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校社企协同实践育人实证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勇 王晓宇 杨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政校社企协同实践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以常州工学院为例,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调查组深入了解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学生对实践育人的认知和需求,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由政府指导、高校主导,社区、社会组织... 政校社企协同实践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以常州工学院为例,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调查组深入了解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学生对实践育人的认知和需求,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由政府指导、高校主导,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协同的实践育人模式,旨在实现各方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助力其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政校社企协同 实践育人
下载PDF
高校推进和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中融入劳动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俞贤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受助学生优秀品质,成就其自我价值,实现其全面发展。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要坚持资助育人长期性与劳动教育阶段性相结合、资助育人指向性与劳动教育多维性相协调、资助育人引领性与劳动教育互... 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受助学生优秀品质,成就其自我价值,实现其全面发展。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要坚持资助育人长期性与劳动教育阶段性相结合、资助育人指向性与劳动教育多维性相协调、资助育人引领性与劳动教育互动性相融合等原则,从发挥多元劳动教育主体作用、打造三维一体劳动教育路径、注重劳动实践三位一体建设、健全劳动质量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探索资助育人工作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校资助 育人实践
下载PDF
“赛教融合”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难点与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葛莹玉 陈利馥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2期87-90,共4页
“赛教融合”是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开展创业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文章阐述了“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中需求融合、标准融合、过程融合和评价融合的内涵,探讨当前“赛教融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并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赛教融合”是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开展创业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文章阐述了“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中需求融合、标准融合、过程融合和评价融合的内涵,探讨当前“赛教融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并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5个方面探讨“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教融合” 学科竞赛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常州传统音乐的创新融合与现代转型
4
作者 杨丽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常州传统音乐根植于江南历史文化的土壤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面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多元文化冲击,常州传统音乐亟须进行创新融合与现代转型,以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与文化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可从制度保障、资源整合、技术创... 常州传统音乐根植于江南历史文化的土壤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面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多元文化冲击,常州传统音乐亟须进行创新融合与现代转型,以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与文化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可从制度保障、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4个维度入手,通过举办民俗节日主题活动、将传统音乐融入教育体系以及开展社区文化推广活动等途径,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促进常州传统音乐创新融合与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传统音乐 创新融合 现代转型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使女的故事》中的女性话语策略与话语权威
5
作者 杜洪晴 陈爱敏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呈现出时空错置、多层重叠的话语空间,揭示了话语与权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反抗统治阶级的权力话语,以奥芙弗雷德为代表的使女们,通过创造女性语言代码、捍卫姓名权、诉诸回忆和讲... 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呈现出时空错置、多层重叠的话语空间,揭示了话语与权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反抗统治阶级的权力话语,以奥芙弗雷德为代表的使女们,通过创造女性语言代码、捍卫姓名权、诉诸回忆和讲述、运用倒置话语和对抗话语等一系列话语策略,以隐蔽的方式对权力话语进行讽刺、反驳和控诉,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统治者宏大历史叙事的话语权威,巧妙地建构出女性话语空间和话语权威。使女们的故事不是代表父权制的“他”历史,而是一部“她”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女性话语策略 话语权威
下载PDF
民间美术融入高校美育的策略研究
6
作者 彭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5期91-95,共5页
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推进高校美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下,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校美育能为艺术类专业教学与创作提供经典母题和视觉样本,能为美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营造具体的文化语境。... 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推进高校美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下,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校美育能为艺术类专业教学与创作提供经典母题和视觉样本,能为美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营造具体的文化语境。民间美术资源有效融入高校美育可以作以下尝试:以民间美术为切入点,满足多学科美育浸润的共同需求;以创作实践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资源整合为路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美育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高校美育教育 新时代学校美育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运河常州段工商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的思考
