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春秋》2024年度征稿启事
1
作者 《新闻春秋》编辑部 新闻春秋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新闻春秋》是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唯一一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学报,是一本以新闻传播史研究为特色,涵盖新闻传播学理论、实务、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21年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年)》。《新闻... 《新闻春秋》是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唯一一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学报,是一本以新闻传播史研究为特色,涵盖新闻传播学理论、实务、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21年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年)》。《新闻春秋》于2019年改为双月刊,每年2、4、6、8、10、12月出版。本刊实行来稿匿名评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一级学会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史 期刊目录 综合性学术期刊 新闻春秋 匿名评审制度 传播学学科
原文传递
他者何以转译真实中国:在华外国人摄制纪录片的“转文化”实践
2
作者 陈峻俊 翟梦迪 新闻春秋 2024年第2期48-58,共11页
“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积极尝试,却被西方媒体冠以“外宣机器”等标签质疑其故事的真实性。本文尝试基于转文化视域,借助“实践范式”的媒介研究路径,对在华外国人摄制纪录片这一媒介实践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在他者... “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积极尝试,却被西方媒体冠以“外宣机器”等标签质疑其故事的真实性。本文尝试基于转文化视域,借助“实践范式”的媒介研究路径,对在华外国人摄制纪录片这一媒介实践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在他者转译真实中国的实践活动中,不仅需要作为“中介物”的纪录片文本生产,还需要平台媒体、国家机构与海内外受众等行动者的联结参与,共同将转译真实中国的媒介实践嵌入国际传播的人类社会实践之中。基于此,研究提出“介入性中国故事”的全球共创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仪式化为机制的“转文化”实践本土想象,为理解新全球化时代“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提供现实与理论维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文化 实践范式 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 纪录片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县级融媒体研究的学术进路、议题谱系与未来展望
3
作者 何志武 游祯武 新闻春秋 2024年第2期15-29,共15页
县级融媒体建设作为我国媒体融合以及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热点话题,引起学术界和业界广泛而持续的讨论。本文使用CiteSpace分析工具,对中国知网563篇县级融媒体研究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的文献进行分析,全景式追溯该类研究的现状、热点... 县级融媒体建设作为我国媒体融合以及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热点话题,引起学术界和业界广泛而持续的讨论。本文使用CiteSpace分析工具,对中国知网563篇县级融媒体研究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的文献进行分析,全景式追溯该类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县级融媒体的研究总体呈现出“∩”字型发展态势,且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之后出现爆发式增长;研究群体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特点,作者间还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研究议题以“媒体融合”为核心形成了相互联结的研究内容,初步形成多元主题相互勾连的知识生产体系,并呈现出从“媒体本位”向“治理本位”的媒介化治理逻辑转向;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功能定位、多元模式、多重困境以及县级融媒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角色定位、功能拓展、经验模式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热点知识群。未来研究需从构建合作网络、拓展研究议题的“学术槽”和加强研究方法等方面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媒体融合 文献计量 热点知识群
原文传递
“Rural China”的媒介建构研究——以《Sixth Tone》为例
4
作者 战迪 李晓莉 新闻春秋 2024年第3期43-55,共13页
乡村文明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乡村的媒介形象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整体形象的感知与理解。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6年-2023年10月31日《Sixth Tone》中国乡村... 乡村文明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乡村的媒介形象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整体形象的感知与理解。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6年-2023年10月31日《Sixth Tone》中国乡村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两大维度进行测量,总结其报道所建构的框架与呈现策略。研究发现,《Sxith Tone》对中国乡村报道时主要采用“经济后果框架”“医疗健康框架”“生态归因框架”“文化表述框架”“教育体系框架”与“政策监督框架”等六种框架。作为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Sixth Tone》在建构与呈现中国乡村媒介形象时能够使用多元、综合的视角展现中国乡村内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村 媒介形象 框架理论 《Sixth Tone》
原文传递
场域视角下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及再造权威——以媒体智库化创新为例
5
