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557篇文章
< 1 2 1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辽宁卷》选稿质量评估会在大连召开
1
作者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33-133,共1页
7月26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辽宁卷》(以下简称《辽宁卷》)选稿质量评估会在大连召开。大连民族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克毅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在国家民委的关心指导下,在辽宁省委统战部... 7月26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辽宁卷》(以下简称《辽宁卷》)选稿质量评估会在大连召开。大连民族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克毅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在国家民委的关心指导下,在辽宁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和宗教委的坚定支持下,学校牵头承担了《辽宁卷》编纂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前《辽宁卷》编纂工作进入到质量评估的新阶段,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集思广益,推动《辽宁卷》编纂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成果 国家民委 编纂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 选稿 质量评估 辽宁省委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进院校
2
作者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2-2,共1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阵地建设,近日,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与中央民族大学合作,组织2名相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阵地建设,近日,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与中央民族大学合作,组织2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深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大学等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式”理论宣讲。宣讲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论宣讲 民族和宗教 沈阳大学 思政课建设 阵地建设 集体学习
下载PDF
满语“哈士蟆”本义辨正
3
作者 王纯忠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清廷定都北京,以产自东北江河水边石缝的哈士蟆进贡作太庙祭品。“哈士蟆”为满语名称,因外形似蝼蛄,又以满语“蝲蛄”称之,即十足目鳌虾亚目河虾科小龙虾。清初汉人不识哈士蟆本物音义,与方言“蛤蟆”音近而混,误认哈士蟆为一种东北青... 清廷定都北京,以产自东北江河水边石缝的哈士蟆进贡作太庙祭品。“哈士蟆”为满语名称,因外形似蝼蛄,又以满语“蝲蛄”称之,即十足目鳌虾亚目河虾科小龙虾。清初汉人不识哈士蟆本物音义,与方言“蛤蟆”音近而混,误认哈士蟆为一种东北青蛙。乾隆年间有学者已作辨析勘误。但音近义乖,误人之深,迄今各种汉语工具书仍延续这种误识误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士蟆 hasima 蝲蛄 lagu 东北小龙虾 满汉误译
下载PDF
清代东北、西北地区流人异同论
4
作者 王玮淇 吕萍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指因犯罪被贬至偏远地区的犯人。清代流人的流放地点大部分位于东北、西北地区,发遣地点与其不同的身份和罪名有关。对于流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清代的流放制度和当时边疆地区的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东北 西北 新疆 流人 发遣
下载PDF
与“新东北文学”的共振——浅析巴音博罗的工业诗歌
5
作者 邱志武 包明山 刘泽平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巴音博罗的工业诗歌描绘了前工业时代风景,并塑造和讴歌了坚韧的劳动者形象。巴音博罗通过诗歌的方式以炙烈的情感直面现实,不仅形象的展现了工业社会中工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而且深入地思考了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作为具有... 巴音博罗的工业诗歌描绘了前工业时代风景,并塑造和讴歌了坚韧的劳动者形象。巴音博罗通过诗歌的方式以炙烈的情感直面现实,不仅形象的展现了工业社会中工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而且深入地思考了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作为具有高超绘画技能的巴音博罗,从理解绘画意象的方式去处理工业诗歌中的意象,由此彰显出独特的工业美学。更为重要的在于,巴音博罗的工业诗歌中透露出一种复古与创新的美学范式,并隐喻出一种哀伤的美学意味。巴音博罗以诗歌的方式与“新东北文学”产生共振,展现出东北工业时代的历史和现实,他的诗歌与“新东北作家群”所书写的文学共同构建了“新东北文学”的丰富面貌,展现出“新东北文学”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博罗 工业诗歌 现实 意象凸显 新东北文学
下载PDF
东北各族人民在两次雅克萨之战中的表现探析
6
作者 白彩红 特木尔巴根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在清朝驱逐沙俄殖民者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中,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索伦部各族人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直接参加了两次围攻雅克萨城的战斗,还承担了供给牲只、代养官马、充应站役等诸多勤务工作,并多次赴... 在清朝驱逐沙俄殖民者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中,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索伦部各族人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直接参加了两次围攻雅克萨城的战斗,还承担了供给牲只、代养官马、充应站役等诸多勤务工作,并多次赴敌后执行侦察任务和向导,给予了前线清军有力的支持,以共同之力保障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也为我国北部边疆地区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各族人民 团结 支援 雅克萨之战 边疆稳定
下载PDF
创新整合知识、理论与方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的核心框架
7
