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726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系数伴随函数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金菊良 张浩宇 +3 位作者 崔毅 宁少尉 周玉良 吴成国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0年第2期1-10,共10页
相对于集对分析偏向于宏观层次上研究确定不确定性问题,联系数的伴随函数揭示集对事件在微观层次上确定不确定性的问题,可更深刻地挖掘联系数自身隐含的重要信息以有效解决集对事件包含的不确性问题,是目前运用联系数这一新颖方法解决... 相对于集对分析偏向于宏观层次上研究确定不确定性问题,联系数的伴随函数揭示集对事件在微观层次上确定不确定性的问题,可更深刻地挖掘联系数自身隐含的重要信息以有效解决集对事件包含的不确性问题,是目前运用联系数这一新颖方法解决确定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定量处理复杂系统确定不确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联系数为出发点,立足于其伴随函数的概念、内涵、函数形式等,对集对势、偏联系数、邻联系数、联系熵等联系数的伴随函数进行综述,并提出联系数的伴随函数现有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包括:进一步定量化描述伴随函数,以及完善多种伴随函数在概念内涵上的定义;同一伴随函数具有多种函数式,需进一步规范函数表达式;伴随函数的应用领域及适用方向需进一步考量,每种伴随函数的适用性各有特点;新的伴随函数原始创新力不足,发展较为缓慢;伴随函数的发展应立足于联系数自身,并适当与其他方法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数 伴随函数 集对势 偏联系数 邻联系数 联系熵 关系结构
下载PDF
寒区冻土层水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戴长雷 常龙艳 +3 位作者 孙思淼 吕雅洁 刘月 黄集华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1-8,18,共9页
寒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区,在我国75%的国土覆盖着多年或季节性冻层土壤。冻层的不透水性、抑制蒸发作用、蓄水调节作用及调节产汇流作用,使寒区的水文循环机理与过程比非寒区复杂的多。从冻土层的水理性质的相关概念及特征参数、冻层... 寒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区,在我国75%的国土覆盖着多年或季节性冻层土壤。冻层的不透水性、抑制蒸发作用、蓄水调节作用及调节产汇流作用,使寒区的水文循环机理与过程比非寒区复杂的多。从冻土层的水理性质的相关概念及特征参数、冻层水分迁移、融雪水入渗、冻土保墒和地下水溢流冰模型5个方面梳理国内外冻层水理性质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国际领先研究成果—俄科院冻土所论著《寒区冻结层上水》进行内容分析,以期为农业生产、春季融雪径流、越冬期冻土层持水量、越冬期地表水对潜水补给量计算等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层 水理性质 冻土保墒 融雪入渗 溢流积冰 寒区
下载PDF
蠋蝽人工繁殖技术及田间释放控制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高卓 王皙玮 +5 位作者 张李香 孙元 范锦胜 付雪 金娜 王贵强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65-73,共9页
研究蠋蝽人工繁殖饲养条件、田间释放等结果表明:以榆树为栖息植物其存活率为82.0%,大豆苗为61.3%,杨树为34.6%;以榆树为栖息植物的其产卵量为330.8粒,大豆苗为255.7粒,杨树为225.3粒。利用蠋蝽4~5龄若蝽对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研究蠋蝽人工繁殖饲养条件、田间释放等结果表明:以榆树为栖息植物其存活率为82.0%,大豆苗为61.3%,杨树为34.6%;以榆树为栖息植物的其产卵量为330.8粒,大豆苗为255.7粒,杨树为225.3粒。利用蠋蝽4~5龄若蝽对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的捕食量测定研究显示,可捕食甜菜夜蛾1~2龄幼虫约2头/d,5龄幼虫0.3头/d。田间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蠋蝽与甜菜夜蛾幼虫以1∶15的比例释放,放蝽后20d的防治效果达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人工繁殖 释放控制
下载PDF
基于背景差分法的视频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汪国强 盖琪琳 +2 位作者 于怀勇 文雪 任天威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64-68,共5页
运动目标的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以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基于背景差分法的视频目标检测的算法进行了研究。以Matlab为主体研究工具,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对背景差... 运动目标的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以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基于背景差分法的视频目标检测的算法进行了研究。以Matlab为主体研究工具,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对背景差分法的原理和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利用中值滤波背景模型来提取背景,并对目标的阴影进行检测与抑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中值滤波背景模型 背景差分法 阴影检测抑制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焦晓光 邓莹 +4 位作者 赵武雷 杨欢 郑刘涛 张翠翠 王贵强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70-73,共4页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对小白菜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有机无机配施>化肥>有机肥处理;对硝酸盐含量影响的顺序为有机无机配施>有机肥>化肥处理;3种...