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说“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忠芳 刘斯文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5年第1期17-22,共6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以土为生,土以岩为母。人类与粮食、粮食与土壤、土壤与岩石之间,有着环环相扣、斩割不断的联系。一环脱节,便影响到整个链条的运转。然而,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以土为生,土以岩为母。人类与粮食、粮食与土壤、土壤与岩石之间,有着环环相扣、斩割不断的联系。一环脱节,便影响到整个链条的运转。然而,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保障农产品供给,既要保数量,更要重质量',凸显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地球化学 土地污染 重金属含量 土壤修复 污染修复
原文传递
深地探测尖兵——广域电磁法 被引量:6
2
作者 何继善 李帝铨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年第3期4-9,共6页
宇宙浩渺,目前的科技和研究结果表明,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唯一场所。色彩斑斓的地球,百花吐艳、层林尽染,她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必需的粮食、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维系万物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如火山、地震、海啸等灾难... 宇宙浩渺,目前的科技和研究结果表明,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唯一场所。色彩斑斓的地球,百花吐艳、层林尽染,她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必需的粮食、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维系万物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如火山、地震、海啸等灾难。只有精细了解地球深部(尤其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表层)的物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才能充分了解资源、能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全面认识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从而更准确、更快捷发现资源与能源,预报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冬瓜山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电磁法仪器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矿业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裴荣富 梅燕雄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6年第2期4-9,共6页
古老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源于中国,但'路'之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造访中国时发表的《中国旅行纪》一书中提出的。他把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历时两个半世纪、由中国开辟、从长安经西域与中亚以及与... 古老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源于中国,但'路'之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造访中国时发表的《中国旅行纪》一书中提出的。他把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历时两个半世纪、由中国开辟、从长安经西域与中亚以及与印度连接的丝绸贸易之路命名为Seidcustrassen(德文)。该路径跨越100多年的发展,可分为陆上和海上,陆上又分草原丝路、沙漠丝路和西南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发展 李希霍芬 草原丝路 西南丝路 德国地理学家 成矿区带 行纪 成矿带 商业性地质工作 成矿域
原文传递
空间规划的基本逻辑与未来城市发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志强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0年第3期4-11,共8页
各国的现代化历程表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里程碑。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必须放眼世界,在研究清楚别国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体系。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中部国家的体系是多中心、上下互惠的;以法国为代表的... 各国的现代化历程表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里程碑。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必须放眼世界,在研究清楚别国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体系。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中部国家的体系是多中心、上下互惠的;以法国为代表的则是拿破仑体系,是自上而下的体系,中央政府对每一个城市的规划有所控制。我们不能简单模仿一个西方体系,而是要把各个国家的体系及其演进过程研究清楚,构建符合国情的空间规划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现代化历程 欧洲中部 简单模仿 自上而下 未来城市发展 城市的规划 基本逻辑
原文传递
找矿利器 物探尖兵——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斌 王言章 曹学峰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6年第3期10-15,共6页
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是当前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资源勘查方法,与传统的地面物探方法相比,它具有快速、高效、环境适应性强、纵向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等优点,可进行大面积、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尤其适合于我国多山多丘陵的地形... 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是当前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资源勘查方法,与传统的地面物探方法相比,它具有快速、高效、环境适应性强、纵向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等优点,可进行大面积、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尤其适合于我国多山多丘陵的地形,可极大地降低工作难度,提升探测的效率,达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方法 探测深度 纵向分辨率 吊舱系统 环境适应性 电磁发射 勘查方法 资源勘查 一次场 电磁响应
原文传递
砂岩型铀矿——铀矿家族的宠儿 被引量:1
6
作者 叶荣 王振凯 鲁美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6年第4期14-17,共4页
砂岩型铀矿,简单来说,就是形成在砂岩中的一种铀矿床。成矿作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原本在地表附近分散的铀,经过一系列氧化还原作用,由地下水携带汇聚然后沉淀,逐渐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矿床。而砂岩通常具有较大的渗透率,是自然界中地下水... 砂岩型铀矿,简单来说,就是形成在砂岩中的一种铀矿床。成矿作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原本在地表附近分散的铀,经过一系列氧化还原作用,由地下水携带汇聚然后沉淀,逐渐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矿床。而砂岩通常具有较大的渗透率,是自然界中地下水迁移的主要通道,所以这类铀矿床也就常常形成在砂岩之中,称之为砂岩型铀矿。矿体形态通常呈板状或卷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 构造环境 铀矿 砂岩型铀矿床 家族
原文传递
