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122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关系:认知灵活性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赵海燕 周爱保 +3 位作者 迟海霞 白红敏 叶长春 蒋彦妮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3,共7页
本研究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技术综合考察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关系,及认知灵活性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感知父母婚姻冲突和亲子关系的综合作用可以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抑郁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2... 本研究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技术综合考察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关系,及认知灵活性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感知父母婚姻冲突和亲子关系的综合作用可以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抑郁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2)当感知父母婚姻冲突和亲子关系一致时,相较低亲子关系−高感知父母婚姻冲突,高亲子关系−低感知父母婚姻冲突的个体具有更高的认知灵活性,进而降低了抑郁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3)当感知父母婚姻冲突和亲子关系不一致时,相较低亲子关系−低感知父母婚姻冲突,高亲子关系−高感知父母婚姻冲突的个体具有更低的认知灵活性,从而增加了抑郁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父母婚姻冲突 亲子关系 认知灵活性 青少年心理危机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工作−家庭冲突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繁荣的关系:基于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的探索
2
作者 魏淑华 孙慧慧 +2 位作者 丁合娟 宋素波 王荣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3,共8页
使用问卷法对287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工作−家庭冲突的双向对比情况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繁荣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当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水平一致时,与“低−低”干扰相比,“高−高”干扰... 使用问卷法对287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工作−家庭冲突的双向对比情况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繁荣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当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水平一致时,与“低−低”干扰相比,“高−高”干扰的教师具有更低的工作繁荣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2)当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水平不一致时,与“高−低”干扰相比,“低−高”干扰的教师具有更低的工作繁荣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3)教师的心理资本在其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繁荣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繁荣 心理资本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心理韧性缓冲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3
作者 张耀华 徐敏 +1 位作者 黄云云 辛素飞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的适应性发展具有潜在危害。本研究聚焦于学业倦怠,进一步探索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的潜在缓冲作用。基于对3309名青少年的有效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1)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 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的适应性发展具有潜在危害。本研究聚焦于学业倦怠,进一步探索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的潜在缓冲作用。基于对3309名青少年的有效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1)压力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的消极核心维度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压力生活事件的累积,学业倦怠水平增加的速度由快变慢,表现为饱和模型;(2)心理韧性可以充当缓冲性保护机制,相较于低心理韧性个体,对高心理韧性个体而言,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倦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减弱,随着压力生活事件的累积,心理韧性的缓冲性效应显现出来;心理韧性无法调节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效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支持饱和模型而非门槛模型,也为韧性分析框架下不同类型适应指标的区分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生活事件 学业倦怠 心理韧性 青少年
下载PDF
父母直升机教养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控制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
4
作者 史滋福 陈火红 +3 位作者 张艺瀚 管锦亮 夏笔奇 靳紫阳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探讨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直升机教养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直升机教养显著负向预测大... 为探讨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直升机教养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直升机教养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2)抑郁在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和抑郁在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内在机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教养 自我控制 抑郁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下载PDF
儿童期虐待与欺负行为:青少年道德推脱与父亲道德推脱的作用
5
