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指导,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以“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教学为例
1
作者 刘晨吉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43-44,共2页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统编本教材中编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性。教学时,教师应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价值取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本文以“围绕中心...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统编本教材中编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性。教学时,教师应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价值取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本文以“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教学 习作能力 精准指导 围绕中心 小学语文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 统编本教材 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路径探寻
2
作者 张洁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47-48,共2页
“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六大学习任务群,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创意”一词强调要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所谓“创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给出... “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六大学习任务群,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创意”一词强调要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所谓“创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给出的解释是“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语言材料,积极展开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个性化的体验,促进学生提升文学创意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创意表达 文学阅读 学习任务群 文学作品 路径探寻 个性化 表达能力
原文传递
学生资料搜集与运用能力的进阶路径--以革命文化主题课文教学为例
3
作者 张晓红 杨红梅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68-69,共2页
2022年版课标从第二学段开始对“搜集和处理资料”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搜集”“查找”到“整理”“运用”,要求逐级提高。而“查阅资料”“借助资料”“结合资料”等要素,在革命文化主题课文中有多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依照“... 2022年版课标从第二学段开始对“搜集和处理资料”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搜集”“查找”到“整理”“运用”,要求逐级提高。而“查阅资料”“借助资料”“结合资料”等要素,在革命文化主题课文中有多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依照“资料引入”方法,以教学时序为脉,以目标为导向查找资料,互联共生运用资料,迁移延展链接资料,助力学生素养进阶,推动教学双线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素养 课文教学 查阅资料 教学实践 资料搜集 双线并进 目标为导向 第二学段
原文传递
可视化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以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为例
4
作者 王雅婷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72-73,共2页
朗读是学习诗文的传统方式。古诗词朗读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如何将古诗词的语言、内容、情感具象化,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 朗读是学习诗文的传统方式。古诗词朗读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如何将古诗词的语言、内容、情感具象化,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呢?可视化教学模式和策略,给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选编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这三首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的诗词。为了让学生能够披文人情读好古诗词,教师可进行可视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教学 教材选编 四时田园杂兴 可视化教学 田园风光 具象化 关键语句
原文传递
依据文体特征,精准设计任务--以《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为例
5
作者 陆亚琼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74-75,共2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一篇游记,语言简洁,脉络结构清晰,叙述主次分明,是学生学习游记的范本。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在单篇课文阅读中,如何把学习任务...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一篇游记,语言简洁,脉络结构清晰,叙述主次分明,是学生学习游记的范本。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在单篇课文阅读中,如何把学习任务群目标落到实处呢?教师可以依据课文文体特点,发掘与文本相对应的学习任务群,依此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真正把课标理念落到实处。笔者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谈谈如何基于文章文体特征精准设计任务,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核心素养 精准设计 学习任务群 文体特征 课标理念 文体特点 义务教育 语言简洁
原文传递
基于单元整体意识的单篇课文教学策略--以《剃头大师》教学为例
6
作者 董玲莉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64-65,共2页
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组织单元,单元内的课文承担着落实语文要素、学习和运用方法的功能。单篇课文教学应当遵循单元整体编排思路,可采用“确定目标-落实任务-读写结合”的教学路径,将学习知识和运用技能落到实处... 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组织单元,单元内的课文承担着落实语文要素、学习和运用方法的功能。单篇课文教学应当遵循单元整体编排思路,可采用“确定目标-落实任务-读写结合”的教学路径,将学习知识和运用技能落到实处。笔者以《剃头大师》为例谈谈基于单元整体意识的单篇课文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路径 读写结合 人文主题 单元整体 组织单元 教学策略 语文 编排思路
原文传递
支架:助力习作整体复习提质增效
7
作者 汪永红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41-42,共2页
在习作整体复习阶段,支架可以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利用素材支架,助力选材质量提升;利用思维支架,助力组织结构提升;利用样式支架,助力谋篇布局进阶;利用主题支架,助力思想内涵提升,从而使习作教学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谋篇布局 习作教学 质量提升 助力 整体复习 提质增效 内涵提升 支架
原文传递
提升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实践探究--以《小猴子下山》课后习题教学为例
8
作者 谢芮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87-88,共2页
2022年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同时明确第一学段要“学习独立识字”。独立识字一般包括能自主辨辩认汉字,能独立浏览文本,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个汉字;对于要求“四会”的一类生字,能... 2022年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同时明确第一学段要“学习独立识字”。独立识字一般包括能自主辨辩认汉字,能独立浏览文本,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个汉字;对于要求“四会”的一类生字,能掌握读音和书写,做到会读汉字,正确书写,包括笔画顺序、结构和书写规范;能理解汉字意思,包括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定意义。因此,低年级教材除每课的生字表中编排了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外,还在课后习题等助学系统中编排了其他的识字内容,为践行2022年版课标所倡导的“独立识字”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源。笔者就自身的理解与实践,谈谈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习题 实践探究 第一学段 实施策略 特定意义 汉语拼音 常用汉字 书写规范
原文传递
2022年版课标理念下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
9
作者 郁玲玲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66-67,共2页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教学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在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语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体现出情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那...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教学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在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语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体现出情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那么,2022年版课标理念下学习任务群该如何实施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策略 学习任务群 课标理念 义务教育 学习情境 情境性 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内容
原文传递
巧用支架式任务,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10
作者 邱吴燕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指导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习作时,笔者通过搭建支架式探究任务来推动他们进行深度思维,并达成“读得深刻,思得深入、感得深情”的目标。
关键词 支架式 读后感 习作能力 深度思维 探究任务 搭建支架 学生 提升
原文传递
立足寓言特点,突显教育价值--《鹿角和鹿腿》教学建议
11
作者 王菁菁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83-84,共2页
