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756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与肝癌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
作者 蒋智华 王学燕 +5 位作者 陈钦艳 张陆娟 贾蕙华 胡莉萍 黄玫琳 方钟燎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索导致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双突变(A1762T,G1764A)株相关肝癌患者免疫压力降低的细胞因子,及其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原理,从隆安县研究队列中选择同为感染HBV BCP双突变株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的肝癌患... 目的探索导致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双突变(A1762T,G1764A)株相关肝癌患者免疫压力降低的细胞因子,及其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原理,从隆安县研究队列中选择同为感染HBV BCP双突变株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的肝癌患者纳入病例组、HBsAg无症状携带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免疫荧光法先后检测2004年和2019年所采集的研究对象血清中,已知被HBV诱导改变的免疫细胞所分泌的10个细胞因子,包括IL-1β、IL-2、IL-4、TNF-α、IL-6、IL-10、IL-17A、IL-12、IFN-γ和IL-13;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包括肝癌患者9例(病例组)、HBsAg无症状携带者10例(对照组)。2004年只有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7,P=0.030),IL-10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4.718±2.075)pg/mL和(2.899±0.745)pg/mL。2019年病例组细胞因子IL-6、IL-10和IL-12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1、0.020和0.003)。对于病例组,细胞因子IL-10在2019年的表达量[(11.433±7.242)pg/mL]高于2004年[(4.718±2.07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3,P=0.007)。结论细胞因子IL-6、IL-10和IL-12与HBV BCP双突变株携带者发生肝癌有关;细胞因子IL-10表达量升高与HBV BCP双突变(A1762T,G1764A)株相关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压力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HBV) BCP双突变(A1762T G1764A)株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广西中老年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梁能秀 陈欢欢 +2 位作者 黄精华 吴雨霏 蓝光华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了解广西中老年HIV阳性MSM接受抗病毒治疗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该人群接受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收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广西累计报告年龄≥50岁、感染HIV... 目的 了解广西中老年HIV阳性MSM接受抗病毒治疗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该人群接受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收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广西累计报告年龄≥50岁、感染HIV途径为同性传播且存活的确诊病例,并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接触史及性伴个数,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有656例病例,以汉族(占66.46%)、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占57.77%)、已婚有配偶(占61.43%)者为主,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为97.10%。656例病例中仅有男男性行为史者占91.31%,有男男性行为史和非婚异性性接触史者占7.77%,合并其他高危行为者占0.92%;在650例报告同性性伴数的病例中,以性伴个数≥3个(占65.23%)为主。χ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职业、样本来源以及是否接受CD4检测的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9.340)、少数民族(OR=12.778)和接受CD4检测(OR=34.573)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促进因素,而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OR=0.137)和商业服务、工人(OR=0.178)是阻碍因素。结论 广西中老年HIV阳性MSM中存在多性伴高危性行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较高,应针对年龄≥60岁、未接受CD4检测的艾滋病感染者开展艾滋病宣教活动,加强病例的随访管理,以阻断艾滋病二代传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中老年 男男性行为者 抗病毒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20—2022年广西部分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甘永新 唐小兰 +3 位作者 卢桂宁 陶春爱 苏伟东 曾维德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广西部分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开展状况,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控制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相关标准,通过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测方法,2020—2022年对广西3家不同级别(三级、二级、一级)医...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广西部分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开展状况,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控制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相关标准,通过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测方法,2020—2022年对广西3家不同级别(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和随机抽取3个市级民营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3年共采样1 650份,合格1 480份,总体合格率为89.70%。三级、二级、一级和民营医疗机构样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1.09%、87.62%、76.67%、91.69%。10类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剂、灭菌物品、内镜消毒、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最高,均达100.0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7.02%;医疗用水合格率为84.72%;手术室空气合格率为83.70%;医务人员手卫生(外科手消毒和卫生手消毒)总体合格率为74.07%;医院污水合格率最低,为63.64%。结论 广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总体较好,但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医院污水合格率相对较低,一级和民营医疗机构尤其需要进一步提升能力建设并加强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质量 效果监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广西两家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分析
4