作者 王兴超 田芳芳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本研究基于暴力循环假设和社会学习理论,探究了儿童期虐待影响青少年欺负行为的内在机制,考察了青少年道德推脱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父亲道德推脱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短期纵向设计,以有效配对的423名青少年和423名父亲作为... 本研究基于暴力循环假设和社会学习理论,探究了儿童期虐待影响青少年欺负行为的内在机制,考察了青少年道德推脱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父亲道德推脱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短期纵向设计,以有效配对的423名青少年和423名父亲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1)T1的儿童期虐待显著正向预测T2的青少年欺负行为。(2)T1的父亲道德推脱显著正向影响T2的青少年道德推脱,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代际传递效应。(3)T2的青少年道德推脱在T1的儿童期虐待和T2的青少年欺负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T1的父亲道德推脱显著调节T1的儿童期虐待对T2的青少年道德推脱和T2的欺负行为的影响路径,但不能调节T2的青少年道德推脱与T2的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虐待 青少年道德推脱 欺负行为 父亲道德推脱
下载PDF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注意抑制受损的特异性
6
作者 崔晶晶 汪洋 +1 位作者 李笑 杨海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5,共8页
采用定向偏向抑制任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对社交信息注意抑制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问题性使用组在社交信息干扰下的中断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使用组;问题性使用组加工社交信息时的眼跳平均速度显著高于非社交... 采用定向偏向抑制任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对社交信息注意抑制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问题性使用组在社交信息干扰下的中断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使用组;问题性使用组加工社交信息时的眼跳平均速度显著高于非社交信息。结果表明,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在社交信息的干扰下难以维持对目标的专注,对社交信息存在特异性的注意定向和高渴求,反映出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大学生的注意抑制受损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注意抑制 定向偏向抑制任务 渴求 眼动
下载PDF
凸显刺激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
7
作者 赵冰洁 何婕 +4 位作者 刘颖 杨邵峰 王峥 张琪涵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仍存在争论。实验1采用需要自主调整出集合均值的调整范式,引入绝对偏差指标衡量反应值与正确均值的差异,探讨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2增加了凸显刺激的数量,进一... 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仍存在争论。实验1采用需要自主调整出集合均值的调整范式,引入绝对偏差指标衡量反应值与正确均值的差异,探讨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2增加了凸显刺激的数量,进一步考察无关凸显刺激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无凸显刺激条件相比,相关凸显刺激条件下的绝对偏差更大,并表现出集合数量增益效应;无关凸显刺激只有在其数量较多时才会表现出上述现象。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凸显刺激均会对整体知觉及集合数量效应产生影响,相关凸显刺激的影响作用更大,无关凸显刺激仅在增加凸显刺激数量后才会降低整体知觉表现。这一发现揭示了整体知觉建立在个体对刺激集合中所有刺激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但赋予凸显与非凸显刺激不同权重,支持了整体放大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知觉 凸显刺激 集合数量 放大假说
下载PDF
记忆与遗忘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映射关系
8
作者 金雨薇 宋耀武 仝宇光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1,共8页
通过4个实验探究记忆、遗忘与垂直空间之间的隐喻关系。实验1采用迫选法发现记忆、遗忘概念与垂直方位存在隐喻联结。在实验2中,对随机呈现在上方或下方的单字识记发现上方字回忆量优于下方字。实验3、实验4采用有意遗忘范式分别在编码... 通过4个实验探究记忆、遗忘与垂直空间之间的隐喻关系。实验1采用迫选法发现记忆、遗忘概念与垂直方位存在隐喻联结。在实验2中,对随机呈现在上方或下方的单字识记发现上方字回忆量优于下方字。实验3、实验4采用有意遗忘范式分别在编码和提取阶段启动垂直方位和记忘属性发现,材料呈现方位更易影响记忆结果,而材料的遗忘属性更易影响不同方位的按键速度。结果表明,记忆与遗忘的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具体为:“上”表征记忆,“下”表征遗忘,其映射方式是双向的、不平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遗忘 隐喻 垂直空间 有意遗忘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抑郁症状对父母温暖与社交淡漠关系的中介作用:一项三年追踪研究
9
作者 郑柯君 李妍 +1 位作者 陈欣银 边玉芳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使用问卷法对1039名初一学生进行历时3年的3次追踪测验,采用交叉滞后和多水平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青少年抑郁症状在父母温暖与社交淡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青少年性别后,第一个时间点父亲和母亲温暖负向预测第二个时间点... 使用问卷法对1039名初一学生进行历时3年的3次追踪测验,采用交叉滞后和多水平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青少年抑郁症状在父母温暖与社交淡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青少年性别后,第一个时间点父亲和母亲温暖负向预测第二个时间点抑郁症状,第二个时间点抑郁症状正向预测第三个时间点社交淡漠,母亲温暖还通过抑郁症状对社交淡漠产生间接影响;(2)在个体间和个体内水平上,抑郁症状均是母亲温暖和社交淡漠间的中介变量;(3)在个体间水平上,抑郁症状在父亲温暖和社交淡漠间起中介作用,而在个体内水平上,抑郁症状在父亲温暖和社交淡漠间中介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温暖 社交淡漠 抑郁症状 个体内个体间效应
下载PDF
中文阅读中的情绪词类型效应不受效价的调节:来自眼动的证据
10
作者 胡同文 张阔 +1 位作者 程玉茹 王敬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3,共7页
本研究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将不同类型情绪词嵌入到同一句子框架,考察中文自然阅读中的情绪词类型效应及其与效价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标签词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情绪负载词,且这种注视差异不受情绪效价的调节。此外,对积极词的注视显著短... 本研究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将不同类型情绪词嵌入到同一句子框架,考察中文自然阅读中的情绪词类型效应及其与效价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标签词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情绪负载词,且这种注视差异不受情绪效价的调节。此外,对积极词的注视显著短于消极词,验证了积极效价的语义加工优势,支持了密度假说。结果表明,中文阅读中同样存在情绪词类型效应,且不论情绪效价如何,情绪标签词上情绪信息作用更为显著,更吸引读者注意且难以解离,表现出注意偏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词类型效应 情绪标签词 情绪负载词 中文阅读
下载PDF
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父母的互倚及子女性别的调节作用
11
