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现代工程: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上)
1
作者 杨欢 李金城 +1 位作者 杨贺雅 李武华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21-140,共20页
文章从工程的由来与阶段划分的角度叙述工程的历史发展,以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为基础,简要回顾工程的起源与古代工程阶段,重点讨论近代和现代工程的特点与历史演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工程师群体与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以及... 文章从工程的由来与阶段划分的角度叙述工程的历史发展,以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为基础,简要回顾工程的起源与古代工程阶段,重点讨论近代和现代工程的特点与历史演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工程师群体与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以及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简述了原始工程与古代工程的特点以及向近代工程的演化,分析了近代工程、近代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并以电气工程为例回顾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初期发展。下篇分析了近代工程向现代工程的演变,探讨了现代工程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最后从整个工程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工程 工程教育 历史观 价值观
下载PDF
以校地合作平台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基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案例研究
2
作者 傅方正 周谷平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34-53,共20页
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校地合作平台,是研究型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举措,也是构建完善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重要路径。校地合作平台资源投入大、要素配置方式多、运行体制机制新,其在优化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 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校地合作平台,是研究型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举措,也是构建完善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重要路径。校地合作平台资源投入大、要素配置方式多、运行体制机制新,其在优化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对于支撑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文章在梳理校地合作平台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为案例,基于区域创新系统与平台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剖析其发展定位、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总结校地合作平台建设发展的经验启示,探讨校地合作平台支撑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 校地合作平台 可持续发展 科创中心
下载PDF
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形成——工科院校的改造、创建和调整(下)
3
作者 雷庆 赵雨晴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54-80,共27页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以此来应对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打压的极端困难局面。高等工程教育承担着直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被置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造和发展之首。文章...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以此来应对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打压的极端困难局面。高等工程教育承担着直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被置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造和发展之首。文章分上、下两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国际环境、高等教育基础,以及党中央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为背景,从工科大学的改造、创建、调整和追踪工程科技发展前沿的视角,阐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的过程。上篇以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介绍新生的人民政权接管和改造旧时期大学的情况;以大连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为例,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创办工科大学的历程。下篇通过院系调整和交通大学西迁,论述建立一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工科院校,优化工科院校区域布局的过程;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和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等专业的设立,反映理工科大学为追踪工程科技发展前沿做出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史 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工科院校
下载PDF
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若干问题
4
作者 叶民 王金亮 +1 位作者 张炜 李拓宇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构建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体系是当前中国工程教育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现代工程教育历经多年的曲折探索,建成了规模庞大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教育部在全国十所高校开设“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试点,工程教... 构建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体系是当前中国工程教育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现代工程教育历经多年的曲折探索,建成了规模庞大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教育部在全国十所高校开设“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试点,工程教育研究进入新阶段。在试点高校联盟第二次研讨会上,对此展开了讨论并形成“启真共识”。笔者认为,学科建设离不开知识体系的构建,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理论体系,这是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应对西方理论在指导中国工程实践中“水土不服”问题的理论需求,我国丰富工程教育实践经验总结的现实需求,以及高质量工程人才自主培养的时代需求。建立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体系需要全面深刻把握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特征,回答有关中国特色工程教育十个方面的问题,并为理论构建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
下载PDF
《科教发展研究》征稿启事
5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41-141,共1页