作者 安宇 冯雪红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是民族研究领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理论自觉的核心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的建构应以守正创新为原则,系统整合知识、理论、方法三个层面,全面扩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知识创新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民族...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是民族研究领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理论自觉的核心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的建构应以守正创新为原则,系统整合知识、理论、方法三个层面,全面扩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知识创新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统梳理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问题,深入挖掘阐释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资源,提升对民族和共同体理论的系统性认知。理论创新方面,需总结民族工作实践,聚焦民族团结进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探索新的理论模式,以解释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推动中华民族大团结,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方法创新方面,则需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整体观,注重系统思维,重视实地调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效率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知识体系 理论体系 问题意识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满语和锡伯语亲属称谓及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8
作者 何姗姗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亲属称谓特点能够体现制度文化特征。满语和锡伯语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本文在描写满语和锡伯语血亲称谓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满语和锡伯语血亲称谓的结构和语义特点,探究二者制度文化内涵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
关键词 满语 锡伯语 亲属称谓 制度文化 比较
下载PDF
叶广芩小说中民族与国家的双重认同——以《采桑子》《状元媒》为中心
9
作者 余馨雨 王莉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叶广芩的《采桑子》《状元媒》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小说中体现的民族与国家的双重认同。通过对叶广芩小说文本细读以及创作历史背景分析,深入阐述叶广芩巧妙地运用叙事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和角色塑造揭示满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命运的... 以叶广芩的《采桑子》《状元媒》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小说中体现的民族与国家的双重认同。通过对叶广芩小说文本细读以及创作历史背景分析,深入阐述叶广芩巧妙地运用叙事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和角色塑造揭示满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命运的深刻内在联系,从而强化读者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家国一体的归属感。叶广芩的作品不仅为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文学上的支持,更为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文学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广芩 传统文化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大思政课”背景下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10
作者 张玉迪 乔德中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联系密切,两者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互补的教学内容、融合的实践形式,为此,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发挥教学、教师、学生这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院校 路径
下载PDF
锡伯语格范畴的语义功能研究
11
作者 佟菲菲 邓彦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13-119,132,共8页
格范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语法研究对象,它不仅能够起到名词与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连接作用,还会通过这种相互作用来影响句子的语义功能。本文将对锡伯语的典型格位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它们的语义功能,说明格范畴是不断发展和被认识... 格范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语法研究对象,它不仅能够起到名词与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连接作用,还会通过这种相互作用来影响句子的语义功能。本文将对锡伯语的典型格位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它们的语义功能,说明格范畴是不断发展和被认识的语法内容,揭示格范畴在锡伯语中的语义角色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伯语 名词 格范畴 语义功能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观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12
作者 赵环宇 鞠文强 陈立华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本文以哲学观视角对中外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比较,对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特质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行思考。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应实事求是,正视发展现状;自强不息,积极谋求发展;知行合一,打造民族传统体育世界哲学观;内在超越,打破... 本文以哲学观视角对中外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比较,对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特质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行思考。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应实事求是,正视发展现状;自强不息,积极谋求发展;知行合一,打造民族传统体育世界哲学观;内在超越,打破思维禁锢;以人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哲学 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五个认同”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理路
13
作者 杨维国 曾晓娟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针对目前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建设与文化氛围营造不足、党的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针对目前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建设与文化氛围营造不足、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教学与党建活动不够丰富、实践组织力度不足等,遵循“知情意信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出通过思政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构建、党性修养培育、民族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路径,更好地实现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文化
下载PDF
清代盛京兵部邮驿职能初探
14
