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区域疫情风险不确定性的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机构选址研究
1
作者 魏玖长 李燕 周磊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96-126,共3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提供紧急医疗救治服务的应急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考虑疫情的区域间和区域内传播特性,提出了一个考虑区域疫情风险不确定性的、有最大距离约束的p-中值模型,并为模型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贪婪...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提供紧急医疗救治服务的应急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考虑疫情的区域间和区域内传播特性,提出了一个考虑区域疫情风险不确定性的、有最大距离约束的p-中值模型,并为模型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贪婪取走启发式算法。同时,将模型应用于新冠疫情背景下安徽省定点医院的选址问题,提出了不同疫情形势和决策者风险态度下的三组设施点选址策略和一个三层级的设施点调整策略,并在传染病医院远离居民区原则下,给出了一个定点医院的选址策略。最后,本文从坚持底线思维,适度超前布局规划;重点关注高风险地区,合理布局;分类施策、分级应对,根据形势确定选址策略;“平战结合”,重视医疗设施的“平”“战”转换能力等方面,为做好医疗救治资源的合理设置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设施选址 疫情风险 p-中值模型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的社会风险研究——20年来的进展及语义框架建构
2
作者 高山 刘文蕙 张叶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179-203,共25页
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风险如影随形,而当前各类研究“社会风险”的文献中存在话语指代不明、缺乏统一认识等问题,“社会风险”一词成为未经批判的概念。本文通过CSSCI(1998—2020)文本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纵向横向语料相结合的方式,... 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风险如影随形,而当前各类研究“社会风险”的文献中存在话语指代不明、缺乏统一认识等问题,“社会风险”一词成为未经批判的概念。本文通过CSSCI(1998—2020)文本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纵向横向语料相结合的方式,勾勒出我国不同学科视角下关于“社会风险”的话语谱系和方式变迁历程。研究发现:(1)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社会科学类和经管类,且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2)多学科视角下的“社会风险”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性和一致性的机理特征,即风险来源的复杂性、风险演化的链式反应和风险后果的破坏性;(3)通过对“社会风险”内在特征的抓取,最终建构“风险源—风险事件链—风险后果”的语义框架。在理论上,研究拓展了传统定义的指标维度,且通过提出“风险事件链”,深描了风险源与风险后果的演化逻辑,充实了概念框架。在应急管理上,风险治理过程中除了在风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外,也可通过风险事件链进行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文献计量 语义框架 风险事件链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生物恐怖主义的法律治理
3
作者 陈喆 陈佳贝 杨常雨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64-95,共32页
两用生物技术的发展与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高发态势加剧了生物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鉴于生物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和严峻态势,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预防和打击生物恐怖主义的规范体系。但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严峻的国家安全形... 两用生物技术的发展与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高发态势加剧了生物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鉴于生物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和严峻态势,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预防和打击生物恐怖主义的规范体系。但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我们需要将生物恐怖主义的法律治理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下进行检视,充分认识现有法律规范存在的不足之处。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以人民安全为最高价值目标,同时蕴含“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等实施要求,是引领我国生物恐怖主义法律规范建设的航标。未来我国生物恐怖主义法律治理的完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应对生物恐怖风险的法律规范;统筹兼顾,维护生物科技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协同合作,助力生物恐怖主义全球治理;从国家安全整体战略的高度,提升生物恐怖主义相关法律制度衔接,为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恐怖主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 生物安全 生物武器
下载PDF
应急科普服务的制度优势向应急效能的转变——基于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的扎根研究
4
作者 谢小芹 任世辉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151-175,共25页
应急服务是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对此探讨不够,更缺乏对应急实践新品相的逻辑概括和理论提炼。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景苑社区应急服务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构建“需求驱动—政府供给—多元协同”... 应急服务是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对此探讨不够,更缺乏对应急实践新品相的逻辑概括和理论提炼。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景苑社区应急服务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构建“需求驱动—政府供给—多元协同”的全过程分析框架,解密中国应急服务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应急效能的“密码”。研究发现,案例社区“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打通了应急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塑出“集体合供”的应急服务新模式。进一步的证据表明,居民诉求是塑造社区应急服务的前驱条件;党的引领、政府注意力和多重压力源成为政府供给因素;另外,社会组织、高校、驻区单位、关键少数和社区等构成的多元协作网络也是应急服务效能取得的关键变量。研究不仅拓展了“合供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运用,亦可通过解读“中国之治”提炼出“中国之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服务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中国之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社会风险治理——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5
作者 王驰 王君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204-228,共25页
顺利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应重视社会风险治理,保障公众出行安全。本文在风险治理视域下,基于风险源分析,构建“客体—主体—工具”理论框架,对1980—2020年83份中央层面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客体维... 顺利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应重视社会风险治理,保障公众出行安全。本文在风险治理视域下,基于风险源分析,构建“客体—主体—工具”理论框架,对1980—2020年83份中央层面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客体维度,新兴风险治理滞后、多元风险化解不当、感知风险重视不足都有可能诱发社会安全事件,只有决策者注意到的风险源才能成为客体;在主体维度,以政府内的跨部门协作为主,政府与外部的横向互动有待提高;在工具维度,规制性工具是首选“利器”,激励性、参与性和信息性工具使用尚不充分,亟待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这三个维度着手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治理 风险源 城市公共交通
