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区域研究深度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蓓 黄晓春 +4 位作者 荣毅龙 崔真真 吴兰若 王亮 牛方曲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6年第A01期251-258,共8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在区域和城市研究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升研究深度、提高研究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缺乏对大数据应用于区域研究领域的系统梳理,导致现有研究较为零散,多局限于大数据对直观现象的简单描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在区域和城市研究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升研究深度、提高研究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缺乏对大数据应用于区域研究领域的系统梳理,导致现有研究较为零散,多局限于大数据对直观现象的简单描述,缺乏从区域系统性视角出发,对其内涵特征进行深入挖掘。基于此,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区域研究框架体系,并以POI数据和传统数据的结合为代表,针对全国、城镇群、城市等三个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对大数据和区域研究的结合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将大数据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拓展至区域乃至更大空间尺度,而且从实证案例的角度,证明了大数据应用于区域研究的优势,体现了大数据对区域研究深度提升的独特价值。这些都为日后利用大数据系统性地开展区域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研究 大数据 框架体系 全国 城镇群 城市
下载PDF
历史风貌街区规划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纲 陈志宏 +1 位作者 李峰 甘朗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1年第1期36-41,共6页
城市风貌特色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要素。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历史街区在规划和建设方面的经验,对历史风貌街区建设特点进行总结,提出历史风貌街区规划控制在理念上需注重以人为本和多元化,在控制原则上需注重保护、利用和... 城市风貌特色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要素。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历史街区在规划和建设方面的经验,对历史风貌街区建设特点进行总结,提出历史风貌街区规划控制在理念上需注重以人为本和多元化,在控制原则上需注重保护、利用和实施三方面的协调以及在控制程序,规划设计及建设模式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貌特色 历史风貌街区 规划控制理念 规划控制原则 规划控制要点
下载PDF
思考·困境·方向:10+N规划决策支持新范式——城乡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莲娜 黄晓春 +4 位作者 吴兰若 程辉 崔真真 王蓓 赵赫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6年第A01期201-207,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覆盖,以及政府部门间的资源交互,都为城乡规划编制部门获取和积累数据资源、把握城市建设发展的情况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然而目前,针对规划编制部门进行规划空间数据资源的深度应用,实...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覆盖,以及政府部门间的资源交互,都为城乡规划编制部门获取和积累数据资源、把握城市建设发展的情况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然而目前,针对规划编制部门进行规划空间数据资源的深度应用,实现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决策的成功案例在全国并不多见。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城乡规划工作实际,研究完整的城乡规划决策支持框架体系,选择有效的规划支持模型算法,研发适用的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城乡规划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与深度利用,提高城市问题分析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分析结果准确性和通用性,加速新技术在城乡规划行业的广泛应用,以满足城市建设与管理从粗放分析和定性判断,走向精细化、指标化、定量化研究的要求,在促进城市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信息化 定量研究 决策支持 框架体系 规划支持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职住平衡分析的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春霞 何枫鸣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3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各项要素中,人的分布是一项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雅典宪章中所崇尚的传统功能分区模式在大城市的发展中已经开始显现出不适应的方面,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最明显的桎梏。从职住平衡的角度提倡组团式的空间... 在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各项要素中,人的分布是一项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雅典宪章中所崇尚的传统功能分区模式在大城市的发展中已经开始显现出不适应的方面,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最明显的桎梏。从职住平衡的角度提倡组团式的空间分布和混合式的土地利用模式,是近年来大城市在解决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实践。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案例,采用职住偏离度理论,系统性地分析了居住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和交通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针对三者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土地利用 交通协调 重庆