作者 徐嘉聿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盛京兵部的邮驿系统是指清代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地区以驿站为核心的信息传递、物资转运和人力资源调配等共同构成的官方行政体系。盛京地区既是清朝统治的后方基地,也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因此为有清一代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盛京兵部系... 盛京兵部的邮驿系统是指清代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地区以驿站为核心的信息传递、物资转运和人力资源调配等共同构成的官方行政体系。盛京地区既是清朝统治的后方基地,也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因此为有清一代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盛京兵部系陪都五部之一,其邮驿系统在各种政治军事活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职能对清代盛京地区的基层治理与东北边疆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 盛京兵部 邮驿 边疆安全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民族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15
作者 贾真 何佳芮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教育引导民族院校各族学生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既是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教育引导民族院校各族学生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既是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亦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更是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本文以民族院校思政课为研究对象,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从价值意蕴、基本原则和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此提质增效,发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作用,发挥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民族院校 思政课 思考与实践
下载PDF
西藏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成效及经验研究
16
作者 岳中星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针对西藏边境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条件相对困难的客观情况,党中央指导西藏自治区政府,积极开展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并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呈现出经济繁荣、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本文通过回顾西藏... 针对西藏边境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条件相对困难的客观情况,党中央指导西藏自治区政府,积极开展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并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呈现出经济繁荣、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本文通过回顾西藏自治区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的背景和历程,力求总结和探索西藏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边疆小康村 兴边富民
下载PDF
柯立夫《元代达鲁花赤竹温台神道碑研究》指瑕
17
作者 孟鑫 李俊义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美国蒙古学家、汉学家柯立夫撰写了对三方元代汉蒙文合璧石碑的系列英文研究长文,为三篇汉蒙文合璧碑文做了详尽的翻译、注释以及准确的蒙古文拉丁转写,在七十余年后的今日,仍堪称无出其右者。然而,由于文化差...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美国蒙古学家、汉学家柯立夫撰写了对三方元代汉蒙文合璧石碑的系列英文研究长文,为三篇汉蒙文合璧碑文做了详尽的翻译、注释以及准确的蒙古文拉丁转写,在七十余年后的今日,仍堪称无出其右者。然而,由于文化差异、资料缺失等各种原因,柯立夫的研究仍不免脱漏、误读之处。本文基于对《元代达鲁花赤竹温台神道碑研究》的译注,总结了在译注过程中发现的原文中数处讹误,并征引相关史料、研究加以考证,以期更好地将中文译注本呈现给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汉蒙文合璧碑刻 柯立夫
下载PDF
少昊进入两汉国家祭祀略考
18
作者 卢燕华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我国古代国家祭祀中一直不断吸收新的神明以适应政治需求。少昊作为东夷部族神明,在西汉时被融入国家祭祀中,从此配享祭祀一千余年。经历改变世系进入中原神明家谱、借助五行配合五德融合形象、模糊文化身份隐藏文化属性三个路径,在考... 我国古代国家祭祀中一直不断吸收新的神明以适应政治需求。少昊作为东夷部族神明,在西汉时被融入国家祭祀中,从此配享祭祀一千余年。经历改变世系进入中原神明家谱、借助五行配合五德融合形象、模糊文化身份隐藏文化属性三个路径,在考证过程中,能够重新认识少昊身上的文化属性,看到五帝神话里面被隐藏的中华文明的多元逐渐走向一体的过程。因此,应该重新认识少昊身上的神话,重新认识神话里面隐含的历史信息,并为其赋予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昊 五帝 神话
下载PDF
《五体清文鉴》研究文献综述
19
作者 任媛 闫铃钰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满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崇尚满语骑射是满人的传统。清朝发展至乾隆时期,满语骑射本领大不如前,满语的袭取也逐渐被忽视,清政府为巩固满语的地位,官修了大量满语文辞书以供各民族学习满语。其中从一体至五体的“清文鉴”系列是清代皇... 满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崇尚满语骑射是满人的传统。清朝发展至乾隆时期,满语骑射本领大不如前,满语的袭取也逐渐被忽视,清政府为巩固满语的地位,官修了大量满语文辞书以供各民族学习满语。其中从一体至五体的“清文鉴”系列是清代皇帝钦定的大型语义分类百科词典。文章分析以往学者对《五体清文鉴》研究的相关论文专著,发现国内外学者多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成果颇丰。揭示了清代历史上各民族间互通往来的事实。为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角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今日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文鉴 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浅析内蒙古“三少民族”多重文化的相互影响
20
作者 莫日根 艾力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是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少数民族,由于这三个民族生活在同一区域,在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进而不断交往交流交融。挖掘“三少民族”文化在交流中所体现的共性因素,不仅有...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是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少数民族,由于这三个民族生活在同一区域,在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进而不断交往交流交融。挖掘“三少民族”文化在交流中所体现的共性因素,不仅有利于内蒙古民族工作深入开展,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内蒙古“三少民族”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