《科教发展研究》(ISSN 2097-0218,CN 33-1420/G4)是由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基于我国国情的科教发展战略路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构建科教协同创新... 《科教发展研究》(ISSN 2097-0218,CN 33-1420/G4)是由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基于我国国情的科教发展战略路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构建科教协同创新理论体系,助力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一、常设栏目本刊为季刊,常设栏目包括:科教战略、科教融合、科教人才、科教治理、科教评价、科教创新、科教与经济、大学发展、科技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设栏目 科教融合 学术刊物 办刊宗旨 战略路径 科教发展 办刊方向 ISSN
下载PDF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实践创新、运行机制与可持续发展
6
作者 蔡三发 陈旭琪 田少艾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为进一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传统研究型大学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与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新型研究型大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又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新型... 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为进一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传统研究型大学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与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新型研究型大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又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并从时代特征、办学规模、学科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影响五大维度比较新型研究型大学与传统研究型大学、新兴研究型大学的差异,进而辨析新型研究型大学究竟“新”在何处。同时,结合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具体实践中的创新探索,总结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四大实现形式和六大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地,论文探讨了保障新型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包括教学、科研、社会参与以及履行这三大职能的组织管理过程四方面。研究不仅为理解新型研究型大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创新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实践创新 运行机制 利益主体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综述与展望:2023年度工程教育领域研究评析
7
作者 梁莹 王金亮 +1 位作者 龚刘赢 吴佳一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81-120,共40页
为全面梳理2023年度国内工程教育领域的研究情况,文章综合使用系统性文献综述与文献计量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载文为数据来源,从不同维度评析已有的研究成果。首先,文章根据工程教育领域相关核心期刊在2023年发文的关键词,对《高等工... 为全面梳理2023年度国内工程教育领域的研究情况,文章综合使用系统性文献综述与文献计量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载文为数据来源,从不同维度评析已有的研究成果。首先,文章根据工程教育领域相关核心期刊在2023年发文的关键词,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近五年发文的篇关摘内容进行分词处理,并基于专家建议对检索词进行简化,从而构建相应的文献检索式。其次,文章通过对工程教育领域的期刊载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载文数量、载文期刊、高被引和高下载量文章、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的内容。再次,文章通过对期刊论文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2023年度的期刊论文主要聚焦于工程教育概念与基本理论、工程教育完整体系的动态发展、工程教育改革、工程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工程教育教学、工程教育研究、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等方面。最后,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应深入探究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哲学与思想文化对中国工程教育的影响、中国工程教育概念与基本理论、工程教育实践等方面内容,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工程教育环境建设,从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研究现状 文献计量
下载PDF
以知识点为中心建设AI+X微专业 被引量:9
8
作者 吴飞 陈为 +1 位作者 孙凌云 肖俊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1期96-116,共21页
认知是人类智能的重要表现,其基石和燃料是规范化的知识(如概念、属性和关系等),基于规范化的知识就可形成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和分类。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点的交融汇通是向科学本质回归,助力产生科学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人工智能(Artificial... 认知是人类智能的重要表现,其基石和燃料是规范化的知识(如概念、属性和关系等),基于规范化的知识就可形成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和分类。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点的交融汇通是向科学本质回归,助力产生科学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学科交叉中可发挥催化剂和使能器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术,具备跨学科潜力和迁移技能的专业人员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探讨了以知识点为核心,“教材出版、课程设立和平台研制”三位一体来建设非计算机专业和非人工智能专业学生AI+X微专业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AI+X微专业 人工智能 知识点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沈毅 潘旭东 魏亮亮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1期64-75,共12页
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对工业革命的迅猛推进,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针对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用分离、学科分割、产教脱节、工科论文化等问题,从... 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对工业革命的迅猛推进,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针对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用分离、学科分割、产教脱节、工科论文化等问题,从国家未来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文章探索加速研究生培养改革的系统举措,强化课程的领域基础和系统概念,突出论文的实践意义和工程价值,强化科研与实践的交叉融合,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目标、以领域代替学科、以产学融通取代先学后用、将企业的复杂工程真问题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走出一条工程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现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自主培养 供给侧改革 “三融”探索 哈工大实践
下载PDF
全球工程教育改革历史文献评述:1980年代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民 陈婵 王沛民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1期16-42,共27页
