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105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CT技术在针刺作用中枢机制研究中的运用前景 被引量:12
1
作者 曾芳 刘旭光 +1 位作者 唐勇 梁繁荣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PET技术与CT技术的融合,实现了结构和功能的融合,代表着核医学影像发展的未来。利用PET-CT技术进行针刺作用中枢机制研究有利于阐明针灸作用物质基础(神经递质及其它物质)与效应(针灸作用及其机制)的对应关系,为针灸效应中枢机制的研究... PET技术与CT技术的融合,实现了结构和功能的融合,代表着核医学影像发展的未来。利用PET-CT技术进行针刺作用中枢机制研究有利于阐明针灸作用物质基础(神经递质及其它物质)与效应(针灸作用及其机制)的对应关系,为针灸效应中枢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从PET-CT技术的特点、运用PET-CT进行针刺作用中枢机制研究的优势、需注意的问题和可能取得的进展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应用 中枢机制 针刺研究
下载PDF
美国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首次举办“针刺与神经生物学联系”小型研讨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俊岭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美国国家卫生院 替代医学中心 小型研讨会 神经生物学 针刺研究 首次 中国台湾 研究队伍 学者
下载PDF
《针刺研究》,良师益友
3
作者 吴根诚 曹小定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针刺研究》 杂志
下载PDF
《针刺研究》引文分析
4
作者 韩焱晶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8-240,F003,共4页
目的 :对《针刺研究》的期刊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方法 :用引文分析法对《针刺研究》杂志 2 3期中学术性文章所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刊引文自引率、引文语种中的外文比例、平均引文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分别为 1 1 .74%、... 目的 :对《针刺研究》的期刊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方法 :用引文分析法对《针刺研究》杂志 2 3期中学术性文章所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刊引文自引率、引文语种中的外文比例、平均引文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分别为 1 1 .74%、3 3 .5%、8.2 0条 /篇 ;被引文献峰值是在其发表后的第 3年 ,半衰期为 6.6年 ,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 ,这些均与资料所统计的其他医学期刊基本一致。根据布拉德福的离散定律 ,本文还统计出了针灸基础研究领域参考价值较大的 6种核心期刊 ,其中《针刺研究》列居榜首。结论 :该刊质量较好 ,流通较快 ,利用率也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研究》 引文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针刺研究》第30卷(2005年)总目次 被引量:2
5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3-256,F0003,共5页
关键词 针刺研究 电针 大鼠海马 针刺治疗 针灸治疗 马惠芳 NNOS JUN 罗明富 四白 目次
下载PDF
针刺申脉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爱成 王玉来 +7 位作者 江涛 马斌 陈锦峰 赵永烈 李柏 单保慈 谭中建 蒋根娣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申脉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激活脑区的定位信息。方法:利用血氧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的申脉穴在行针及留针不同针刺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SPM信号处理系统,对比分析不同针刺状态下脑功能变化的规律。... 目的:研究针刺申脉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激活脑区的定位信息。方法:利用血氧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的申脉穴在行针及留针不同针刺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SPM信号处理系统,对比分析不同针刺状态下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申脉穴主要激活边缘系统(丘脑、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额叶、颞叶等脑区,在行针和留针过程中激活的脑区存在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行针过程中首先激活对侧脑区,留针后逐渐由对侧延伸到双侧。结论:激活的脑区可能在申脉穴治疗失眠等心境障碍性疾病时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脉穴 针刺 成像研究 FMRI 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技术 功能变化 信号处理系统 血氧依赖性 健康志愿者 对比分析 边缘系统 脑区 激活 留针 行针 SPM 扣带回 规律性 障碍性 状态 对侧
下载PDF
电针抗抑郁研究的模型探讨 被引量:29
7
作者 贾宝辉 李志刚 +3 位作者 卢峻 李文迅 张慧敏 图娅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抗抑郁研究适宜模型的选择。方法:选用药物实验方法,观察去甲肾上腺素毒性实验小鼠的死亡率、5 羟色胺酸甩头实验小鼠甩头次数。用改变环境条件的方法,观察悬尾实验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和通过慢性应激模型观察开野实验大... 目的:探讨电针抗抑郁研究适宜模型的选择。方法:选用药物实验方法,观察去甲肾上腺素毒性实验小鼠的死亡率、5 羟色胺酸甩头实验小鼠甩头次数。用改变环境条件的方法,观察悬尾实验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和通过慢性应激模型观察开野实验大鼠的活动性及检测糖水实验糖水的摄入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不能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毒性实验小鼠的死亡率,不能减少5 羟色胺酸甩头实验小鼠的甩头次数;但能减少悬尾实验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慢性应激模型中,与模型组及模型束缚组相比,电针组和百优解组可明显增加开野实验的垂直运动次数及糖水的摄入量。结论:针刺对抑郁症的实验研究应选择改变环境条件诱发的抑郁动物模型进行,药物诱发的抑郁模型可能是不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 电针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酸 慢性应激模型 实验小鼠 抑郁动物模型 环境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大鼠 实验研究 抑郁模型 药物诱发 死亡率 摄入量 用药物 次数 糖水 活动性 对照组 百优解 抑郁症 适宜 毒性 时间 相比