作者 李祖儿 侯金芹 陈祉妍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和互倚理论探讨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在父母间的互倚与子女性别的调节作用,使用问卷法对388对小学生父母进行调查。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1)父母的主体效应显著,即父亲和母亲的儿时受严厉管教经历均正向预测自...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和互倚理论探讨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在父母间的互倚与子女性别的调节作用,使用问卷法对388对小学生父母进行调查。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1)父母的主体效应显著,即父亲和母亲的儿时受严厉管教经历均正向预测自己对子女的严厉管教;(2)仅父亲的客体效应显著,即母亲儿时受严厉管教经历正向预测父亲对子女的严厉管教;(3)父母的组合效应显著,即父母亲儿时受严厉管教经历均强化对方代际传递的主体效应;(4)上述部分关系受子女的性别调节,母亲的主体效应在子女是男孩时强于子女是女孩时,仅当子女是女孩时,母亲的组合效应显著。研究发现严厉管教代际传递在父母间呈现非独立互倚模式,且这种代际传递受到子女性别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厉管教 代际传递 主客体互倚模型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汉语词切分和字号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眼动的证据
12
作者 郭梅华 兰泽波 +3 位作者 巫金根 李赛男 吴俊杰 闫国利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本研究采用移动窗口范式,探讨汉语词切分线索和字号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采用3(词切分线索:不切分、正确词切分、错误词切分)×2(字号:大、小)×4(窗口:L1R2、L1R3、L1R4、整行)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字号与窗口交互作... 本研究采用移动窗口范式,探讨汉语词切分线索和字号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采用3(词切分线索:不切分、正确词切分、错误词切分)×2(字号:大、小)×4(窗口:L1R2、L1R3、L1R4、整行)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字号与窗口交互作用不显著,词切分线索、字号与窗口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结果表明,字号对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词切分线索也不调节字号对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号 阅读知觉广度 词切分线索
下载PDF
人工智能自恋提升人机合作创新意愿及其机制
13
作者 白博仁 周详 +1 位作者 张婧婧 崔虞馨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揭示了人机合作的必要性,但创新领域下的人机合作仍面临诸多阻碍,人工智能展现自恋特征或可解决这一困境。本研究通过两项仿真情境实验,操纵AI高/低自恋并检验其如何影响个体对AI的感知创造力、感知情绪能力以及... 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揭示了人机合作的必要性,但创新领域下的人机合作仍面临诸多阻碍,人工智能展现自恋特征或可解决这一困境。本研究通过两项仿真情境实验,操纵AI高/低自恋并检验其如何影响个体对AI的感知创造力、感知情绪能力以及人机合作创新意愿。结果发现:(1)AI自恋提升个体对AI的感知创造力、感知情绪能力与人机合作创新意愿;(2)个体对AI的感知创造力与感知情绪能力平行中介AI自恋与人机合作创新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展现了AI自恋的积极作用,为人机内部兼容性理论的亚成分结构提供实证支撑,为应用AI自恋特征助推人机合作创新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恋 人机合作创新意愿 感知创造力 感知情绪能力
下载PDF
中国内地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14
作者 于晓琪 黄潇潇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为澄清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保健工作提供可靠数据遵循,对2000~2022年间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为澄清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保健工作提供可靠数据遵循,对2000~2022年间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36.4%)、强迫问题(23.0%)、抑郁(20.1%)、焦虑(18.9%)、偏执问题(17.4%)、敌对问题(16.7%)、躯体化问题(16.6%);(2)学校类别、出版年代、测量工具、检出标准、检出时间是导致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结果差异的关键因素。总体来看,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提升。未来应加大对初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制定适合的测量工具并统一筛查标准,推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筛查、诊断和干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下载PDF
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15
作者 曹贤才 潘姝玮 +1 位作者 王大华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依据依恋系统的层级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如何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抑郁与问题行为。研究招募488名初高中生,采用关系结构问卷等工具进行相关变量测查。结果表明,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存在显著... 依据依恋系统的层级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如何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抑郁与问题行为。研究招募488名初高中生,采用关系结构问卷等工具进行相关变量测查。结果表明,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存在显著正相关;青少年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能负向预测抑郁和问题行为水平,且存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交互作用;在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上,存在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的匹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依恋 父母依恋 抑郁 问题行为 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
下载PDF
心理虐待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6
作者 邹孟芮 刘舒野 +1 位作者 程诚 王友碧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88,共7页
本研究基于一般攻击模型,探究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检验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青少年攻击行为问卷、青少年执行功能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10名12~18岁青少年进行... 本研究基于一般攻击模型,探究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检验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青少年攻击行为问卷、青少年执行功能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10名12~18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心理虐待、攻击行为与执行功能之间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则与执行功能、心理虐待、攻击行为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2)执行功能在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间起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心理虐待可能会损伤青少年的执行功能从而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概率,而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时能够缓和执行功能损伤带来的攻击行为增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 攻击行为 执行功能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青少年
