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800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学彦——半生作嫁
1
古今谈 2006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胡学彦,1925年出生,浙江衢州人。曾要台湾编译馆、衢县简易师范学校工作。建国后先后在浙江干校、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人民出版社工作。1987年被授予副编审职称。
关键词 出版社工作 学校工作 浙江 建国 宣传部 编审工作 《古今谈》
原文传递
卷首语
2
古今谈 2006年第1期3-3,共1页
《古今谈》,一个内聚凝重,外显朴实的刊物,谈古说今交友,古往今来论道,匆匆走过了19年历程。它文史兼蓄,透着厚重,在“羊肠小道”上点缀着历史,在文化长廊中张灯结彩。
关键词 《古今谈》 杂志 中国 历史文化 栏目设计
原文传递
胡雪岩:成败自承当
3
作者 赵福莲 古今谈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胡雪岩走后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后世的人们传说着。
关键词 胡雪岩 政治人物 人物评论 古今谈
原文传递
学林漫录
4
作者 周维强 古今谈 2011年第2期56-59,共4页
晋人《世说新语》,文采风流,雅为国人所喜,《傅雷家书》里亦言是日人枕边秘籍。平时闲读杂书,每见书中所载学林人物嘉言懿行,或趣味盎然,或可见世故人情,或有意义存焉,固隽永可喜。
关键词 学林漫录 文学评论 学者交流 古今谈
原文传递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志武 古今谈 2012年第1期20-24,50,共6页
在儒家以三纲为核心的“家”文化中,“养儿防老”实际是适应农业社会经济为未来买的人格化的保险,“孝道”是保证这一投资的文化外延。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金融学 反思 “家”文化 社会经济 养儿防老 “孝道” 人格化
原文传递
国学与民众相关才有生命力——在第二届国学大典“重建斯文”论坛上的演讲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梦溪 古今谈 2016年第3期23-24,共2页
今次论坛的主题,涉及“国学普及的使命与挑战”,我个人对这个题义很能认同。所谓国学普及,就是国学教育。问题是,具有怎样内涵和义涵的同学,才能与教育结合起来。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学研究的一个症结,即到底什么是国学。百年以来,... 今次论坛的主题,涉及“国学普及的使命与挑战”,我个人对这个题义很能认同。所谓国学普及,就是国学教育。问题是,具有怎样内涵和义涵的同学,才能与教育结合起来。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学研究的一个症结,即到底什么是国学。百年以来,有过很多国学的定义,最主要的是三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论坛 生命 民众 教育结合 国学研究
原文传递
论文明的转型: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意义
7
作者 潘家华 吕文斌 陈洪波 古今谈 2013年第2期8-12,共5页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确立“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地位,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以生...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确立“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地位,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意识 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 意义 转型 生态文化建设
原文传递
以当代之心休贴青瓷精神——致“千峰翠色——中国当代青瓷艺术展”
8
作者 吕品田 古今谈 2014年第4期6-6,共1页
千百年来,中国陶瓷烧造始终追求类玉的品质与格调,以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凝重温润为瓷艺的高尚之境,而清新澄净、晶莹蕴藉的青瓷则集中透彻地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瓷艺理想。对中国人来说,青瓷碧玉般沉静素雅、清丽圆润的瓷质釉色... 千百年来,中国陶瓷烧造始终追求类玉的品质与格调,以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凝重温润为瓷艺的高尚之境,而清新澄净、晶莹蕴藉的青瓷则集中透彻地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瓷艺理想。对中国人来说,青瓷碧玉般沉静素雅、清丽圆润的瓷质釉色,不仅是巧妙利用和驾驭自然力的卓越技术成就,还是寄托和比附“玉”的精神与品格的文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青瓷 精神 艺术展 中国陶瓷 文化载体 中国人 自然力
原文传递
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
9
作者 俞孔坚 古今谈 2007年第2期12-17,共6页
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路线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体现,本文作者完全理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重要意义;完全赞成中央关于... 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路线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体现,本文作者完全理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重要意义;完全赞成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完全赞成建设新农村规划的技术路线,即保证场地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的充满活力的和谐新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伦理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桃源 工业反哺农业 技术路线 科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国家的统一
10
作者 张文木 古今谈 2016年第2期4-8,共5页