下载PDF
“合谷”穴和口面部联系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53
8
作者 陈淑莉 晋志高 +6 位作者 景向红 张建梁 蔡红 逯波 蒋瑾 张璐 刘爱红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7-221,196,共6页
目的 :用形态学的方法探讨“合谷”穴与口面部的传入联系。方法 :本实验分神经生物素示踪和fos蛋白表达两部分 ,每部分均选用雌性Wistar大鼠 2 4只。将神经束路示踪剂神经生物素分别注射于“合谷”穴区和口面部 ,观察标记纤维在颈段脊... 目的 :用形态学的方法探讨“合谷”穴与口面部的传入联系。方法 :本实验分神经生物素示踪和fos蛋白表达两部分 ,每部分均选用雌性Wistar大鼠 2 4只。将神经束路示踪剂神经生物素分别注射于“合谷”穴区和口面部 ,观察标记纤维在颈段脊髓和低位脑干的分布。电针“合谷”穴和口面部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观察其二者的传入信息在颈髓和低位脑干诱导的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 :“合谷”穴区的初级传入纤维主要止于颈髓 5~ 8节段 ;来自口面部的初级传入纤维主要止于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 ,尚有少量分支直接投射至同侧孤束核和网状结构。电针“合谷”穴的传入信息除主要到达颈部脊髓背角外 ,也可到达孤束核和网状结构 ;而电针口面部的传入信息主要抵达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和网状结构 ,也可影响到颈髓背角等结构的神经元。结论 :“合谷”穴和口面部均与孤束核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纤维联系 ,这可能是“合谷”穴和口面部联系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 面部 孤束核 同侧 颈髓 电针 解剖学基础 联系
下载PDF
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热休克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9
9
作者 易受乡 彭艳 +3 位作者 常小荣 彭娜 严洁 林亚平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59-263,271,F0002,共7页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等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HSP70 mRNA)与上述效应的关系,探讨艾灸促进胃粘膜损伤修复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束缚对照组...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等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HSP70 mRNA)与上述效应的关系,探讨艾灸促进胃粘膜损伤修复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束缚对照组、模型组、艾灸“足三里”-“梁门”穴组和艾灸非穴对照点组。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胃溃疡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胃粘膜转化生长因子(TGFα-)的含量,RT-PCR法测定HSP70 mR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粘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束缚水浸应激法造模后可致胃粘膜损伤指数升高,胃粘膜TGFα-含量下降,PCNA下降,细胞凋亡指数、HSP70 mRNA增加(P<0.05或P<0.01)。艾灸“足三里”“梁门”可降低胃粘膜损伤指数,增加胃粘膜TGFα-含量,促进HSP70 mRNA和PCNA的表达,降低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艾灸“足三里”“梁门”对应激性胃溃疡的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TGFα-合成,刺激胃粘膜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而这一过程可能与艾灸诱导HSP70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胃溃疡 艾灸 HSP70 mRNA 细胞凋亡 PCNA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5
10
作者 高巍 黄裕新 +3 位作者 陈洪 张洪新 孙大勇 王庆莉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组、“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放免活性 (ir ...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组、“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放免活性 (ir SP)和血管活性肠肽放免活性 (ir VIP)含量的变化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 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 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可提高正常大鼠和免疫抑制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同时 ,脑垂体和外周血中ir SP、ir VIP的含量也明显升高。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其机理可能与相应脑肠肽的合成和释放增多有关 ,并通过这些免疫递质对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红细胞免疫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针刺“百会”“四神聪”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立刚 马莉 +2 位作者 郑祖艳 王利春 张冀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针刺的方法对AD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 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β- 淀粉样蛋白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作AD模型。采用针刺“百... 