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1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桂英 郑锦阳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精神谱系的源泉,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更彰显思政课程政治属性和“铸魂育人”的本质,有利于揭示出其价值的思想与实践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精神谱系的源泉,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更彰显思政课程政治属性和“铸魂育人”的本质,有利于揭示出其价值的思想与实践来源,丰富其价值理论体系,从而激发与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同时又能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主客体统一于实践活动之中从而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精神 思政课程 价值 源泉 路径
下载PDF
民初北京律师公会对律师执业权益的维护
2
作者 李严成 许耀宗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民初律师在执业维权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司法机关的侵权、军阀的迫害以及当事人的打击报复。作为联系律师与政府中介的律师公会具有保障律师安全、维护律师权益的职能。北京律师公会是民初全国规模、影响最大的律师组织,地处中央政府所... 民初律师在执业维权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司法机关的侵权、军阀的迫害以及当事人的打击报复。作为联系律师与政府中介的律师公会具有保障律师安全、维护律师权益的职能。北京律师公会是民初全国规模、影响最大的律师组织,地处中央政府所在地,具有与中央政府就近交涉维权的便利,在北京律师乃至全国律师受到侵权时,北京律师公会都会出面维权,或与司法部门交涉,或对侵权机构施加压力,或敦促政府保护,努力保障执业律师人身安全,尽力维护律师权益,不仅增强了律师的职业认同,提高了律师的凝聚力,而且扩大了北京律师公会的影响力,加强了其在全国律师组织网络中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律师权益 北京律师公会 保障与救助
下载PDF
“银”字俗体演变考
3
作者 杨小平 阳能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银”字在南部档案、巴县档案、徽州文书等清代写本文献中有不同俗体,类型较多,影响文献的阅读理解与整理研究。本文考辨“艮”“■”“■”“■”“■”“■”等俗体,理清“银”字俗体的演变关系。
关键词 俗字 考释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探析
4
作者 黎见春 胡雯静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42,共8页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诉求,是顺应青少年成长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思政课一体化和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应有之义。针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纵...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诉求,是顺应青少年成长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思政课一体化和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应有之义。针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纵向学段脱节和横向学科分裂、教育主体各自为政和教育队伍缺少协同、教育评价单一和教育手段滞后等问题,必须强化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的协同,处理一体化的对立统一关系,打造纵横结合的育人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
下载PDF
《天人三策》和董仲舒的治国理政思想
5
作者 景国敬 余卫东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6-96,共11页
《天人三策》是董仲舒对汉武帝寻求治国方略所做策问的答复,它集中体现了董仲舒以公羊学之法为汉代更化改制,并为其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董仲舒基于汉代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将儒家王道思想与天道联系起来,要求天... 《天人三策》是董仲舒对汉武帝寻求治国方略所做策问的答复,它集中体现了董仲舒以公羊学之法为汉代更化改制,并为其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董仲舒基于汉代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将儒家王道思想与天道联系起来,要求天子从“正己”出发,借助于“德主刑辅”“王道教化”等治理手段,帮助汉代加强了以天子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式的政治统治,实现了“大一统”的理想目标。董仲舒提出的治国方略也帮助儒家确立了在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正统地位,对中国近两千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三策》 治国理政 更化 德主刑辅 大一统
下载PDF
基于美学视角下的情理之辩——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明榜与暗榜
6
作者 周国春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下,中国古典小说基本遵循中国传统世俗之“理”给小说“定形”,但小说不是史记和教条,寄托个人强烈情感取向、审美理想的“情”往往又给小说“注魂”,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古典小说中传统理性与个人情趣这两张榜现象。明榜... 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下,中国古典小说基本遵循中国传统世俗之“理”给小说“定形”,但小说不是史记和教条,寄托个人强烈情感取向、审美理想的“情”往往又给小说“注魂”,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古典小说中传统理性与个人情趣这两张榜现象。明榜是约定俗成的礼法,是有法之天下;暗榜努力宣泄自我的审美理想,是有情之天下。情理冲突之下,凸显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榜与暗榜 美学视角 情理之辩
下载PDF
绵阳方言的有标记被动句研究
7
作者 梁芝宁 张春泉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5-94,共10页
四川绵阳方言被动句有“着”字句、“拿给”句、“教(给)”句和“等”字句四种,分别以“着”“拿给”“教(给)”“等”为被动标记。这四种被动句在动词构成及语义特征、句式结构和语义色彩上同中有异,有着鲜明的语言特色。文章通过共时... 四川绵阳方言被动句有“着”字句、“拿给”句、“教(给)”句和“等”字句四种,分别以“着”“拿给”“教(给)”“等”为被动标记。这四种被动句在动词构成及语义特征、句式结构和语义色彩上同中有异,有着鲜明的语言特色。文章通过共时对比,细致描写绵阳方言的有标记被动句,以丰富方言被动句研究,对方言保护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方言 被动句 被动标记
下载PDF
学者风采
8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李斌雄法学博士,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研究、中共党史专门史研究。兼任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高校... 李斌雄法学博士,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研究、中共党史专门史研究。兼任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黄冈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党内法规 法学博士 中共党史 特邀研究员 党的学说 武汉大学 高校德育
下载PDF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9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一、学报简介《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理工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湖北省优秀期... 一、学报简介《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理工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期刊。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教育教学、经济学、文学、交叉学科。主要栏目有:矿冶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其中,矿冶文化研究是湖北省期刊特色栏目和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本刊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省教育厅 矿冶文化 地方高校学报 期刊特色 交叉学科 当代中国研究 学术期刊
下载PDF