作者 王晶 梁丹燕 +7 位作者 凌宙贵 罗飞 闭福银 居昱 曾竣 何弄影 韦杰 林玫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流行规律,掌握CAP病原谱,为疾病精准防控和CAP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柳州市工人医院CAP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肺泡灌洗液标本,分析CAP病原谱及流...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流行规律,掌握CAP病原谱,为疾病精准防控和CAP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柳州市工人医院CAP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肺泡灌洗液标本,分析CAP病原谱及流行规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999例CAP患者,平均年龄68.2岁。病原检出阳性率为48.3%,其中病毒检出率最高的是EB病毒(20.8%),细菌中检出率最高的为肺炎克雷伯菌(11.1%)。EB病毒、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全年均有发现,冬季检出率较高。182例(18.2%)患者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肺炎克雷伯菌-EB病毒合并感染检出率最高(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高血压(OR=2.409,95%CI:1.371-4.231)、糖尿病(OR=2.361,95%CI:1.268-4.397)、恶性肿瘤(OR=4.861,95%CI:1.526-15.489)和卡他莫拉菌检测阳性(OR=8.823,95%CI:2.007-38.786)会增加CAP患者死亡发生的风险。结论病毒-细菌合并感染是最常见的共感染模式,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警惕合并感染,及时改变用药策略,必要时同时考虑抗病毒治疗和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泡灌洗液 病原谱 合并感染
下载PDF
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5
作者 马宇燕 杨仁聪 +4 位作者 黎沙 陈加贵 甘明 韦敬航 杜进发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分析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治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肝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急性乙肝流行病学特... 目的分析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治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肝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急性乙肝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5—2022年广西累计报告147865例急性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7.13/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9708.01,P<0.001)。急性乙肝病例数季节分布无明显特点。地区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玉林市(41.21/10万)、梧州市(33.81/10万)和来宾市(23.09/10万)。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26∶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7384.50,P<0.001)。发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是25~29岁组(14.56%),最少的年龄组是5~9岁组(0.77%)。30岁以下各年龄组急性乙肝病例构成比呈下降趋势,30~34岁年龄组急性乙肝病例构成比呈平稳趋势,35岁及以上年龄组急性乙肝病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其占病例总数的比例最高(71.13%)。结论2005—2022年广西急性乙肝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有差异,发病主要以男性、农民、25~29岁人群为主。今后应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工作,加大乙肝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进一步降低广西人群急性乙肝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下载PDF
2019—2022年济南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监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许华茹 杨柳 +2 位作者 张学化 孙兴 李建卓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了解济南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改善教学照明环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9—2022年,连续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教室照明监测工作,并对照明指标的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2022年共监测中小学校... 目的了解济南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改善教学照明环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9—2022年,连续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教室照明监测工作,并对照明指标的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2022年共监测中小学校933所,教室5289间。2019—2022年黑板面平均照度合格率分别为18.39%(190/1033)、9.67%(78/807)、21.47%(612/2850)、66.44%(398/599),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趋势χ^(2)=286.648,P<0.001);2019—2022年黑板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83.54%(863/1033)、88.85%(717/807)、80.46%(2293/2850)、87.48%(524/5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1,P=0.260);2019—2022年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分别为48.02%(496/1033)、48.33%(390/807)、55.37%(1578/2850)、85.81%(514/599),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151.551,P<0.001);2019—2022年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71.64%(740/1033)、65.06%(525/807)、73.58%(2097/2850)、82.47%(494/599),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23.946,P<0.001);4项指标的总合格率分别为10.65%(110/1033)、3.84%(31/807)、12.88%(367/2850)、54.59%(327/599),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312.053,P<0.001)。黑板面平均照度、黑板面照度均匀度、课桌面平均照度和课桌面照度均匀度等照明指标中学合格率均高于小学(χ^(2)值分别为91.278、15.157、54.085、5.983,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课桌面平均照度城市学校低于郊县学校外(χ^(2)=11.793,P<0.001),城市学校教室各项照明指标合格率均高于郊县学校(χ^(2)值分别为14.728、72.811、33.850,P值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济南市中小学校照明条件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黑板面照明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教室 照明 监测
下载PDF