目的:探讨采用针刺的方法对AD大鼠认知行为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 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β- 淀粉样蛋白向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制作AD模型。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穴进行治疗。检测大鼠的穿梭箱实验成绩和脑组织内SOD的活性。结果:针刺模型大鼠的“百会”“四神聪”穴可以减少其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提高脑组织内SOD活性。结论:采用针刺的方法可明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提高其脑内SOD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 四神聪 针刺 脑内 痴呆大鼠 百会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老年性 Wistar大鼠 β-淀粉样蛋白 海马CAL区 学习记忆能力 AD大鼠 脑组织内 SOD活性 AD模型 实验成绩 模型大鼠 穿梭箱 西药组 电击
下载PDF
电针心经不同经脉段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周美启 周逸平 +2 位作者 汪克明 王月兰 陈业农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比较电针心经腕段、心经肘段和心经肩段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心经腕段组、心经肘段组、心经肩段组 ,以左心室内压峰值(LVP)、左心室内压变化上升最大速率 (LVPdp/dtmax)、心力... 目的 :比较电针心经腕段、心经肘段和心经肩段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心经腕段组、心经肘段组、心经肩段组 ,以左心室内压峰值(LVP)、左心室内压变化上升最大速率 (LVPdp/dtmax)、心力环面积 (ACFL)、心肌收缩成分最大缩短速度 (Vmax)为指标 ,观察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心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及电针对其的干预作用。结果 :电针心经腕段、心经肘段和心经肩段均能显著性地调节心功能 ,尤以心经腕段最为显著 ,而心经肩段的调节作用似较心经肘段为强 ,但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心经腕段作为心经经脉一特定的经脉段 ,其调节心功能作用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心功能 电针 急性心肌缺血 经脉 家兔 左心室内压 心力 结论
下载PDF
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激活不同脑功能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陈尚杰 刘波 +3 位作者 符文彬 吴珊珊 陈俊 冉鹏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来了解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的脑激活区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采用组块模式(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出现,重复3次,分为3个组块),手法捻转行针针刺右侧的神门穴或养老穴(捻转角度180°,频... 目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来了解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的脑激活区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采用组块模式(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出现,重复3次,分为3个组块),手法捻转行针针刺右侧的神门穴或养老穴(捻转角度180°,频率1.5Hz)。评价针刺的感觉,使用SPM2对扫描后图像进行后处理以观察激活图、激活区的差别,并观察安全指标。结果:针刺捻转时,操作者指下均有得气感,所有受试者也均有"酸、麻、重、胀"的得气感。在校正像情况下(组分析,FWE,0.05,K≥10),神门穴主要激活了右侧额叶的中央后回BA2、BA1、BA43,左侧额下回BA47,其次为右侧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右侧额叶的额下回BA44、左侧颞叶的颞上回BA22、右侧脑岛BA40;养老穴主要激活了左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右侧额叶的额下回BA45、BA46,其次为左侧颞中回BA37、颞下回BA37、额上回BA10。结论: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的激活脑区是不同的,可能与本经相关的经脉、脏腑联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性磁共振 神门 养老 脑功能区反应
下载PDF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梁凤霞 陈泽斌 +3 位作者 王华 陈瑞 袁芳 王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测针刺对STZ所导致的糖尿病大鼠下丘脑NPY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 3只,1 3只为正常对照,另30只行链脲左菌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针刺“胰俞”“足三里”“关元”) ,针刺治疗2... 目的:观测针刺对STZ所导致的糖尿病大鼠下丘脑NPY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 3只,1 3只为正常对照,另30只行链脲左菌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针刺“胰俞”“足三里”“关元”) ,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取脑,运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下丘脑NPY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STZ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NPY阳性纤维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增多,下丘脑外侧区NPYmRNA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多(P <0 .0 5 ) ,针刺治疗后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NPY阳性纤维及下丘脑外侧区NPYmRNA表达明显减少(P <0 .0 5 )。结论:针刺可以降低STZ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增多的NPY的合成及其含量,这可能是针刺改善糖尿病能量代谢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表达 糖尿病大鼠 下丘脑神经肽Y Wistar大鼠 下丘脑NPY 下丘脑室旁核 下丘脑外侧区 阳性纤维 “足三里” 原位杂交法 免疫组化法 STZ 正常对照 腹腔注射 针刺治疗 中枢机制 能量代谢 弓状核 治疗组 增多 正常组 治疗后