中国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研究:工作机制、话语分析及话语体系
10
作者 尹铂淳 唐品业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中国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特指中国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隐喻。研究发现,中国政治话语中的隐喻是一种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言语方式,是一种将抽象政治概念具象化、生动化的认知操作,是一种哲理深刻、滋养丰厚、人民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的... 中国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特指中国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隐喻。研究发现,中国政治话语中的隐喻是一种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言语方式,是一种将抽象政治概念具象化、生动化的认知操作,是一种哲理深刻、滋养丰厚、人民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的大实话。这种隐喻的工作机制为话语主体将心智中相关日常经验映射至与之具有相似性的政治概念之中。这种隐喻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坚定的人民立场、广博的人民智慧以及丰富的理论滋养的人民话语。始终坚持知行合一,既要加强对人民话语的研究,还要主动学习人民话语并将其运用至实际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话语 隐喻 工作机制 话语分析 人民话语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武汉地区“煤荒”问题述论
11
作者 周子航 邵泽龙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煤炭作为支撑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公共事业运行和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燃料,在近代燃料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解放战争时期,武汉地区煤荒严重,诱发原因主要有煤矿产量减少、交通运输中断、官商勾结以及恶性通货膨胀等。煤荒深度影响了... 煤炭作为支撑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公共事业运行和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燃料,在近代燃料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解放战争时期,武汉地区煤荒严重,诱发原因主要有煤矿产量减少、交通运输中断、官商勾结以及恶性通货膨胀等。煤荒深度影响了战后复原接收工作,引发了武汉地区内部纠纷,造成水电费用上涨和工业生产停滞,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紊乱。为应对煤荒,国民党湖北省军政当局采取了系列救济措施,但由于救济策略过于短视、煤炭订货贷款政策脱离实际、燃料管理机构疲于应对、恶性通货膨胀快速蔓延等原因,当局未能解决煤荒问题。多重因素作用下,煤荒问题渐成宿疾,难以医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与科学应对下,武汉“煤荒”问题方得以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煤荒 通货膨胀 供需失衡 武汉
下载PDF
1949—1976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深远影响
12
作者 石武英 张鑫田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在复杂而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全盘学习苏联”为基本方针,以工业现代化为起点,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五年计划”是党对于工业现代化探索的主线,1949—1976年我国共执行了4个“五...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在复杂而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全盘学习苏联”为基本方针,以工业现代化为起点,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五年计划”是党对于工业现代化探索的主线,1949—1976年我国共执行了4个“五年计划”,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党和新生的人民政权还对政治制度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在27年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也遭受了严重挫折。27年的探索对改革开放后的接续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明了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大大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为后续的探索和实践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1976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探索 影响
下载PDF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13
作者 刘元慈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武汉工业遗产是武汉近现代工业发展遗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是武汉工业文化的历史见证。文章借助CiteSpace对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词频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的方法,系统呈现武汉市工业遗产保... 武汉工业遗产是武汉近现代工业发展遗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是武汉工业文化的历史见证。文章借助CiteSpace对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词频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的方法,系统呈现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回眸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研究历程,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工业遗产现状、保护和利用原则和模式等领域,在研究力量、研究视角、研究内容、无形的工业遗产价值认知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研究持续深入,需要整合研究力量、拓宽研究视角、延伸研究内容、打破学科壁垒、重视无形工业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工业遗产 保护和利用 回顾与展望 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
下载PDF
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研究
14
作者 李杨 吴一炜 安永军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5-45,共11页
为系统梳理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各维度研究成果,文章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8—2022年6 754篇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性数据分析,展现了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演进趋势,并从经济、产业、体制、地缘、媒介等多个维度归纳了研究侧... 为系统梳理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各维度研究成果,文章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8—2022年6 754篇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性数据分析,展现了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演进趋势,并从经济、产业、体制、地缘、媒介等多个维度归纳了研究侧重点。研究发现: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相关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理论研究在不断发散,宏观研究逐年减少,呈现出不断细化、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在乡村治理、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乡村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创新性研究,探索了乡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研究大体可分为乡村经济研究、乡村治理与路径选择、数字媒介与乡村现代化发展三个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或可加强评价指标研究、相关实证研究、理论创新研究以及数字技术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 新时代 乡村治理 CiteSpace知识图谱