工程教育不是纸上的学问,而是实践中做事的学问。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史的开篇,文章聚焦第三次浪潮掀起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回顾20世纪80年代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范式迁移”变革。通过对全球工程教育改革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改... 工程教育不是纸上的学问,而是实践中做事的学问。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史的开篇,文章聚焦第三次浪潮掀起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回顾20世纪80年代初见端倪的工程教育“范式迁移”变革。通过对全球工程教育改革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改革行动的分析发现:此阶段的工程业态开始将高技术置于关键位置;英、法、美等国分别提出、发掘与重视“工程形成”概念;工程教育改革各项主题的提出均有其宏大背景和深刻动因,在大变革的时代,与国家利益和目标密切相关的工程教育,已被多国列入国家重大议事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改革发展 工程形成 新科技革命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乔伟峰 符杰 王孙禺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46-61,共16页
全球工程教育发展正在进入加速变革期。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文章择要分析了工程复杂性增长、数智技术的加速迭代、知识半衰期缩短、世界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的挑战。结合工程教育中“学术漂移”现象的分析,探讨了... 全球工程教育发展正在进入加速变革期。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文章择要分析了工程复杂性增长、数智技术的加速迭代、知识半衰期缩短、世界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的挑战。结合工程教育中“学术漂移”现象的分析,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若干问题成因,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世界水平工程师培养体系 工程教育改革
下载PDF
工程教育需要实现多重超越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培根 郭卉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1期2-15,共14页
数字—智能技术促使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不断融合,工程需要处理的内容、形式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等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改变。为培养工程师应对工程新变化的能力,工程教育需要实现多重超越。超越传统的工程问题空间,培养学生在数字空间解决更... 数字—智能技术促使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不断融合,工程需要处理的内容、形式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等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改变。为培养工程师应对工程新变化的能力,工程教育需要实现多重超越。超越传统的工程问题空间,培养学生在数字空间解决更多不确定、无固定模式、相关关系问题的能力;超越人类思维的局限,使学生不仅了解更能开发具有非人类思维的智能系统;超越传统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溯因思维和整合思维;超越人的存在环境与形式,在数字—智能技术更深融入人的存在时彰显人文价值关怀;最后,工科教师要超越自身,挖掘教育者在创造性培养和情感交流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智能时代 工程教育 超越
下载PDF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健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4期33-52,共20页
工程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保障,是培养大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和工程创新人才的基础要求。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 工程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保障,是培养大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和工程创新人才的基础要求。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学学科。文章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学学科为主线,按照学科建设的逻辑顺序,系统探讨学科建设的下述系列问题,包括学科定位、组织机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以期为中国高校深入开展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学 学科建设 学科定位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形成——工科院校的改造、创建和调整(上)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庆 赵雨晴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4期53-73,共21页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以此来应对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打压的极端困难局面。高等工程教育承担着直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被置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造和发展之首。文章...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以此来应对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打压的极端困难局面。高等工程教育承担着直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被置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造和发展之首。文章分上、下两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国际环境、高等教育基础,以及党中央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为背景,从工科大学的改造、创建、调整和追踪工程科技发展前沿的视角,阐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的过程。上篇以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介绍新生的人民政权接管和改造旧时期大学的情况;以大连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为例,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创办工科大学的历程。下篇通过院系调整和交通大学西迁,论述建立一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工科院校,优化工科院校区域布局的过程;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和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等专业的设立,反映理工科大学为追踪工程科技发展前沿做出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史 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工科院校
下载PDF
大学前沿跨学科研究平台服务社会的动因、行动策略及启示——以美国脑、心智和机器中心为例
15
作者 李正 梁思燕 焦磊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24-45,共22页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平台注重自身对国家、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实际贡献成为其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应然使命。但我国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整体发展时间较短,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存在动力欠缺、广度与深度有限...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平台注重自身对国家、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实际贡献成为其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应然使命。但我国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整体发展时间较短,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存在动力欠缺、广度与深度有限、松散不成体系、相关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在理念及目标设定、路径选择以及成果认定等方面亟待变革。基于美国脑、心智和机器中心(Center for Brain,Minds and Machines,CBMM)的案例,研究发现CBMM服务经济社会的逻辑动因在于寻求组织合法性、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并同时实现增加弱势个体人力资本、促进向上社会流动与引领社会进步、助推社会生态更新的重要功能。CBMM得以兼顾组织发展和担当社会责任的关键在于凝聚社会公益共识、为弱势学生提供体系化的教育推广计划、借助知识转移构建创新集群、重构评价管理规范等创新举措,这为我国跨学科研究平台服务经济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平台 社会服务 公益使命 知识转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橾式、资源与平台:围绕新形态科教案例的结构重组