下载PDF
中国内地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17
作者 黄潇潇 靳娟娟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2,共9页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既有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难以准确掌握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为明确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检出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对2000~2022年检索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小学教师心理健...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既有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难以准确掌握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为明确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检出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对2000~2022年检索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强迫问题(23.5%)、抑郁(18.3%)、躯体化问题(15.9%)、焦虑(14.7%)、敌对问题(13.8%)和偏执问题(12.4%)。(2)出版年代、测量工具和检出标准是影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3)不同检出时间、性别、经济区域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我国小学教师除强迫问题及抑郁检出率偏高外,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尚可。结果提示未来研究应明晰检出标准,选择适合目标群体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此外还应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防止教师抑郁、强迫问题转化为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下载PDF
中国内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18
作者 赵成佳 黄潇潇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整合和分析中国内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及其原因,是针对性地改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2000~2022年间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抑郁(11.2%)、焦虑(8.2%)、强迫问题(8.1%)、... 整合和分析中国内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及其原因,是针对性地改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2000~2022年间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抑郁(11.2%)、焦虑(8.2%)、强迫问题(8.1%)、躯体化问题(6.6%)、敌对问题(6.4%)、偏执问题(5.7%);(2)城市地区躯体化、强迫、敌对和偏执问题检出率高于农村;(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随年代逐渐上升,其中抑郁和强迫问题最为显著;(4)测量工具和检出标准是检出率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呼吁研究者开发精确测量工具,统一检出标准,增加对城市地区幼儿教师的关注,有效遏制幼儿教师抑郁、强迫问题的增长趋势,为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下载PDF
中国内地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2000~2022
19
作者 邵蕾 黄潇潇 俞国良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为考察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采用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22年发表的检出率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2.6%)、强迫问题(22.3%)、抑郁(21.3%)、焦虑(18.6%)、... 为考察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采用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22年发表的检出率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2.6%)、强迫问题(22.3%)、抑郁(21.3%)、焦虑(18.6%)、躯体化问题(15.3%)、偏执问题(14.1%)和敌对问题(14.0%)。(2)出版年代、测量工具、学校类型和经济区域是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大学教师的焦虑问题随年代呈上升趋势;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密切相关;普通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普遍高于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东部地区教师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比中西部教师更严重。未来应开发专门针对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测查工具,增加对普通高校和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心理援助,遏制大学教师焦虑的蔓延趋势,实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检出率 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阅读方式对汉语句子阅读中词频效应的影响
20
作者 王影超 李赛男 +1 位作者 宋子明 闫国利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8,226,共7页
朗读和默读是两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目前对于阅读方式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词频效应尚存在争议。本研究使用眼动仪,采用2(阅读方式:朗读、默读)×2(词频:高频、低频)的被试内实验设计检验成人读者在不同阅读方式下的词频效应,以期为... 朗读和默读是两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目前对于阅读方式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词频效应尚存在争议。本研究使用眼动仪,采用2(阅读方式:朗读、默读)×2(词频:高频、低频)的被试内实验设计检验成人读者在不同阅读方式下的词频效应,以期为两种阅读方式的差异提供词汇加工层面的证据。结果发现,在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上词频与阅读方式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具体表现为,在首次注视时间上,默读条件下有词频效应,而朗读条件下没有,这说明默读时词频效应的发生略早于朗读条件;在其他注视时间指标上朗读条件下的词频效应更大。结果表明,同朗读相比,成人读者在默读时的词汇加工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读 默读 词频效应 眼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