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56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念志教授以肺痹论治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园园 张念志(指导)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对张念志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其认为,应从肺痹论治CTD-ILD,肺痹是由五体痹病久不愈、邪气内舍所致,该病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中虚和瘀是其主要病机特点,气阴两虚为致病之本,应将益气... 对张念志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其认为,应从肺痹论治CTD-ILD,肺痹是由五体痹病久不愈、邪气内舍所致,该病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中虚和瘀是其主要病机特点,气阴两虚为致病之本,应将益气养阴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并随着疾病分期加用清热解毒、化痰祛瘀之剂,随症加减,常取得良好的疗效。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肺痹 气阴两虚 临床经验 张念志
原文传递
曹奕教授通过针灸联合温经浴袋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2
作者 杨浩 李金菊 +2 位作者 杨佳 俞红五 曹奕(指导)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5-17,共3页
介绍名老中医曹奕教授通过针灸联合温经浴袋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其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脏腑失调,阴阳失衡,痰瘀互结,虚实夹杂,针刺治疗以扶正补虚、调和阴阳、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同时配合督脉灸... 介绍名老中医曹奕教授通过针灸联合温经浴袋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其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脏腑失调,阴阳失衡,痰瘀互结,虚实夹杂,针刺治疗以扶正补虚、调和阴阳、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同时配合督脉灸及温经浴袋熏洗,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针刺 督脉灸 温经浴袋 临床经验 曹奕
原文传递
胃癌相关血浆环状RNA的筛选及其母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3
作者 杨伟林 苏嵘 +2 位作者 谢富佳 李德红 李海龙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目的筛选胃癌相关血浆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基因,验证初筛circRNA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母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ircRNA基因芯片技术,获取circRNA在胃癌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血浆... 目的筛选胃癌相关血浆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基因,验证初筛circRNA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母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ircRNA基因芯片技术,获取circRNA在胃癌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血浆中的表达谱,筛选出胃癌患者与正常体检者之间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circRNA;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候选circRNA基因,分析前10个circRNA对应母基因中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表达倍数大于2倍的母基因[睾丸表达10基因(TEX10)、硫酸肝素蛋白多糖2(HSPG2)、微管蛋白ε和δ复合物1(TEDC1)、整合素亚单位β4(ITGB4)、ADP核糖基化因子GTPase激活蛋白1(ARFGA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不同增殖阶段、不同分化程度、有无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同淋巴结转移、不同临床病理组织亚型患者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表达。结果通过分析胃癌患者血浆相关circRNA表达谱,共发现566种circRNA在胃癌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68种circRNA表达水平差异超过2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筛选得到20个候选circRNA基因。母基因TEX10、HSPG2、TEDC1、ITGB4、ARFGAP1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上调表达(P<0.001),在不同增殖阶段、不同分化程度、有无Hp感染、不同淋巴结转移、不同临床病理组织亚型患者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胃癌相关血浆circRNA表达谱,并初步筛选出在胃癌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20个circRNA基因;血浆中升高的hsa_circ_0087773、hsa_circ_0010697、hsa_circ_0033634、hsa_circ_0045686、hsa_circ_0061150所对应的母基因TEX10、HSPG2、TEDC1、ITGB4、ARFGAP1在胃癌组织中亦上调表达,这对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状RNA 表达谱 母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血脉通2号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张卫东 赵权 +3 位作者 张琪 廉源沛 朱力 颜晓静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1-69,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加味血脉通2号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进而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研究整合数据库(TCMID)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加...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加味血脉通2号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进而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研究整合数据库(TCMID)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加味血脉通2号颗粒相关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查找与AS相关的靶点,并将二者靶点通过基因标准化后进行映射;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活性成分140个,成分相关靶点943个,AS疾病靶点2157个,药物-疾病的交集靶点389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291个,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943个、细胞组成(CC)条目98个、分子功能(MF)条目250个,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分解、酶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49条,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癌症、肿瘤坏死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加味血脉通2号颗粒可能是熊果酸、谷甾醇等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MAPK3、MAPK8、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等多靶点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而治疗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加味血脉通2号颗粒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武威汉代医简所载“甘逐”本草考证
