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前儿童否定结构语用发展研究
1
作者 刘丽芬 于磊 余灼雅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66-178,共13页
基于默认语义学理论,采用自然观察法,考察不同年龄段汉语学前儿童否定结构的语用发展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使用复杂的否定形式,较多将否定词“不”放在句首,常见否定词“不”放在句中,将否定词“不”放在句尾的情况... 基于默认语义学理论,采用自然观察法,考察不同年龄段汉语学前儿童否定结构的语用发展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使用复杂的否定形式,较多将否定词“不”放在句首,常见否定词“不”放在句中,将否定词“不”放在句尾的情况罕见。否定词“不”的移动过程与儿童的心智认知水平、语境要素语言化能力发展水平和语境依赖度有关,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儿童否定结构的使用建立在预设基础上,其语义表征受不同因素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语用发展过程。本研究旨在探索儿童否定结构语用发展规律,为儿童否定结构学习与语用能力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否定结构 语用发展 默认语义学
下载PDF
听写、模仿朗读与背诵在较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听说课程中的行动研究
2
作者 曹宁 陈桦 程欣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224-237,共1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针对较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的特色和需求,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通过听写、模仿朗读与背诵等传统教学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采取了行动研究的方法,利用调查、访谈、反思日志、测试等手段进行了两轮实证研究。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针对较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的特色和需求,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通过听写、模仿朗读与背诵等传统教学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采取了行动研究的方法,利用调查、访谈、反思日志、测试等手段进行了两轮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听写、模仿朗读、背诵等传统教学法通过合理的组合和设计,系统性地、有计划地用于较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课程不仅符合了学生的特点和诉求,也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实现了学生听、说水平乃至学习语言自信心等各方面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写 模仿朗读 背诵 大学英语较低水平学习者听说课程 行动研究
下载PDF
第六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雷茜 高旭宏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325-329,共5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文学和语言学研究出现了认知转向,认知诗学应运而生。认知诗学是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由经典诗学到后经典诗学发展过程中文学科学的一次革命,也是认知转向其他艺术研究的参照范式(封宗信,2017)。这一学科的发展并非...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文学和语言学研究出现了认知转向,认知诗学应运而生。认知诗学是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由经典诗学到后经典诗学发展过程中文学科学的一次革命,也是认知转向其他艺术研究的参照范式(封宗信,2017)。这一学科的发展并非偶然,它流露出文学发展的一种自然规律,是一种由于理论碰撞而产生的新鲜事物,是一种势不可挡的文学批评潮流(范云,2010)。为响应新时代发展,探讨文学艺术研究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本届研讨会紧紧围绕认知诗学之“新”,从学科建构与理论前沿、文本阐释的多元视野、研究方法的创新融合等多个方面探索了认知诗学研究的巨大前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分会理事长、四川外国语大学熊木清教授和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分别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分会致辞,并就会议主题和国内外认知诗学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发表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认知诗学 文本阐释 文学艺术研究 批评实践 杨金才 外国语大学 认知转向
下载PDF
《语用学基要》评介
4
作者 姚晓东 吴瀚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314-319,共6页