下载PDF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旧城改造规划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扈万泰 刘宇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2年第1期94-100,共7页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城市触媒”的作用下被激活的。城市触媒主要来源于宏观政策、地域资源与市场需求。在旧域改造中,它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保存、强化、修复、创造等方面,其运作模式往往是“以历史街区的修复和开发为...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城市触媒”的作用下被激活的。城市触媒主要来源于宏观政策、地域资源与市场需求。在旧域改造中,它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保存、强化、修复、创造等方面,其运作模式往往是“以历史街区的修复和开发为契机吸引游客——以游客消费带动的商业开发——以商业开发的利润支撑生态景观系统修复——以生态景观系统强化历史街区的宜人氛围”,同时文化、商业、生态系统建构为一个更大的整体触媒,激发城市活力,加速城市更新节奏。这些城市触媒能够在约400~800米的范围内影响相关项目的开发,如果布局得当,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强劲的经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触媒 旧城改造 地域文化资源
下载PDF
节奏控制——重庆两江四岸地带风貌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岳 陈纲 +2 位作者 胡海 闫照辉 王晨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2年第1期16-21,共6页
重庆两江四岸地带是重庆城市风貌映像的重要地带,其整体空间特色体现于“连续”和“节奏”。其“节奏控制”的目标是控制空间的连续感知,体现在控制界面序列关系和界面的跃动关系两个层面上。可从重复性、周期性、渐变性三个层面去控... 重庆两江四岸地带是重庆城市风貌映像的重要地带,其整体空间特色体现于“连续”和“节奏”。其“节奏控制”的目标是控制空间的连续感知,体现在控制界面序列关系和界面的跃动关系两个层面上。可从重复性、周期性、渐变性三个层面去控制。其控制原则应该是保持环境特色节奏,契合城市功能需求,注重节点空间控制、进而立足整体控制的指导思想,从图底关系的打造,视域密度的控制,节点空间的整合三个方面对重庆两江四岸地带风貌控制方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江四岸 节奏控制 节点空间
下载PDF
基于规划管理视角的城市色彩规划实施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尹贵 张楠楠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城市色彩景观是城市特质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在城市色彩规划编制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色彩规划的实施问题凸显、本文以杭州为例,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提出完善色彩规划编制体系、色彩规划成... 城市色彩景观是城市特质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在城市色彩规划编制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色彩规划的实施问题凸显、本文以杭州为例,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提出完善色彩规划编制体系、色彩规划成果纳入控规、完善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规划 规划实施 规划管理
下载PDF
公共服务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以厦门岛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林川 常延聚 +1 位作者 马晴 龚曲艺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5年第2期32-41,共10页
本研究以隶属于厦门岛286个多/高层住宅小区的1250个样本数据为基础,根据Howden—Chapman生活空间质量基础设施主体理论,兼顾住宅三方面的特征——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和区位特征,基于线性函数形式,并采用多次回归以剔除不显著变量... 本研究以隶属于厦门岛286个多/高层住宅小区的1250个样本数据为基础,根据Howden—Chapman生活空间质量基础设施主体理论,兼顾住宅三方面的特征——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和区位特征,基于线性函数形式,并采用多次回归以剔除不显著变量的方式,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6类公共服务设施对厦门岛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方向、影响数值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公共服务可达性对厦门岛的房价有明显影响。厦门岛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已经被资本化入商品房价格;2)较之于其他公共服务,商业中心(即中山路,城市中心)对房价的影响最大,与Alonso的经典竞租理论一致;3)二级以上医院对厦门岛房价有负向影响,居民在居住区位的选择上排斥医院;4)公共交通模式而言,BRT比常规公交对房价有更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价格法 厦门岛 住宅价格 公共服务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我国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回顾、展望与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喻文承 黄晓春 +1 位作者 荣毅龙 茅明睿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6年第A01期4-10,共7页
自1987年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第一次召开信息技术领域全国性会议至今,以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我国城乡规划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即将有30年,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并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规划编制、管理与决策... 自1987年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第一次召开信息技术领域全国性会议至今,以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我国城乡规划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即将有30年,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并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规划编制、管理与决策的水平和科学性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对过去30多年国内相关发表文献的文本挖掘与语义分析,回顾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基本特征。根据新时期规划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近期国内外信息技术规划应用的现状和趋势,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信息技术 应用 展望 建议
下载PDF
关注社会文化生态——重庆老旧居住社区更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瓴 夏晖 许剑峰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1年第3期78-82,共5页