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秦秋兰 周为文 +2 位作者 李晓鹏 陈玉柱 陆武韬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226-230,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MS人群的膳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5-2017年广西成年居民营养调查数据,将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资料均完整的18岁及以上成年常住居民纳入本... 目的分析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MS人群的膳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5-2017年广西成年居民营养调查数据,将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资料均完整的18岁及以上成年常住居民纳入本次分析对象。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膳食模式的特点及其与MS的关系。结果2015-2017年共调查2372人,其中MS共355例,MS患病率为15.0%。非MS组和MS组人群在脂肪、碳水化合物、铜3个项目的摄入量存在差异。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共归纳为5种,分别是高蛋白膳食模式、蔬菜水果膳食模式、高膳食纤维膳食模式、高脂肪膳食模式和高胆固醇钠膳食模式。高脂肪膳食模式的脂肪摄入量最高,脂肪供能比高达50.4%;高胆固醇钠膳食模式的钠摄入量最高,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量最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城乡、性别、年龄、民族、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高脂肪膳食模式和高胆固醇钠膳食模式可造成居民MS的发病风险增加。结论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MS存在一定关联,据此应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多吃蔬果、奶类,饮食清淡,预防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代谢综合征(MS)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一起食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河粉所致食物中毒调查
8
作者 胡傲容 陈平 +2 位作者 熊波 陈莉 涂画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310-312,F0003,共4页
目的查明一起食源性疾病疫情发生的原因,为今后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起事件的人群罹患率为43.84%(64/146);... 目的查明一起食源性疾病疫情发生的原因,为今后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起事件的人群罹患率为43.84%(64/146);病例以呕吐(96.88%)、恶心(81.25%)等症状为主;最短潜伏期为15 min,最长潜伏期为230 min,中位数为60 min;流行病学曲线显示为多点暴露,每次暴露均为点源性暴露模式。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食用河粉的发病风险是未食用河粉的2.33倍。河粉加工厂环境卫生较差且无卫生许可证。所有病例食用的河粉均在当地超市或零售单位购买,购买后未及时放入冰箱保存,食用时均已超过河粉加工厂有关人员介绍的河粉保质期。在3份病例呕吐物样本、2份剩余河粉样本、1份河粉加工厂电风扇表面样本中均检测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测,可判定该起事件为一起因食用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河粉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提示今后在加大对小食品加工厂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要积极向居民进行卫生宣教,提高居民自身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河粉 食物中毒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广西某水泥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需求调查研究
9
作者 陈雪冬 桑国优 +4 位作者 何德智 麦志丹 包丽琴 方燕明 吕丽君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220-225,共6页
目的在广西某水泥企业工作场所开展健康促进需求调查,为企业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对广西某水泥企业326名员工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卫生情况、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 目的在广西某水泥企业工作场所开展健康促进需求调查,为企业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对广西某水泥企业326名员工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卫生情况、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一般健康状况和吸烟情况、职业卫生服务和健康知识需求。结果该水泥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工伤保险参保率、职业健康体检率均为100.00%。员工对现有劳动条件满意度为93.87%。员工职业卫生知识总体知晓率(71.09%)高于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52.07%)。男性员工的职业病概念、职业病可以预防、毒物进入人体途径、艾滋病传播途径4方面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女性。<30岁组人群职业病概念知晓率最高;年龄越小的员工,其毒物进入人体途径的知晓率越高。教育程度越高的员工,其职业病概念、职业病可以预防、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健康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和艾滋病传播途径6方面的知晓率越高。管理人员健康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知晓率高于生产工人。员工对各项职业卫生服务的需求所占百分比均大于90.00%;员工对健康知识方面需求比例最高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73.31%),对职业卫生知识方面需求比例最高的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87.12%)。结论该水泥企业员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职业卫生服务、健康知识以及职业卫生知识均有一定需求。企业可结合员工需求,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切实改善作业环境,提升职业人群健康素养,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护劳动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企业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 需求
下载PDF
2018-2022年昆明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结果分析
10
作者 田荣 杨倩 +2 位作者 叶青 张荣兵 陈志辉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分析昆明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碘缺乏病的消长趋势,为当地食盐加碘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支持。方法2018-2022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儿童及孕妇的尿碘、居民食用盐碘,用B超法检测儿童甲状腺容积,抽取部分人群填写健康教... 目的 分析昆明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碘缺乏病的消长趋势,为当地食盐加碘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支持。方法2018-2022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儿童及孕妇的尿碘、居民食用盐碘,用B超法检测儿童甲状腺容积,抽取部分人群填写健康教育问卷,计算基线调查、效果评价的知晓率。结果 2018-2022年昆明市居民户食用盐碘中位数为22.44 mg/kg,不同年份之间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75、35.83、85.29,P值均<0.001)。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61.95μg/L,不同年份之间孕妇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2,P=0.001);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22.1μg/L,儿童尿碘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712,P<0.001)、(H=29.010,P<0.001)、(H=12.953,P=0.012)。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97%,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452、10.346,P值分别为0.024、0.001)。碘缺乏病基线调查知晓率均<86.00%,效果评估知晓率均>94.00%。结论 昆明市食盐供应良好,总体处于碘缺乏病消除状态;儿童碘营养状况处于超适宜状态;孕妇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状态,部分孕妇有碘缺乏风险;建议加强重点人群科学补碘健康教育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儿童 孕妇 尿碘 食盐