《语用学基要》2022年由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发行,聚焦特定语境下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研究,内容涵盖语用学的历史发展、最新理论、应用领域和研究前景。作者比利·克拉克(BillyClark)是国际著名语用学者,英国诺森比亚大学(Nort... 《语用学基要》2022年由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发行,聚焦特定语境下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研究,内容涵盖语用学的历史发展、最新理论、应用领域和研究前景。作者比利·克拉克(BillyClark)是国际著名语用学者,英国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英语语言学教授,研究领域为语用学、语义学。该书清晰晓畅,又不乏深度和真知灼见,其目标读者为具有一定基础的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研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交际 英语语言学 语用学研究 出版社发行 语义学 目标读者 特定语境
下载PDF
中国环境形象建构的话语历史分析——基于《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报道语料库的研究
5
作者 武建国 欧敏 包伟玲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91-104,共14页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切的焦点问题,相关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塑造着国家环境形象。本研究以2011年至2020年《中国日报》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报道为语料,在沃达克(Wodak,2001)话语历史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LDA主题模型和语料库方法,探...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切的焦点问题,相关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塑造着国家环境形象。本研究以2011年至2020年《中国日报》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报道为语料,在沃达克(Wodak,2001)话语历史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LDA主题模型和语料库方法,探析该话语实践所建构的中国环境形象。通过对报道主题、互文关系、语言表现形式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日报》凭借六大主题和多样话语策略,成功塑造了绿色低碳、勇担责任、言出必行、开放共享的中国环境形象。希望本研究能丰富国家环境形象建构研究,并为外宣媒体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形象建构 话语历史分析 气候变化报道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中国日报》
下载PDF
历史仪式礼貌视域下晚清奏折道歉语研究
6
作者 卢加伟 孙莉雯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22-134,共13页
本研究以曾国藩的奏折为语料,基于Kádár的仪式礼貌理论,从历史语用学视角探究晚清奏疏道歉言语行为的仪式化表达、语用策略及权利义务关系内涵。研究发现,晚清臣子以固定的体例和词句实现仪式框架下的规约道歉表达,或在直接... 本研究以曾国藩的奏折为语料,基于Kádár的仪式礼貌理论,从历史语用学视角探究晚清奏疏道歉言语行为的仪式化表达、语用策略及权利义务关系内涵。研究发现,晚清臣子以固定的体例和词句实现仪式框架下的规约道歉表达,或在直接向皇帝道歉的同时,基于直陈过失、自我贬损和情感抒发等策略,使用直接道歉、维护面子等手段实现非规约性表达。晚清道歉语具备等级性、目的性和责任性的特征。利用这两种仪式化言语表达方式,晚清道歉语作用于仪式群体道德秩序的感知与修复,构建君臣间道德秩序。本研究丰富了历史仪式礼貌的语料范围,同时为从语言学角度探讨晚清君臣关系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用学 历史仪式礼貌 道歉语 奏折 晚清
下载PDF
洪堡论古汉语语法
7
作者 赵劲 刘志佳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3-14,共12页
古汉语研究是威廉·冯·洪堡对比语言研究和普遍语言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促使洪堡更为全面地探索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和进一步考察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评述并探讨了洪堡对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揭示了他从否认汉语具有... 古汉语研究是威廉·冯·洪堡对比语言研究和普遍语言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促使洪堡更为全面地探索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和进一步考察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评述并探讨了洪堡对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揭示了他从否认汉语具有语法到承认汉语拥有隐性语法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他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也验证了汉语在现代普通语言学研究中所具有的巨大的类型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真正的语法形式 显性语法 隐性语法 汉字 语言哲学
下载PDF
基于建议话语中道义情态助动词研究探讨中德心理咨询师语用身份构建
8
作者 王馨雨 常玲玲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28-47,共20页
医生的语用身份构建已被证实对医患沟通效果有显著影响,然而,心理咨询作为“以言治病”的医疗活动,咨询师在其中的语用身份构建尚未得到关注。鉴于建议可能带来的面子威胁,心理咨询师往往会根据情况审慎选用道义情态助动词,用以动态调... 医生的语用身份构建已被证实对医患沟通效果有显著影响,然而,心理咨询作为“以言治病”的医疗活动,咨询师在其中的语用身份构建尚未得到关注。鉴于建议可能带来的面子威胁,心理咨询师往往会根据情况审慎选用道义情态助动词,用以动态调整和构建恰当的语用身份,以期提高心理咨询的效果。据此,本研究引入语用身份论,探讨中德咨询师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所选用的道义情态助动词对其语用身份构建的作用,相关构建策略以及不同类型语用身份的构建动因。研究发现,中德咨询师在建议话语中运用不同情态强度的道义情态助动词,结合称呼语和语气的选择,动态地构建了不同权势高低的语用身份。中德咨询师均普遍倾向构建低权势提议者和同等权势身份,而中国咨询师相对更多地构建教导者身份。研究认为,中德咨询师不同权势高低的语用身份构建是对于当前语境中咨询沟通目的以及来访者心理语境顺应的结果。中德咨询师依据对于来访者采纳建议必要性的判断进行语用身份的动态调整,其语用身份选择受到所处文化背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身份 心理咨询 建议言语行为 道义情态助动词 中德对比