下载PDF
社交网络中灾害信息传播的“脱嵌”现象初探——以2021年南通风灾为例
6
作者 陈武 张海波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27-63,共37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屡次成为社交媒体中的热点议题。本文尝试揭示极端天气发生时社交媒体灾害信息的传播特征,以及政府是否合理、高效地运用了社交媒体工具。本文从综合应急管理理论出发,以2021年南通风灾为案例,运用LDA主题...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屡次成为社交媒体中的热点议题。本文尝试揭示极端天气发生时社交媒体灾害信息的传播特征,以及政府是否合理、高效地运用了社交媒体工具。本文从综合应急管理理论出发,以2021年南通风灾为案例,运用LDA主题模型对相关微博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分阶段总结关键主题,再结合社会网络方法,重点分析信息转发网络和共词网络。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中的灾害治理多元主体信息传播行为一定程度上“脱嵌”于当前制度设计。在信息角色层面,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没有主导信息传播;在内容层面,社交媒体中灾害信息主题多是被动的灾情描述,难以长期聚焦稳定的应急相关议题,信息的扩散难以体现应急管理实际需求,扩散过程具有分布式结构化特征。社交媒体中的灾难信息具有独特的传播逻辑。在应急管理实践中,政府部门应从四个方面提高信息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事件 综合应急管理 微博文本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LDA主题模型
下载PDF
基层党组织如何塑造社区韧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超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129-150,共22页
本文运用系统权变理论,尝试构建社区韧性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科学解码基层党组织如何塑造社区韧性的内生机理。研究发现,除组织领导外,基层党组织在价值、技术、决策、心理等方面的领导因素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社区韧性呈现正... 本文运用系统权变理论,尝试构建社区韧性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科学解码基层党组织如何塑造社区韧性的内生机理。研究发现,除组织领导外,基层党组织在价值、技术、决策、心理等方面的领导因素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社区韧性呈现正相关关系,各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均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基层党组织通过带有柔性特征的接点治理形式在上述五方面因素上发挥枢纽功能,使社区能动态衔接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管理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韧性 基层党组织 接点治理
下载PDF
前言
8
作者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6-7,共2页
在今天的全球风险社会中,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如果说风险社会意味着一个时代性的转变,那么人类如何与风险、灾害、危机共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紧迫的研究主题。南京大学致力于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 在今天的全球风险社会中,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如果说风险社会意味着一个时代性的转变,那么人类如何与风险、灾害、危机共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紧迫的研究主题。南京大学致力于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学术传承,形成了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民生痛点问题”为宗旨的学术传统。其间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开创社会风险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传承 南京大学 国家重大需求 全球风险社会 学术传统 跨学科研究 时代性 四个阶段
下载PDF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十六辑)
9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229-229,共1页
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有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中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雪灾(2008)、汶川地震(2008)、玉树地震(2010)、舟曲泥石流(2010)、温州动车事故(2011)、芦山地震(20... 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有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中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雪灾(2008)、汶川地震(2008)、玉树地震(2010)、舟曲泥石流(2010)、温州动车事故(2011)、芦山地震(2013)、鲁甸地震(2014)、东方之星沉船(2015)、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仓库爆炸(2015)、山竹台风(2018)、新冠疫情(2020)等重大突发事件,在灾难中前行。在这十余年中,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进步,我们的研究从最初的理论引介到跨学科理论框架建构,再到规范的实证研究与积极的政策建言,不断在探索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曲泥石流 鲁甸地震 公共危机管理 天津滨海新区 南京大学 玉树地震 芦山地震 跨学科理论
下载PDF
协同综合的战略和模式——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选择与实现
10
作者 刘智勇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3-23,共21页
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重大传染病疫情,具有快速广泛传播的特性,应急管理面临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严峻挑战,单一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模式已不适应需要,必须构建协同综合的战略和模式。协同综合的应急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治理,一种... 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重大传染病疫情,具有快速广泛传播的特性,应急管理面临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严峻挑战,单一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模式已不适应需要,必须构建协同综合的战略和模式。协同综合的应急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治理,一种全过程、全领域的平衡治理,体现了应急管理在哲学思维、制度安排、流程整合和科学方法上的变革创新。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构建选择协同综合的战略和模式,具有充分的依据,包括实践需要、目标诉求、法律政策规定、国家战略驱动。更新三大理念,统筹四组关系,是实现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协同综合的战略和模式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 协同综合
下载PDF
安全概念再认识:从间接到直接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伟 刘梦婷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0-24,共15页