下载PDF
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教学探究
15
作者 张琪 王志鸿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攻关时期,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科融合成为工业化4.0中艺术与科学联袂建构的教育大势。对于技术与艺术难分伯仲夙有争论,思辨设计则站在未来的语境重新审视当下设计的批判性问题并成为教学改革的新... 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攻关时期,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科融合成为工业化4.0中艺术与科学联袂建构的教育大势。对于技术与艺术难分伯仲夙有争论,思辨设计则站在未来的语境重新审视当下设计的批判性问题并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文章以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为例进行解析,总结出从程式到程序的迭代、从思辨到思政的感知、从合作到跨域的聚能、从评价到品鉴的反思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探索,进行思辨和创新性思维训练,掌握设计工具并解决设计问题,从而为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科融合 思辨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回归主体间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导向
16
作者 栾云镪 韩奕皇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主体间性是当代重要的哲学思维,侧重强调交往的互动性,交流的平等性,交互的理解性,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引导其由应然向实然转化,旨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现人、走进人、围绕... 主体间性是当代重要的哲学思维,侧重强调交往的互动性,交流的平等性,交互的理解性,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主体间性,引导其由应然向实然转化,旨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现人、走进人、围绕人、提高人,更好地指导人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培养人对科学信仰的不懈追求,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落实到生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
下载PDF
略论“以石为葬”的葬器之道——兼探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葬石”之谜
17
作者 王定兴 李社教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以石为葬”起源于石器时代,并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受环境、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地域特点,反映了人类对石头认知和精神寄托的复杂情感。当“以石为葬”尊崇地位被金属及其它珍贵物品所取代时,“葬石”则成为墓主人身份... “以石为葬”起源于石器时代,并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受环境、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地域特点,反映了人类对石头认知和精神寄托的复杂情感。当“以石为葬”尊崇地位被金属及其它珍贵物品所取代时,“葬石”则成为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从葬品,并逐步走向冷落和消亡。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部分先秦墓葬中的“葬石”现象,映射出独特的葬俗和文化内涵,体现了“以石为葬”的葬器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石为葬 葬石 葬器之道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对蒙古国的救灾援助及其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
18
作者 闫红果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7-34,共8页
蒙古国是一个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通过提供救灾物资、派遣援外救援队的方式帮助蒙古国应对多种自然灾害、流行病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蒙古国开展救灾减灾防灾领域的合作。中国对蒙古国的救灾援... 蒙古国是一个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通过提供救灾物资、派遣援外救援队的方式帮助蒙古国应对多种自然灾害、流行病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蒙古国开展救灾减灾防灾领域的合作。中国对蒙古国的救灾援助,支持了蒙古国的救灾减灾防灾事业,产生了以“援助”带动“合作”的效应,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是携手打造风险共担、经济互融、政治互信的“中蒙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书写了新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蒙古国 救灾援助 对外援助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共产党宣言》中文明构想的当代出场
19
作者 余昕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文明”是一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对抗性和共产主义文明的本质原则性,由此表明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性。面对百年变局下“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文明”是一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对抗性和共产主义文明的本质原则性,由此表明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性。面对百年变局下“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全新概念,折射出新时代共产党人所秉持的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选择和文明自觉。在此意义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既有助于打破“西方中心论”和重新审视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文明形态,也是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相融通的逻辑必然,为21世纪人类文明观的塑造和消除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抵牾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释义与建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革命”话语的新时代意蕴
20
作者 马闯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革命”话语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重要内容,现在却饱受误解与争论。“革命”话语语义内涵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条件和历史运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发生嬗变,从而表现出不同话语样态和内容。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把握现实... “革命”话语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重要内容,现在却饱受误解与争论。“革命”话语语义内涵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条件和历史运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发生嬗变,从而表现出不同话语样态和内容。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把握现实解蔽“革命”话语,从狭隘性、广义性、实践性三个维度廓清“革命”话语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意蕴。“革命”话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语境下不断升华,新时代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样态出场,既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经典文本 革命话语 时代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