国家的统一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上最耀眼的篇章,又是最牵动国运民心的顶级主题。张文木博士的这篇文章是其〈(2015战略研究报告·深入学习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第一节。研读此文,了解文中披露的珍贵史料,可以让我们体会其... 国家的统一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上最耀眼的篇章,又是最牵动国运民心的顶级主题。张文木博士的这篇文章是其〈(2015战略研究报告·深入学习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第一节。研读此文,了解文中披露的珍贵史料,可以让我们体会其精辟的比较分析中所具有的历史纵深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从中更加理解国家统一对于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生死攸关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一 中华民族 国际视野 中华复兴 发展史 毛泽东 中国梦 民心
原文传递
魂兮何所寄 山川一腔情——马一浮先生的殡仪文化观
11
作者 吕洪年 李嫚 古今谈 2016年第3期9-12,共4页
被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马一浮(1883—1967)先生,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无论哲学、儒学、佛学和文学艺术,都有博大精深的造诣。
关键词 马一浮 文化观 山川 著名学者 文学艺术 儒宗 哲学 儒学
原文传递
祠堂·乡贤·民间信仰——富阳山村文化随感
12
作者 楼含松 古今谈 2016年第2期14-15,共2页
元宵过后,料峭春寒之中,有富阳山区之行。车行群山之间,蜿蜒起伏,乱峰扑面,我们行行停停,走了湖源、常安、环山诸乡的几个村。此行主要是想近距离观察乡村文化,不过来去匆匆,只能走马看花,所获难免肤浅。回来之后,那些浮光掠... 元宵过后,料峭春寒之中,有富阳山区之行。车行群山之间,蜿蜒起伏,乱峰扑面,我们行行停停,走了湖源、常安、环山诸乡的几个村。此行主要是想近距离观察乡村文化,不过来去匆匆,只能走马看花,所获难免肤浅。回来之后,那些浮光掠影的印象,却常常会在脑海中闪过,出现最多的,是那一座座宗祠,村民们引以为豪的乡贤,以及各村颇具特色的文化礼堂。于是以此为题,记下点滴见闻与零散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 民间信仰 富阳 随感 山村 祠堂 近距离 见闻
原文传递
注入富有人文指向的文化创意元素,传承与拓展龙泉青瓷
13
作者 周武 古今谈 2014年第4期28-29,共2页
我讲的主题是全球化语境下龙泉青瓷手工艺的传承与拓展。这是一个文化战争的时期,在国际政治政局区域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手工工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龙泉青瓷是有深厚的基础,是美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 我讲的主题是全球化语境下龙泉青瓷手工艺的传承与拓展。这是一个文化战争的时期,在国际政治政局区域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手工工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龙泉青瓷是有深厚的基础,是美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青瓷 文化创意 传承 元素 指向 人文 国家综合实力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全球化文化语境下龙泉青瓷手工艺的传承与拓展
14
作者 戴雨享 古今谈 2014年第4期22-24,共3页
龙泉青瓷其实我的感觉这几年越来越好,越做越到位,小物件烧得真棒,哥窑也好,那种开片也好,还有粉青都非常棒,这个传承得非常好。我这个PPT是想往前走。 大家知道在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的美术中心从巴黎移到纽约,纽约画家波洛克... 龙泉青瓷其实我的感觉这几年越来越好,越做越到位,小物件烧得真棒,哥窑也好,那种开片也好,还有粉青都非常棒,这个传承得非常好。我这个PPT是想往前走。 大家知道在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的美术中心从巴黎移到纽约,纽约画家波洛克,具有反叛意识,受了墨西哥画的影响,展现了他的活力,创立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行动画派,对美国当代美术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青瓷 文化语境 传承 手工艺 全球化 抽象表现主义 二次大战 反叛意识
原文传递
浙派人物画的形成和审美结构及发展方向
15
作者 杨成寅 古今谈 2010年第4期16-22,共7页
一、基本判断 “浙派人物画”这个绘画学派的名称,在“文革”之后已经为众所周知而且被广泛认可了。实际上,这个画派形成之初并无固定的名称。在相当长的时期,有称之为“彩墨画”的,又有称之为“中国新兴人物画”或“新浙派水墨人... 一、基本判断 “浙派人物画”这个绘画学派的名称,在“文革”之后已经为众所周知而且被广泛认可了。实际上,这个画派形成之初并无固定的名称。在相当长的时期,有称之为“彩墨画”的,又有称之为“中国新兴人物画”或“新浙派水墨人物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人物画 审美结构 水墨人物画 “文革” 彩墨画 名称 绘画 画派
原文传递
从“自然之青”到“人文之青”
16
作者 李砚祖 古今谈 2014年第4期7-8,12,共3页
一、自然之青 中国最早的青瓷是所谓“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可以说是“准瓷器”,虽然它的胎质、硬度等等都没有达到青瓷的标准,但它却是最早的瓷器雏形,它的出现不仅预示着瓷器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青瓷作为瓷器大系中主要成员的基... 一、自然之青 中国最早的青瓷是所谓“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可以说是“准瓷器”,虽然它的胎质、硬度等等都没有达到青瓷的标准,但它却是最早的瓷器雏形,它的出现不仅预示着瓷器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青瓷作为瓷器大系中主要成员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从胎到釉之“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人文 青瓷 瓷器 “青”
原文传递
吴山明作品欣赏
17
作者 吴山明 古今谈 2010年第4期I0015-I0015,共1页
原文传递
徐家昌作品选
18
作者 徐家昌 古今谈 2016年第1期I0004-I0005,共2页
原文传递
杜滋龄作品欣赏
19
作者 杜滋龄 古今谈 2010年第4期I0013-I0013,共1页
原文传递
吴宪生作品欣赏
20
作者 吴宪生 古今谈 2010年第4期I0020-I0020,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