生产能力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促使公众对安全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和全面化。我们有必要对安全概念进行再认识,使其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通过梳理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安全研究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安全概念的"三阶段论":"否定之否定"的间... 生产能力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促使公众对安全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和全面化。我们有必要对安全概念进行再认识,使其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通过梳理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安全研究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安全概念的"三阶段论":"否定之否定"的间接定义、基于风险的中间定义、面向韧性建设的直接定义,体现了安全研究随着需求的发展而经历的"事故预防-风险控制-韧性建设"发展过程。通过概念演进的分析,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安全科学研究的系统建构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概念 风险 韧性 事故预防
下载PDF
广义应急管理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海波 童星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27,共27页
以往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狭义的,以公共安全为目标的应急管理则是广义的。以公共安全治理为目标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的超越,既是应急管理实践突破瓶颈的内在需求,也是面向风险社会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狭义应急... 以往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狭义的,以公共安全为目标的应急管理则是广义的。以公共安全治理为目标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的超越,既是应急管理实践突破瓶颈的内在需求,也是面向风险社会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狭义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三角模型”,强调对象上的全灾害管理、过程上的全过程管理、结构上的多主体参与。广义应急管理即公共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则是“三棱锥模型”,它在“三角模型”的基础上,还特别强调公共安全作为结果的实现程度。为此,要将公共安全作为优先的政策目标,通过多元参与和过程互动来推动风险治理、应急管理和危机治理的协同发展,达致公共安全治理目标、手段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以应对新兴风险、极端灾害和跨界危机的挑战。相应的案例分析显示,在中国的制度情境中,“三棱锥模型”具有适用性。以公共安全治理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的超越,这是一次整体性改革,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应急管理 广义应急管理 公共安全治理 风险治理 危机治理
下载PDF
中国空气污染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概念模型、指标体系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怡 张海波 +1 位作者 窦闻 李杨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33-151,共19页
识别空气污染的高社会脆弱性地区,查明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这对于降低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社会不平等、提升空气污染防治的效果都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了面向区域的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概念模型,并据此建立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 识别空气污染的高社会脆弱性地区,查明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这对于降低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社会不平等、提升空气污染防治的效果都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了面向区域的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概念模型,并据此建立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而以省级行政单元作为分析单位,运用投影追踪聚类模型,识别了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排名前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本科及以上人口比例"、"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儿童(14岁及以下人口)"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通过集成社会脆弱性指数来探索中国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社会脆弱性指数均值保持了逐年下降的趋势。2000~2010年,社会脆弱性指数标准差持续上升,2010年后出现下降。在整个研究周期内,全国各省的社会脆弱性经历了普遍偏高至部分好转再至好转局面扩大的变化。社会脆弱性的好转始于东北局部,再扩展至东部沿海,继而向中西部推进。在空间分布上,中部和西部省份的社会脆弱性偏高,北京和上海的社会脆弱性最低,华北和华东地区的社会脆弱性水平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脆弱 空气污染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中国
下载PDF
专栏导语:中国校园安全研究的起步与深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海波 童星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3,共3页
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公共安全形势均不容乐观。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更加重视公共安全,也更能保障公共安全。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中国一直将社会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国即便不... 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公共安全形势均不容乐观。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更加重视公共安全,也更能保障公共安全。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中国一直将社会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国即便不是世界上在社会安全管理方面做得最好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安全研究 全球风险社会 校园 导语 专栏 公共安全 安全形势
下载PDF
社会控制理论视域下校园欺凌致因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山 李维民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4-25,共22页
校园欺凌的诱因复杂多变,交互多元。本文运用特拉维斯·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以自我控制能力为中介变量,基于3777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社会控制因素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控制要素、自我控... 校园欺凌的诱因复杂多变,交互多元。本文运用特拉维斯·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以自我控制能力为中介变量,基于3777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社会控制因素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控制要素、自我控制对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直接影响;自我控制在社会控制要素与校园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不良行为的参与是校园欺凌行为的首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社会控制 自我控制 致因分析
下载PDF
微信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价值——以“6·23阜宁特大龙卷风”灾害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思 童星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94-116,共23页
