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夏《圣立义海》故事考源 被引量:9
1
作者 聂鸿音 黄振华 陇右文博 2001年第1期42-49,共8页
《圣立义海》是1909年黑水城遗址所出西夏文献的一种,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编号инв.No.143、144、145、684、2614。原书为西夏乾祐十三年(1182)刻字司重刻本,凡五卷十五章,今仅存第十四、十五章全部及第一... 《圣立义海》是1909年黑水城遗址所出西夏文献的一种,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编号инв.No.143、144、145、684、2614。原书为西夏乾祐十三年(1182)刻字司重刻本,凡五卷十五章,今仅存第十四、十五章全部及第一、三、四、五、十三章残叶,计蝴蝶装44个整叶和5个半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献 黑水城 遗址 圣彼得堡 东方 研究所
原文传递
西夏木板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宝玺 陈炳应 陇右文博 2000年第1期34-37,共4页
1977年以来甘肃省武威上县西郊林场发现了几座西夏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西夏文物。其中葬于西夏天庆七年(公元1200年)的二号墓出土了二十九块木板画。1-7,封三1-5),三号墓清理出二块木板画,(图8、9),更为珍贵,是西夏绘画艺术的... 1977年以来甘肃省武威上县西郊林场发现了几座西夏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西夏文物。其中葬于西夏天庆七年(公元1200年)的二号墓出土了二十九块木板画。1-7,封三1-5),三号墓清理出二块木板画,(图8、9),更为珍贵,是西夏绘画艺术的珍品,是研究西夏社会生活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在西夏考古工作中尚属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出土 墓葬 考古工作 绘画艺术 武威 资料 发现 林场 清理
全文增补中
对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几点新认识 被引量:6
3
作者 祝中熹 陇右文博 2001年第2期15-23,共9页
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省考古事业的突出成就。特别是其中一座战国秦墓(M1),出士了460枚竹简和7幅木板地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大学术价值,令文博界兴奋不已。
关键词 发掘 考古事业 秦墓 战国 汉墓 天水 竹简 墓群 年代 地图
原文传递
安西小宛魏晋墓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元 李长缨 陇右文博 2005年第1期27-34,共8页
安西小宛魏晋墓群位于小宛农场何家庄南双塔水库总干渠18-33公里之间狭长地带。东、西两面为小宛南山北麓第四纪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约13万年-1万年)洪积碎石层,N31-38.5米。南临小宛南山老震旦纪花岗岩、石灰岩、千枚岩石互交层... 安西小宛魏晋墓群位于小宛农场何家庄南双塔水库总干渠18-33公里之间狭长地带。东、西两面为小宛南山北麓第四纪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约13万年-1万年)洪积碎石层,N31-38.5米。南临小宛南山老震旦纪花岗岩、石灰岩、千枚岩石互交层山体构造,海拔1128-1385米,北临干渠、何家庄居民点,干渠北面有东西向便道,东至双塔水库,西通安西县城,北通小宛农场、312国道,地理南高北低。墓群周围生态环境荒凉,生长稀疏的红柳、黑柴、霸王、麻黄、骆驼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墓群 安西 魏晋 312国道 生态环境 总干渠 全新世 第四纪 花岗岩 石灰岩 居民点 水库 双塔 农场 南山
原文传递
西夏的国内外商贸剖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炳应 赵萍 陇右文博 2007年第2期64-73,共10页
西夏的商贸,特别是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以前那种认为西夏阻绝东西方贸易和西夏的商业在社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的意见是没有根据的。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夏的国内外商贸进行全面扫... 西夏的商贸,特别是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以前那种认为西夏阻绝东西方贸易和西夏的商业在社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的意见是没有根据的。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夏的国内外商贸进行全面扫描.供大家进一步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外 西夏 商贸 社会经济生活 东西方贸易 对外贸易 搜集资料 学术界
原文传递
《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校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志华 王明珠 陇右文博 2012年第1期35-42,共8页
1964年12月,甘肃省泾川县城北发现一处砖砌窨室,系唐代大云寺塔的地宫遗迹,出土有舍利石函一具,为质地坚硬的灰白色大理石制成。石函呈正方体,高28.3厘米,正、背面宽50.5厘米,两侧宽49.5厘米。函盖盂顶形.正中刻方形界格.减... 1964年12月,甘肃省泾川县城北发现一处砖砌窨室,系唐代大云寺塔的地宫遗迹,出土有舍利石函一具,为质地坚硬的灰白色大理石制成。石函呈正方体,高28.3厘米,正、背面宽50.5厘米,两侧宽49.5厘米。函盖盂顶形.正中刻方形界格.减地阳文隶书:“大周淫州大霎寺舍利之函搃一十四粒”16字。函身四周壁以纤细阴线等分划方界格,格内阴刻孟诜撰“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云寺 舍利 校注 甘肃省 大理石 正方体 遗迹
原文传递
大地湾考古与甘肃新石器时代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郎树德 陇右文博 2002年第2期9-13,共5页
大地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以及冯家湾村西。东距陇城乡7公里,西去莲花乡11公里。遗存主要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Ⅱ、Ⅲ级阶地及与其相连的缓坡山... 大地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以及冯家湾村西。东距陇城乡7公里,西去莲花乡11公里。遗存主要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Ⅱ、Ⅲ级阶地及与其相连的缓坡山地。范围北起河边阶地。南至山顶堡子。东侧以冯家湾沟为界,西侧为延绵数公里的阎家沟溪流,海拔1458—1673米,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河边阶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山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遗址 考古 遗存 阶地 东南 东北 支流 秦安县 海拔