16
作者 李莎莎 李骁 +1 位作者 周丽涛 李莹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3期106-122,共17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引领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一方面,其影响渗透到各行各业,对现存产业结构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竞争将涉及技术、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下一个战场,引发国际技术格局与制...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引领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一方面,其影响渗透到各行各业,对现存产业结构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竞争将涉及技术、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下一个战场,引发国际技术格局与制度的变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是在这场大变革中制胜的重要一环。人工智能的发展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其“科教融合”“以实践为中心”的内在要求,以实践项目为主体的科教案例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科教案例应具备创新性、前沿性和挑战度。文章提出了新形态科教案例的结构模型及支撑新形态科教案例开发、运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平台,并对促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广范围的科教案例开放与共享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科教案例 结构模型 一体化平台
下载PDF
工程精神的传播与工程价值的溢出
17
作者 孙星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4期74-94,共21页
文章介绍了工程文化的产生,围绕工程精神的形成、工程美学的培育、工程文化如何给产品赋能并形成价值溢出展开阐述,并结合工程领域真实案例突出工程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重要性。最终,对工程文化的内涵与属性进行了界定,并归纳了工程文化传... 文章介绍了工程文化的产生,围绕工程精神的形成、工程美学的培育、工程文化如何给产品赋能并形成价值溢出展开阐述,并结合工程领域真实案例突出工程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重要性。最终,对工程文化的内涵与属性进行了界定,并归纳了工程文化传播与发展规律,明晰工程文化的功能与作用,以使工程师理解并发挥文化的生产力作用,赋能工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精神 工程美学 工程价值 工程文化 工程教育
下载PDF
少子化趋势对工程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迪 李江 朱高峰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2-23,共22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少子化、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快,人口结构增长分化、区域性别比例呈现两极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仍处于资源扩张阶段,作为投入要素的人口与人才供给要素的教育在未来将出现... 近年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少子化、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快,人口结构增长分化、区域性别比例呈现两极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仍处于资源扩张阶段,作为投入要素的人口与人才供给要素的教育在未来将出现严重的供需矛盾,并深入影响经济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各个方面。基于上述背景,文章分析了这种供需的紧迫形势,并借鉴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少子化趋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梳理了少子化趋势对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未来挑战,呼吁和冀望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立足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转变观念、付诸行动,在教育全局上由规模扩张思维向提高质量、提高效率进行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子化 工程教育 产业 人才
下载PDF
全球工程教育改革历史文献评述:1990年代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婵 邓勇新 +1 位作者 李拓宇 邵琪涵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62-89,共28页
文章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史的第二篇,回顾20世纪90年代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90年代的工程教育复又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继“技术范式”“科学范式”之后,美国工程教育开始探索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工程范式”,... 文章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史的第二篇,回顾20世纪90年代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90年代的工程教育复又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继“技术范式”“科学范式”之后,美国工程教育开始探索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工程范式”,提出了“回归工程”的新鲜命题,强调工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本质。欧洲则是在学位、学制和课程设置方面,探索工程师形成的多种过程与途径。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借中国工程院创立的东风,也掀起了新的改革浪潮。全球工程教育在“回归”“再造”的旗帜下,正在召回工程创新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范式转变 工程范式
下载PDF
全球工程教育改革历史文献评述:2000年代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婵 孔寒冰 +1 位作者 邵琪涵 王雨洁 科教发展研究 2023年第3期36-57,共22页
文章作为工程教育改革文献研究史的第三篇,回顾了跨进新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在20世纪末,工程教育的“科学范式”开启向“工程范式”的回归,工程教育改革进入转型的新阶段。从整个世界范围看,中国、欧美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以及联... 文章作为工程教育改革文献研究史的第三篇,回顾了跨进新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在20世纪末,工程教育的“科学范式”开启向“工程范式”的回归,工程教育改革进入转型的新阶段。从整个世界范围看,中国、欧美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都开展了大量工程教育改革研究,许多文章与报告强调工程教育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工程实践背景与性质变化下的工程教育与未来创新型工程师培养,探索了若干工程教育转型新举措。尤其是美国将STEM教育作为21世纪的重大国策予以推进,激励多国亦把STEM作为优先改革议题,连同CDIO、体验式教学、计算赋能等主题,在新世纪开始书写工程教育转型变革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工程范式 大挑战 STEM 创新型工程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