本文通过重庆渝中区嘉陵桥西村与大井巷两个社区更新案例研究,提出了社区文化线路与社区生活线路观点。指出当前社区更新应树立全面而科学的社会文化生态理念,更新理念、策略和方法上以文化复兴为导向,挖掘社区活态文化元素,以保护... 本文通过重庆渝中区嘉陵桥西村与大井巷两个社区更新案例研究,提出了社区文化线路与社区生活线路观点。指出当前社区更新应树立全面而科学的社会文化生态理念,更新理念、策略和方法上以文化复兴为导向,挖掘社区活态文化元素,以保护与培育社区整体文化景观为目标,以改善和提升居民日常生活品质为实施途径,探索一条地方化的社区更新之路,真正做到社区与城市的“精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居住社区更新 社区文化生态 社区文化线路 社区文化景观
下载PDF
山地城市重庆构建“海绵城市”的启示和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亚丽 余颖 陈治刚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5年第2期6-12,共7页
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大范围城市硬化带来严重的排水危机,导致城市成为洪灾内涝引爆的核心。本文针对山地城市重庆的自然环境、降雨产流、水资源环境特征,提出建设透水吸水、防洪排涝的“海绵城市”。旨在以低冲击开发、经济可行、生... 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大范围城市硬化带来严重的排水危机,导致城市成为洪灾内涝引爆的核心。本文针对山地城市重庆的自然环境、降雨产流、水资源环境特征,提出建设透水吸水、防洪排涝的“海绵城市”。旨在以低冲击开发、经济可行、生态排水、循环利用为原则,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完善绿地系统、注重高透水透气地面规划、推进雨水集蓄利用、健全排水防涝体系,构建“城市海绵综合体”,维护城市水循环,保障城市水安全,保护城市水环境,促进城市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海绵城市 防洪排涝 雨水集蓄利用
下载PDF
低碳生态发展导向下新型城镇化人识与实践——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樑 荆万里 钟妮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5年第4期77-84,共8页
目前国内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整体呈现“两头重、中间空”,注重低碳生态理论框架的搭建、低碳生态技术在微观层面的应用,而忽略了低碳生态与时代发展背景的联系以及宏观、微观层面两者的衔接的趋势。有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的时... 目前国内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整体呈现“两头重、中间空”,注重低碳生态理论框架的搭建、低碳生态技术在微观层面的应用,而忽略了低碳生态与时代发展背景的联系以及宏观、微观层面两者的衔接的趋势。有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从气候变化下的低碳建设及转型发展下的新型城镇化两个角度剖析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新内涵及新任务,认为只有坚持和融合低碳生态及以人为本两个核心理念才能走出有示范意义的新型城市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介绍了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规划策略,具体阐述了案例中生态安全格局的搭建、TOD空间模式的构建、产城融合的产业布局及国际化城区的营造几个方面,希望以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规划为例,探索实现低碳生态与以人为本理念融合的途径,为低碳生态发展导向下的新型城市的规划及建设提供一些思考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建设 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国外海岸带规划的借鉴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超祥 刘希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4年第3期22-26,共5页
海岸带作为海洋与陆地连接的过渡地带,既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经济地带,也是资源类别、品种与环境条件最为优越的自然区域。因此,对于海岸带的合理规划及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若干发达国家海岸带规划的经验探讨,提出了... 海岸带作为海洋与陆地连接的过渡地带,既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经济地带,也是资源类别、品种与环境条件最为优越的自然区域。因此,对于海岸带的合理规划及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若干发达国家海岸带规划的经验探讨,提出了对于我国海岸带规划的若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规划 国外 借鉴
下载PDF
基于GIS的消防站点规划方案综合性研究-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昭 陶满德 李志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6年第3期39-44,共6页
城市消防系统作为城市综合防灾救灾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规划方案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消防安全.本文通过利用GIS技术构建道路网络模型,以时间成本为依据计算消防站点服务可达面积、服务出行效率,从... 城市消防系统作为城市综合防灾救灾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规划方案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消防安全.本文通过利用GIS技术构建道路网络模型,以时间成本为依据计算消防站点服务可达面积、服务出行效率,从安全性、效率性以及均衡性三方面对杭州市2014年城区消防站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规划对杭州市主城区消防服务的安全性与均衡性状况改善较为明显,而在效率性提升方面明显较低.综合来看,杭州市主城区消防安全最好的为下城区,而西湖区消防安全情况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站 规划 GIS 杭州
下载PDF
生态城市理念在山地城市规划实践中约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亚丽 易峥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3年第2期40-45,共6页
本文依托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理念,对重庆市大渡口区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探索。通过对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策略、用地布局、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交通系统、生态环境、社区文化等方面进行构... 本文依托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理念,对重庆市大渡口区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探索。通过对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策略、用地布局、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交通系统、生态环境、社区文化等方面进行构建或优化,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塑造安全的城市环境,维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 实践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沈抚新城生态水系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士磊 张瑞雯 王迪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7年第5期96-100,共5页
