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沙海域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万玲 吴能友 +1 位作者 姚伯初 曾维军 南海地质研究 2003年第1期8-16,共9页
根据海区地震反射界面、地震层序、断裂和褶皱等方面的不同特征,结合已有钻井资料和围区陆地地质,南沙地区新生代期间大致可划分出四次重要的构造运动——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南海运动和南沙运动。频繁的构造运动反映了南沙地区新生代... 根据海区地震反射界面、地震层序、断裂和褶皱等方面的不同特征,结合已有钻井资料和围区陆地地质,南沙地区新生代期间大致可划分出四次重要的构造运动——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南海运动和南沙运动。频繁的构造运动反映了南沙地区新生代构造的活动性,也造成了这一地区构造样式的多样性。这一系列运动的产生与南海周缘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在新生代期间与欧亚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 构造运动 新生代 地震反射 地震层序
原文传递
红河断裂带人海后的延伸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1
2
作者 万玲 姚伯初 吴能友 南海地质研究 2000年第12期22-32,共11页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南海西部地区新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国外在该区大量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红河断裂带人海经莺歌海盆地延至海南岛南部,在17°30′N,109°E附近被近S-N向的南海西缘断裂右行截断,之后在16°N,110...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南海西部地区新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国外在该区大量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红河断裂带人海经莺歌海盆地延至海南岛南部,在17°30′N,109°E附近被近S-N向的南海西缘断裂右行截断,之后在16°N,110°E处沿西沙西南的中建南断裂继续往南东方向延伸,直达西南海盆。这一提法不同于传统的东延和南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红河断裂带作为印支板块滑移边界中的构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中建南断裂带 南海 海洋地质 构造作用
原文传递
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沉积物烃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能友 邬黛黛 +6 位作者 叶瑛 刘坚 张平萍 陈雪刚 郑凯清 陈芳 陆红锋 南海地质研究 2007年第1期1-14,共14页
采用GC-MS技术测定了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沉积物柱样HD196A中的有机物,共检测出90多种烃类化合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支链烷烃、多环芳烃等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曲线的形状、碳数范围、主峰位置以及CPI值和OEP值说明,沉积物中的有机... 采用GC-MS技术测定了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沉积物柱样HD196A中的有机物,共检测出90多种烃类化合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支链烷烃、多环芳烃等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曲线的形状、碳数范围、主峰位置以及CPI值和OEP值说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是大陆高等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源,并以陆源高等植物来源占优势。研究还表明,随着深度增加,柱样中重烃减少,而轻烃增加,奇偶优势指数趋近于1,长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减少,芳烃的甲基化和甲基重排作用等,均显示出该区沉积物成熟度较高。同时结合该区已有的研究资料(烃类气体——甲烷、重烃组分分布,以及热释光、有机碳等),其高值异常区与本次研究站位相吻合,显示该海区具有烃渗漏来源,是海底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沉积物 烃类化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
原文传递
东沙海区浅层沉积物中黄铁矿异常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陆红锋 刘坚 +1 位作者 陈芳 廖志良 南海地质研究 2007年第1期48-53,共6页
东沙海区浅层沉积物的两个岩心出现大量的黄铁矿。GC10岩心中的黄铁矿在300 cm以下含量增加,在700 cm的区段达到最高,主要为管状、棒状、莓球状;HD319岩心黄铁矿则相对较低,只在最底部730 cm的区段突然增加,以莓球状为主。GC10岩心黄铁... 东沙海区浅层沉积物的两个岩心出现大量的黄铁矿。GC10岩心中的黄铁矿在300 cm以下含量增加,在700 cm的区段达到最高,主要为管状、棒状、莓球状;HD319岩心黄铁矿则相对较低,只在最底部730 cm的区段突然增加,以莓球状为主。GC10岩心黄铁矿含量异常层位与甲烷含量增加层位一致,而在C_(org)-S_(sulfide)^(2-)含量变化图上,S^(2-)含量与有机碳含量线性关系不明显,显示了该岩心黄铁矿的形成主要受高甲烷流通量影响;而HD319岩心的有机碳高的层位,S^(2-)含量也高,表明HD319岩心黄铁矿的形成与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密切相关。GC10岩心黄铁矿的δ^(34)S(‰)值在-17.149~-33.240 CDT之间,显示了非常负的硫同位素比值和宽的区间;HD319的δ^(34)S(‰)值-36.363~-39.162 CDT之间,相对比较稳定。GC10岩心黄铁矿的δ^(34)S(‰)值特征,可能与富甲烷环境有关,而HD319受其影响稍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海区 黄铁矿 有机碳 硫同位素 水合物