5
作者 石开玉 丁莹 +2 位作者 叶青 赵丽 董业宏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4-87,共4页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武威汉代医简所载“甘逐”进行名称、原植物、产地、采收与炮制等方面的考证。“甘逐”即中药甘遂,以产地得名,作为药品正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直至今日;甘遂的原植物来源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武威汉代医简所载“甘逐”进行名称、原植物、产地、采收与炮制等方面的考证。“甘逐”即中药甘遂,以产地得名,作为药品正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直至今日;甘遂的原植物来源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隋唐以前,甘遂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唐宋后扩展至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现广泛分布于全国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甘遂在春、秋两季采挖其根,干燥后药用,其炮制方法在古代多种多样,今天主要沿用了宋时的醋制法;甘遂药用价值较大,药用史近两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甘遂 药用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脾胃培源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炎症及COX-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陈亮亮 丁义侠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炎症及环氧合酶-2(COX-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脾胃培源方治疗CAG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从54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通过饮用氨水联合脱...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炎症及环氧合酶-2(COX-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脾胃培源方治疗CAG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从54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通过饮用氨水联合脱氧胆酸钠溶液灌胃的方法制备CAG大鼠模型,10周后,将模型复制成功的4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脾胃培源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各组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情况;取大鼠胃组织,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学改变,并分别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3种方法检测大鼠胃组织中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脾胃培源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脾胃培源方各剂量组大鼠胃组织中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萎缩,炎性细胞全层浸润;脾胃培源方可明显改善及修复大鼠胃黏膜,减轻胃黏膜损伤。结论 脾胃培源方可促进CAG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改善及修复大鼠胃黏膜,作用机制与其抑制COX-2的过度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培源方 胃黏膜 病理改变 炎症反应 环氧合酶-2 大鼠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硬性痛经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50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陈柏书 刘思韵 +2 位作者 龙金玲 李迎真 罗依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硬性痛经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温经汤治疗,治疗组采用硬性痛经膏敷贴关元穴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 目的观察硬性痛经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温经汤治疗,治疗组采用硬性痛经膏敷贴关元穴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40/50),治疗组为90.0%(4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性痛经膏敷贴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痛经膏 关元穴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痛经症状评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大麻二酚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空间记忆障碍的调节及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呼延丽 杨瑛 唐仲亮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BD)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空间记忆障碍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ApoE^(-/-)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poE^(-/-)组和ApoE^(-/-)+CBD组,每组9只。ApoE^(-/-)+CBD组小鼠每天予CBD 10 mg... 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BD)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空间记忆障碍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ApoE^(-/-)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poE^(-/-)组和ApoE^(-/-)+CBD组,每组9只。ApoE^(-/-)+CBD组小鼠每天予CBD 10 mg/kg腹腔注射,ApoE^(-/-)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21 d。最后一次注射后,通过旷场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研究CBD对ApoE^(-/-)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焦虑情绪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培养原代神经元,分为野生型(WT)组、WT+CBD组、ApoE^(-/-)组、ApoE^(-/-)+CBD组4组,观察各组神经元的分化情况。