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570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Gebra软件助力物理规律深入学习——以初中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典荣 夏卿 韦陶 物理之友 2024年第3期55-57,71,共4页
GeoGebra软件具有强大的几何作图和函数呈现功能。利用此软件分析动态物体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物像距离变化、物速与像速关系等实验难以观测的细节,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成像的规律,提高学生物理与数学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 GeoGebra 透镜成像 动点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润德行 转识成智谱华章
2
作者 陈斌 孙林燕 物理之友 2024年第3期3-6,11,共5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追求理性自明、意志自主、情感自得的德性养育,正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所在。课程思政是全员、全科、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能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素养目标与“立德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追求理性自明、意志自主、情感自得的德性养育,正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所在。课程思政是全员、全科、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能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素养目标与“立德树人”的课程宗旨融为一体,达到润泽德行、转识成智的理想境界。本文通过回顾科学探究历程、放眼祖国千秋伟业、展望未来世界变局,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赋能学生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转识成智 科学精神 家国情怀 责任担当
原文传递
向伽利略学习做研究
3
作者 帅厚梅 李庆国 物理之友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从物理学史中可以看到很多科学家做研究时采用的重要的方法、做出的智慧的选择、持有的积极的信念与宝贵的精神等,本文就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段物理学史为例对这些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 伽利略 自由落体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原文传递
把“启迪思维”融入教学设计之中——以“简谐运动”为例
4
作者 李庆国 帅厚梅 物理之友 2024年第8期16-18,共3页
科学思维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之一。本文以“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为例,思考教师如何通过问题设置、实验设计等方式把“启迪思维”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 简谐运动 教学设计 科学思维
原文传递
立足课标 依托教材 研究高考 培育素养——高中物理“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二轮复习的思考
5
作者 王治国 物理之友 2024年第8期79-82,88,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近三年江苏物理高考卷“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部分的考查情况及命题特点,针对高三物理“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部分的复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精研教材 建构网络 关注能力 插图研究 实验资源
原文传递
初中物理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6
作者 孙九林 物理之友 2024年第3期76-79,共4页
“跨学科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新增加的内容。本文以“自制水果电池”实践型活动作业为例,论述了S-PDCA理念下初中物理实践型作业的类型、设计要求及评价的维度。
关键词 S-PDCA 实践 作业 评价
原文传递
物理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7
作者 吴志山 物理之友 2024年第9期64-67,71,共5页
本文从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学互动等角度,探讨了导致“懂而不会”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理解、加强过程分析能力、建构关联物理模型、提炼创新解题方法和增强教学互动。
关键词 物理学习 懂而不会 成因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习题设计与思考
8
作者 张婷玉 物理之友 2024年第1期85-87,共3页
本文就学生学习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一节时的思维障碍点开展习题设计,并就习题设计的意图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行分析,力求突破传统冗杂的习题设计,另外就习题设计给出了反思。
关键词 平面镜成像 思维障碍 习题设计 原始物理问题
原文传递
基于学生前概念培育物理观念的教学实践——以“磁场磁感线”的教学为例
9
作者 张传兵 物理之友 2024年第7期20-22,24,共4页
学生的前概念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新概念的基础,但同时也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干扰。教师应重视前概念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在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或探究实验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显化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实验、类比和迁移等方法,... 学生的前概念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新概念的基础,但同时也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干扰。教师应重视前概念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在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或探究实验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显化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实验、类比和迁移等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新概念体系,培育学生的物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概念 物理观念 教学实践 磁场 磁感线
原文传递
深化理解 聚焦素养 让高三复习从知识建构到思维进阶
10
作者 夏广平 物理之友 2024年第5期3-5,10,共4页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知识建构是教学路径,思维进阶是教学目标。本文以高三复习课为例,探讨教师如何通过深化“3个理解”、聚焦“5种思维”,促成学生的学习从知识建构到思维进阶的跨越。
关键词 思维进阶 高考评价 高三复习
原文传递
项目式教学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助学案开发与实践——以“滑轮”为例
11
作者 李帆 白东升 王娜娜 物理之友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助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导航仪”,具有助思、助练、助评的作用。基于项目式教学理念设计开发新型助学案,以任务驱动——项目推进——问题导学为主体骨架设计层层递进的项目学习活动,可以有效解决问题设计不佳、缺乏情境创... 助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导航仪”,具有助思、助练、助评的作用。基于项目式教学理念设计开发新型助学案,以任务驱动——项目推进——问题导学为主体骨架设计层层递进的项目学习活动,可以有效解决问题设计不佳、缺乏情境创设以及前置学习任务等问题,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助学案 初中物理
原文传递
基于“P-G-R”范式的物理复习课课堂重构初探——以“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分析”为例
12