7
作者 金蕾 刘艳红 戴逸飞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7-10,共4页
大运河常州段的工商文化作为大运河常州段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类型,在常州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生产设施,而且包含与工商业活动相关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等非物质的精神文化要素。近年来,大运河... 大运河常州段的工商文化作为大运河常州段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类型,在常州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生产设施,而且包含与工商业活动相关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等非物质的精神文化要素。近年来,大运河常州段在工商文化精神性、文化性要素的传承与媒介传播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要创新内容表达,搭建工商文化传播矩阵,实现IP品牌融合化、产业化传播,为常州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常州段 工商文化 新媒体传播
下载PDF
明代常州理学名臣徐问研究
8
作者 张武英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徐问,常州府武进县人,明中叶理学名臣。徐问幼承家学,受父亲徐玉影响至深。他于弘治十五年(1502)得中进士,仕至南京户部尚书。徐问清节自励,廉介不苟,位居脂膏要职却不私取一钱。他爱养百姓,救灾恤患,悉尽心力。巡抚贵州期间,他抚剿并用... 徐问,常州府武进县人,明中叶理学名臣。徐问幼承家学,受父亲徐玉影响至深。他于弘治十五年(1502)得中进士,仕至南京户部尚书。徐问清节自励,廉介不苟,位居脂膏要职却不私取一钱。他爱养百姓,救灾恤患,悉尽心力。巡抚贵州期间,他抚剿并用,平息数起苗民煽乱事件,对武胄之地贵州的治理有真知灼见。徐问还是明代重要的理学家,他倡明理学,以礼让振扬士风,治内创办书院和儒学射圃亭,引导风俗归于教化。他学宗朱熹,粹然造道,批评王守仁心学,时与一众理学名贤质究义理。徐问是朝廷嘉纳、士林推重、乡人钦慕的学官,他的政与学通过其传世著作得以呈现。徐问是廉政学习的典范,他粹然向进、勤笃精研的理学志趣与实践对后世学者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问 名臣 理学家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9
作者 彭伟 曹雨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共生、崇德和谐与尊重包容的特点,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源泉,亦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随着社会变迁、教育体制改革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传承与认同的多重挑战,也引发了关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共生、崇德和谐与尊重包容的特点,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源泉,亦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随着社会变迁、教育体制改革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传承与认同的多重挑战,也引发了关于传统文化如何创新发展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探讨。实现跨代对话与互动,触发媒介融合与载体更新,推动社会参与与政策支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创新的具体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佛源成语“牛头马面”考
10
作者 鞠彩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成语“牛头马面”源于汉译佛经。地狱中的罗刹、夜叉有牛头、马头、鹿头、羊头、兔头等多种形貌,其中“牛头”在语言竞争中作为典型成员获得了较强的生命力,成为地狱鬼卒的代称。后来中国化的佛教中出现了“马头(马面)”。成语“牛头马... 成语“牛头马面”源于汉译佛经。地狱中的罗刹、夜叉有牛头、马头、鹿头、羊头、兔头等多种形貌,其中“牛头”在语言竞争中作为典型成员获得了较强的生命力,成为地狱鬼卒的代称。后来中国化的佛教中出现了“马头(马面)”。成语“牛头马面”系由“牛头狱卒”和“马面夜叉(马头罗刹)”缩略而成,契合汉语四字格的节律特点,也避免了用字重复,形成了前后交叉、同义表达的结构。对此,相关语文辞书的释义有待进一步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 牛头马面 语源
下载PDF
论大运河镇江段的科学用水
11
作者 孙洪军 周楚悦 袁玮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4期1-5,53,共6页
大运河镇江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运河地势最高、保水最难、通航条件最差的河段。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在大运河镇江段设置堤、坝、堰、埭和单闸、复闸,开凿引河,建筑水柜,千方百计拦水、节水、引水与蓄水,以保持运河畅通... 大运河镇江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运河地势最高、保水最难、通航条件最差的河段。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在大运河镇江段设置堤、坝、堰、埭和单闸、复闸,开凿引河,建筑水柜,千方百计拦水、节水、引水与蓄水,以保持运河畅通。这些水利工程规模不同、类型多样,体现了既遵循自然规律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科技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镇江段 古代水利工程 科学技术遗产
下载PDF
论张楚中篇小说的双线叙事——以《大象》为例
12
作者 王久衔 李晓丽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5期55-59,共5页
张楚的中篇小说擅长用双线叙事,融汇多重写作技巧,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大象》作为作家写作转型期的关键文本,充分调用双线叙事的可能,借助单线与双线之间的铺垫交错,编织出层次递进的精致结构,将情节叙事线延伸入诗学本体层面的辩证... 张楚的中篇小说擅长用双线叙事,融汇多重写作技巧,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大象》作为作家写作转型期的关键文本,充分调用双线叙事的可能,借助单线与双线之间的铺垫交错,编织出层次递进的精致结构,将情节叙事线延伸入诗学本体层面的辩证中,在人物背后融入理性与感性、城市与乡镇等多重对立,并由此向人性与时代提出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楚 中篇小说 双线叙事 《大象》
下载PDF
沉默的背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视域下对《挚友》的解读
13
作者 许烨山 邱永旭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俄罗斯作家叶甫盖尼·沃多拉兹金的历史题材中篇小说《挚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为历史背景,书写了战争中3位德国年轻人之间真挚纯真的友情故事。小说打破了后现代理论文本阐释的桎梏,将历史与文学纳入同一符号系统之中,消解... 俄罗斯作家叶甫盖尼·沃多拉兹金的历史题材中篇小说《挚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为历史背景,书写了战争中3位德国年轻人之间真挚纯真的友情故事。小说打破了后现代理论文本阐释的桎梏,将历史与文学纳入同一符号系统之中,消解了原有的宏大历史叙事批评模式,关注战争权力边缘“他者”的话语。通过描写拉尔夫等小人物的轶闻“小历史”,逝去的战争空间得以重构,作为阐释者的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重塑,对战争产生了新的价值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文化诗学 边缘人物 战争反思
下载PDF
唐顺之《武编》成书与流传考——兼论《武编》的价值
14