随着极端灾害的日益多发,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愈加突出,给传统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带来极大挑战。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并为灾害应急管理带来新思路。本文以2016年6月23日14时30分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发生的特大龙卷风为案... 随着极端灾害的日益多发,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愈加突出,给传统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带来极大挑战。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并为灾害应急管理带来新思路。本文以2016年6月23日14时30分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发生的特大龙卷风为案例,以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为研究平台,运用案例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具体分析微信在"6·23阜宁特大龙卷风"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使用情况,以深入探讨和总结微信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价值。文章认为,与其他通信手段和信息渠道相比,微信在信息发布上占一席之地,在危机沟通上遥遥领先,在治理参与上行之有效。但是,在重视微信正面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在真实性、冗杂性和不平衡性等方面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技术、措施,使微信更好地融入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应急管理 微信 信息发布 危机沟通 治理参与
下载PDF
北京高校地震应急预案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月巧 唐彦东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86-100,共15页
高校作为国家潜在人才高密集的聚集区,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主体。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北京高校学生对地震预案的认知程度决定着地震预案建设成效。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高校大学生对地震应急预案的认知存在着差异性的可能。根据调研... 高校作为国家潜在人才高密集的聚集区,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主体。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北京高校学生对地震预案的认知程度决定着地震预案建设成效。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高校大学生对地震应急预案的认知存在着差异性的可能。根据调研数据最优选项最值描述和灰色相关分析可知,大学男生和女生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本文研究认为,男生重视地震应急预案的理论知识,女生重视地震应急演练的实践。因此,男生应加强演练重要性的学习;对女生加强理论学习,达到地震应急预案全面建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预案 性别差异 高校 地震应急演练
下载PDF
校园为何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灰色地带”?——基于3777名学生的校园欺凌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桂蓉 李婉灵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26-50,共25页
本文通过对3777名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校园欺凌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绝大多数欺凌者同时也是被欺凌者;校园欺凌形式中语言欺凌是主要形式,而关系欺凌最具重复性;校园欺凌行为的参与者表现为明显低龄化与性别... 本文通过对3777名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校园欺凌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绝大多数欺凌者同时也是被欺凌者;校园欺凌形式中语言欺凌是主要形式,而关系欺凌最具重复性;校园欺凌行为的参与者表现为明显低龄化与性别差异化的特点,男生参与校园欺凌行为的概率要显著高于女生;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且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把隐瞒事实作为第一选择。相关性分析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少旷课、少玩网络游戏、较开明的教育方式、与同伴相处融洽、不结交帮派朋友可以降低校园欺凌的风险;父母关系紧张、专制型教育方式、亲子关系不融洽、家庭结构不完整、师生关系差、与同伴的关系较差、欺凌环境恶劣是校园欺凌的风险性因素。校园欺凌风险防控应该以学校为核心,学生、家长、教师形成反校园欺凌联盟,社会与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监管互动,构筑反校园欺凌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特征 LOGISTIC回归模型 风险防控
下载PDF
基于公众情绪视角的食药类事件风险放大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振宇 何蕾 +1 位作者 郭雪松 曹蓉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9年第1期215-235,共21页
互联网环境下的食药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易引发公众强烈的负面情绪和高水平的风险感知。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基于风险放大理论构建公众情绪对风险感知的关系模型并进行验证。研究以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基于数据爬取... 互联网环境下的食药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易引发公众强烈的负面情绪和高水平的风险感知。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基于风险放大理论构建公众情绪对风险感知的关系模型并进行验证。研究以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基于数据爬取技术采集网络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析公众情绪对风险感知的影响路径,从公众情绪视角和信息传播机制两方面分析揭示食药安全事件风险放大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疫苗事件中的公众情感情绪对安全型风险感知水平有显著影响,并通过安全型风险感知对公正型、利益型风险感知产生间接影响,评价情绪对风险感知影响不显著。研究以期为政府提升食药安全事件危机沟通效率、减少公众恐慌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情绪 风险感知 风险放大效应 影响分析
下载PDF
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间关系研究——基于文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正威 石佳 +1 位作者 郭雪松 白鹭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8-35,共28页
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简称"稳评")机制是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顶层设计。其中评估主体贯穿稳评的各个环节,明确认识主体类别、厘清主体间关系类型、探明主体结构特征等对于促进决策科学化、健全稳评机制、指... 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简称"稳评")机制是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顶层设计。其中评估主体贯穿稳评的各个环节,明确认识主体类别、厘清主体间关系类型、探明主体结构特征等对于促进决策科学化、健全稳评机制、指导稳评实践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72份重大项目稳评文件和20份稳评报告为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出稳评主体间的关系类型和现状;而后利用社会网络,对各类主体在不同关系类型网络中的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不同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纵向比较,对各类主体在稳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完善稳评工作和主体间关系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稳评主体间关系以合作关系为基础,进一步细分为组织协调关系、监督指导关系、责任追究关系等三种形态的子关系类型;(2)主体间"权力-责任"格局虽已初步形成,但与其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3)主体间治理模式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公众监督、参与水平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评估主体 主体间关系 社会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