作者 陈阳 李宛真 新闻春秋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本文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考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主流媒体以智库化转型的方式来推动媒体融合创新,构建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合理性和未来潜力,并通过理解媒介场的变化,整体把握新型主流媒体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之中的位置。媒体转... 本文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考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主流媒体以智库化转型的方式来推动媒体融合创新,构建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合理性和未来潜力,并通过理解媒介场的变化,整体把握新型主流媒体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之中的位置。媒体转向智库化发展,不仅为场域理论提供了中国个案经验,也借此过程获得政府资源和认可,重新塑造了新时代媒体的职业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转型 场域理论 媒体智库 职业权威
原文传递
“宣传出去,争取过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海外传播研究
6
作者 叶俊 王晗 新闻春秋 2024年第3期3-12,共10页
延安时期,为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形象、争取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海外传播。本研究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用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延安时期,为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形象、争取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海外传播。本研究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用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传播方式,使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手段,并总结出延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海外传播有一致性、灵活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共产党传播思想理论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思想理论传播 海外传播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变逻辑
7
作者 刘小燕 赵甍源 李静 新闻春秋 2024年第1期31-44,共14页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在厘清受众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的动态轨迹,并考察了其受众意识不断深化的深层动因,最后结合百年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过程归纳出经验性策略。...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在厘清受众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的动态轨迹,并考察了其受众意识不断深化的深层动因,最后结合百年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过程归纳出经验性策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从初步确立到不断强化,其深层动因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贯坚持、“统一战线”思想的始终践行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变迁及与时代、环境变化的共振互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实践,国际受众观业已形成,但在实践中运用不足。未来需继续坚持以受众意识为核心,明确受众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受众研究体系,选择并善用能够影响更多国际受众的“第一圈层”受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对外传播 受众意识 “第一圈层”受众
原文传递
全球性媒介仪式的文化符号叙事与全球传播策略——以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
8
作者 赵永华 蒋文月 王靖凯 新闻春秋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新冠疫情重构了个体交往方式,促进了交往空间的数字化与社会的媒介化。东京奥运会在延期一年后以无观众的形式举行,成为奥运史上一场独特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开幕式作为典型的全球性媒介仪式,呈现出高度媒介化、符号化、全球化的特征。... 新冠疫情重构了个体交往方式,促进了交往空间的数字化与社会的媒介化。东京奥运会在延期一年后以无观众的形式举行,成为奥运史上一场独特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开幕式作为典型的全球性媒介仪式,呈现出高度媒介化、符号化、全球化的特征。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对本土与全球文化符号的组合编码,呈现了全球性叙事、本土性叙事、连接性叙事、传承性叙事四种方式,加深了受众对于东京作为两次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印象,展现出日本作为文化大国的自信心理与另类的文化风格,实现了“以人为本,平等多元”的奥运精神叙事,并在仪式中通过感伤与共情唤起后疫情时代下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由此得出跨文化传播的三点启示:重视自我文化认知,精确锚定共同解释项;强化国家责任修辞,用本土语言讲全球故事;巧用非语言符号叙事,消减文化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奥运会 全球性媒介仪式 符号叙事 跨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家庭沟通媒介化中的脱嵌与游离——基于家庭代际间某疫苗信息微信平台沟通的考察
9
作者 姚晓鸥 申焙丰 新闻春秋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家庭沟通是家庭结构得以建立和保持的关键方式,是人际传播研究中的重要命题。本文聚焦于中国家庭中祖代、亲代及子代在微信平台关于某疫苗话题的互动情况,分别从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反馈三个维度考察家庭代际沟通的类型与角色,并... 家庭沟通是家庭结构得以建立和保持的关键方式,是人际传播研究中的重要命题。本文聚焦于中国家庭中祖代、亲代及子代在微信平台关于某疫苗话题的互动情况,分别从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反馈三个维度考察家庭代际沟通的类型与角色,并进一步分析了媒介化家庭沟通对家庭生活的场所边界的消解,以及对家庭生活个体化趋势的促进,由此刻画了新媒介对祖代与子代的脱嵌与游离提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 家庭沟通 媒介化 脱嵌
原文传递
国难时期的视觉动员:《新疆日报》的抗战漫画宣传及其创作特点分析
10