作者 刘笑天 张艳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武编》是明代唐顺之撰写的一部兵书。唐顺之早期学问颇具实学色彩,这为《武编》的成书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唐顺之晚年,明王朝受到倭寇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统治岌岌可危,忧心忡忡的唐顺之写成《武编》一书,但由于唐顺之没有为《武编》作... 《武编》是明代唐顺之撰写的一部兵书。唐顺之早期学问颇具实学色彩,这为《武编》的成书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唐顺之晚年,明王朝受到倭寇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统治岌岌可危,忧心忡忡的唐顺之写成《武编》一书,但由于唐顺之没有为《武编》作序,且其生前没有将之刊刻,故《武编》的成书时间不详。通过对《武编》进行考察,文章认为其成书时间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之间,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被焦竑刊刻出版后,《武编》的流传渐广。《武编》除具有军事价值外,还具有学术价值与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编》 唐顺之 实学
下载PDF
论网络玄幻小说中的异托邦建构及其价值
15
作者 崔荣胜 罗伟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网络玄幻小说借助想象力创造出奇幻的世界,这种异质空间的创造契合福柯的异托邦理论。网络玄幻小说通过创造异于现实的异质空间来对现实进行抽象表征,又借助代入感实现对读者进入的控制,并在内容上对现实压抑进行有意解放,由此完成异托... 网络玄幻小说借助想象力创造出奇幻的世界,这种异质空间的创造契合福柯的异托邦理论。网络玄幻小说通过创造异于现实的异质空间来对现实进行抽象表征,又借助代入感实现对读者进入的控制,并在内容上对现实压抑进行有意解放,由此完成异托邦世界的建构,发挥异托邦所具有的补偿价值与认识价值。将异托邦理论引入对网络玄幻小说的研究中,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网络玄幻小说的认识,而且可为网络玄幻小说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玄幻小说 异托邦建构 补偿价值 认识价值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文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大卫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内容和新举措是当下地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化的内涵式发展不谋而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地方院校应通过调整优化专业...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内容和新举措是当下地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化的内涵式发展不谋而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地方院校应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培养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发展信息化教学训练条件、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形成文科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的新局面,更好地回应时代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 信息化
下载PDF
网络短视频叙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
17
作者 姚欣可 郭芙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媒介形态,网络短视频以其生动直观、即时获取的特点,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应用之一。当前网络短视频发展呈现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内容生活化、叙事话语商品化的特征。同时,其泛娱乐化价值取向不断解构公共理性的崇... 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媒介形态,网络短视频以其生动直观、即时获取的特点,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应用之一。当前网络短视频发展呈现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内容生活化、叙事话语商品化的特征。同时,其泛娱乐化价值取向不断解构公共理性的崇高,碎片化的时空消费冲击、解构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消费主义景观幻象制造大量虚假需要与符号认同,这易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错误引导,可通过国家立法、媒体引导、平台监管、教师助力、个人自律等手段应对短视频叙事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短视频叙事 大学生价值观 泛娱乐化 消费主义
下载PDF
雍乾之际广陵词坛题画风尚的新变
18
作者 卞嘉傲 薛玉坤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40-45,共6页
雍乾之际的扬州,因雅集唱和大盛,词坛与画坛联系紧密,加之学人广泛参与,题画词在活动形式、题材、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方面产生新变,这不仅彰显了清词中兴下词人试图将词体纳入学术视域的尊体倾向,亦促进了清词抒情功能的拓展、词格的提... 雍乾之际的扬州,因雅集唱和大盛,词坛与画坛联系紧密,加之学人广泛参与,题画词在活动形式、题材、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方面产生新变,这不仅彰显了清词中兴下词人试图将词体纳入学术视域的尊体倾向,亦促进了清词抒情功能的拓展、词格的提升,词人更重新认识词画关系,实现两者的真正交融,开拓了词体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乾之际 广陵词坛 题画词
下载PDF
“算是”的副词化及其功能扩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晓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算是”的形成经历了动词性联合词组—动词—评注性副词的过程,其由词组到动词的词汇化始于明代,由动词发展出副词用法成于清代。“算是”在成词过程中,其语义的主观性不断增强,“是”虚化为词内成分,其副词化动因主要是基于句法、语... “算是”的形成经历了动词性联合词组—动词—评注性副词的过程,其由词组到动词的词汇化始于明代,由动词发展出副词用法成于清代。“算是”在成词过程中,其语义的主观性不断增强,“是”虚化为词内成分,其副词化动因主要是基于句法、语义和语音条件的语境吸收和主观化。“算是”发展为副词后,其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均有所扩展,主要表现为句法上后接成分由VP扩展至AP,语义上由积极情态义扩展出质疑、退让等消极情态义,语用上出现了表转折让步的连词性质的篇章衔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是” 副词化 功能扩展
下载PDF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数字化模式建设研究——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婷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数字化模式建设是实现高校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典型案例,总结数字化建设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为大学生就业在精准式、场景式、新范式等方面进行赋能。高校就... 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数字化模式建设是实现高校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典型案例,总结数字化建设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为大学生就业在精准式、场景式、新范式等方面进行赋能。高校就业指导数字化模式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政策驱动、技术赋能和主体培育等综合性因素,需要制定就业工作数字化的政策与制度,构建数字化平台,提升高校师生数字化素养和能力,从而助力高校就业指导数字化模式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 就业典型案例 数字化模式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