下载PDF
2018-2021年贵州省水痘病例免疫史回顾性调查及突破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1
作者 蒋凤 王浩镔 +1 位作者 唐宁 叶新贵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216-219,225,共5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水痘病例发病前免疫史,为制定当地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1年贵州省15岁以下水痘病例发病前免疫史情况以及突破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 目的了解贵州省水痘病例发病前免疫史,为制定当地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1年贵州省15岁以下水痘病例发病前免疫史情况以及突破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83例水痘病例,发病前有水痘减毒活疫苗(Var V)免疫史的40例(14.13%),其中1剂次、2剂次免疫史分别为39例(13.78%)和1例(0.35%);发病前无Var 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243例(85.87%)。283例水痘病例中,水痘突破病例为36例(12.72%),其中幼托儿童15例、学生12例、散居儿童9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75(4.79,7.11)岁;既往1剂次免疫史35例,发病日期距接种第1剂日期中位数为4.18(1.92,5.94)年。结论贵州省水痘病例以无免疫史病例为主,建议当地加强儿童水痘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儿童Var V接种率,倡导儿童在年满4岁后完成第2剂次Var V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疫苗 免疫史 突破病例
下载PDF
2021年泉州市居民主要死因分析
12
作者 王晓云 卢杰 +1 位作者 蒋小妍 王伟明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203-206,210,共5页
目的了解2021年泉州市户籍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因以及顺位,为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泉州市户籍居民网报死亡资料,按照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评价指标包括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 目的了解2021年泉州市户籍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因以及顺位,为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泉州市户籍居民网报死亡资料,按照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评价指标包括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和死因顺位等。采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泉州市户籍居民报告粗死亡率为545.2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06/10万);男、女性报告粗死亡率比为1.33∶1;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形分布。泉州市居民前10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精神障碍,占全人群死因的91.66%。前10位死因中,男性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的死亡率高于女性,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的死亡率低于女性。儿童组(0~14岁)主要死因为损伤中毒、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15岁及以上年龄组均以恶性肿瘤居死因首位。泉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2.22/10万,其中死亡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以及结肠、直肠和肛门癌;损伤中毒报告死亡率为58.75/10万,其中前5位死因分别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溺水和意外中毒。结论2021年泉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提示该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建立有效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因顺位 死因分析 泉州市
下载PDF
2018-2022年南阳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张小敏 丁琳 张玉超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46-49,52,共5页
目的 分析南阳市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简称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提供参考。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HIV/AIDS病例资料,收集确认时间为2018... 目的 分析南阳市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简称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提供参考。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HIV/AIDS病例资料,收集确认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南阳市的个案信息,分析其基本信息和及时治疗的情况,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及时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共纳入符合条件HIV/AIDS病例2 655例,平均年龄为(41.69±16.17)岁,性传播占99.10%,已婚有配偶占41.21%,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被动检测占60.23%,无症状期占58.15%;抗病毒治疗及时率为65.73%(1 745/2 655),五年间抗病毒治疗及时率无明显变化趋势(χ^(2)=0.308,P=0.579)。χ^(2)检验结果提示,不同确认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样本来源、临床分期、报告地区的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及时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职业为农民者相比,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OR=0.611,95%CI:0.477-0.782)和商业服务(OR=0.736,95%CI:0.546-0.994)的病例抗病毒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小;与外地报告的病例相比,本市报告的病例抗病毒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大(OR=3.650,95%CI:2.966-4.491);与临床分期为艾滋病期的病例相比,无症状期、轻度疾病期和中度疾病期的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大,OR值(95%CI)分别为2.212(1.648-2.969)、2.446(1.767-3.386)和1.496(1.046-2.140)。结论 南阳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有待提高,需根据职业类型、报告地区以及疾病分期状况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综合干预措施,确认阳性后及时随访、尽量简化转介治疗流程,提高治疗覆盖面和及时治疗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抗病毒治疗 及时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4—2023年柳州市柳北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