原文传递
河西水陆画与敦煌学——甘肃河西水陆画调查研究简述 被引量:3
8
作者 谢生保 陇右文博 2004年第2期53-56,共4页
我对河西水陆画的专注始于1994年。十年来,在甘肃文物局和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八次深入河西各县市博物馆调查水陆画的收藏情况,现已基本摸清了河西水陆画的收藏数量和保存现况。
关键词 河西 敦煌研究院 敦煌学 文物 简述 收藏 情况 博物馆 支持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始炼铁及秦人用铁考述 被引量:3
9
作者 祝中熹 陇右文博 2001年第1期50-57,共8页
我国何时开始用铁,这一直是非常受学界关注的古史研究重大课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史学界讨论古史分期热潮中,何时用铁是争论焦点之一。那时在史学理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五种社会生产方式论,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而生产工具又被... 我国何时开始用铁,这一直是非常受学界关注的古史研究重大课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史学界讨论古史分期热潮中,何时用铁是争论焦点之一。那时在史学理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五种社会生产方式论,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而生产工具又被认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人 史学界 古史分期 史学理论 古史研究 重大课题 年代 考述 中国古代 生产工具
原文传递
简述甘肃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行 陇右文博 2007年第1期5-14,共10页
1920年.由桑志华和德日进等在华池县境内发现了我国第一件旧石器标本,确认我国有旧石器文化遗存。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化石人类与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是从甘肃庆阳出土第一件旧石器而肇始的。随后的八十多年中.在全省各地发现了... 1920年.由桑志华和德日进等在华池县境内发现了我国第一件旧石器标本,确认我国有旧石器文化遗存。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化石人类与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是从甘肃庆阳出土第一件旧石器而肇始的。随后的八十多年中.在全省各地发现了众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时代包括从早期到晚期。还有最晚期即由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由于材料比较分散,发表的论文也不集中。故把这些材料集中于此文,并将笔者的认识和对遗址的探讨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遗址 文化内涵 甘肃 旧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 华池县 德日进
原文传递
麦积山初期洞窟一佛二菩萨三尊形式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文斌 郑国穆 陇右文博 2007年第1期52-58,共7页
麦积山初期洞窟,指开窟之初至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之间的一些洞窟,即公元5世纪中期至6世纪初期所开凿的洞窟。这些洞窟有第74、78、128、100、80、93、115、76、114、156等30个左右。这些洞窟可以分为三期:74、78、70、71等窟为第... 麦积山初期洞窟,指开窟之初至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之间的一些洞窟,即公元5世纪中期至6世纪初期所开凿的洞窟。这些洞窟有第74、78、128、100、80、93、115、76、114、156等30个左右。这些洞窟可以分为三期:74、78、70、71等窟为第一期,属北魏文成帝复法之后到太和初年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 洞窟 菩萨 北魏
原文传递
山丹出土商代青铜人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平 卢冬 陇右文博 2013年第2期23-29,共7页
甘肃山丹县新出土商代青铜人像,是河西走廊首次发现的商代遗物,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研究价值。通过与其他地区出土商代人像的比较,我们认为:该青铜人像是“身与神相合’’的塑像。该青铜人像的出土,对探讨中原经六盘山地区,蜀地域河... 甘肃山丹县新出土商代青铜人像,是河西走廊首次发现的商代遗物,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研究价值。通过与其他地区出土商代人像的比较,我们认为:该青铜人像是“身与神相合’’的塑像。该青铜人像的出土,对探讨中原经六盘山地区,蜀地域河西走廊的早期联系,中国中西部早期民族的流动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商代 青铜人像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略谈河西晋墓壁画中的莲花藻井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礽骧 陇右文博 2004年第2期43-45,共3页
近日偶翻旧作,对“莲花藻井”问题产生浓厚兴趣,试作探讨,以响同仁并就教识者。
关键词 河西 晋墓 壁画 “莲花藻井” 墓葬形制 墓室
原文传递
合水平定川石窟群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宝玺 陇右文博 2003年第1期33-39,共7页
平定川位于合水县太白乡,这里是子午岭。林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从北魏起,历隋、唐、宋、金、元,是佛教徒乐于选址建造石窟的地方,在川内大大小小、断断续续座落的石窟不下十余处。
关键词 合水县 平定川 石窟 北朝 雕塑
原文传递
