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G责任履行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吗?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刚 王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33,共16页
核心竞争力提升是增强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责任履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责任履行能够促... 核心竞争力提升是增强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责任履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责任履行能够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研发投入增强效应和人力资本提高效应三种机制产生影响。拓展研究发现,ESG责任履行有助于增强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为此,政府需要引导企业深化ESG责任履行,疏通ESG责任履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渠道,推动ESG责任履行与政府环境规制共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责任履行 核心竞争力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人力资本 绿色核心竞争力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何以影响农民增收?——理论机制与县域证据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琳 郭东 乔璐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共21页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富民增收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拓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本文构建一个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2014—2020年长江经济带县域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作用...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富民增收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拓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本文构建一个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2014—2020年长江经济带县域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作用渠道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从细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农民收入存在促进作用,而且覆盖广度的促进作用更强。农业技术进步、农民物质资本积累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传导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下游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的增收效果最强,中游其次,上游最弱,而且对于收入水平高、人口规模大和耕地规模大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的增收效应更强。从空间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的溢出边界。本文研究结论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视角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数字普惠金融 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 农民增收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有助于稳定供应链合作关系吗? 被引量:10
3
作者 信春华 张笑愚 王鑫怡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54,共20页
实体经济中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及产业链外移问题引起了当下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是当前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2009—2021年A股实体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企业的环境、社... 实体经济中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及产业链外移问题引起了当下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是当前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2009—2021年A股实体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企业的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表现对供应链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对供应链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可以增强客户关系稳定性,但对于供应商关系稳定性的增强作用较弱;企业ESG表现带来的信息优势、资金优势、产品优势与合法性的跨链溢出效应是其增强客户关系稳定性的重要机制。企业ESG表现不仅会通过客户稳定性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还会促进供应链上客户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企业ESG表现在供应链中的具体作用,为进一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供应链关系稳定性 组织合法性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机制与路径——基于京东物流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汪旭晖 谢寻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0,共20页
新发展格局下的物流业肩负着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使命,必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数字科技作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之一,将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世界经济、产业竞争格局加快重塑。通过创新研发和应用数字科技,能有效... 新发展格局下的物流业肩负着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使命,必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数字科技作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之一,将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世界经济、产业竞争格局加快重塑。通过创新研发和应用数字科技,能有效提升物流企业绿色技术的投入水平,推进绿色创新,进而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本文应用扎根理论开展案例研究,结合京东物流绿色低碳转型实践,探讨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受到企业内部发展压力和外部环境压力的交互影响;围绕基础研究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三个维度,数字科技创新能够聚集要素、整合资源、形成区域产业集聚,通过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助力物流业绿色发展。对应作用机制,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有三条主要路径,分别是能力提升路径、技术升级路径、产业联合发展路径。本文提出的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理论模型揭示了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逻辑过程,为物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转型 物流业 “双碳”目标 扎根理论 京东物流
下载PDF
人工智能、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与高质量就业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勤 邱玥 许干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86,共17页
本文选取2009—2018年省级层面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总体能够促进高质量就业。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支出能够正向调节人工智能应用对高质量就业... 本文选取2009—2018年省级层面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总体能够促进高质量就业。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支出能够正向调节人工智能应用对高质量就业的积极影响,并由于财政支出呈现结构偏向的特征,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会使人工智能应用程度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产生差异。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程度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促进高质量就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区分布上,人工智能应用程度对高质量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在时期分布上,在自动化赋能阶段(2009—2014年),人工智能应用程度呈现出对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而在智能化创新阶段(2015—2018年)则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在中国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以及探究财政政策导向在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质量就业 财政支出 结构偏向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4,共19页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工业低碳转型 全国统一碳市场 碳排放强度 低碳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大股东减持影响战略激进度吗?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彦亮 任海霞 高闯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44,共20页