下载PDF
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杨馨 李继书 +4 位作者 杨慎峭 张新星 张天生 周海燕 刘旭光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5-82,共8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滑膜细胞JAK-STAT[Janus Kinase(JAK)-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艾灸治疗实验性RA的分子信号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按体重、性别分层...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滑膜细胞JAK-STAT[Janus Kinase(JAK)-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艾灸治疗实验性RA的分子信号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按体重、性别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将弗氏完全佐剂(FCA)按0.5mL/kg注入模型组、艾灸组动物双膝关节腔内,对照组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艾粒灸双侧“肾俞”穴各5壮,每日1次,6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d。于造模前及治疗后第3、6、9、12、15、18、21天分别测量各动物左右膝关节周长。治疗后第21天进行滑膜取材,运用基因芯片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检测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中96种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造模前,左、右膝关节周长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各个时间点左、右膝关节周长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治疗后艾灸组左、右膝关节周长均较模型组减小(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JAK-STA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JAK3(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3)、STAT3(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C/EBPbeta(核因子及辅助激活因子相互作用的STAT蛋白基因)、INDO(STAT蛋白诱导基因)等相关信号分子表达上调,A2M(蛋白酶抑制剂)、MIG(IFN-γ诱生单核因子)、IL-2Rr(IL-2膜受体)等信号分子表达下调;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JAK-STAT通路JAK3、STAT3、C/EBP beta、INDO等相关信号分子表达下调,IL-22R(IL-22膜受体)等信号分子表达上调。结论:艾灸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并对实验性RA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细胞 基因芯片 JAK-STAT通路
下载PDF
针刺对雌性大鼠垂体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和血雌二醇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李耀功 杨茹 +2 位作者 高慧 季士珠 陈伯英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采用RNA点杂交、放射免疫测定(RIA)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电针(EA)对雌性大鼠垂体组织雌激素受体mRNA(ERmRNA)及血中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INT)正常电针组(NT+EA)去卵巢组(OVX)和... 本文采用RNA点杂交、放射免疫测定(RIA)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电针(EA)对雌性大鼠垂体组织雌激素受体mRNA(ERmRNA)及血中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INT)正常电针组(NT+EA)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电针组(OVX+EA)。结果表明,OVX血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INT(P<0.01)。OVX杂交斑点灰度低于INT(P<0.01);OVX+EA血E2含量明显高于OVX(P<0.01)。OVX+EA杂交斑点灰度高于OVX(P<0.01);INT+EA血E2水平及杂交斑点的灰度与INT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电针可能通过提高去卵巢大鼠体内E2水平,影响垂体雌激素ER的基因表达,这可能是电针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雌激素 受体 MRNA 雌二醇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8
17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8 位作者 章复清 王宁新 徐斌 侯正明 陈全珠 袁静 陈向涛 张道芹 王元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2-298,共7页
为了探讨艾灸治疗RA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 ,我们建立免疫性炎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等 ,从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控入手 ,在整体、器官、细胞水平开展灸治RA的实验研究。结果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其机理与... 为了探讨艾灸治疗RA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 ,我们建立免疫性炎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等 ,从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控入手 ,在整体、器官、细胞水平开展灸治RA的实验研究。结果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其机理与灸疗抑制TNF、IL 1等炎症因子的释放 ,增强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保护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 ,纠正炎症时自由基代谢的紊乱 ,调整NO、NE、5 HT神经递质的失衡 ,促进内环境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实验证实 ,外周交感神经参与艾灸对免疫的调节 ;灸疗的部分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系统发挥的 ;海马可能是灸疗信息中枢整合的重要环节 ;HPA轴是灸疗作用中一条重要的神经体液性途径 ;松果体 (MT)可能是艾灸抗炎免疫的一个高位调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作用机理 抗炎作用机理