结果ApoE^(-/-)+CBD组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高于Apo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T组比较,ApoE^(-/-)组神经元轴突长度和胞体大小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poE^(-/-)组比较,ApoE^(-/-)+CBD组神经元轴突长度和胞体大小均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oE^(-/-)组比较,ApoE^(-/-)+CBD组小鼠大脑皮层中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2(TRPV2)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型亚基α和δ(CaMKIIα/δ)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D可抑制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空间记忆障碍,减弱ApoE基因敲除小鼠大脑神经元分化障碍,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TRPV2/AKT/CaMKIIα/δ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记忆障碍 载脂蛋白E基因 大麻二酚 旷场实验 新物体识别实验 神经元分化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2 小鼠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青春期双酚S暴露对雌性小鼠神经行为及脑组织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张晓敏 侯雨函 +1 位作者 马凯龙 张永利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研究青春期双酚S(BPS)暴露对雌性小鼠神经行为及脑组织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2只4周龄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BPS低、中、高剂量组4组,每组13只。给予不同剂量BPS染毒8周后,通过旷场试验和Morris水... 目的研究青春期双酚S(BPS)暴露对雌性小鼠神经行为及脑组织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2只4周龄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BPS低、中、高剂量组4组,每组13只。给予不同剂量BPS染毒8周后,通过旷场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观察,并检测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物酶(CAT)的活性。结果旷场试验结果显示,青春期BPS暴露雌性小鼠的焦虑情绪和自发活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除第5天BPS中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其他3组(P<0.05)外,青春期暴露于BPS的雌性小鼠与对照组雌性小鼠成年后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暴露于BPS的雌性小鼠脑组织内氧化应激指标(MDA、SOD、GSH-Px、CA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期BPS暴露对雌性小鼠神经行为无明显影响,也未致使小鼠脑组织出现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 青春期 雌性小鼠 氧化应激 神经行为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阜阳汉简《万物》中“商坴”考证
10
作者 石开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通过查阅古今医药文献资料,对阜阳汉简《万物》中所载的“商坴”进行名称、原植物、产地、采收、炮制、食用及药用等方面的考证。认为坴、陆二字音同相通,陸本作坴,小篆加阜作陸,今简体字作陆,“商坴”即商陆,自《神农本草经》始作为药... 通过查阅古今医药文献资料,对阜阳汉简《万物》中所载的“商坴”进行名称、原植物、产地、采收、炮制、食用及药用等方面的考证。认为坴、陆二字音同相通,陸本作坴,小篆加阜作陸,今简体字作陆,“商坴”即商陆,自《神农本草经》始作为药品正名载录而沿用至今;其原植物来源是今商陆科商陆属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多采其根部干燥后入药;汉时其产地在陕西咸阳,南北朝时江、浙、皖、沪一带均产,宋以后产地进一步扩大,现分布于全国各地,而陕西、山西一带是其道地产区;常在秋季至次年春季采收,挖取根部,除去地上茎、须根及泥沙,洗净,切成块或片,晒干或阴干;其炮制古法有净制、切制、浸制、蒸制、熬制、煮制、酒炙等多种,今多用醋炙法;商陆自古就可食用,而药用更广,具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外用解毒散结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腹水、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 阜阳 汉简 商陆 考证
原文传递
“五诊四辨”的中西医临床新思维
11
作者 黄汉超 蔡伟才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细化中医诊病要点,凸显中医诊病的独到优势,提出了“五诊四辨”中西医临床新思维,并进行深入探讨。“五诊”是在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添加了“查诊”,“四辨”是以八纲辨证为基础,把辨证内容概括为辨病位、病性、病邪和病势4项内... 为细化中医诊病要点,凸显中医诊病的独到优势,提出了“五诊四辨”中西医临床新思维,并进行深入探讨。“五诊”是在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添加了“查诊”,“四辨”是以八纲辨证为基础,把辨证内容概括为辨病位、病性、病邪和病势4项内容。该诊病体系是对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有益补充,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发掘中医经典古籍,反思临床治疗得失,更有利于构建更为系统完整、客观详细的中医诊病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诊四辨 中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 诊病体系
原文传递
韩斐教授运用引经药治疗抽动障碍经验
12
作者 范菲 张思 +1 位作者 王思蒙 韩斐(指导)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介绍韩斐教授运用引经药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为抽动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韩教授治疗抽动障碍,在心、肝、肺三脏同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儿的抽动症状特点使用具有“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将辨病、辨证与辨症体现在引经药的使... 介绍韩斐教授运用引经药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为抽动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韩教授治疗抽动障碍,在心、肝、肺三脏同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儿的抽动症状特点使用具有“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将辨病、辨证与辨症体现在引经药的使用中,使诸药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抽动障碍患儿眼部、头颈部、四肢等部位抽动以及喉咙发声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引经药 名医经验 韩斐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六味安消颗粒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佳 李伟 +4 位作者 余秋香 李思雨 王添敏 宋慧鹏 张慧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22,共15页