14
作者 刘芸 蓝剑 +1 位作者 谢昌平 朱庭萍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目的了解柳州市柳北区常住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获取2014—2023年柳北区常住居民死亡病例资料,分析人群粗死亡率... 目的了解柳州市柳北区常住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获取2014—2023年柳北区常住居民死亡病例资料,分析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及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等统计指标。死亡分类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结果2014—2023年柳北区常住居民死亡27642例,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08.76/10万和726.62/10万。不同年份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居民。年龄别粗死亡率均呈“√”形。前5位死因稳定,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居民死因顺位由第1位下降至第2位,脑血管病居民死因顺位由第2位上升至第1位。2014—2023年前4位死因构成比占总死因的比例在70.50%~73.67%之间。心、脑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脑血管疾病、其他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的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柳北区常住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男性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居民。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针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趋势
下载PDF
2019年北京市昌平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15
作者 芦丹 赵畅 +1 位作者 孙伟 张海玲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昌平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率和构成比(%)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率的差异。...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昌平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率和构成比(%)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率的差异。结果 2019年昌平区累计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686例,总发病率为0.33‰。其中三季度报告病例数最多(48.83%);男、女性发病率基本持平,分别为0.31‰和0.34‰;10~19岁组发病率最高(1.24‰),其次为20~29岁组(0.47‰),不同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98,P<0.001);报告病例中,干部职员占比最高(28.57%),其次是学生(22.74%)和家务及待业(22.45%);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39.59%),其次是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8.27%);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占比最高(52.48%),其次是餐饮服务业(29.15%)。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仍需进一步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力,同时根据辖区食源性疾病发病特点,加强重点时间节点、场所和高危食品的监督检查和监测工作,针对重点人群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例监测 预防控制
下载PDF
2010—2022年泉州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王雪红 郭庆奋 +1 位作者 王开彦 林婉婷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掌握泉州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水质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收集泉州市2010—2022年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的数据,分析水质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2010—2022年泉州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62.9... 目的掌握泉州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水质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收集泉州市2010—2022年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的数据,分析水质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2010—2022年泉州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62.96%(6147/9763),影响水质卫生监测不合格的主要指标为:总大肠菌群(74.80%)、耐热大肠菌群(79.14%)、余氯/二氧化氯(86.03%)、氯酸盐(90.38%)、菌落总数(90.53%)、浑浊度(90.77%)、pH(91.13%)、铝(95.95%)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他县(市、区)合格率(83.85%)高于主要涉农县(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06,P<0.05),水源类型为地表水的合格率(74.06%)高于地下水(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0,P<0.05),常规处理(76.00%)、沉淀过滤(58.51%)和未处理(49.31%)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52,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其他县(市、区)(OR=0.394,95%CI:0.331-0.469),常规处理(OR=0.370,95%CI:0.316-0.432)、沉淀过滤(OR=0.640,95%CI:0.571-0.719)是水质合格率的保护因素。结论泉州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通过保护水源,增加制水设备和管水人员投入,改善农村饮用水管理水平,加强管水、用水人员的健康宣教,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监测结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儿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耐药研究进展
17
作者 梁富雄 侯文宣 蓝光华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2020年底全球有170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感染儿童的数量将持续增加。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现和发展,全球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6月,有2 750万艾滋病病毒... 2020年底全球有170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感染儿童的数量将持续增加。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现和发展,全球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6月,有2 75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随着预防母婴传播(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PMTCT)的普及,可能出现HIV-1耐药性(HIVDR),儿童ART计划的成功率面临挑战。有报告显示[1],在一线方案失败的儿童中有90%可检测到耐药突变,突变的频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耐药突变 prevention MOTHER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耐药研究 预防母婴传播
