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矫正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飞 张致媛 +4 位作者 尤建军 王盛 高银光 栾杰 穆兰花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矫正技术。方法将扁大的裂侧鼻翼较健侧“多余”的部分组织形成鼻翼瓣,用于重建鼻孔基底部鼻槛、抬高鼻翼外侧脚。充分游离裂侧鼻翼软骨的内侧脚上部、穹隆部及外侧脚,调整鼻孔大小及形状,使双侧对称后,在... 目的探索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矫正技术。方法将扁大的裂侧鼻翼较健侧“多余”的部分组织形成鼻翼瓣,用于重建鼻孔基底部鼻槛、抬高鼻翼外侧脚。充分游离裂侧鼻翼软骨的内侧脚上部、穹隆部及外侧脚,调整鼻孔大小及形状,使双侧对称后,在适当位置予以固定。再用自体肋软骨按所需形态雕刻后,分别植入鼻背、裂侧鼻翼脚及鼻孔底部以抬高鼻梁、裂侧鼻翼外侧脚及鼻孔基底。结果矫治18例,术后两侧鼻翼、鼻孔、鼻孔基底、鼻翼外侧脚、鼻小柱基本对称,效果满意。结论改进的裂侧鼻翼瓣加鼻翼软骨悬吊法是矫正唇裂鼻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继发鼻畸形 矫正技术 鼻翼软骨 鼻孔基底 自体肋软骨 裂侧鼻翼瓣 唇裂鼻畸形 组织形成 效果满意 方法 悬吊法 孔大小 基底部 柱基 重建 植入 游离 形状 形态 位置
原文传递
Marcus Gunn张口瞬目综合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尹飞 于加平 +2 位作者 蔡茂季 曾金鉴 王乂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瞬目 MARCUS GUNN 上睑提肌 上睑下垂 额肌 睑板 横韧带 手术矫正 睑肌 眼部整形
原文传递
瘢痕微血管的研究治疗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虎 李小静 +1 位作者 高风山 董继英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42-46,49,共6页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瘢痕组织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损伤修复 微血管形成 瘢痕增生 胶原纤维 过度增生 肥厚性瘢痕
原文传递
创伤后瘢痕的临床评估及综合治疗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惠平 张余光 张涤生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关键词 临床评估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病理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瘢痕组织 硅凝胶 复发率 瘢痕形成 加压疗法
原文传递
钛制关节头置换髁状突治疗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71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牙祖蒙 谭颖徽 +2 位作者 王建华 张纲 李忠禹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评估钛制关节头置换髁状突治疗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71例(75侧),经截骨和强直组织松解后,用纯钛制关节头置换髁状突。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13年,所有患者开口度均在3.0 cm以上,平均开口度为3.2 cm... 目的评估钛制关节头置换髁状突治疗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71例(75侧),经截骨和强直组织松解后,用纯钛制关节头置换髁状突。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13年,所有患者开口度均在3.0 cm以上,平均开口度为3.2 cm。2例复发,复发率2.8%;63例基本维持术前的咬合关系,占88.7%;8例咬合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错位,占11.4%;26例术后患侧咬合乏力伴术区不适,占36.6%。2例发生感染,占2.8%。结论钛制关节头置换髁状突是治疗成人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动脉经吻合支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皮瓣与常规轴型皮瓣的比较——22年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宗基 牙祖蒙 吴念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对动脉经吻合支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皮瓣的安全性及其转归进行回顾性评价。方法随机选择160例近22年来应用较广的5种动脉跨区供血反流轴型皮瓣,即:颞浅血管为蒂的乳突区皮瓣、眶上血管为蒂的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颏下动脉蒂的对侧颏... 目的对动脉经吻合支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皮瓣的安全性及其转归进行回顾性评价。方法随机选择160例近22年来应用较广的5种动脉跨区供血反流轴型皮瓣,即:颞浅血管为蒂的乳突区皮瓣、眶上血管为蒂的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颏下动脉蒂的对侧颏颈皮瓣、颈横动脉供血的项肩背皮瓣、会阴动脉供血的股内侧皮瓣,考查其完全成活率、部分成活率、完全坏死率、动脉缺血发生率、动脉缺血致皮瓣坏死率、静脉淤血发生率、静脉淤血致皮瓣坏死率等指标,并与我院同期内应用的常规顺流轴型皮瓣随机样本120例进行比较。