目的探讨六味安消颗粒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六味安消颗粒的化学成分,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DrugBank数据... 目的探讨六味安消颗粒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六味安消颗粒的化学成分,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DrugBank数据库筛选六味安消颗粒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对应靶点,采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检索FC疾病靶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获得六味安消颗粒治疗FC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分析其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利用AutodockVina.2.0对获得的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六味安消颗粒中共鉴定出化学成分61个;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山柰酚、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大黄酸、异土木香内酯、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可能通过细胞肿瘤抗原(TP53)、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核心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FC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证实上述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间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了六味安消颗粒治疗FC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及药物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六味安消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6种成分含量
14
作者 李洁 石晓峰 +4 位作者 董学凤 张家旭 叶倩女 范彬 王新娣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6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CAPCELLPAK C_...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6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CAPCELLPAK C_(18)(2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分别为273,260,230,228,305,35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0209X+193.54(r=0.9992),Y=16415X-118.55(r=0.9993),Y=8735.8X-5072.6(r=0.9992),Y=13658X-39219(r=0.9999),Y=82092X+25114(r=0.9990),Y=43038X+11152(r=0.9992),分别在0.2594~5.1886,0.7589~15.1782,1.2475~24.9500,11.7005~234.0093,3.3526~67.0513,2.7802~55.60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7%~1.4%(n=6),0.7%~1.9%(n=6),0.5%~1.0%(n=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7%,100.41%,99.60%,100.57%,100.29%,99.49%,RSD分别为2.0%,1.9%,1.8%,1.6%,1.8%,1.8%。结论该法具有提取简便、提取率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可作为紫斑牡丹籽壳中6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籽壳 没食子酸 氧化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白藜芦醇 木犀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补肾安胎冲剂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杨春荣 余欣慧 +2 位作者 程红 储继军 李元琪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补肾安胎冲剂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3~4周龄雌性SD大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骨髓核细胞,收集培养7 d的细胞,分别通过双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补肾安胎冲剂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3~4周龄雌性SD大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骨髓核细胞,收集培养7 d的细胞,分别通过双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EPCs表面标志物等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大鼠骨髓来源EPCs。制备补肾安胎冲剂含药血清,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5%,10%,15%,20%)补肾安胎冲剂含药血清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的大鼠骨髓来源EPCs的增殖率;通过Transwell法检测大鼠骨髓来源EPCs的迁移能力。结果经双荧光染色法鉴定,所培养细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荆豆凝集素-1(FITC-UEA-1)双荧光染色呈双阳性;免疫荧光染色后,EPCs特异性表面抗原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CD13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染色均呈阳性,其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4.7%,93.8%,98.8%,提示培养的细胞为EPCs。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的补肾安胎冲剂含药血清干预培养后,5%,10%,15%浓度含药血清可促进大鼠骨髓源性EPCs增殖,其中10%浓度含药血清作用48 h的细胞增殖率最高(50.34%);Transwell法检测结果显示,每高倍镜视野下对照组及含药血清组(10%)EPCs平均迁移细胞数分别为(51.0±7.94),(105.5±15.22)个,与对照组比较,含药血清组(10%)EPCs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结论补肾安胎冲剂含药血清可增强大鼠骨髓源性EP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且10%浓度作用48 h EPCs的增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安胎冲剂 含药血清 内皮祖细胞 增殖能力 迁移能力 大鼠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垂盆草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16
作者 潘鑫 秦宝福 +2 位作者 史学礼 王蓉 周光姣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建立垂盆草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垂盆草护肝颗粒中垂盆草、佛手、栀子、黄连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垂盆草护肝颗粒中五味子醇甲、栀子苷含量,色谱柱为C_(18)柱(250.0 mm×4.6 mm,5μm)... 目的建立垂盆草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垂盆草护肝颗粒中垂盆草、佛手、栀子、黄连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垂盆草护肝颗粒中五味子醇甲、栀子苷含量,色谱柱为C_(18)柱(250.0 mm×4.6 mm,5μ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五味子醇甲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50 nm;栀子苷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10∶9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好,且阴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和栀子苷分别在0.63~31.60,5.86~58.6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2%,98.19%,RSD分别为1.00%,0.99%;五味子醇甲、栀子苷的含量分别为0.051,1.249 mg/g。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鉴别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为垂盆草护肝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护肝颗粒 五味子醇甲 栀子苷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石学敏针灸验案特辑》中治疗中风中经络期偏瘫用穴规律