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对小白菜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有机无机配施>化肥>有机肥处理;对硝酸盐含量影响的顺序为有机无机配施>有机肥>化肥处理;3种施肥处理间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含量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既可以提高小白菜产量,又能明显改善小白菜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硝酸盐 品质 产量 有机无机肥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志萍 谢振华 林健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0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区划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定义入手,综合考虑地下水固有的脆弱性、外界胁迫脆弱性和地下水资源预期损害性,建立了地下水污...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区划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定义入手,综合考虑地下水固有的脆弱性、外界胁迫脆弱性和地下水资源预期损害性,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简要介绍了基于灾害风险理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固有脆弱性 外界胁迫脆弱性 预期损害性 指标体系 灾害风险理论
下载PDF
膨胀石墨的制备工艺与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董永利 周国江 +1 位作者 丁慧贤 袁福龙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0年第3期59-63,共5页
对膨胀石墨的制备工艺、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主要介绍了以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法、微波法、爆炸法和气相挥发法制备低温、无硫可膨胀石墨及复合膨胀石墨材料的工艺;总结分析了膨胀石墨材料在密封... 对膨胀石墨的制备工艺、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主要介绍了以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法、微波法、爆炸法和气相挥发法制备低温、无硫可膨胀石墨及复合膨胀石墨材料的工艺;总结分析了膨胀石墨材料在密封、阻燃、润滑、环境、催化、军事、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制备工艺 应用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蠋蝽(Arma chinensis)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卓 王皙玮 +3 位作者 张李香 孙元 范锦胜 王贵强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1年第4期72-77,83,共7页
蠋蝽(Arma chinensis)可捕食多种农林害虫,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天敌昆虫。利用实验室饲养观察、对比分析和野外设样地调查等方法,对蠋蝽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蠋蝽在哈尔滨地区1a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蠋蝽1龄若虫只... 蠋蝽(Arma chinensis)可捕食多种农林害虫,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天敌昆虫。利用实验室饲养观察、对比分析和野外设样地调查等方法,对蠋蝽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蠋蝽在哈尔滨地区1a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蠋蝽1龄若虫只吸食水分,2龄至成虫以捕食昆虫为生。捕食量随虫龄的增长而增加。成虫平均产卵量约400粒,孵化率可达90%,一般在40~50d即可完成一代。不同温度对蠋蝽的繁殖、发育影响显著,在20℃条件下若虫发育期约42.3d,而在30℃条件下仅需29d;20℃时成虫寿命为43d,而在30℃条件下仅有28.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生物学特性 控制条件 人工饲养
下载PDF
基于单作物系数和遗传算法的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估算 被引量:6
9
作者 金菊良 侯志强 +2 位作者 蒋尚明 周玉良 崔毅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7年第1期1-10,12,共11页
为确定适合安徽淮北平原区的大豆作物系数和准确估算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于2015年6—9月在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开展受旱盆栽试验,设置全生育期不旱、不同生育阶段连续受旱及组合受旱共15种处理,以无受旱胁... 为确定适合安徽淮北平原区的大豆作物系数和准确估算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于2015年6—9月在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开展受旱盆栽试验,设置全生育期不旱、不同生育阶段连续受旱及组合受旱共15种处理,以无受旱胁迫下实测蒸发蒸腾量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GA)对各生育阶段单作物系数进行率定,并运用单作物系数法对无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进行估算,利用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实测资料,采用GA对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进行率定,并对受旱胁迫下蒸发蒸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GA优化得到的各生育阶段单作物系数分别为0.853、1.418、0.695 9,在此基础上运用单作物系数法估算大豆无受旱胁迫下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相对误差ARE分别为0.5mm/d、0.66mm/d、15.12%;对14种不同受旱胁迫下大豆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进行估算,MAE为0.43~0.74mm/d,RMSE为0.53~0.88mm/d,ARE为16.07%~22.63%,它们的均值分别为0.56mm/d、0.67mm/d、19.31%,蒸发蒸腾量估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初步验证了优化确定的作物系数在安徽淮北平原的适用性,基于单作物系数和遗传算法的受旱胁迫下大豆蒸发蒸腾量估算方法合理可靠,可为区域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蒸腾量 受旱胁迫 单作物系数 遗传算法 安徽淮北平原 大豆