作者 李宏刚 韩月 新闻春秋 2024年第3期76-87,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日报》先后聘请了戴彭荫和鲁少飞等美术工作者,充分利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漫画开展抗战宣传和视觉动员。《新疆日报》的抗战漫画主要有报头漫画、画刊漫画、木刻漫画和连环漫画四种类型,重点围绕宣传抗日救亡理...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日报》先后聘请了戴彭荫和鲁少飞等美术工作者,充分利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漫画开展抗战宣传和视觉动员。《新疆日报》的抗战漫画主要有报头漫画、画刊漫画、木刻漫画和连环漫画四种类型,重点围绕宣传抗日救亡理念、分析反法西斯战争局势、宣扬抗战前线辉煌战果和号召捐款捐物支援抗战等主题开展创作,体现出丰富性、讽刺性、多样性和政治性的特点。《新疆日报》的抗战漫画承担起了战时宣传动员的时代使命,推动了新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同时也为新疆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日报》 抗战漫画 视觉动员 创作特点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新闻史书写范式的创立、发展和探索
11
作者 倪延年 新闻春秋 2024年第3期21-29,65,共10页
当代中国新闻史书写范式创立的基础,一是共产党领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丰富新闻实践,另一是新闻史学界前辈在新闻史书写范式方面的学术积累。在此基础上,第一代新闻史学者创立了“革命阶段十新闻活动”的“中国新闻史”书... 当代中国新闻史书写范式创立的基础,一是共产党领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丰富新闻实践,另一是新闻史学界前辈在新闻史书写范式方面的学术积累。在此基础上,第一代新闻史学者创立了“革命阶段十新闻活动”的“中国新闻史”书写范式。这一书写范式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最后十年,发展成“历史朝代/革命阶段十新闻活动(附新中国建立后台港澳新闻事业)”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书写范式。进入21世纪后,新闻史学界又在“社会(学/史)视角十新闻活动”“总论性书名:综述理论十专题史内容”等新闻史书写范式方面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闻事业研究 新闻史书写范式 新闻史学理论
原文传递
国际传播“对话范式”的关系向度重构——以数博会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实践为例
12
作者 邵华冬 陈瑞欣 袁瑞宁 新闻春秋 2024年第1期45-54,共10页
“对话范式”是近年来指导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范式。然而伴随海外社交媒体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场域,传统“对话理论”面临社会网络关系盲区下的对象偏离和叙事错位困境。本文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聚焦海外社交媒体场域,结合数博会海外... “对话范式”是近年来指导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范式。然而伴随海外社交媒体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场域,传统“对话理论”面临社会网络关系盲区下的对象偏离和叙事错位困境。本文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聚焦海外社交媒体场域,结合数博会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实践,提出国际传播“对话范式”应基于海外社交媒体网络社会关系情境,引入“互动关系”“议题参与关系”和“权力关系”三大社会网络关系线索进行对话重构,以促进国际传播真正“对话”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对话范式 社会网络关系
原文传递
万象更新: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
13
作者 曾林浩 邓绍根 新闻春秋 2024年第2期3-14,共12页
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坚持历史底色,反映学科本色,突出中国特色。古代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强调史料考证,重视跨学科视角。近代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调用理论资源,透视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深描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历程。中华人民共和... 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坚持历史底色,反映学科本色,突出中国特色。古代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强调史料考证,重视跨学科视角。近代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调用理论资源,透视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深描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结合现下新闻传播学相关热点议题,进一步扩展研究深度与广度。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主要聚焦无产阶级办报实践的梳理与总结。本年度,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为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史 中国共产党 新闻传播事业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媒介学视域下的延安时期读报组考察
14
作者 宋佳 童兵 新闻春秋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读报组是延安时期中共联系农村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形式灵活、集体参与、口耳相传的特点满足中共传递意识形态并将其社会化的媒介需要。媒介学视角下,延安时期的读报组既有技术属性的一面,也有社会组织属性的一面。凭借双重属性的互... 读报组是延安时期中共联系农村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形式灵活、集体参与、口耳相传的特点满足中共传递意识形态并将其社会化的媒介需要。媒介学视角下,延安时期的读报组既有技术属性的一面,也有社会组织属性的一面。凭借双重属性的互动与勾连,读报组成为党群关系的中介,实现了中共思想社会化传播与物质性力量转化,由此成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价值承载物。这种中介行为主要体现在延安时期教育机构对报人的培育与改造、中共对读报组的制度化建设、读报人对文本与阅读技术的熟练融合、读报场所选择的灵活性等过程中。以媒介学为视角,本文试图还原“读报组”这一媒介形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功能属性及其转化为社会力量的整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读报组 媒介学
原文传递
方汉奇先生从教70周年新闻教育思想座谈会召开
15
