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現時代的儒學分類體系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開元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224-233,10,共11页
在現代的學科分類體系下,儒學常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由於自身的複雜性,儒學很難在當前的學科體系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儒家學者們對儒學學科建設的呼籲也難以落實於實踐。~①這一方面固然是緣於儒學思想本身在現代的困境,而更爲主要的... 在現代的學科分類體系下,儒學常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由於自身的複雜性,儒學很難在當前的學科體系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儒家學者們對儒學學科建設的呼籲也難以落實於實踐。~①這一方面固然是緣於儒學思想本身在現代的困境,而更爲主要的是儒學自身内部亦未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分類體系。儒學又被稱爲儒家思想,我們在説"儒學"的時候,却又不只是談論思想層面的東西,而有著更爲豐富的内容;我們在説"儒家思想"的時候,也會在特定層面超出"學"的範疇。可以説,"儒學"之名本身即具有一定的含混性,這種含混性不僅表現在日常指稱之中,也表現於當下對儒學的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 冉有 性儒
下载PDF
論賓主與五倫
2
作者 張德付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46-97,10,共53页
三綱五常,先儒以爲亘古不易之道,至近代則或視爲萬惡之源,群争肆其醜詆。~①醜詆之言,多屬偏激,本不可取,却積漸釀成"亂患"~②,終至傳統文化之式微與社會結構之瓦解。珍視我國固有文化傳統者乃起而應對,本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之... 三綱五常,先儒以爲亘古不易之道,至近代則或視爲萬惡之源,群争肆其醜詆。~①醜詆之言,多屬偏激,本不可取,却積漸釀成"亂患"~②,終至傳統文化之式微與社會結構之瓦解。珍視我國固有文化傳統者乃起而應對,本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之心,著力闡發綱常名教之微義。於是,不論趨新之人,還是篤舊之士,皆異口同聲,認爲綱常是禮教,乃至中國文化之核心。~③時至今日,此種觀念早已成爲常識,深植於國人腦髓之中。在適當的時候,國人就會毫不猶豫地把它擺上臺面,加以批判。然而,不論是古之儒先還是近代學者,也不論他們是認同還是批判,對此命題(綱常是禮教的核心)其實大多缺乏强有力的論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女有别 朋友之道 《中庸》 咸丘蒙 男女之别
下载PDF
谷牧與孔子研究院——傅鴻泉先生訪談
3
作者 觀古(整理)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310-315,共6页
傅鴻泉先生曾任原曲阜縣計劃辦公室主任、曲阜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曲阜市政協辦公室主任、秘書長、副主席。1994年至2002年,其擔任孔子研究院籌建委員會副主任,編著有《孔子研究院籌建記》一書。在籌建孔子研究院的過程中,傅先生與谷... 傅鴻泉先生曾任原曲阜縣計劃辦公室主任、曲阜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曲阜市政協辦公室主任、秘書長、副主席。1994年至2002年,其擔任孔子研究院籌建委員會副主任,編著有《孔子研究院籌建記》一書。在籌建孔子研究院的過程中,傅先生與谷牧先生多次接觸,瞭解谷牧先生對曲阜、對孔子研究院做出的貢獻。爲銘記歷史,幾年前我們刊物編輯部特地采訪了傅鴻泉先生,訪談稿刊發於《孔子文化季刊》第一期。今年正值谷牧先生逝世十周年,特重新整理訪談稿,經傅先生審閲,刊發於此,以表達對谷先生的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阜市 副主席 孔子研究院 孔子文化
下载PDF
“孔末亂孔”故事探析
4
作者 孟坡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249-260,11,共13页
大約自元文宗天曆年間始,孔氏家族流傳起孔末弑孔光嗣、孔仁玉中興孔氏的故事。元明清史籍和孔氏家乘中亦多有記載,而且越晚的材料故事情節越豐富。因爲元代以前的正史中完全没有有關"孔末亂孔"的信息,《東家雜記》《孔氏祖... 大約自元文宗天曆年間始,孔氏家族流傳起孔末弑孔光嗣、孔仁玉中興孔氏的故事。元明清史籍和孔氏家乘中亦多有記載,而且越晚的材料故事情節越豐富。因爲元代以前的正史中完全没有有關"孔末亂孔"的信息,《東家雜記》《孔氏祖庭廣記》等孔氏志書中也没有記載,所以學界對這件事的真僞也是衆説紛紜,一直没有定論。清代著名學者俞樾在其著作《春在堂隨筆》中,就孔末是真孔還是僞孔、仁玉以外祖之名爲字所不爲母諱而生發疑問。①"文革"時期,曲阜發現孔仁玉墓志,墓志所記與故事所述抵牾較多,再度引起學者與孔氏宗族内部對此故事的疑慮。孔祥林先生"不敢懷疑其真實性",但"又不敢輕信",認爲"很可能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訛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仁玉 文宣公 孔光嗣 孔思晦