下载PDF
污名化的语言表征及其社会认知阐释
9
作者 阎莉 文旭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302-313,共12页
污名化借助语言利器贬损受污对象以丑化其形象,尤见于国际政治场域和重大国际事件的后果中。破解污名化现象有必要对污名话语进行深层解构。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国际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美英两国智库和媒体对俄污名化现象的... 污名化借助语言利器贬损受污对象以丑化其形象,尤见于国际政治场域和重大国际事件的后果中。破解污名化现象有必要对污名话语进行深层解构。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国际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美英两国智库和媒体对俄污名化现象的语言表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污名化可由用以炮制负面形象概念的新创词汇和贬义词汇来表征。这两类语言表征均与现实表征不相符,并受到心理表征制约,如社会认知因素中的刻板印象、社会图式、隐喻理解等,其语用目的为实现认知者(如话语主体及其所代表的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切身利益。污名话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意识操纵,体现了深刻的社会认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化 语言表征 现实表征 心理表征 社会认知
下载PDF
交际术语学视域下法律术语翻译多维评价初探——兼评《民法典》术语英译问题
10
作者 刘谕静 魏向清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263-274,共12页
随着中国法治的发展,法律翻译的方向从输入为主转变为输入和输出并重,法律翻译的功能也由借鉴移植转变为传播和交流并重。当今,法律外译作为国际法治交往的重要媒介,影响着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效果和中国法治话语权的提高。本研究首先回... 随着中国法治的发展,法律翻译的方向从输入为主转变为输入和输出并重,法律翻译的功能也由借鉴移植转变为传播和交流并重。当今,法律外译作为国际法治交往的重要媒介,影响着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效果和中国法治话语权的提高。本研究首先回顾我国法律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单一评价标准,揭示传统法律术语翻译标准反映的非交际性翻译问题。基于我国法律外译的法治交际现实需求,借鉴交际术语学的多维术语考察视角,阐释国际传播时代法律术语外译的跨语系、跨法系和跨文化的多维交际功能。从语符表征、概念构建和传播交际三个维度对《民法典》术语的英译进行多维评价,构建出适应国际传播时代需求的法律术语外译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术语翻译 多维评价 交际术语学 《民法典》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的外语学科发展研究:现状、范式与趋势
11
作者 邓世平 王雪梅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92-210,共19页
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发展问题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文献计量和文本挖掘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了外语学科发展相关研究,尝试建构外语学科研究范式,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出了展望。期望为今后新文科视域下的外语学科... 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发展问题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文献计量和文本挖掘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了外语学科发展相关研究,尝试建构外语学科研究范式,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出了展望。期望为今后新文科视域下的外语学科发展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科发展 现状 趋势 范式
下载PDF
通用学术词表Academic Vocabulary List(AVL)修订述略
12
作者 裴鑫鑫 张文忠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238-250,共13页
学术英语词汇是学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同时代和学科曾编写过各类学术词表。加德纳和戴维斯(2014)基于学术语料容量达1.2亿的COCA语料库推出学术词表Academic Vocabulary List(AVL),该词表在学术英语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 学术英语词汇是学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同时代和学科曾编写过各类学术词表。加德纳和戴维斯(2014)基于学术语料容量达1.2亿的COCA语料库推出学术词表Academic Vocabulary List(AVL),该词表在学术英语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实践表明,AVL词表收录的3015个词元存在词汇重复、以词元为单位排列的词表和以词族为单位排列的词表不相吻合等问题。本研究尝试以科学性原则、适切性原则、时效性原则为指导,基于AVL词表原有的比率、分布、离散度、学科指数四条选词标准,增加最低频次和经验判断两条新标准对AVL词表予以完善和修订。完善修订后的AVL词表由先前的1991个词族、3015个词元缩减至709个词族1715个词元,较修订前更具简洁性和高效性。希望依据3项原则和6项标准所做的修订为学术英语教与学以及学术英语教材编写和选用带来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英语 学术词汇 学术英语词表AVL 词表修订