结果反流轴型皮瓣与常规顺流轴型皮瓣的完全成活率、部分成活率、完全坏死率、动脉缺血发生率相近似。反流轴型皮瓣的静脉淤血发生率高于顺流轴型皮瓣(P<0.01),但静脉淤血致皮瓣坏死率却显著低于顺流轴型皮瓣(P<0.05)。结论①反流轴型皮瓣与常规轴型皮瓣比较,其总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这5种反流轴型皮瓣是安全可靠的,可以作为常规皮瓣在临床上应用。②反流轴型皮瓣虽易发生早期静脉淤血现象,但只要手术设计、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得当,淤血及因此造成的皮瓣坏死是可以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跨区供血 反流轴型皮瓣 轴型皮瓣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扩大切取范围的腓肠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成群 尹朝奇 +6 位作者 贺全勇 周建大 李萍 陈铁夫 彭浩 朱颉 徐阳成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06-113,共8页
目的探讨扩大切取范围的腓肠肌肌皮瓣存活的解剖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进行腓肠肌肌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设计扩大切取范围的腓肠肌肌皮瓣,分析总结2003年~2005年我们改良腓肠肌肌皮瓣的切取范围后所行的35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17例... 目的探讨扩大切取范围的腓肠肌肌皮瓣存活的解剖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进行腓肠肌肌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设计扩大切取范围的腓肠肌肌皮瓣,分析总结2003年~2005年我们改良腓肠肌肌皮瓣的切取范围后所行的35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17例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切取范围及临床效果,验证改良切取范围的腓肠肌肌皮瓣的安全性及实用性。结果52例皮瓣成活良好,35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中1例远端坏死,再行内踝上皮瓣修复;2例远端浅表坏死,其中1例再植皮修复,1例换药愈合;1例植皮失败后重新植皮成活。17例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中2例远端浅表坏死,其中1例再植皮修复,1例换药愈合。结论扩大切取范围的腓肠肌肌皮瓣的血运基础是包括腓肠动脉在内的多源性血供;腓肠肌肌皮瓣的改良扩大了皮瓣的切取范围,增加了皮瓣的切取面积,其适应证也相应扩大;改良的腓肠肌肌皮瓣血供可靠,成功率高,手术相对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肌皮瓣 内侧头肌皮瓣 腓肠肌外侧头 植皮 坏死 愈合 血供 皮瓣修复 皮瓣存活 皮瓣成活 临床应用 临床效果 解剖研究 解剖基础 换药 腓肠动脉 适应证 多源性 成功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皮肤浅层扩张治疗面部烧伤瘢痕228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养群 杨明勇 +6 位作者 唐勇 周传德 李强 陈文 王勇前 李森恺 郑刚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皮下浅层组织扩张器的植入、扩张皮瓣的形成及其在面部烧伤瘢痕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不同大小的皮肤扩张器植入面部、颈部及上臂内侧浅筋膜层,形成薄的扩张皮瓣,带蒂移转至颜面,治疗烧伤后瘢痕228例,共用264个皮瓣。结果除14例... 目的探讨皮下浅层组织扩张器的植入、扩张皮瓣的形成及其在面部烧伤瘢痕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不同大小的皮肤扩张器植入面部、颈部及上臂内侧浅筋膜层,形成薄的扩张皮瓣,带蒂移转至颜面,治疗烧伤后瘢痕228例,共用264个皮瓣。结果除14例扩张皮瓣因血肿、感染而出现皮瓣远端不同层次坏死外,其余250个皮瓣全部成活良好。皮瓣最大面积为36cm×32cm,蒂宽10~12cm。结论将皮肤扩张器植入面部浅筋膜层、颈阔肌浅层或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保留皮下主干浅静脉,使形成的扩张皮瓣能够以超常比例转移至面部,并达到良好成活。手术易操作,皮肤易扩张,可获得较大面积的扩张皮瓣以修复面部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扩张皮瓣 上臂内侧 面部瘢痕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面颈部畸形缺损:兼论皮瓣分型 被引量:16
9
作者 姜平 高建华 +8 位作者 罗盛康 张立宪 胡志奇 颜玲 冯传波 刘晓军 陈林峰 罗锦辉 罗力生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面颈部畸形缺损的经验,并深入探讨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分型。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面颈部烧伤及创伤性缺损、慢性溃疡、半面萎缩、肿瘤切除术后洞穿性缺损、增生性瘢痕及挛缩畸形等。结果5... 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面颈部畸形缺损的经验,并深入探讨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分型。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面颈部烧伤及创伤性缺损、慢性溃疡、半面萎缩、肿瘤切除术后洞穿性缺损、增生性瘢痕及挛缩畸形等。结果58例股前外侧皮瓣的蒂血管中,45例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7例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其它血供来源包括旋股外侧动脉主干4例,股深动脉1例,股动脉1例。58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远端10%坏死,随访2~19年,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①股前外侧皮瓣可根据蒂血管来源和皮肤血供类型来表示其分型,即“血供来源─血供形式”分型法。②股前外侧皮瓣因其具有恒定而较长的血管蒂、易于解剖分离、能提供充足的组织量以及供区隐蔽等优点,对头面颈部畸形和缺损的修复有独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头面颈部畸形缺损