本文将依据海绵城市等相关技术理论和方法,以沈抚新城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城市生态水资源现状及相关水量降雨量分析,合理规划沈抚新城城市水系,并选取李石建设区为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增设低影响开发设施系统完善以海绵城市为基础的生... 本文将依据海绵城市等相关技术理论和方法,以沈抚新城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城市生态水资源现状及相关水量降雨量分析,合理规划沈抚新城城市水系,并选取李石建设区为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增设低影响开发设施系统完善以海绵城市为基础的生态水网,达到提高沈抚新城水循环能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敏感性 生态水系规划 海绵城市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规划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怡星 郑越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6年第4期45-52,共8页
截止到目前,已有18个国家级新区正式获批,由于成立时间和建设历程的不同,新区发展表现出阶段性差异。结合新区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文章对现有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划编制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研究认为,传统的产业区建设模式正... 截止到目前,已有18个国家级新区正式获批,由于成立时间和建设历程的不同,新区发展表现出阶段性差异。结合新区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文章对现有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划编制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研究认为,传统的产业区建设模式正在向综合城市建设转型,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关注点与规划内容也在转变,不同新区为应对提升期、扩张期和起步期的主要问题,分别采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控制导向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规划 编制方法
下载PDF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中相关内容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应明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2年第4期13-17,共5页
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规划规范》的报批稿已通过审查,有望近期正式颁布和实施。本文介绍了城市消防规划的基本编制思路和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深圳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实践,对新规范要求的火灾风险评估、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消防... 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规划规范》的报批稿已通过审查,有望近期正式颁布和实施。本文介绍了城市消防规划的基本编制思路和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深圳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实践,对新规范要求的火灾风险评估、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消防供水等方面内容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新规范未涉及的城市火灾隔离带、森林消防、消防救护体系、应急避难场所、近期消防规划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规范 消防规划 编制内容 差异
下载PDF
基于地域要素差异的绿道网构建规划研究——以香港和深圳绿道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占思思 张雪莲 盛呜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3年第4期25-30,共6页
在我国,绿道概念引入时间较短,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要使绿道建设在各个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实现核心价值,避免因快速推广出现简单复制的现象,需要对匹配城市特征的关键性要素进行分析。香港绿道与深圳绿道是在遵循共性... 在我国,绿道概念引入时间较短,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要使绿道建设在各个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实现核心价值,避免因快速推广出现简单复制的现象,需要对匹配城市特征的关键性要素进行分析。香港绿道与深圳绿道是在遵循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特点与诉求、因地制宜,分别从需求导向和资源导向对绿道规划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本文从绿道网结构、分级特征、分段特征、设计特征等角度对深港绿道的差异化发展进行具体比较实证分析,并对其他地域提出与其发展要素相匹配的绿道建设参考建议,引导各地绿道差异化良性发展,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网 地域要素 需求导向资源导向香港深圳
下载PDF
大江大山 开放人文——重庆两江四岸规划总体构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扈万泰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1年第3期4-11,共8页
大山大水是重庆独具魅力的城市特征。两江四岸总体规划通过分类分段规划控制两江四岸空间、突出大江大山城市空间尺度特征、统筹布局城市核心功能体系、提升滨江开放空间数量和品质、整体设计滨江建筑高度轮廓形态、提升滨江道路和堤岸... 大山大水是重庆独具魅力的城市特征。两江四岸总体规划通过分类分段规划控制两江四岸空间、突出大江大山城市空间尺度特征、统筹布局城市核心功能体系、提升滨江开放空间数量和品质、整体设计滨江建筑高度轮廓形态、提升滨江道路和堤岸景观艺术品质、加强消落带治理、发扬光大历史文化景观、发展江城山城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等九个方面的工作,系统构筑整个城市山水城相融共生、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两江四岸总体功能和形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江四岸 大山大水 文化 城市设计 重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