下载PDF
职前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探究
13
作者 黄永亮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79-191,共13页
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是当前外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对职前英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守好“入门关”,是确保其未来英语教育教学胜任力的直接举措。职前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从“窄式”视角界定为:能够恰当地运用... 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是当前外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对职前英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守好“入门关”,是确保其未来英语教育教学胜任力的直接举措。职前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从“窄式”视角界定为:能够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论证的能力,包括识别论证结构的能力、评价论证的能力和论证个人观点的能力。职前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设计宜采用拓展式的建构型作答任务,分别制定三个相应的评分量表。评分量表维度设置兼顾论证和语言表达,量表描述语应充分体现论证的内在特征。这可为我国职前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思路设计提供些许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能力 职前英语教师 论证能力
下载PDF
德语中汉源借词的发音归化研究
14
作者 唐骋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5-27,共13页
作为中国文化使者的汉源借词,进入德语语言及文化的认知系统,无疑说明了言语社团间交流的增加。汉源借词进入德语的难点在于从文意到音形转化过程中的不可通约性,这一现象易引发德语国家对音形背后文意的考量。本研究通过辅音、元音、... 作为中国文化使者的汉源借词,进入德语语言及文化的认知系统,无疑说明了言语社团间交流的增加。汉源借词进入德语的难点在于从文意到音形转化过程中的不可通约性,这一现象易引发德语国家对音形背后文意的考量。本研究通过辅音、元音、音节和重音四个维度对德语中汉源借词的发音展开探究,拟解决问题包括“汉源借词的发音方式与德语俗例化发音规则是否相融”以及“如何明确在德语中汉源借词‘正确'或可能的发音方法”等,进而进一步考察汉源借词发音与德语惯例发音的融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借词 发音归化 音译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5
作者 常玲玲 李彬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态的载体和思维方式的表现,也是最基本、最稳固的文化构成要素。语言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都反映了一个言语社团对世界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虽然系统的理论性语言学研究始于中国的二十世纪二十年...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态的载体和思维方式的表现,也是最基本、最稳固的文化构成要素。语言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都反映了一个言语社团对世界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虽然系统的理论性语言学研究始于中国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然而日耳曼学框架下的语文研究长期囿于传统方法方式;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日耳曼语言学的科学性研究包括零星的汉德语言文化对比有了逐步的发展。随着欧美语言学理论的大量涌人,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日耳曼学界已由传统的语法教学研究转向句法、语义、语用、篇章话语和语言对比等系统语言学方面的科学研究,更多关注对汉德语言本体及其文化理据方面的探索。2020年德国权威期刊国际A&HCI《Deutsche Sprache》(德语)出版了由南京大学创办的“汉德语言构式对比研究”专刊(4/2020),她标志着中国日耳曼学与汉学结合研究的学术水平获得国际认可,也提升了南京大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国际认可 语言学理论 主持人 认知模式 言语社团 语法教学 学术研究
下载PDF
译学知识生产的守正创新——《翻译研究基本问题:回顾与反思》述评
16
作者 枣彬吉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320-324,共5页