原文传递
鼻翼软骨肌肉环的修复在唇裂鼻畸形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永生 陈宗基 +4 位作者 孙强 马涛 翁瑞 李益敏 戴利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79-81,85,共4页
目的分析唇裂鼻畸形发生的病理解剖学基础,探索更加符合解剖特点的唇裂鼻畸形矫正方法。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1具单侧唇裂胎儿标本行大体解剖,并结合临床102例唇裂鼻畸形患者的术中所见,进行比较解剖研究。结果正常人外鼻下端存在由鼻... 目的分析唇裂鼻畸形发生的病理解剖学基础,探索更加符合解剖特点的唇裂鼻畸形矫正方法。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1具单侧唇裂胎儿标本行大体解剖,并结合临床102例唇裂鼻畸形患者的术中所见,进行比较解剖研究。结果正常人外鼻下端存在由鼻肌翼部、鼻肌中隔部与鼻翼软骨形成的环状结构,而唇裂患者的这个环状结构发育不良。据此设计了旨在修复鼻翼软骨环的手术方法,临床应用102例,效果良好。结论鼻翼软骨肌肉环是外鼻下端重要的解剖结构。唇裂患者因鼻翼软骨肌肉环发育不良,进而导致了鼻部肌力的失衡。因此,唇裂鼻畸形矫正中修复鼻翼软骨环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翼软骨环 唇裂 鼻畸形
原文传递
眶上动脉连续跨区供血的岛状乳突皮瓣一期鼻头再造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宗基 吴念 牙祖蒙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索眶上动脉连续跨区供血的乳突皮瓣修复鼻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多普勒血流仪探明眶上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与耳后乳突皮瓣联系无误后,制成以眶上动脉供血的岛状乳突皮瓣,经鼻背至额部的皮下隧道转移至鼻头行鼻头再造。结果1例... 目的探索眶上动脉连续跨区供血的乳突皮瓣修复鼻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多普勒血流仪探明眶上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与耳后乳突皮瓣联系无误后,制成以眶上动脉供血的岛状乳突皮瓣,经鼻背至额部的皮下隧道转移至鼻头行鼻头再造。结果1例鼻头缺损患者应用此法再造鼻头获得成功。结论约有57%人群的颞浅动脉在耳廓上极上1cm内有一耳后分支分布到耳后乳突区与耳后动脉吻合,且乳突区皮瓣色泽与面部相近,因此本技术可为鼻再造提供一个新的可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动脉 跨区供血 岛状 皮瓣修复 颞浅动脉 耳后动脉 乳突区 多普勒血流仪 鼻缺损 皮下隧道 方法 动脉吻合 动脉供血 鼻再造 转移 应用 色泽 人群 面部 技术
原文传递
乳房缩小整形术中蒂的选择 被引量:4
12
作者 穆大力 栾杰 +6 位作者 穆兰花 范飞 牛兆河 王凌宇 刘晨 尤建军 王盛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蒂进行乳房缩小整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2003年8月~2005年12月,我中心分别采用中央乳腺蒂、内侧真皮乳腺蒂、外下侧真皮乳腺蒂、下侧真皮乳腺蒂进行乳房缩小整形术共78例156侧,术后分别对乳头乳晕血...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蒂进行乳房缩小整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2003年8月~2005年12月,我中心分别采用中央乳腺蒂、内侧真皮乳腺蒂、外下侧真皮乳腺蒂、下侧真皮乳腺蒂进行乳房缩小整形术共78例156侧,术后分别对乳头乳晕血运情况、患者对外形的满意度、乳头乳晕感觉的保留及切除组织量等进行调查。结果随访时间为术后即刻到1.5年,采用乳腺蒂以及内侧蒂组乳头乳晕无1例出现血运障碍;应用乳腺蒂及外下侧蒂的患者术后对外形满意度较高,分别为96.7%和87.5%;乳腺蒂组术后乳头乳晕感觉保留比例在各组中最高;真皮乳腺下蒂切除组织量最大,平均为753.3g。结论乳房缩小整形术中蒂的选择与乳房肥大程度、乳头乳晕感觉的保留及乳房的形态重塑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轻度乳房肥大,乳腺蒂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对于中度乳房肥大,应根据切口的设计选择下蒂或外下蒂;而对于较重度乳房肥大,则以下蒂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乳房肥大 缩小整形术 乳头乳晕 乳腺 真皮 术后 组织量 设计选择 满意度 应用 血运障碍 外形 随访时间 手术效果 切除 患者 适应证 中心 形态 切口
原文传递
应用Limberg瓣再造耳垂 被引量:6
13
作者 宁金龙 朱飞 +6 位作者 笪向东 李晓静 张林 杨会强 夏赤 宋海兵 高学宏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06-208,232,共4页