原文传递
南海万安盆地中部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金强 杨木壮 +1 位作者 张光学 马胜中 南海地质研究 2003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万安盆地中部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模式。研究表明,在万安盆地中部存在构造、岩性及构造岩性三种类型的油气藏,其中以构造油气藏占主导地位。油气藏的形成主要通过三种运聚模式,即侧向运聚(S型)、... 本文系统分析了万安盆地中部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模式。研究表明,在万安盆地中部存在构造、岩性及构造岩性三种类型的油气藏,其中以构造油气藏占主导地位。油气藏的形成主要通过三种运聚模式,即侧向运聚(S型)、垂向运聚(V)型和阶梯式运聚(S-V、V S和S-V-S等类型)。油气成藏模式与圈闭所处的构造位置直接相关,位于隆起上的圈闭,油气藏的形成一般以侧向运聚和阶梯式运聚为主,以垂向运聚为辅;而位于坳陷中的圈闭,油气以垂向运聚为主,以阶梯式运聚和侧向运聚为辅;在隆坳结合部则以阶梯式运聚为主,以侧向运聚和垂向运聚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安盆地 圈闭 油气藏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泥火山——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活证据 被引量:17
6
作者 沙志彬 张光学 +1 位作者 梁金强 王宏斌 南海地质研究 2005年第1期48-56,共9页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大多与通过切穿沉积盖层的断裂的上升烃类流体相关,这些高渗透带包括泥火山和底辟等侵入构造,所以泥火山、底辟和海底断裂等构造周围可能赋存水合物;实际钻探结果也证实,泥火山和水合物的形成与聚集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大多与通过切穿沉积盖层的断裂的上升烃类流体相关,这些高渗透带包括泥火山和底辟等侵入构造,所以泥火山、底辟和海底断裂等构造周围可能赋存水合物;实际钻探结果也证实,泥火山和水合物的形成与聚集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泥火山,它是地层内部圈闭气体由于压力释放上冲的结果,也是气体向上运移的通道。文章初步总结了泥火山与水合物的成矿关系,认为泥火山是水合物赋存的标志之一,是水合物存在的活证据。本文对我国泥火山与水合物的发育和赋存进行了分析预测,并对泥火山构造中水合物的成矿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火山 天然气水合物 成矿模式
原文传递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的自生矿物特点及其在南海的发育情况 被引量:9
7
作者 陆红锋 陈芳 +1 位作者 刘坚 廖志良 南海地质研究 2006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出现的岩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岩、黄铁矿、石膏等。自生碳酸盐岩的典型特点为极负的δ^(13)C_(PDB)值(最低可达-70.0‰)、正的δ^(18)O_(PDB)值(+2.5‰~+6.5‰),碳酸盐矿物主要为镁方解石、文石、白云石和菱铁矿。...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出现的岩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岩、黄铁矿、石膏等。自生碳酸盐岩的典型特点为极负的δ^(13)C_(PDB)值(最低可达-70.0‰)、正的δ^(18)O_(PDB)值(+2.5‰~+6.5‰),碳酸盐矿物主要为镁方解石、文石、白云石和菱铁矿。黄铁矿以霉球状、条状为主。石膏则主要为自形晶体,透明。此类自生岩石矿物与甲烷厌氧氧化过程或水合物的形成效应有关。南海沉积物中出现的自生碳酸盐岩、黄铁矿和石膏,其特点与水合物沉积环境中的十分类似,预示了南海可能存在有利于水合物成藏的地球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 碳酸盐岩 黄铁矿 石膏
原文传递
国内外海底静力触探的技术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奇 徐行 +1 位作者 石要红 潘毅 南海地质研究 2009年第0期78-89,共12页
针对以海底土体为基础的海洋工程设施的日益增多,本文阐述了开展静力触探(CPT)技术进行海底土体测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海底CPT的三种实施工艺(PlatformCPT,Seabed CPT和Downhole CP)的各自技术特点,从功能与设备的角度论述了海底... 针对以海底土体为基础的海洋工程设施的日益增多,本文阐述了开展静力触探(CPT)技术进行海底土体测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海底CPT的三种实施工艺(PlatformCPT,Seabed CPT和Downhole CP)的各自技术特点,从功能与设备的角度论述了海底CP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海底CPT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对我国今后的海底CPT技术从近岸走向深海等相关科研活动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静力触探 现状 趋势
原文传递
