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取之于生活 写之于生活
1
作者 吕赟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09年第10期33-34,共2页
同学们,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我们写作文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应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取之于生活,写之于生活”,从而让生活成... 同学们,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我们写作文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应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取之于生活,写之于生活”,从而让生活成为我们快乐作文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快乐作文 叶圣陶 同学 文章 活泼 习作
原文传递
打开记叙文写作大门的钥匙——谈“景、细、情”的写作结构模式
2
作者 马彩琴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1年第9期24-25,共2页
这里谈的“景、细、情”分别指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和抒情议论。下面就“景、细、情”这种记叙文的写作结构模式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记叙文写作 结构模式 钥匙 景物描写 细节描写 议论
原文传递
生存的毅力
3
作者 朱澳楠 包逢祺(指导老师)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7期58-58,共1页
提起鲁滨逊这个人物,大家都应该知道,他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里的主人公。 虽然好久以前我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那令我惊心动魄的场面,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关键词 《鲁滨逊漂流记》 毅力 主人公
原文传递
学好课文巧练笔
4
作者 吕赟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09年第3期32-34,共3页
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的小练笔,可以锻炼我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进而为习作打下基础。下面,吕老师就同学们如何在学好课文的基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绘声绘色地述说,或栩栩如生地状... 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的小练笔,可以锻炼我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进而为习作打下基础。下面,吕老师就同学们如何在学好课文的基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绘声绘色地述说,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入,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 练笔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 神形兼备 同学 习作 老师
原文传递
学好课文巧练笔
5
作者 吕赟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的小练笔,可以锻炼我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进而为习作打下基础。下面,吕老师就同学们,如何在学好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练笔,谈一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 练笔 课文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 同学 习作 老师
原文传递
纪晓岚巧对联
6
作者 吴建南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7期51-51,共1页
清朝的大官员纪晓岚,一次,他来到一家西瓜店,看见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就前往店里要购买西瓜。店主老板看见大官员纪晓岚来,就上前躬敬地说:“我出上联,如果你对得出下联,我店里的西瓜由你挑选,吃了西瓜,分文不收。”纪晓岚... 清朝的大官员纪晓岚,一次,他来到一家西瓜店,看见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就前往店里要购买西瓜。店主老板看见大官员纪晓岚来,就上前躬敬地说:“我出上联,如果你对得出下联,我店里的西瓜由你挑选,吃了西瓜,分文不收。”纪晓岚满口答应,说:“请出上联。”店老板面对着西瓜,坐在凳子上说:“上联是: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晓岚 对联 西瓜 上联 官员 老板
原文传递
选好写作材料 写出快乐作文
7
作者 杨裕华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0年第5期31-33,共3页
一、要选取真实的材料。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作文教学要逐步做到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些都是说同学们在写作文时选取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切不可胡乱编造。
关键词 写作材料 快乐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 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 叶圣陶 假话 同学
原文传递
古来少年即有智
8
作者 王宝琪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古今中外,无不如此。下面这几位古人,虽然年少,但言谈举止、看待事物,表现得极为睿智、胸有成竹,说话语气肯定、充满哲理,这完全得益于他们平时的知识积累。你看,学习是多... 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古今中外,无不如此。下面这几位古人,虽然年少,但言谈举止、看待事物,表现得极为睿智、胸有成竹,说话语气肯定、充满哲理,这完全得益于他们平时的知识积累。你看,学习是多么重要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少年 言谈举止 知识积累 学习
原文传递
强强写院子(一) 院子升到云彩中
9
作者 黄义正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0年第1期65-66,共2页
强强学写景物,是从写他自己家的院子开始的,院子的景物多,又美丽,他写得十分认真,非常投入,常常出现过有趣的童话境界。下面讲的就是强强写《我家的院子》时发生的童话故事。今天先讲——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强强写院子(一) 院子升到云彩中》
原文传递
如何写给远方小学生的信
10
作者 吴建南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3期16-17,共2页
【习作指导】 同学们,写书信,就是通过书面形式与远方的亲人或小朋友说话。这次习作要求是给远方小学生的信,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 小学生 习作指导 书面形式 小朋友 同学
原文传递
作文的素材哪里来
11
作者 吕赟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0年第11期26-29,共4页
同学们,在每周一次的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同学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意写;有的同学大脑空空,无从下手不想写;
关键词 作文 素材 训练过程 同学
原文传递
苏妮妮买想象
12
作者 黄义正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09年第9期20-22,共3页
苏妮妮最近常常想:老师常说“写作文离不开想象”,还叫我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好像想象会飞似的。到底想象是什么,她不清楚,找不到想象的影子——
关键词 《苏妮妮买想象》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原文传递
读写结合的“三步曲”
13
作者 吴建南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1期40-41,共2页
有些同学读了许多书,写作水平还不见有大起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读以致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呢?