目的探讨Limberg瓣再造耳垂的新方法及效果。方法于耳下颈区,根据耳垂的缺损程度,邻接耳垂缺损残迹缘引平行线,设计Limberg瓣或近似矩形瓣(改进),其瓣长约为缺损边长的2倍,宽略大于耳垂缺损游离缘(弧形线),将Limberg瓣切取移位至耳垂缺... 目的探讨Limberg瓣再造耳垂的新方法及效果。方法于耳下颈区,根据耳垂的缺损程度,邻接耳垂缺损残迹缘引平行线,设计Limberg瓣或近似矩形瓣(改进),其瓣长约为缺损边长的2倍,宽略大于耳垂缺损游离缘(弧形线),将Limberg瓣切取移位至耳垂缺损区,瓣远端部分向耳后相互折叠形成新的耳垂。若耳轮下部有缺损,附加上份耳轮向下滑行瓣修复切迹状缺损。结果再造耳垂5例5侧耳一期完成。Limberg瓣或矩形瓣移位无坏死,其中1例人咬伤耳垂缺损回植失败,延期12天,清创即期再造也获得成功。随访12~16个月,再造耳垂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设计Limberg瓣或矩形瓣法再造耳垂,血供可靠,手术简便,损伤小,外形满意,供区瘢痕较隐蔽,是一期耳垂再造值得推崇应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berg瓣 耳垂 再造
原文传递
颗粒脂肪注射隆乳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3
14
作者 穆大力 栾杰 +6 位作者 穆兰花 范飞 牛兆河 王凌宇 刘晨 尤建军 王盛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2003年8月~2005年11月,我中心应用脂肪颗粒分离纯化、多层次多隧道注射、脂肪颗粒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方法,共行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96例;同时,应用抽吸或切除的方法,处... 目的探讨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2003年8月~2005年11月,我中心应用脂肪颗粒分离纯化、多层次多隧道注射、脂肪颗粒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方法,共行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96例;同时,应用抽吸或切除的方法,处理外院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17例。结果对脂肪注射隆乳术患者96例进行随访,随访6个月~2年,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出现脂肪液化、硬结、钙化等并发症。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17例经过抽吸及手术切除后,无1例再次出现并发症。结论控制颗粒脂肪注射量、将脂肪颗粒分离纯化、采用多层次多点注射以增加移植脂肪与周围组织的接触面积、脂肪颗粒中混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脂肪 注射隆乳术 术后并发症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脂肪颗粒 预防方法 手术效果 分离纯化 多层次 周围组织 脂肪液化 应用 效果满意 随访 手术切除 接触面积 注射量 多隧道 中心 移植
原文传递
羟基磷灰石硅胶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滕利 吴国平 +2 位作者 杨志惠 杨锴 卢建建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羟基磷灰石硅胶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4只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于大白兔两侧背阔肌下各置入10mm×4mm×3mm的羟基磷灰石、医用硅橡胶和羟基磷灰石硅... 目的评价新型羟基磷灰石硅胶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4只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于大白兔两侧背阔肌下各置入10mm×4mm×3mm的羟基磷灰石、医用硅橡胶和羟基磷灰石硅胶复合材料,术后2周、1、2、3、6个月分组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测量包膜厚度。结果各期均无明显炎症反应和异物反应,各组包膜结构相似,术后1~6个月,HA-SI及HA组包膜厚度和SI组相比较薄,具有显著性差异。各组包膜厚度在整个实验阶段都呈现出与时间成正相关关系,术后1~2个月包膜厚度的增加最为明显和活跃;而术后2~6个月,几乎无明显变化。结论羟基磷灰石硅胶复合材料组织亲和性良好,且有弹性好、易操作等特点,作为组织代用材料可能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硅橡胶 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峰 李青峰 +1 位作者 顾彬 刘凯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应用神经导管桥接缝合法,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疗效。方法应用可降解几丁糖-生物膜导管,使用套入桥接缝合法,代替以往的端端缝合法修复神经损伤,术后随访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其中8例感觉神经损伤,2例运动神经受损,2例... 目的应用神经导管桥接缝合法,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疗效。方法应用可降解几丁糖-生物膜导管,使用套入桥接缝合法,代替以往的端端缝合法修复神经损伤,术后随访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其中8例感觉神经损伤,2例运动神经受损,2例长段神经移植。随访为6~20个月,8例感觉恢复S3或S3+,1例运动恢复M3,1例M4。2例电击伤患者感觉功能恢复为S2。