潮汕坳陷地壳结构探测初步成果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嘹亮 张志荣 +1 位作者 阎贫 罗文造 南海地质研究 2003年第1期62-67,共6页
应用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系统与海底地震仪同步联合作业技术,在潮汕坳陷采集了228km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和5个海底地震仪(OBS)站位的地震数据。多道地震剖面显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的沉积盖层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初步分析认为,上构造... 应用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系统与海底地震仪同步联合作业技术,在潮汕坳陷采集了228km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和5个海底地震仪(OBS)站位的地震数据。多道地震剖面显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的沉积盖层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初步分析认为,上构造层为新近系-第四系,中构造层为下白垩统,下构造层为上三叠统到下侏罗统。OBS记录到了包括莫霍面在内的地震波,可以识别地壳内沉积层、上地壳层、下地壳层等多个层位的折射波地震相。莫霍面深度自北往南减小,在200m水深线附近为27km,至2000m水深线附近为14km。多道地震记录与海底地震仪记录相结合,可以控制从海底到莫霍面的地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潮汕坳陷 长排列 大容量震源 海底地震仪
原文传递
南海南部海域主要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22
10
作者 姚永坚 夏斌 徐行 南海地质研究 2005年第1期1-11,共11页
南海南部海域主要沉积盆地沿南沙块体南部、西部两条不同的边界分布,其成盆时代、盆地类型、盆地演化历史以及油气资源效应都有较大的差异,它们的发生发展均与南海的两次海底扩张有关;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期均与区域拉张作用有... 南海南部海域主要沉积盆地沿南沙块体南部、西部两条不同的边界分布,其成盆时代、盆地类型、盆地演化历史以及油气资源效应都有较大的差异,它们的发生发展均与南海的两次海底扩张有关;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期均与区域拉张作用有关,都经历了中中新世末期的变形、改造和随后的区域沉降过程,并受到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和南沙运动的影响。万安、曾母和北康盆地是南海南部海域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分属于不同的盆地类型。万安盆地是叠置在较薄地壳和高热流值背景之上的一个新生代走滑拉张盆地,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曾母盆地是南沙块体向南俯冲与婆罗洲块体发生软碰撞而形成的一个周缘前陆盆地,经历了四个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北康盆地是在南沙块体上于白垩纪末—第三纪早期由于地壳拉伸、裂陷而形成的一个陆缘张裂盆地,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海域 沉积盆地 构造演化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沉降史定量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红芳 杜德莉 钟广见 南海地质研究 2006年第1期11-20,共10页
运用Petrosys盆地模拟系统,定量和动态地模拟了珠江口盆地三个主要坳陷的沉降过程,论述了沉降速率的变化与生储盖发育之间的关联,认为珠江口盆地构造沉降史具有幕式、多阶段变化的特征。盆地第一幕和第二幕沉降是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奠... 运用Petrosys盆地模拟系统,定量和动态地模拟了珠江口盆地三个主要坳陷的沉降过程,论述了沉降速率的变化与生储盖发育之间的关联,认为珠江口盆地构造沉降史具有幕式、多阶段变化的特征。盆地第一幕和第二幕沉降是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奠定了盆地的构造格架。形成了盆地主要的沉积地层和油气资源。第三幕沉降为盆地的改造和完成阶段,是盆地区域盖层发育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定量模拟 沉降史 幕式沉降
原文传递
南海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速度反演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宝金 张光学 +2 位作者 耿建华 徐华宁 成谷 南海地质研究 2008年第1期78-85,共8页
速度反演在水合物勘探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讨论了精细走时速度分析、全波形速度反演方法和它们的初步试算结果。精细走时速度分析方法对叠前时间偏移数据进行构造化,尽量挖掘了数据的分辨能力;利用谱分析的方法,稳定性好;在空间上提高... 速度反演在水合物勘探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讨论了精细走时速度分析、全波形速度反演方法和它们的初步试算结果。精细走时速度分析方法对叠前时间偏移数据进行构造化,尽量挖掘了数据的分辨能力;利用谱分析的方法,稳定性好;在空间上提高了分析的密度;自动拾取的速度具有较高的精度;是一种实用的精细速度分析方法。全波形速度反演利用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残差计算搜索方向并不断修正模型,把模拟数据和观测数据达到最佳拟合的速度模型作为反演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文中探讨了两种方法在我国南海含水合物地层勘探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反演 水合物 高密度速度分析 全波形反演 反射地震