西部大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行 陇右文博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西部大开发,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发西部地区,有很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其中,新疆森林覆盖率只有0.79%,青海为0.35%,宁夏为1... 西部大开发,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发西部地区,有很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其中,新疆森林覆盖率只有0.79%,青海为0.35%,宁夏为1.54%,甘肃为4.33%,西藏为5.84%。由于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加剧,对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自然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 经济建设 生产方式
全文增补中
甘肃河西水陆画简介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生保 陇右文博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甘肃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曾对甘肃河西水陆画进行过两次调查。一次是1998年8月,一次是2002年9月。两次调查已发现甘肃河西古浪、山丹、民乐、武威四个县市博物馆中馆藏水陆画486轴。这些水陆画过去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
关键词 甘肃 水陆画 水陆法会 信仰民俗
原文传递
天水出土围屏石榻刻绘图案的内容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永平 陇右文博 2001年第2期28-32,共5页
1982年6月,天水市区石马坪发现的隋唐墓中出土一围屏石榻。天水市博物馆以《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为题于1992年《考古》第12期发表了简报。文章对出土情况和屏风图案的内容进行了完整的描述,为我们再探讨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 1982年6月,天水市区石马坪发现的隋唐墓中出土一围屏石榻。天水市博物馆以《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为题于1992年《考古》第12期发表了简报。文章对出土情况和屏风图案的内容进行了完整的描述,为我们再探讨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此,我们结合新出土考古材料对屏风图案反映的具体内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提出看法,不当之处望学界予以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 考古 唐墓 隋唐 石棺 屏风 图案 天水 指正 简报
原文传递
简评《竹木春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俊民 陇右文博 2000年第1期90-91,共2页
《竹木春秋·甘肃秦汉简牍》,全书18万字,1999年7月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西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简牍学硕士生导师王震亚。是书重在介绍甘肃简牍的发现和研究状况。以通俗易懂为主旨,面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介绍陇文化的一个重... 《竹木春秋·甘肃秦汉简牍》,全书18万字,1999年7月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西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简牍学硕士生导师王震亚。是书重在介绍甘肃简牍的发现和研究状况。以通俗易懂为主旨,面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介绍陇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简牍。这是值得欢迎的。但是,本书存在的诸多问题,又不能不令人有惋惜之感。现仅以书中出现的自相矛盾叙述为例,作简单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 春秋 历史系 北师大 汉简 王震 秦汉 西北 研究状况 教授
全文增补中
敦煌悬泉置出土《里程简》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建华 陇右文博 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
1987年文物普查时,敦煌市博物馆在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现敦煌市甜水井道班南侧,三危山的北麓。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汉代驿置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0一1992年间对这里的汉代悬泉置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这次发掘布方严谨,在... 1987年文物普查时,敦煌市博物馆在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现敦煌市甜水井道班南侧,三危山的北麓。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汉代驿置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0一1992年间对这里的汉代悬泉置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这次发掘布方严谨,在发掘中严格地根据自然堆积层进行分层采集,确保其相对年代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遗址 文物考古 出土 汉代 敦煌市 年代 严谨 水井 发现
原文传递
安西浪柴沟汉代陶窑遗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春元 陇右文博 2002年第2期14-20,共7页
浪柴沟位于安西县东巴兔乡政府东北8公里山区,东北距汉广至县(破城子)20公里;东南距榆林窟12公里;西南距瓦碴子滩汉代陶窑遗址16公里。窑址座落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走向的交岔自然沟谷地带(见图1)。沟谷分别长6.5公里和8.... 浪柴沟位于安西县东巴兔乡政府东北8公里山区,东北距汉广至县(破城子)20公里;东南距榆林窟12公里;西南距瓦碴子滩汉代陶窑遗址16公里。窑址座落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走向的交岔自然沟谷地带(见图1)。沟谷分别长6.5公里和8.5公里,宽55~85米,深14~26米。每年7、8月雨季时,洪水沿两道岔沟奔泻汇流于三角地带交岔口,在西北出山谷口没人地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东南 窑址 汉代 西南 东巴 西北 东北 走向 洪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