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的奥秘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登红 吴西顺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7年第4期22-27,共6页
20多年前,科学家就提出了'锂是21世纪的金属'这一重大命题。然而,直到近几年才因'谁也离不开的锂电池'而风靡全球,'全球矿业不景气,唯有锂一枝独秀',更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锂的奥秘和力量.这都源自锂金属在现代... 20多年前,科学家就提出了'锂是21世纪的金属'这一重大命题。然而,直到近几年才因'谁也离不开的锂电池'而风靡全球,'全球矿业不景气,唯有锂一枝独秀',更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锂的奥秘和力量.这都源自锂金属在现代科技应用中的神奇功能。揭开高科技新词的神秘面纱——能源金属能源金属,不是一个'简单概念',而是深受百姓青睐的高科技新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产资源 锂电池
原文传递
钪——稀散家族中的稀土 稀土家族中的贵族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芝 王登红 +1 位作者 张国华 陈垚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年第3期15-17,共3页
地壳由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只有十几种是比较常见的,大部分较为少见。这些少见的元素中,有一些可以大量聚集在一起形成矿石,但是想要把它们一一分离却很难,如稀土家族的兄弟(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 地壳由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只有十几种是比较常见的,大部分较为少见。这些少见的元素中,有一些可以大量聚集在一起形成矿石,但是想要把它们一一分离却很难,如稀土家族的兄弟(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和钪)。当然也有一些含量很低而且很难富集成矿的元素,想要把分散在矿物中的这些微量元素提取出来也很困难,如稀散家族的镓、锗、硒、镉、铟、碲、铼、铊和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钪 铝钪合金
原文传递
揭开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面纱 被引量:6
9
作者 雷明堂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5年第4期16-19,共4页
岩溶塌陷是一种由动力地质作用造成的结果,存在于岩溶地区,成为威胁建筑业、矿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岩溶塌陷有何影响?中国岩溶塌陷分布如何?岩溶塌陷如何形成、如何监测、如何防治?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 溶洞 顶板 地质构造 地质雷达技术 土洞
原文传递
深时古气候与未来地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成善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年第1期4-9,共6页
现代气候变化过去100年里,整个地球气候显著变暖,对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权威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报道的数据显示:1850—2017年期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平均... 现代气候变化过去100年里,整个地球气候显著变暖,对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权威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报道的数据显示:1850—2017年期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平均升高了约1°C;1901年以来,北半球中纬度陆地平均降水量增加;过去20年中,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的冰量持续减少,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几乎都在退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二氧化碳浓度 温室气体 气候状态 地球气候系统 气候变化 未来气候
原文传递
“天眼”望矿山:十年磨一剑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维岭 杨金中 王晓红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年第2期24-27,共4页
在我国,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一直被人们称为'天眼',现如今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矿山开发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城市环境调查、地质灾害调查、遥感找矿等诸多领域,其快速、高效、动态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已经取... 在我国,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一直被人们称为'天眼',现如今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矿山开发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城市环境调查、地质灾害调查、遥感找矿等诸多领域,其快速、高效、动态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已经取得明显的科研调查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近距离看'天眼''天眼'是人们对多种航空、航天遥感平台所搭载的各种传感器以及遥感技术集成系统的统称。目前'天眼'的应用仍以空间对地观测为主,包括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加工处理、信息挖掘应用等步骤。遥感技术应用主要是利用物体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的性能,由飞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调查 矿产资源开发 矿山遥感监测 矿政管理 遥感监测技术 矿山开发 数据加工 矿山地质环境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遥感技术
原文传递
独居石——20世纪稀土和钍资源的重要来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芝(文/图) 王登红(文/图) +1 位作者 黄凡(文/图) 沙俊生(文/图)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0年第3期18-21,共4页
稀土元素(REE)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与之关系密切的钇、钪两种元素的总称,被称为"21世纪新材料的宝库"。钍(Th)是锕系元素的第二个成员,是天然的放射... 稀土元素(REE)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与之关系密切的钇、钪两种元素的总称,被称为"21世纪新材料的宝库"。钍(Th)是锕系元素的第二个成员,是天然的放射性元素,被认为是新核技术时代的明星。自然界中,有些矿物既含稀土元素又含钍元素,其中独居石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提取两种元素的工业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元素周期表 工业矿物 放射性元素 独居石 核技术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 钍资源
原文传递
大洋深处强国梦——我国首台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 被引量:4
13
作者 陶军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6年第1期13-19,共7页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2/3以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息。为探索深海奥秘,勘查和开发海洋资源,无数科学家将青春、梦想和寄托奉献给了那一片深蓝。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陶军教授率领'海马号&#...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2/3以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息。为探索深海奥秘,勘查和开发海洋资源,无数科学家将青春、梦想和寄托奉献给了那一片深蓝。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陶军教授率领'海马号'团队,突破了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的核心技术,在我国自主研发深海技术装备领域书写了新的篇章。走向深蓝谱新篇海洋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潜水器 开发海洋资源 地球生命 强国梦 深海技术 项目团队 深海环境 海试 南海北部陆坡 系统控制软件