下载PDF
中華禮制的變遷與現代價值——湯勤福先生訪談録
5
作者 陳以鳳(整理)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8-17,336,共11页
《孔子學刊》(以下簡稱《學刊》):非常感謝湯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您在朱子學、魏晋南北朝史、宋史、中國史學史等方面素有精深、獨到的研究。近年來,您作爲首席專家,領銜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禮制變遷及其現代價值研究&q... 《孔子學刊》(以下簡稱《學刊》):非常感謝湯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您在朱子學、魏晋南北朝史、宋史、中國史學史等方面素有精深、獨到的研究。近年來,您作爲首席專家,領銜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禮制變遷及其現代價值研究"。我們孔子研究院於2017年成立了"禮樂文明研究中心",對禮學研究極爲關注與重視。湯先生能否先介紹一下這一項目具體的研究内容,以及目前的進展情况?湯勤福先生(以下簡稱"湯先生"首先感謝貴刊的關注。您説我曾研究過朱子學、魏晋南北朝史、宋史、中國史學史,這没錯。但説我在這些方面有精深、獨到的研究,實不敢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研究院 上古三代 思想保守 魏晋南北朝史
下载PDF
經學在現代學術中的艱難定位——唐文治與無錫國專的課程改革
6
作者 毛朝暉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200-223,10,共25页
一、引言在中國古代學術傳統中,經學長期居於"四部之學"的首要地位,但晚清以降,遭到西來"七科之學"~①的衝擊,經學的學術定位受到强烈挑戰。對於晚清民國之際的中國學者而言,經學的現代價值與學術定位成爲一個重要... 一、引言在中國古代學術傳統中,經學長期居於"四部之學"的首要地位,但晚清以降,遭到西來"七科之學"~①的衝擊,經學的學術定位受到强烈挑戰。對於晚清民國之際的中國學者而言,經學的現代價值與學術定位成爲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儘管民國以後,教育部廢除大學經學科~①,但是這一問題并未因爲教育行政的干預而一勞永逸地解决。事實上,現代教育是否還需要保留經學課程?經學課程適用於大學、中學抑或小學?經學在現代學校課程中如何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治 研究院 王蘧常 工科教育
下载PDF
孔子儒學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源與流
7
作者 魏衍華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88-199,10,共13页
可持性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紀以來人類針對自身生存的危機而提出的發展新理念與新概念。在探討如何解决當前人類面臨的生態危机和自身的生存危機時,不少學者將眼光投向了世界的東方,期望能從以孔子儒家爲代表的中華文... 可持性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紀以來人類針對自身生存的危機而提出的發展新理念與新概念。在探討如何解决當前人類面臨的生態危机和自身的生存危機時,不少學者將眼光投向了世界的東方,期望能從以孔子儒家爲代表的中華文明中汲取走出困境的智慧或者思路。學術界就儒家思想中的可持續發展思想進行了細緻的分析與研究,有學者認爲孔子儒家思想中具有豐富的可持發展的内容,主要包括"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及"道不遠人"~①;有學者從儒家宇宙大化的價值觀出發,經過層層分析,挖掘出儒家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根源是"仁"~②;有學者則從儒家文化中藴含的仁、義和中庸思想等角度論證孔子儒家可持續發展思想對解决人類危機的重要作用~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天人合一” 早期儒家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清代學者論孔子與《尚書》之關係
8
作者 何發甦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66-187,10,共23页