企业通过维持适当的战略激进度以实现稳中求进,进而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当前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重点议题之一。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关注大股东减持和战略激进度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 企业通过维持适当的战略激进度以实现稳中求进,进而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当前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重点议题之一。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关注大股东减持和战略激进度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层代理效率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大股东减持能够提高战略激进度,减持比例越大,减持后的战略激进度越高;同时,代理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差距和高管团队稳定性在大股东减持与战略激进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管理者为男性的企业、管理者学历较高的企业、两职分离的企业和衰退期企业中,大股东减持对战略激进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拓展了企业战略激进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深化了有关大股东减持经济后果的探讨,为企业所有者作出科学决策、防范战略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 战略激进度 代理效率 绩效期望差距 高管团队稳定性
下载PDF
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实践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马蔡琛 朱雯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7,共11页
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通过打开成本的“黑箱”,进一步增强了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实质联系,是避免预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成本核定不准确、预算投入不合理等问题,从理论机制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入手,深... 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通过打开成本的“黑箱”,进一步增强了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实质联系,是避免预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成本核定不准确、预算投入不合理等问题,从理论机制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区别于传统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特征与关键优势。面对成本界定、成本分摊与成本效益信息运用中的诸多挑战,本文提出在考虑成本生成主体的基础之上,构建基于不同主体的成本核算机制,统一成本分摊标准,审慎考虑成本效益分析的实施项目与运用程度,实行绩效奖励与收入分成机制。本文希望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有效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本预算 预算绩效管理 成本效益分析 现代预算制度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的溢出效应:扩散还是虹吸?——基于行业内领军企业与行业间产业链双重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玉斌 能龙阁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57,共20页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与外部性理论,利用2011—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和投入产出表数据,探讨行业内领军企业及行业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焦点企业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促进焦点企业转型...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与外部性理论,利用2011—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和投入产出表数据,探讨行业内领军企业及行业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焦点企业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促进焦点企业转型,且产业链上游促进作用高于下游。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存在扩散效应,表现在领军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管理层决策同群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焦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也存在虹吸效应,表现在产业链下游企业对焦点企业产生研发人才的虹吸效应,领军企业对焦点企业产生数字资本的虹吸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具有重要启示,并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军企业 产业链上下游 数字化转型 扩散效应 虹吸效应
下载PDF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兵 李艺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共20页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技术创新 耦合协调 新质生产力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吗?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东华 黄念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102,共22页
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对产业链韧性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从要素市场化和降低交易成本两大视... 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对产业链韧性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从要素市场化和降低交易成本两大视角探讨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产业链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测度产业链韧性,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整体上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呈现非线性的马鞍型关系;要素市场化程度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韧性提升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市场渠道性交易成本和融资性交易成本对产业链韧性发挥作用,而监督性交易成本暂无作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韧性之间的马鞍型关系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链和产业链韧性不同维度均表现出异质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要素市场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 产业链韧性 交易成本 要素市场化程度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是否改善了企业要素资源错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秉镰 范馨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144,共19页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矫正企业要素资源错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企业要素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矫正企业要素资源错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企业要素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能够有效改善要素资源错配,使企业要素扭曲程度明显改善约3.25百分点;(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和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企业要素资源错配;(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副省级城市和高市场化地区要素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更强,且能够明显改善非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要素资源错配。本文为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为协调好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要素资源错配 知识产权保护 制度环境 交易成本
下载PDF
专利出海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被引量:1
13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杜毓琦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30,共19页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其动态滞后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在考虑多维专利出海质量、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利出海通过技术领先效应和声誉传递效应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利出海对数字化企业、顺向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国企业向投资网络社区内东道国、高知识产权保护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为依托创新全球化布局推动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微观依据,对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出海 创新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生产率 企业声誉
下载PDF
城市电商化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识别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宏兵 吴淳 李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9,共19页