作者 新闻春秋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庆祝方汉奇先生从教70周年以及方先生即将到来的98岁生日,2023年12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召开方汉奇先生从教70周年新闻教育思想座谈会。新闻传播学界众多学者、特邀嘉宾、方先生弟子代表、媒体与出版机构代表和《方汉奇传... 为庆祝方汉奇先生从教70周年以及方先生即将到来的98岁生日,2023年12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召开方汉奇先生从教70周年新闻教育思想座谈会。新闻传播学界众多学者、特邀嘉宾、方先生弟子代表、媒体与出版机构代表和《方汉奇传》作者等近60人到场参会。座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方汉奇 张辉 学院党委书记 新闻教育思想 新闻传播学界 媒体 从教
原文传递
第四届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讨会召开 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新闻舆论新使命
16
作者 新闻春秋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4年5月11至12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召开第四届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4年5月11至12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召开第四届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新闻舆论新使命”为主题,与会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与价值、文化建设与新闻奥论工作新发展、新时代文化传播与传承、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文明交流互鉴等相关议题共话共谋,助力新闻舆论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舆论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传播能力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中国新闻传播学 传播与传承 习近平文化思想
原文传递
“突破与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工作坊”圆满落幕
17
作者 新闻春秋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1月12日,“突破与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工作坊”在海南大学圆满落幕。本次工作坊为期5天,来自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突破与创新”这一主题开展了细致和深入的探讨。本次工作坊由... 1月12日,“突破与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工作坊”在海南大学圆满落幕。本次工作坊为期5天,来自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突破与创新”这一主题开展了细致和深入的探讨。本次工作坊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共同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海南大学 工作坊 中国新闻传播史 突破与创新 新闻传播学界 出版社 中国新闻史学会
原文传递
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女院长女学者论坛召开
18
作者 沈琪蕊 盛铢渝 +1 位作者 李珮 蔡斐 新闻春秋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3月30日,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女院长女学者论坛在山城重庆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本次论坛也是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教育3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科 西南政法大学 学者论坛 山城重庆 中国新闻史学会
原文传递
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问题面向、现实条件与历史使命
19
作者 王汉威 新闻春秋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当前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代表性成果较少,视域上不够宏大,方法上稍显贫瘠,理论上贡献不足,回顾当下外新史学术史中的特定议题,可以发现,当下外新史研究困境的核心原因在于研究领域主体问题的缺乏,这是新闻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核心挑战... 当前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代表性成果较少,视域上不够宏大,方法上稍显贫瘠,理论上贡献不足,回顾当下外新史学术史中的特定议题,可以发现,当下外新史研究困境的核心原因在于研究领域主体问题的缺乏,这是新闻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核心挑战。本文提出了外新史研究如何回答四个“之问”的面向,并从史料、史观、史法三个层面论述了当前外新史研究纵深化发展的现实条件,认为外新史应当在适当的问题面向下濯新史料、拓展史观、创新史法。结合展望的问题面向和既有的现实条件,在世界局势愈发复杂、欧美现代化方案诠释力愈发遭到挑战的当下,我国外新史领域的持续发力也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环节,也是构建现代化全球信息秩序的中国方案、给出人类历史诠释的新闻传播学科方案的有力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自由主义史观 现代化 国际信息传播秩序
原文传递
晚清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的先行者陈炽
20
作者 胡太春 新闻春秋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陈炽,晚清光绪朝人,曾任军机汉头班章京、户部员外郎。甲午战争后期著成《庸书》100篇,其中《报馆》提出“国之利器,不可假人”的办报观点。陈炽在维新派办报活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关条约》签订后,陈炽劝说康有为与之携手创办报... 陈炽,晚清光绪朝人,曾任军机汉头班章京、户部员外郎。甲午战争后期著成《庸书》100篇,其中《报馆》提出“国之利器,不可假人”的办报观点。陈炽在维新派办报活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关条约》签订后,陈炽劝说康有为与之携手创办报刊、学会,以开通维新变法之风气。他不仅主持北京《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的编辑工作,而且将强学会改名为强学书局,使维新运动在北京从秘密走向公开。1896年8月上海《时务报》创刊后,陈炽为该报担任在北京发行和推广工作,并在户部供职之余重新翻译亚当·斯密《原富》,撰写契合救亡图存时代命题的《续富国策》。其中,《畅行日报说》代表了他的办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炽 《报馆》 京版《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畅行日报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