关键词 “三步曲” 读写结合 写作 同学
原文传递
巧用修辞写“活”景物
14
作者 吴建南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
要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除了用心观察外,还要巧用修辞手法把景物写“活”。修辞手法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引用等。
关键词 修辞手法 “活” 景物 巧用
原文传递
猜灯谜 双喜临门
15
作者 吴建南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7期50-50,共1页
有一次,王安石在去京城赶考的路上,路过一个富豪人家门口,看见有许多人站在门口看花灯,猜灯谜。这家人有一位闺女长得如花似玉,好多人来求亲,这位女子都不嫁,申明说,如果谁能猜中灯谜,就嫁给谁。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节假日学写“兴趣日记”
16
作者 吴建南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1年第6期15-16,共2页
节假日、寒暑假是写日记的最好机会,看的、一玩的、做的、读的、想的,处处可见,一沽就到手。这里介绍几种写“兴趣日记”的方法。
关键词 写日记 作文辅导 小学作文 兴趣日记
原文传递
脏娃的故事
17
作者 樊发稼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7期29-30,共2页
有个孩子,不爱洗脸洗澡,浑身脏里八几,大伙儿都管他叫“脏娃”。 他的两只耳朵,慢慢积满了脏土,变成了聋子。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欢迎春姑娘
18
作者 韩吉辰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09年第1期81-82,73,共3页
春姑娘头戴花环,身穿彩衣,驾着春风洒着春雨,悄悄地飞来了。 大地早已解冻,河水哗啦啦唱着歌,小草一个劲地探出头,柳树伸了伸懒腰,吐出鹅黄色的嫩芽。桃花、杏花相继绽开笑脸,那一团团粉红、雪白的花朵,散发出缕缕清香,引来... 春姑娘头戴花环,身穿彩衣,驾着春风洒着春雨,悄悄地飞来了。 大地早已解冻,河水哗啦啦唱着歌,小草一个劲地探出头,柳树伸了伸懒腰,吐出鹅黄色的嫩芽。桃花、杏花相继绽开笑脸,那一团团粉红、雪白的花朵,散发出缕缕清香,引来了嗡嗡叫的蜜蜂和翩翩起舞的蝴蝶。小燕子敏捷地飞来飞芸,布谷鸟亮起欢快的歌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娘 布谷鸟 黄色
原文传递
落叶·美丽·美德
19
作者 夏之野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09年第12期34-34,共1页
我们班的保洁区是学校科技馆门前的一段水泥大道,道路两旁种着一排梧桐树。阵阵清风吹过,一些调皮的树叶优雅地飘落下来,像是老友话别时挥动的手掌,又像是一片片飞舞的阳光,可有诗意了。
关键词 美德 科技馆 梧桐树 大道
原文传递
课外活动要“点面”结合
20
作者 吴建南 小学生课程辅导(新阅读新写作)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写课外活动的作文要采用“点面”结合,文章才能重点突出,生动、具体。
关键词 课外活动 作文 文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