《尚書》學史上,孔子與《尚書》的關係是個大問題,前輩學者對此問題的討論延續了兩千餘年,至今未有定案。筆者曾梳理了漢至明代學者關於此問題的論述,指出其學術演進之軌蹟大體上是從因循之路走到了懷疑之途。①有清一代,衆多學者也討... 《尚書》學史上,孔子與《尚書》的關係是個大問題,前輩學者對此問題的討論延續了兩千餘年,至今未有定案。筆者曾梳理了漢至明代學者關於此問題的論述,指出其學術演進之軌蹟大體上是從因循之路走到了懷疑之途。①有清一代,衆多學者也討論了此問題。筆者據《四庫全書》《清經解》《續清經解》等文獻中關於《尚書》的研究著作,對此問題作進一步的梳理,以期考察清代學術演進之軌蹟於一斑,敬請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篇 康有爲 《尚書》
下载PDF
曲阜現存《孔子聖蹟圖》的幾個細節問題
9
作者 陳東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234-248,10,共16页
《孔子聖蹟圖》是古代描繪孔子一生事蹟的連環圖畫,約産生於明代中期,興盛於明代晚期,持續於有清一代,在近現代中國中仍有延續。歷史上的《孔子聖蹟圖》有石刻、木刻、手繪、填彩、壁畫、銅板、珂羅版等各種載體,受衆階層廣泛,上至皇帝... 《孔子聖蹟圖》是古代描繪孔子一生事蹟的連環圖畫,約産生於明代中期,興盛於明代晚期,持續於有清一代,在近現代中國中仍有延續。歷史上的《孔子聖蹟圖》有石刻、木刻、手繪、填彩、壁畫、銅板、珂羅版等各種載體,受衆階層廣泛,上至皇帝君主,下至庶民百姓。《孔子聖蹟圖》比傳統文化啓蒙教材《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更直觀生動地推動了儒家教化思想的傳播。明、清兩朝數百年間,《孔子聖蹟圖》已成爲一種繪畫專題,有了較爲定型的圖譜,各種《孔子聖蹟圖》之間有著一定的淵源和由簡單到複雜的演進過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歌 《孔子聖蹟圖》 石刻本
下载PDF
出土簡牘的研究與意義——李均明先生訪談録
10
作者 陳霞(整理)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孔子學刊》(以下簡稱《學刊》):非常感謝李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您長期致力於秦漢簡牘的整理與研究工作,在此一領域成果卓著。首先,請您給我們談談出土簡牘的研究現狀、發展預期等情况。李均明先生(以下簡稱"李先生"):迄今爲... 《孔子學刊》(以下簡稱《學刊》):非常感謝李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您長期致力於秦漢簡牘的整理與研究工作,在此一領域成果卓著。首先,請您給我們談談出土簡牘的研究現狀、發展預期等情况。李均明先生(以下簡稱"李先生"):迄今爲止,全國出土簡牘已過百批次,總數在三十萬枚以上,内容豐富。就出土方式而言,除了傳統的墓葬及障隧傳置遺址出土者外,井窖出土,俗稱"井噴"者尤顯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五十二病方》
下载PDF
論顏子“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思想的意義與影響
11
作者 王春華 于聯凱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98-107,10,共11页
《孔子家語·顔回》記載,顔回在魯定公執政時,曾準確地預見了當時魯國的著名馭馬者東野畢由於"求馬不已""其馬將必佚"的結果,因而引起朝野震動。原文如下:魯定公問於顔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 《孔子家語·顔回》記載,顔回在魯定公執政時,曾準確地預見了當時魯國的著名馭馬者東野畢由於"求馬不已""其馬將必佚"的結果,因而引起朝野震動。原文如下:魯定公問於顔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必佚。"定公色不悦,謂左右曰:"君子固有誣人也。"顔回退。後三日,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入於厩。"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顔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王岩叟
下载PDF
從數字卦到哲學經典:論《周易》卦爻辭、卦象、《易傳》的形成過程
12
作者 付希亮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8-28,10,共12页
《周易》是儒家的哲學經典。關於《周易》經傳的形成過程,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概括爲"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指的是伏羲作八卦、周文王重爲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20世紀初期,"古史辨運動"... 《周易》是儒家的哲學經典。關於《周易》經傳的形成過程,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概括爲"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指的是伏羲作八卦、周文王重爲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20世紀初期,"古史辨運動"興起,《周易》成爲學術界的重要研究物件。20世紀80年代,黄壽祺、張善文主編的《周易研究論文集》中,收録了自20世紀初到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關於《周易》的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余永梁的《易卦爻辭的時代及其作者》,錢穆的《論十翼非孔子作》,顧頡剛、李鏡池的《顧頡剛李鏡池討論易傳著作時代書》,陸侃如的《論卦爻辭的年代》,郭沫若的《周易之製作年代》,李鏡池的《論周易的著作年代》,等等。他們對《周易》的大體看法是:《周易》本經爲卜筮之書,其卦爻辭産生於西周初年,《易傳》産生於戰國時期,并非孔子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十四卦 《周易》