结论应用神经导管套入缝合法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生物膜 神经导管 周围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先天性颞部凹陷应用脂肪充填与生物代用品充填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蓉 施耀明 +3 位作者 濮哲铭 孙宝珊 许礼根 吴晓军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自体脂肪充填和生物材料充填治疗颞部凹陷的比较,探讨患者更易接受的手术方法。方法比较自体脂肪充填和生物材料充填治疗颞部凹陷的不同方法。结果自体脂肪充填取材简单、安全、费用低,操作方便,外观饱满,手感柔软,但有部分... 目的通过对自体脂肪充填和生物材料充填治疗颞部凹陷的比较,探讨患者更易接受的手术方法。方法比较自体脂肪充填和生物材料充填治疗颞部凹陷的不同方法。结果自体脂肪充填取材简单、安全、费用低,操作方便,外观饱满,手感柔软,但有部分因脂肪吸收而需再次充填。生物材料充填取材容易,可以一次成型,但费用较高,手感较硬,并且有排异反应的风险。结论自体脂肪充填治疗颞部凹陷既可减肥又可美容,不失为1种较好的易为患者接受的手术方法,而生物材料充填需患者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部凹陷 自体脂肪 生物材料
原文传递
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全阴茎皮肤缺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宗基 陈超 +2 位作者 吴念 周刚 李剑琴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评估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全阴茎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阴茎皮肤缺损患者11例。对比观察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与其他方法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4例应用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者,移植的皮肤100%成活,厚薄适中而富有弹性和... 目的评估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全阴茎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阴茎皮肤缺损患者11例。对比观察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与其他方法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4例应用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者,移植的皮肤100%成活,厚薄适中而富有弹性和伸延性,皮片可随年龄生长,修复后的阴茎形态酷似正常,能适应阴茎勃起、疲软的不同状态,一次手术完成治疗,未出现并发症。其他方法:1例表皮植皮者再次用皮管修复,皮管虽经多次修薄,仍显臃肿;2例中厚植皮者均再次手术行挛缩松解、局部皮瓣转移,以添加阴茎皮肤的组织量与伸延度;皮瓣修复4例,有3例再次修整。结论应用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阴茎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简易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阴茎皮肤缺损 临床评价 方法 植皮 再次手术 应用 阴茎勃起 一次手术 完成治疗 皮管 皮瓣转移 皮瓣修复 年龄生长 临床效果 富有弹性 对比观察 不同状态 组织量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行面部整形失败及处理2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黎安 李秦 +4 位作者 王瑛 隋继强 郭卫拉 郑均元 孙燕丹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49-51,共2页
关键词 面部整形 整形外科 鲁开化 外眦 软组织充填剂 隆乳术 鼻背 硅胶假体 颧部 实验观察
原文传递
腹壁浅血管超灌注的腹壁轴型皮瓣即时重建癌根治术后的女阴(附病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国兰 陈宗基 +2 位作者 邹春芳 胡爱民 李剑琴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6,10,共5页
目的探讨腹壁浅血管超灌注的腹壁轴型皮瓣应用于女阴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即时重建的可能性。方法女阴癌行广泛全女阴切除和淋巴清扫后,根据女阴创面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以腹壁浅血管为轴的腹壁皮瓣。皮瓣的范围可超越腹壁浅血管的供血范围... 目的探讨腹壁浅血管超灌注的腹壁轴型皮瓣应用于女阴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即时重建的可能性。方法女阴癌行广泛全女阴切除和淋巴清扫后,根据女阴创面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以腹壁浅血管为轴的腹壁皮瓣。皮瓣的范围可超越腹壁浅血管的供血范围和跨越腹中线,以腹壁浅动脉起始部为旋转点向下转移修复全女阴创面,腹壁供瓣区作局部整形缝合加部分中厚植皮。结果临床应用2例,皮瓣100%成活,色泽形态及功能酷似正常。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腹壁浅动脉超灌注的腹壁轴型皮瓣血运良好、成活率高、抗感染力强,可为全女阴的修复再造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浅血管 超灌注 腹壁皮瓣 即时重建 女阴癌根治性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