原文传递
BSR的反射波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沙志彬 杨木壮 +1 位作者 梁金强 龚跃华 南海地质研究 2003年第1期55-61,共7页
BSR的波形剖面对判断地层中是否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及其下伏游离气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地层中富含水合物及下伏游离气时,其波形剖面有明显的反映,BSR波形极性与海底反射极性相反,大致代表含水合物层的底界。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 BSR的波形剖面对判断地层中是否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及其下伏游离气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地层中富含水合物及下伏游离气时,其波形剖面有明显的反映,BSR波形极性与海底反射极性相反,大致代表含水合物层的底界。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BSR的反射系数、极性和波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BSR 波形剖面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古海岸变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泓君 李文成 +1 位作者 陈弘 彭学超 南海地质研究 2005年第1期57-66,共10页
本文在研究南海北部陆架区ZQ2和ZQ4钻孔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单道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层序划分、地震-沉积相解释分析。根据钻孔地层、地震反射和海底地貌特征,对中更新世晚期、末次盛冰期以及冰后期这三个时期的古海岸位置进行了分析,并探... 本文在研究南海北部陆架区ZQ2和ZQ4钻孔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单道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层序划分、地震-沉积相解释分析。根据钻孔地层、地震反射和海底地貌特征,对中更新世晚期、末次盛冰期以及冰后期这三个时期的古海岸位置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海岸变迁,对进一步指导该区的第四纪环境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单道地震 中更新世 古海岸
原文传递
深水油气田井场调查技术方法浅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温明明 肖波 +1 位作者 徐行 张汉泉 南海地质研究 200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随着近海油气不断开发,其后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深水含油气盆地的开发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深水油气田的井场调查是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勘探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深水井场调查的技术要求分析,结合... 随着近海油气不断开发,其后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深水含油气盆地的开发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深水油气田的井场调查是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勘探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深水井场调查的技术要求分析,结合多次组织和参加井场调查的工作经验,指出深水油气田井场调查的技术难点在于探索海底表面障碍物分布情况、勘测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了解中浅地层结构等这类勘探技术上。由于这些勘探技术受声呐技术特点的限制,国外已经采用了DEEPTOW、ROV或者AUV技术,将一些关键调查设备与海底保持一定的高度来实现勘探技术目标,并已经取得成功的尝试,因此,研究、发展和不断地完善这类"贴底"调查技术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场调查 勘探技术 近海底多参量勘查 声呐技术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异常地貌特征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沙志彬 杨木壮 +2 位作者 梁劲 郭依群 梁金强 南海地质研究 2002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南海北部陆坡的浅层剖面上,发现存在若干海底声学异常反射现象,主要有滑塌体丘状体、麻坑、羽状流(海水中)等类型,它们是由于滑塌、浅层气或流体溢出等因素造成的海底微地形地貌突变。
关键词 浅层剖面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异常地貌