下载PDF
王夫之“道統論”的復合性
13
作者 李潤和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23-139,10,共18页
戊戌年十一月立冬之際,春秋講壇第十一講由韓國安東大學、孔子研究院尼山學者李潤和教授擔任主講人。李潤和教授以"王夫之‘道統論’的復合性"爲題開講,主要探討"道統"的歷史意義,圍繞"道統"出現的背景... 戊戌年十一月立冬之際,春秋講壇第十一講由韓國安東大學、孔子研究院尼山學者李潤和教授擔任主講人。李潤和教授以"王夫之‘道統論’的復合性"爲題開講,主要探討"道統"的歷史意義,圍繞"道統"出現的背景和意義所具有的復合性,并關注近代史學家批判正統論所具有的現實意義。首先,以對"正""統"的理解方式爲根據,考察以民的觀察視角所體現出的王夫之"民之天"的德治觀和君子小人論之間的差異;其次,以此爲根據來瞭解現實政治舆君主的"治統"和"儒者之統"的深層含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君子小人
下载PDF
個人情感、政治情感與國家情感——孟子情感四階段說發微
14
作者 張京華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08-122,10,共16页
《孟子·萬章上》中所載"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一段,將常人的情感劃分爲四個階段。本文結合《莊子》《内經》及諸家注疏,探討孟子"情感四階段"之説,旨在説... 《孟子·萬章上》中所載"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一段,將常人的情感劃分爲四個階段。本文結合《莊子》《内經》及諸家注疏,探討孟子"情感四階段"之説,旨在説明中國古代國家情感即個人情感、政治情感即性别情感的特性,而政治情感的情結與移情則成爲中國古代文藝發達的一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情感 成玄英
下载PDF
谷牧與中國孔子基金會
15
作者 常檣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295-309,11,共16页
2019年是黨和國家原領導人、中國孔子基金會(以下除引文外,簡稱"孔子基金會")原名譽會長谷牧逝世十周年,也是孔子基金會創辦三十五周年。谷牧作爲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我國解放和建設過程中做出了杰出貢獻,建立了卓越功勛... 2019年是黨和國家原領導人、中國孔子基金會(以下除引文外,簡稱"孔子基金會")原名譽會長谷牧逝世十周年,也是孔子基金會創辦三十五周年。谷牧作爲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我國解放和建設過程中做出了杰出貢獻,建立了卓越功勛。"文革"以後,谷牧欣然擔任中國成立最早的儒學組織——孔子基金會的名譽會長。在他的悉心關懷和親自指導下,孔子基金會率先扛起在中國復振儒家文化的大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曲阜孔府
下载PDF
探究歷史源流 詮釋現代價值——《中國傳統忠倫理研究》評介
16
作者 武寧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316-322,11,共8页
孔子研究院孔祥安研究員與何雪芹博士合著的《中國傳統忠倫理研究》一書2018年由青島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一部全面、系統探討中國傳統忠倫理發展流變進而建構現代忠誠觀念的用力之作,也是一部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 孔子研究院孔祥安研究員與何雪芹博士合著的《中國傳統忠倫理研究》一書2018年由青島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一部全面、系統探討中國傳統忠倫理發展流變進而建構現代忠誠觀念的用力之作,也是一部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之作。"忠"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範疇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德目,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古代人們的身心修養、人際的和諧相處、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民族精神的養成等都曾發揮重要作用,産生重要影響,并且深深地植根於人們的思想和心靈深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君思想 《中國傳統忠倫理研究》