寓言故事在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鹿角和鹿腿》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只追求漂亮的鹿,喜欢自己的角,讨厌自己的腿,但是在一次被狮子... 寓言故事在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鹿角和鹿腿》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只追求漂亮的鹿,喜欢自己的角,讨厌自己的腿,但是在一次被狮子的追捕中,美丽的角差点让他送命,难看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的故事。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还要让学生读懂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生活。笔者以《鹿角和鹿腿》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故事 道德教育 教学建议 文学作品 人格塑造 鹿角 读懂 课文
原文传递
试谈高年级习作例文功能的开发与运用
12
作者 陈令骧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34-36,共3页
教材在中高年级安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用以系统性地、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习作的关键能力。习作例文作为习作单元中一个特殊的存在,是专门供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示范性文章,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习作例文当成略... 教材在中高年级安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用以系统性地、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习作的关键能力。习作例文作为习作单元中一个特殊的存在,是专门供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示范性文章,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习作例文当成略读课文,只是简单地讲一讲;有的教师把例文当作精读课文,重视对例文内容的理解,忽略了表达方法的习得……可见,正确认识习作例文的特点,开发习作例文的功能,才能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读课文 学生习作 习作例文 略读课文 习作能力 开发与运用 实际教学 中高年级
原文传递
在情境中对比,丰富故事性文本的内涵
13
作者 王成友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30-32,共3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尤其喜爱读故事性文本,因故事性文本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节,加上具体生动的描写,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但作为小学生,抓住文本关键处仔细品读的能力不足,赏析品味的水平有限,会造...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尤其喜爱读故事性文本,因故事性文本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节,加上具体生动的描写,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但作为小学生,抓住文本关键处仔细品读的能力不足,赏析品味的水平有限,会造成读文粗枝大叶,使阅读停留在浅层。如若对文本不能由此及彼地迁移、深入肌理地探究,不能产生必要的关联和想象,那么阅读就成了肤浅的“看热闹”。所以对于故事性文本的阅读,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耕细作”,尤其需要运用故事情境,采用对比的手法,比照思悟,联想畅通,以达到透过细微而丰富文本内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情境 小学高年级学生 故事性 文本内涵 由此及彼 读文 关键处 具体生动
原文传递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革命文化内容教学策略
14
作者 陈旖旎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28-29,共2页
语文课程在落实革命传统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应将革命文化资源与历史、艺术、科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设计一系列主题鲜明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文化内容,成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时... 语文课程在落实革命传统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应将革命文化资源与历史、艺术、科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设计一系列主题鲜明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文化内容,成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革命传统教育 语文课程 教学策略 革命文化资源 创新能力 主题鲜明 不可替代
原文传递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15
作者 赵晓琳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49-50,共2页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读书方法,对前期读书情况进行汇报,并梳理人物关系。2.通过交流所读的故事情节,感受童话的奇妙,以及童话人物真善美的特点,重点感受主人公王葆的人物形象。3.创编故事,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 读书方法 教学设计 阅读的兴趣 创编故事 教学目标 童话 人物形象 真善美
原文传递
习作单元“旧文新教”的策略--以《匆匆》教学为例
16
作者 赵霞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19-21,共3页
2022年版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表达与交流”部分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要以选文类型、具体学情为依据,确定教学内... 2022年版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表达与交流”部分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要以选文类型、具体学情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由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构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是这个习作单元的首篇课文。笔者以《匆匆》教学为例,谈谈在横比纵联的理性探求中实现“旧文新教”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作文 《匆匆》 精读课文 阅读与鉴赏 第三学段 学情 习作 朱自清先生
原文传递
巧借支架,讲好故事--以低年级教学为例
17
作者 周海菊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70-71,共2页
2022年版课标在“学段要求”的“表达与交流”中对第一学段学生的要求是“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讲故事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教材中许多课后练习都提... 2022年版课标在“学段要求”的“表达与交流”中对第一学段学生的要求是“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讲故事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教材中许多课后练习都提出了让学生讲故事的要求,这给中高年级学生的复述训练提供了条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讲故事并不难,但是要想把故事生动、形象、完整地讲述下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搭建必要的讲述支架,以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促进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练习 讲故事 第一学段 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 复述训练 巧借 低年级学生
原文传递
“小字典,大学问”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及评析
18
作者 杭仲梅(设计) 秦霞(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
【教学目标】1.发挥字典的助学功能,提高学生查字典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查字典习惯。2.引导学生认识字典的编排特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改善课程结构,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3.走近... 【教学目标】1.发挥字典的助学功能,提高学生查字典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查字典习惯。2.引导学生认识字典的编排特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改善课程结构,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3.走近魏建功和新华字典的前世今生,结合地方资源,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 编排特点 转变学习方式 查字典 新华字典 助学功能 探究能力
原文传递
依托文言文,传承知音情--以《伯牙鼓琴》教学为例
19
作者 周巧超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76-77,共2页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2022年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知音文化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2022年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知音文化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伯牙鼓琴》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故事中伯牙与锤子期之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是关于友谊的佳话,也是学生传承知音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知音文化有深刻的感知,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伯牙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文化 语文教学 文言文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支架式教学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以“漫画的启示”教学为例
20
作者 丁文霞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37-38,共2页
面对小学生在习作方面呈现出的框架单一、想象力匮乏等问题,“支架”成为了促进学生完成习作任务的有力抓手。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习作的支架,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习作教学的效率。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漫... 面对小学生在习作方面呈现出的框架单一、想象力匮乏等问题,“支架”成为了促进学生完成习作任务的有力抓手。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习作的支架,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习作教学的效率。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漫画的启示”为例,探讨支架式教学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教学中的运用 五年级 想象能力 习作 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 教学的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