17
作者 何达 余嘉伟 +4 位作者 黄钰蘅 张琦 王志远 童伯瑛 游世晶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石学敏针灸验案特辑》中治疗中风中经络期偏瘫临床用穴规律,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8年3月出版的《石学敏针灸验案特辑》中治疗中风中经络期偏瘫的病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石学敏针灸验案特辑》中治疗中风中经络期偏瘫临床用穴规律,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8年3月出版的《石学敏针灸验案特辑》中治疗中风中经络期偏瘫的病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网络关联规则及聚类谱系树状分析。结果治疗中风中经络期偏瘫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内关、三阴交(均为6.28%),归经频次最高的为足少阳胆经(14.65%),腧穴部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上肢部(32.37%),腧穴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交会穴(28.54%);对使用频次前17位的腧穴进行高频腧穴关联规则分析,设置参数后,得组合64个;石学敏院士临床治疗中风中经络期偏瘫腧穴配伍以内关-三阴交-人中-委中-极泉-尺泽-风池-完骨为最常用且效果显著的主穴配伍。结论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中经络期偏瘫选取的腧穴所属经脉以阳经为主,部位多为经气经过并留止的四肢部和经气相互交贯的头颈部,特定穴多选用交会穴,各腧穴之间的配伍体现了疏经调脏、调节阴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经络 偏瘫 针刺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9例临床观察
18
作者 余洋洋 金祥雨 +4 位作者 李冬静 程露露 张文娣 林永艳 陈朝晖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2组各有1例患者脱离研究,最终各纳入29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2组各有1例患者脱离研究,最终各纳入29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治疗,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阈值、改良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桡侧腕伸肌群中位频率(MF)及积分肌电(iEMG)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28/29),对照组为72.41%(2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肘关节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MEPS总分,压痛阈值,桡侧腕伸肌群iEMG及MF值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疼痛及肌肉疲劳度,降低肘关节周围肌群张力,改善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理筋正骨手法 体外冲击波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耳穴痛敏反应临床观察
19
作者 阙淬林 王晨林 +3 位作者 叶英菱 林鑫雨 林莺 陈采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6-70,共5页
目的 观察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与健康者经期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艇角、交感、内生殖器、神门8个耳穴的压痛反应,分析耳穴与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之间的关联。方法 于在校女大学生中征集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30例(脱落2例... 目的 观察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与健康者经期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艇角、交感、内生殖器、神门8个耳穴的压痛反应,分析耳穴与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之间的关联。方法 于在校女大学生中征集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30例(脱落2例,最终完成观察28例)作为痛经组,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选取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艇角、交感、内生殖器、神门8个耳穴,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8个耳穴的压痛反应,采用手持式疼痛阈值测试仪器探查以上8个耳穴的机械痛阈值,探究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上述8个耳穴的疼痛反应规律。结果 痛经组患者经期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艇角、交感、内生殖器、神门8个耳穴的压痛VAS评分均高于健康组,其中艇角穴压痛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组患者经期艇角、内生殖器穴的压痛VAS评分与非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经期艇角穴痛敏程度高于健康者,且患者经期艇角穴的痛敏程度高于非经期,可为原发性痛经的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耳穴 痛敏反应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机械痛阈值
原文传递
Mckenzie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临床观察
20
作者 赵萌 赵强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Mckenzie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针刺(主穴选取风池、风府、天柱、完骨)治疗,治疗组予Mckenzie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 目的观察Mckenzie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针刺(主穴选取风池、风府、天柱、完骨)治疗,治疗组予Mckenzie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客观评价量表项目和评分标准”(CASCS)评分、“颈型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CASCS、ESCV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5/35),治疗组为82.9%(29/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kenzie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MCKENZIE疗法 针刺 “颈椎病临床客观评价量表项目和评分标准”评分 “颈型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