原文传递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孔沉积物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红锋 陈弘 +1 位作者 陈芳 廖志良 南海地质研究 2009年第0期28-39,共12页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岩心SH2B、SH7B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和生物碳酸盐组成。碎屑矿物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以石英、白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等轻矿物为主,其他矿物含量很低;而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包括伊...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岩心SH2B、SH7B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和生物碳酸盐组成。碎屑矿物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以石英、白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等轻矿物为主,其他矿物含量很低;而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包括伊蒙混层),两者总量在65%以上,而绿泥石、高岭石含量相对较低,总量在30%左右,其粘土矿物组合显示了物源多源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 碎屑矿物 粘土
原文传递
XXG-T型海底地温梯度探测系统的研发及技术特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贤虎 徐行 +1 位作者 张志刚 陈宗恒 南海地质研究 2007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本文对自行研制的XXG-T型海底地温梯度探测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组成和技术指标,说明了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的情况和神狐海域的海试情况,分析了海试中系统与MTL地温梯度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对比,论证了XXG-T系统在海... 本文对自行研制的XXG-T型海底地温梯度探测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组成和技术指标,说明了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的情况和神狐海域的海试情况,分析了海试中系统与MTL地温梯度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对比,论证了XXG-T系统在海底地温梯度测量中的可用性以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XG-T型海底地温梯度探测系统 MTL 校准 海试
原文传递
地震属性剖面在天然气水合物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沙志彬 龚跃华 梁金强 南海地质研究 2006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常规(叠加和偏移)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BSR、水合物成矿带以及游离气带的位置。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波阻抗反演、地震瞬时属性和能量半衰时剖面。能够较好地... 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常规(叠加和偏移)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BSR、水合物成矿带以及游离气带的位置。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波阻抗反演、地震瞬时属性和能量半衰时剖面。能够较好地揭示水合物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从而给识别水合物和划分水合物的存在区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AVO反演 波阻抗反演 瞬时剖面 能量半衰时剖面
原文传递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浅海井场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振昂 郑志昌 +3 位作者 林进清 马胜中 石要红 陈太浩 南海地质研究 2008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浅海及海岸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在施工前,为确保工程安全,前期地质调查至关重要。地球物理探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探测技术,在海洋工程地质和海洋灾害地质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浅海及海岸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在施工前,为确保工程安全,前期地质调查至关重要。地球物理探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探测技术,在海洋工程地质和海洋灾害地质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浅海油气钻井的需要,在钻井平台就位前,应用测深仪、旁侧声纳仪、浅层剖面仪,单道地震仪4种物探设备,对井场进行了地球物理详查。调查范围为预设井位周围1km^2的海域,共布设了24条地球物理调查测线,对井场的水深、海底地形、海底障碍物、层序结构等基础地质状况进行了探测和收集。调查结果表明:埋藏古河道、凹凸地和沙波等灾害地质因素在本区均有分布,这些地质因素将会导致地层沉积的不均匀性,对未来海上钻井工程的作业有着潜在的影响,在工程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探测 浅海钻井 地质调查 潜在地质灾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