原文传递
地球科学“西学东渐”肇始——国家宝藏之《坤舆万国全图》 被引量:1
14
作者 骆遥(文/图) 李敬敏(文/图)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年第3期40-45,共6页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亦可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亦可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让我们熟悉了利玛窦留给世人的一件宝贵遗产——《坤舆万国全图》,普通观众更是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离观赏这件国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世界地图 地图投影 国家宝藏 地球观 地球科学
原文传递
雷达干涉测量:于高远处测精微 被引量:4
15
作者 葛大庆 张玲 +4 位作者 王艳 李曼 刘斌 郭小方 王毅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7年第3期24-29,共6页
地面沉降是我国中东部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地带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以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及汾渭盆地三大地面沉降区为代表。因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产生大范围地面沉降,局部伴有地裂缝发生,其影响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形成过程缓慢,难以... 地面沉降是我国中东部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地带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以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及汾渭盆地三大地面沉降区为代表。因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产生大范围地面沉降,局部伴有地裂缝发生,其影响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形成过程缓慢,难以恢复。截至2016年,全国发生地面沉降的城市超过102个,广泛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陕西等多个省(市、区),全国2016年度地面沉降速度大于50mm/a的面积达到9 906平方千米。我国历来重视地面沉降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监测 In 监测成果 SAR 干涉测量
原文传递
揭开硒的两面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登红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年第2期28-29,共2页
逢年过节,送礼送什么?富硒苹果富硒蛋,富硒大米富硒茶.这几乎成了一句广告语。打开百度一搜索,截止到2018年2月4日,富硒大米的信息有442万条,富硒鸡蛋382万条,富硒苹果379万条,富硒茶292万条,而'硒中毒'的信息也有28万条。富硒... 逢年过节,送礼送什么?富硒苹果富硒蛋,富硒大米富硒茶.这几乎成了一句广告语。打开百度一搜索,截止到2018年2月4日,富硒大米的信息有442万条,富硒鸡蛋382万条,富硒苹果379万条,富硒茶292万条,而'硒中毒'的信息也有28万条。富硒大米富硒茶之'热火朝天'可见一斑。此外,关于富硒蔬菜、富硒面粉和富硒土豆等的宣传也铺天盖地,不一而足。硒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瞎撞病 硒中毒 富硒土壤 克山病区 富硒茶 农业地质调查 两面性
原文传递
放射性同位素——揭示地下水年龄的时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向阳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年第4期21-23,共3页
月球的年龄为45亿岁、阿尔卑斯山脉的年龄为1亿岁、人类的年龄大概是三四百万岁、故宫的年龄为600余岁……那么,水的年龄呢?在遥远的38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水。直到今天,水资源宝库中的每一滴,都历经四季轮回、日月盈仄。现在,就... 月球的年龄为45亿岁、阿尔卑斯山脉的年龄为1亿岁、人类的年龄大概是三四百万岁、故宫的年龄为600余岁……那么,水的年龄呢?在遥远的38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水。直到今天,水资源宝库中的每一滴,都历经四季轮回、日月盈仄。现在,就让我们用地质科学技术来解释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测定地下水年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年龄 地下水测年 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加速器质谱 滨海平原
原文传递
孢粉——古人生活环境的记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振京(文/图) 杨庆华(文/图) 刘林敬(文/图)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年第2期28-29,共2页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古人们在漫长岁月中不断生产、生活劳作,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对今人来讲,古人的生活环境充满着神秘色彩。他们对自然条件的认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在劳作中创造发明的生产工具以及掌握何种种植技术等,都是...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古人们在漫长岁月中不断生产、生活劳作,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对今人来讲,古人的生活环境充满着神秘色彩。他们对自然条件的认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在劳作中创造发明的生产工具以及掌握何种种植技术等,都是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等极为关注而又探讨不尽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 环境 孢粉 劳作 生活
原文传递
干热岩开发的破冰之秘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贵玲 蔺文静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年第1期22-27,共6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火开始,到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利用,再到近代原子能的发现,可以说,能源的发展和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为人类物质水平的提高提供...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火开始,到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利用,再到近代原子能的发现,可以说,能源的发展和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为人类物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体 地热储层 增强型地热系统
原文传递
探寻古地震的奥秘——古地震遗迹与古地震记录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德辰 孙爱萍 朱月琴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7年第4期4-11,共8页
地震是地球内部结构失衡应力突然释放、并产生巨大能量的灾变事件。现代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和海啸等地质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2004年12月26日... 地震是地球内部结构失衡应力突然释放、并产生巨大能量的灾变事件。现代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和海啸等地质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以及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的里氏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地震 古地震遗迹 地震记录 地震成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