作者 吕琪 物理之友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本文以“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分析”为例,设计情境问题、变式引导、评价反馈,阐明“P-G-R”范式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性、注重课堂生成性和关注教学评价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P-G-R”范式 物理复习课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学习进阶培养高阶思维的初中物理实验习题教学——以“探究浮力和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实验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俊 刘佳华 物理之友 2024年第4期91-93,96,共4页
阿基米德原理是中考热点内容。针对“探究浮力和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实验习题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笔者基于学习进阶理论,以利用不同物体进行拓展实验以及简化实验方案为两条进阶路径,对该实验习题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此外,笔者在实验习... 阿基米德原理是中考热点内容。针对“探究浮力和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实验习题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笔者基于学习进阶理论,以利用不同物体进行拓展实验以及简化实验方案为两条进阶路径,对该实验习题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此外,笔者在实验习题教学中还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阶 高阶思维 阿基米德原理
原文传递
2023年福建高考物理压轴题评析及启示
14
作者 施生晶 车慧清 罗华权 物理之友 2024年第5期86-89,92,共5页
2023年福建高考物理压轴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体现了基础性、灵活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本文从考查意图、试题解析及启示、数据情况与错因分析、模型溯源、试题拓展等方面对该题进行评析,并针对压轴题的备考提出... 2023年福建高考物理压轴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体现了基础性、灵活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本文从考查意图、试题解析及启示、数据情况与错因分析、模型溯源、试题拓展等方面对该题进行评析,并针对压轴题的备考提出复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轴题 模型 拓展 能量 动量
原文传递
指向科学思维与探究的学科素养水平评价方式研究——北京高考实验压轴试题评析
15
作者 朱睿 吴广国 +1 位作者 谢振兴 邹斌 物理之友 2024年第7期77-80,84,共5页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北京高考物理实验压轴题的出题特点以及实验题中关于科学思维能力水平的考查方式,发现实验题不仅限于对实验的核心知识、规律、原理、操作、数据处理等考查,更着重考查利用物理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北京高考物理实验压轴题的出题特点以及实验题中关于科学思维能力水平的考查方式,发现实验题不仅限于对实验的核心知识、规律、原理、操作、数据处理等考查,更着重考查利用物理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以2023年北京高考实验压轴题为例,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详细解答,体会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方法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该题中关于科学思维水平的考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高考 科学思维 一题多解 运动合成与分解
原文传递
评价系统应用于初中实验复习的实践与启示
16
作者 余晟晟 陈霖涛 +1 位作者 王照坤 陆建隆 物理之友 2024年第9期74-78,共5页
针对实验评价反馈不足、实验问题挖掘不够深入以及实验设计缺乏情境体验等教学中的痛点,本文引入了实验评价系统来辅助教学,探讨了该系统的特色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实验复习的创新方法。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 针对实验评价反馈不足、实验问题挖掘不够深入以及实验设计缺乏情境体验等教学中的痛点,本文引入了实验评价系统来辅助教学,探讨了该系统的特色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实验复习的创新方法。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了聚焦智能技术,提升教师测评素养;注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验素养;创新复习方式,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三条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评价系统 智能测评 初中实验复习 电学实验
原文传递
一道宏微结合题目多种解法的探讨及教学启示
17
作者 满娜 吴广国 邹斌 物理之友 2024年第8期89-91,共3页
本文对一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题目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该题目的考查要点、解题思路,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同时,本文比较了这些解法在模型建构和思维路径上的区别与联系。最终,对宏微结合题目的特色和考查目标给出了一些教学思... 本文对一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题目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该题目的考查要点、解题思路,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同时,本文比较了这些解法在模型建构和思维路径上的区别与联系。最终,对宏微结合题目的特色和考查目标给出了一些教学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结合 一题多解 模型建构 教学启示
原文传递
关于菲涅尔透镜半径上限的讨论——对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第八题的商榷
18
作者 李松 李忠相 物理之友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第八题认为,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发生全反射时对应的半径,即为菲涅尔透镜半径的上限。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表明,全反射现象只发生于一个特定的半径处,大于该半径处全反射现象不再存在,不能将此半径作为菲涅尔...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第八题认为,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发生全反射时对应的半径,即为菲涅尔透镜半径的上限。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表明,全反射现象只发生于一个特定的半径处,大于该半径处全反射现象不再存在,不能将此半径作为菲涅尔透镜半径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尔透镜 全反射 物理竞赛
原文传递
初中物理跨学科教学探索——以“看得见的温度”教学主题为例
19
作者 仲坤 袁梦琪 +2 位作者 史浩成 耿畅妍 马伟远 物理之友 2024年第5期59-61,65,共4页
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看得见的温度”教学主题为例,给出了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路径,在融入STEA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设计了科普宣传、调查报告、手工制... 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看得见的温度”教学主题为例,给出了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路径,在融入STEA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设计了科普宣传、调查报告、手工制作、创客设计四个教学模块,为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 跨学科教学
原文传递
巧用影片素材情境 深入挖掘物理元素——以电影《流浪地球2》为例
20
作者 卢佳慧 荆鹏 侯恕 物理之友 2024年第4期28-30,34,共4页
将电影素材中丰富的情境巧妙转化为物理教育教学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打造物理特色“课堂思政”。本文以电影《流浪地球2》为例,深入挖掘其中的物理元素,探索将电影素材融入物理教学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情境素材 问题情境 物理教学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