下载PDF
2013—2022年河池市50岁及以上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18
作者 梁小文 刘柳玲 +1 位作者 邱艳琴 乔玉姗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196-198,202,共4页
目的了解河池市50岁及以上HIV/AIDS人群的流行特征,为有效开展5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2年全国新发现报告现住址河池市的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22年... 目的了解河池市50岁及以上HIV/AIDS人群的流行特征,为有效开展5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2年全国新发现报告现住址河池市的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22年河池市累计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3200例,占49.03%,老年病例构成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261.92,P<0.001)。男女性别比为1.71∶1,报告时平均年龄为(60.26±7.14)岁,主要分布在50~<60岁年龄组(51.41%),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61.84%),教育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64.88%),职业以农民为主(79.59%),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59.84%。诊断当年抗病毒治疗率为76.94%。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98.88%),男性、女性异性传播分别占98.56%、99.41%,不同性别间传播途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P=0.005)。异性传播中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占84.70%,男性、女性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分别为94.12%、68.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χ^(2)=367.844,P<0.001)。结论2013—2022年河池市50岁及以上老年人HIV/AIDS占比呈上升趋势,是艾滋病防控重点人群,需要根据该人群流行特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老年人 流行特征
下载PDF
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及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19
作者 杨振兴 骆圣 +1 位作者 梁万超 余钧池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分析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掌握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标... 目的 分析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掌握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进行分型检测,选取2017年的5例EV71阳性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标本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定和特征分析。结果 2013-2019年柳州市共检测6 038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标本4 210例(69.73%),其中EV71阳性659例(15.65%)、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1 159例(27.5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 392例(56.82%)。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阳性率均>50.00%),2014年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6年、2018年以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4-2019年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学分型显示,重症或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是EV71、Cox A16、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柯萨奇病毒A2型(Cox A2)。2017年该市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中分离到的5株EV71毒株的病原基因亚型均为C4a亚型,毒株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20%~10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50%~100.00%。结论 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发生了变化,主要病原由EV71逐渐转变为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引发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主要有EV71、Cox A16、Cox A6、Cox A2,EV71的优势基因型为C4a亚型。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和相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落实手足口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监测结果 EV71 VP1基因
下载PDF
2014-2022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
20
作者 梁小文 梁章琴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了解2014-2022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池市2014-2022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22年河池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2 285例,年均... 目的 了解2014-2022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池市2014-2022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22年河池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2 285例,年均发病率为422.12/10万,病死率为1.66/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4.849,P<0.01),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45.749,P<0.01),不同年份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07,P<0.01);年均发病率最高为金城江区(676.80/10万),最低为天峨县(197.90/10万),不同地区间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831,P<0.01);报告发病高峰期为4、5月,男女性别比为1.50∶1,男女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781,P<0.01);3岁及以下年龄组婴幼儿占85.53%;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1.49%);病原学监测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占60.85%),不同年份间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38.373,P<0.01)。结论 河池市手足口病疫情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有波动,地区间发病率差异较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继续做好健康教育、重点场所消杀、病原学监测和EV71疫苗接种等各项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