下载PDF
試論王安石變法對經學文本的檢擇
17
作者 肖永奎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52-165,10,共15页
北宋新經學運動從孫復、歐陽修開始,便表現出對原來經典體系的不滿,要求重新確立儒家的經典體系。歐陽修所謂"黜其雜亂之説,所以尊經也",正是有"破"才有"立"之義。但應該講,直到熙寧年間王安石的經學崛起... 北宋新經學運動從孫復、歐陽修開始,便表現出對原來經典體系的不滿,要求重新確立儒家的經典體系。歐陽修所謂"黜其雜亂之説,所以尊經也",正是有"破"才有"立"之義。但應該講,直到熙寧年間王安石的經學崛起,新經學才在"立"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王安石將文本的檢擇與其變法的理念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其所確立的"七經",與後來隨著理學的興起而逐漸成立的"四書"體系不同。他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則與理念確立這一經典體系的呢?對此,雖然有一些學者關注王安石對《春秋》以及《儀禮》的態度,但對他檢擇這一經典體系少有系統、全面的分析。~①筆者不揣謭陋,依據相關資料考論如下,希望對學界進一步瞭解這一時期經學的發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下载PDF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四種歧解辨正
18
作者 李細成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29-45,10,共18页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古往今來,學者們對於這句話的意旨主要有四種不同的理解:一、諸夏無賢君;二、諸夏無賢臣;三、諸夏君臣之道已亂,反而不如夷狄之有禮有節;四、諸夏雖君臣之道已亂...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古往今來,學者們對於這句話的意旨主要有四種不同的理解:一、諸夏無賢君;二、諸夏無賢臣;三、諸夏君臣之道已亂,反而不如夷狄之有禮有節;四、諸夏雖君臣之道已亂,但尚存之禮樂文化遠非夷狄可及。前三種理解可以歸納爲"責夏"~①,第四種理解恰恰相反,乃是"尊夏"~②。那麼,孔子的本意到底是"責夏"還是"尊夏"呢?本文希望通過貫通《論語》中的相關語句,并用心體悟孔子當時的心境,做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康子
下载PDF
熊十力的經學内聖論
19
作者 胡治洪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140-151,10,共13页
内聖爲外王之根本,而宇宙本體又爲内聖之根本,亦即道德之本原。~①熊十力認爲,六經對本體論多有發明。針對唐玄奘鄙薄儒學"六爻深赜,拘於生滅之場;百物正名,未涉真如之境",亦即以爲儒家不見體的説法,他反質道:"孔子系《... 内聖爲外王之根本,而宇宙本體又爲内聖之根本,亦即道德之本原。~①熊十力認爲,六經對本體論多有發明。針對唐玄奘鄙薄儒學"六爻深赜,拘於生滅之場;百物正名,未涉真如之境",亦即以爲儒家不見體的説法,他反質道:"孔子系《易》,曰‘易有太極’,六十四卦之義,皆此一極之散著,又無不會歸此一極,謂《易》不見體可乎?《春秋》本元以明化,董子《繁露·重政》云‘元猶原也’,此則與《易》義相會。《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春秋》建元即本斯旨,一家之學,宗要無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下载PDF
世業不替:先秦兩漢孔氏家學中的詩禮傳承
20
作者 陳以鳳 孔子学刊 2019年第1期261-278,共18页
趙翼的《廿二史劄記》"累世經學"條中有云:"古人習一業,則累世相傳,數十百年不墜。蓋良冶之子必學爲裘,良弓之子必學爲箕,所謂世業也。工藝且然,况於學士大夫之術業乎!"①在中國家族史上,"累世相傳,數十百年不... 趙翼的《廿二史劄記》"累世經學"條中有云:"古人習一業,則累世相傳,數十百年不墜。蓋良冶之子必學爲裘,良弓之子必學爲箕,所謂世業也。工藝且然,况於學士大夫之術業乎!"①在中國家族史上,"累世相傳,數十百年不墜"之"學士大夫之術業"當非孔氏家學莫屬。它自孔子開創後,代代傳承於家族内部,歷代綿延不絶,所積累的學術成就斐然可觀,堪爲我國古代學術發展的一條重要綫索。在這條綫索之端,先秦兩漢時期以孔伋、孔鮒、孔安國、孔僖等爲代表的孔氏後裔堅守儒學傳統,研習儒家經籍,贊明孔子之道,使孔氏家學形成并蓬勃發展。具體而言,先秦兩漢時期孔氏家學的傳承也有其一以貫之的主綫,即以"夫子之教"爲核心要義。"夫子之教"首重詩禮,學詩學禮家學傳統的開創與代代承繼,也促使孔氏家族形成了詩禮傳家的獨特門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世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