳性细胞数(51.80±4.15)相比,低氧组和DMOG干预组(27.80±3.11、31.20±2.59)明显减少(P<0.05),低氧组与DMOG干预组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与DMOG干预组PPARγ与C/EBPα的mRNA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氧组相比,DMOG干预组PPAR-γ及C/EBPα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及DMOG干预组PPAR-γ蛋白表达分别下调了28.3%及39.8%(P<0.01),C/EBPα的蛋白表达分别下调了36.7%及42.5%(P<0.01);与低氧组相比,DMOG干预组PPAR-γ及C/EBPα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16%及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物理性低氧和常氧条件下0.5 mmol/L DMOG均能抑制BMSCs成脂分化,1%物理性低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 成脂肪分化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特征构建脑梗死预测模型
19
作者 洪玮 杨银凤 +2 位作者 刘枝红 马奇 刘炳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临床特征的临床模型、颈动脉斑块灰阶超声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以及两者的联合模型预测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37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临床资料。由两名超声医生独立收集颈动脉... 目的探究基于临床特征的临床模型、颈动脉斑块灰阶超声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以及两者的联合模型预测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37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临床资料。由两名超声医生独立收集颈动脉斑块病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头颅CT或MR检查有无斑块同侧脑梗死病灶分为脑梗组和非脑梗组。在训练集中,构建以临床特征或(和)斑块灰阶超声特征预测脑梗死的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以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采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训练集134例患者,其中脑梗死患者61例,非脑梗死患者73例;验证集103例患者,其中脑梗死患者49例,非脑梗死患者54例。训练集中9个临床特征经过LASSO回归筛选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超重这5个关键特征构建预测脑梗死的临床模型;6个关键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共包含1个形态学特征、2个一阶特征、3个二阶特征;9个临床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联合模型。训练集中,临床模型的AUC为0.724、准确度为66.42%,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886、准确度为80.60%,联合模型的AUC为0.908、准确度为83.58%,联合模型的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优于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验证集中也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性能达到较高水平,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决策曲线净获益值最高,其次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最低。结论基于灰阶超声的影像组学模型和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联合模型均能作为脑梗死的预测模型,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和获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模型 颈动脉斑块 超声检查 临床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20
作者 周蕾 李雅丽 冷红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574,共8页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231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dU结合实验以评估细胞增殖。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231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dU结合实验以评估细胞增殖。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乳腺癌干细胞(BCSC)含量。采用球体形成试验评估MDAMB-231细胞“肿瘤球”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Hedgehog(HH)信号通路效应因子Gli1 mRNA和乳腺癌细胞干性指标Oct4、CD44、Sox2和Nanog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以及Gil1蛋白表达。结果 HHT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MDA-MB-231细胞活力(P<0.05)。HHT可抑制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HHT可下调BC细胞中CD44+/CD24-细胞比例、降低MDA-MB-231细胞形成“肿瘤球”的能力并抑制Oct4、CD44、Sox2和Nanog mRNA表达,提示HHT可抑制MDA-MB-231细胞干性。HHT可通过抑制“肿瘤球”中E-cadherin表达并增加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来可抑制BCSC的EMT。此外,HHT可抑制TNBC中HH/Gli1信号通路活化。同时,HHT能够消除Gli1过表达对TNBC干性和EMT的影响。结论 HHT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这可能是通过调控HH/Gli1信号通路以抑制TNBC的干性和EMT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三阴性乳腺癌 迁移和侵袭 HH/Gli1信号通路 乳腺癌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