1引言翻译理论研究是翻译学发展的基石,尤其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翻译理论创新?如何开展跨学科的翻译理论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对此,冯全功教授的新著《翻译研究基本问题:... 1引言翻译理论研究是翻译学发展的基石,尤其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翻译理论创新?如何开展跨学科的翻译理论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对此,冯全功教授的新著《翻译研究基本问题:回顾与反思》进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线索。该书分为“回顾与反思”“拓展与个案”两部分,概述并讨论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小到翻译忠实观、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等微观层面,大到翻译理论话语、翻译研究学派等宏观层面。对这些问题展开刨根式、拓展性的探究思考,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多元化的学术建构与实践指南,展现了青年翻译学者在译学知识生产上的继承与发扬、守正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单位 翻译学者 回顾与反思 译学 学术体系 继承与发扬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多和田叶子多语诗歌中的德汉语码转换探析
17
作者 卢盛舟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
日本旅德作家多和田叶子长期坚持德日双语写作,并在创作中尝试融入汉字元素。本研究以她的两首代表性诗歌为例,探究其中德汉语码转换的文学策略。本研究指出,《月亮的逃跑》通过运用德语和日语汉字之间的语码转换,有意让德语读者“出离... 日本旅德作家多和田叶子长期坚持德日双语写作,并在创作中尝试融入汉字元素。本研究以她的两首代表性诗歌为例,探究其中德汉语码转换的文学策略。本研究指出,《月亮的逃跑》通过运用德语和日语汉字之间的语码转换,有意让德语读者“出离母语”,为霍米·巴巴提出的文化“居间”概念提供了诗学实践,而《一部中文词典》中“不在场”的德汉语码转换则演绎了本雅明的语言观、翻译观以及多和田的移译诗学。总体来看,多和田叶子与汉字相关的多语诗歌创作有助于消解德国国民当前的单语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和田叶子 诗歌 多语 语码转换 本雅明 翻译
下载PDF
终结性句法编码的语言共性、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18
作者 王思雨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35-151,共17页
跨语言来看,终结性的编码存在两种主要句法机制:一是通过宾语的量化性决定事件的量化性,二是用显性的结果短语编码事件终结性。此外,语言中还存在编码终结性的形态手段。汉语编码终结性的特征体现在:完结类动词的量化性宾语不一定带来... 跨语言来看,终结性的编码存在两种主要句法机制:一是通过宾语的量化性决定事件的量化性,二是用显性的结果短语编码事件终结性。此外,语言中还存在编码终结性的形态手段。汉语编码终结性的特征体现在:完结类动词的量化性宾语不一定带来终结性;结果成分可以编码终结性但不影响光杆名词宾语的量化性;完结义小品词可以对终结性进行形态上的编码。本研究总结了终结性跨语言编码的共性和差异,并回顾了新构式主义视角下终结性编码的两个句法框架:外骨架模式和第一语段理论,探究了这两个理论框架对于汉语终结性现象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结性 词汇体 量化性 事件结构 新构式主义
下载PDF
汉语母语迁移在儿童二语习得中的历时研究
19
作者 曹嘉桢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48-65,共18页
本研究以德语空间介词auf、in、unter、an和über为例,采用图片及游戏等诱发产出任务,对生活在目的语国家德国的四名母语为汉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为期两年的二语习得追踪调查,考察母语空间范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结果发现:1)二语儿... 本研究以德语空间介词auf、in、unter、an和über为例,采用图片及游戏等诱发产出任务,对生活在目的语国家德国的四名母语为汉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为期两年的二语习得追踪调查,考察母语空间范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结果发现:1)二语儿童无论在习得速度还是习得顺序上都与母语儿童差异明显;2)空间方位范畴的习得受到汉语母语的抑制性负迁移作用较大,影响了儿童的二语习得速度;3)空间介词短语在句法层面受母语的正迁移影响作用较大,二语习得过程没有出现大量的介词后置和冠词省略的情况。本文认为汉语母语儿童的习得难点主要在于空间范畴认知,需要在学习中加强空间范畴区别认知,特别是汉语中没有划分的AN和ÜBER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二语习得 空间范畴 汉语母语迁移 德语 历时研究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量化转向的新发展:认知语料库语言学
20
作者 吴淑琼 江艳艳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76-90,共15页
认知语料库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融合,是认知语言学“量化转向”的结果。本研究阐释了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融合的可行性,综述了认知语料库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认知... 认知语料库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融合,是认知语言学“量化转向”的结果。本研究阐释了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融合的可行性,综述了认知语料库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认知语料库语言学目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构式搭配分析法、行为特征分析法和语义向量空间模型;现阶段的研究主题聚焦于词汇语义、构式、词缀、语序等方面。未来认知语料库研究在内容上将更注重跨语言对比研究,研究视角上倾向于历时研究,而研究方法上将呈现多种实证研究方法的跨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料库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语料库语言学 量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