下载PDF
针刺对脑梗塞模型大鼠海马游离氨基酸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李平 王舒 +3 位作者 刘庆忠 赵俊宏 赵立荣 郑灏泳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7-261,共5页
本实验以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MCAO)大鼠为实验动物,以高压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技术为实验手段,在系统观察了该模型缺血后大脑海马区4种主要游离氨基酸(包括EAAs和IAAs)含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醒脑开窍”针法对氨基... 本实验以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MCAO)大鼠为实验动物,以高压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技术为实验手段,在系统观察了该模型缺血后大脑海马区4种主要游离氨基酸(包括EAAs和IAAs)含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醒脑开窍”针法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实验结果显示,脑缺血后,海马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普遍升高,而且这种异常改变主要发生在缺血早期(脑梗塞后3小时左右);针刺后Glu、Asp、Gly水平与缺血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GAB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类递质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特别是在缺血早期,可能起着重要的病理作用,而针刺能够减轻该兴奋性神经毒性,考虑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梗塞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海马 氨基酸 神经递质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8和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许能贵 汪帼斌 +3 位作者 易玮 佘世锋 黄真炎 赖新生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研究缺血 2周和 5周后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 8和GAP 43的变化规律和针刺对其影响。结果 :脑缺血 2周及 5周组大鼠脑缺血区P3 8表达...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研究缺血 2周和 5周后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 8和GAP 43的变化规律和针刺对其影响。结果 :脑缺血 2周及 5周组大鼠脑缺血区P3 8表达比假手术组显著下降 (P <0 .0 5) ;缺血 +电针 2周组与缺血 2周组相比突触素P3 8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5周组与缺血 +电针 2周组和脑缺血 5周组相比 ,突触素P3 8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但仍明显低于假手术 5周组 (P <0 .0 5)。缺血 2周组大鼠在缺血区周围GAP 43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增加明显 (P <0 .0 5) ,而缺血 5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2周组大鼠脑片GAP 43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5) ,而与缺血 2周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5周组大鼠脑片GAP 43表达与假手术 5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针刺可以通过提高突触素和GAP 43在缺血中心区周围皮层的表达 ,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缺血区 皮层突触素P38 GAP-43表达 大脑皮层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足背炎性痛病灶局部P物质、IL-1β免疫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熳 施静 +4 位作者 王丽娜 刘晓春 张静 李玲俐 关新民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9-53,42,共6页
目的 :研究电针治疗福尔马林所致炎性痛的神经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试验 ,在大鼠一侧足背皮下注射 5%福尔马林 50 μL制备局部炎性痛病灶 ,应用痛行为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电针胆经“环跳”穴、“阳陵泉”穴 (刺激参数为 ... 目的 :研究电针治疗福尔马林所致炎性痛的神经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试验 ,在大鼠一侧足背皮下注射 5%福尔马林 50 μL制备局部炎性痛病灶 ,应用痛行为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电针胆经“环跳”穴、“阳陵泉”穴 (刺激参数为 1~ 3V ,4~ 1 6Hz,3 0min)对大鼠痛行为反应、炎症反应及足背炎性痛病灶局部组织P物质、IL 1 β免疫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①电针能显著抑制福尔马林导致的大鼠缩腿、舔爪等自发痛行为反应 (P <0 0 1 ) ;②电针能减轻福尔马林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并显著翻转炎性痛病灶局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和IL 1 β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增强现象 (P <0 0 1 )。结论 :SP与IL 1 β参与了福尔马林所致的炎性痛反应过程 ,电针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痛病灶局部感觉神经末梢合成和释放SP及减少免疫细胞向病灶局部游走、合成并释放IL 1 β从而发挥消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鼠 炎性痛 P物质 IL-1Β 免疫反应性 细胞因子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