城市电商化发展是促进城市转型与提高城市经济表现的重要推力。本文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识别城市电商化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城市电商化发展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但... 城市电商化发展是促进城市转型与提高城市经济表现的重要推力。本文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识别城市电商化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城市电商化发展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但对多样化集聚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特性所致。在长江经济带城市、数字基础设施领先城市、初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高的城市,电商化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影响更明显。城市电商化发展通过提高地区产业协同度、降低制造业和内资私营企业交易成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电商化发展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本文为城市电商化发展如何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维度集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商化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产业协同 交易成本 创新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少国 句国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共21页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典型农户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决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在农户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和风险投资方面的作用。...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典型农户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决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在农户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和风险投资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决策的影响是逐步递进的,总体而言能够促进农户参与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和风险投资,且该影响主要通过提升农户生产组织水平和增加农户信息获取渠道两条途径得以实现。同时,互联网使用对所在地区、经济状况和土地稳定性不同的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表现出差异化影响效果,因此可以根据农户各自特征优化其生产要素配置决策,从而改善农户收入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户生产要素配置 非农就业 土地流转 风险投资
下载PDF
绩效期望差距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蕙馨 于梦晓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20,共23页
本文以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前景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探究绩效期望差距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行业竞争程度和高管风险偏好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 本文以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前景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探究绩效期望差距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行业竞争程度和高管风险偏好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负向影响;高管风险偏好强化了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正向影响,削弱了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绩效期望落差与服务化行为的关系受产权性质异质性的影响;并且,产权性质不同,行业竞争程度、高管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选择服务化转型的时机以及厘清服务化行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期望差距 制造业企业 服务化 行业竞争程度 高管风险偏好
下载PDF
人口流入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及空间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春元 李媛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7,共15页
地方政府债务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资金来源,本文选取2007—2018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人口流入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流入会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该研究结论通过替换... 地方政府债务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资金来源,本文选取2007—2018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人口流入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流入会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该研究结论通过替换变量、变换样本区间等方法后保持稳健;人口流入会通过财政收入效应、经济集聚效应和公共品拥挤效应等对财政收支两端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规模效应,且人口流入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性。地方政府应一方面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审慎举债,推动地区人口和产业协同集聚,另一方面根据人口流动的趋势和特点,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保证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入 地方政府债务 城投债 空间效应 公共服务
下载PDF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如何影响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宏 熊健 史璐寒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44,共20页
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发挥监督及治理作用的隐性因素,而这一隐性治理机制对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仍鲜有研究。本文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管理层年报文... 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发挥监督及治理作用的隐性因素,而这一隐性治理机制对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仍鲜有研究。本文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管理层年报文本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更为清晰的非正式层级有助于董事会高效行使治理与监督职能,进而能够对管理层操纵年报文本语调发挥抑制效应;从作用机理上看,抑制效应可能通过协调代理关系、增强披露意愿及扩大资源掌控等作用路径得以实现;此外,从横截面检验结果看,抑制效应因受到来自董事会及企业特质层面的一系列异质性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差异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 年报文本 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 文本信息披露 董事会治理
下载PDF
财政扶持何以提升返乡创业者创新精神?
19
作者 姜竹 张丽 王轶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8,共16页
本文选取2019年全国2139家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评定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财政扶持对返乡创业者创新精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扶持能够促进返乡创业者创新精神的产生,其中技能培训可以培育返乡创业者的创... 本文选取2019年全国2139家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评定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财政扶持对返乡创业者创新精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扶持能够促进返乡创业者创新精神的产生,其中技能培训可以培育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税收减免、土地优惠和产业扶贫可以激发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扶持能够通过优化外部营商环境,有效激发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产业、中低端第三产业和生存型返乡创业者,财政扶持对中部地区、高端第三产业及发展型返乡创业者创新精神的激发效果更明显。因此,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扶持力度、优化外部营商环境、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财政扶持 营商环境 返乡创业 创新精神
下载PDF
信息消费何以赋能城市活力?——基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视角
20
作者 程中海 乔智宏 南楠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85,共19页
中国正处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关键时期,信息消费作为重要的新兴消费领域,对满足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提升城市活力、人居品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相关统计数据与开... 中国正处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关键时期,信息消费作为重要的新兴消费领域,对满足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提升城市活力、人居品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相关统计数据与开源大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信息消费赋能城市活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城市的活力水平。这一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与控制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主要从供需两端推动城市活力提升,需求侧提高消费需求效应,供给侧信息产业集聚、创新促进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3)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城市活力提升效应在行政等级更高、地理区位更具优势、城市规模更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更为明显。(4)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活力的提高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速释放信息消费潜力,促进信息消费扩容提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消费 国家信息消费试点 城市活力 开源大数据 产业集聚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