下载PDF
积雪和冻土保墒监测试验方案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戴长雷 常龙艳 +1 位作者 梁丽青 彭程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积雪和冻土的存在对农田土壤墒情有着重要的影响。积雪和冻土对于土壤墒情的保持有正作用,但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层面,其规律和机理的研究还有待加强。通过梳理相关监测试验成果,从试验环境、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方... 积雪和冻土的存在对农田土壤墒情有着重要的影响。积雪和冻土对于土壤墒情的保持有正作用,但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层面,其规律和机理的研究还有待加强。通过梳理相关监测试验成果,从试验环境、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方法4个方面对积雪和冻土保墒监测试验方案进行分析和设计。在分析已有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研究经验,综合考虑试验的真实性、可控性和易于对比性提出3种试验设计方案。试验设计方案的提出可为进一步获取试验数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 冻土 积雪 试验环境 监测内容 监测仪器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密云区植被盖度动态演变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文峰 吴娟 +3 位作者 王笑峰 刘涛 王鑫鑫 刘芳平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25-31,共7页
基于RS和GIS技术,以密云区2001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 TM5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定量反演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基础上,研究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并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完成其植被盖度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密云区整体... 基于RS和GIS技术,以密云区2001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 TM5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定量反演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基础上,研究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并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完成其植被盖度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密云区整体植被状况较好,中高覆盖和高盖度植被是研究区植被覆盖的主体,占总面积89.39%,近10 a密云区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高盖度面积增加448.87 km^2,其它类型的植被盖度面积减少,中高盖度植被面积减少最大,为401.01 km^2,且植被盖度重心总体向高覆盖度移动。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预测发到2091年,各植被类型的面积比例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分别为0.48%、1.75%、2.68%、6.94%和88.15%,高盖度植被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密云区 植被盖度 马尔科夫模型
下载PDF
路基高度对高纬度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海苹 丁琳 +2 位作者 杨扬 张家平 张瑞德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基于附面层理论,建立伴有相变的二维非稳态温度场数值模型,分析不同路基高度下高纬度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与融化深度的变化规律,为多年冻土区设计合理路基高度及病害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高纬度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的变化随季节而... 基于附面层理论,建立伴有相变的二维非稳态温度场数值模型,分析不同路基高度下高纬度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与融化深度的变化规律,为多年冻土区设计合理路基高度及病害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高纬度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的变化随季节而周期循环变化;随着时间的增加,路基下的地温也随之升高;路基高度越低,融化深度越大。从长期来看,不同高度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均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高度 高纬度 多年冻土 路基 温度场
下载PDF
不同掺量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试验研究及其强度预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琳 刘洪波 +1 位作者 付伟庆 孙静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1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介绍了4个不同掺量混凝土试件的材料置备、配合比设计及制作的全过程,并测量了3 d龄期的12块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通过对试验数据和混凝土试件强度变化规律分析,探讨了混凝土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基于普通混凝土强度-成熟度函... 介绍了4个不同掺量混凝土试件的材料置备、配合比设计及制作的全过程,并测量了3 d龄期的12块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通过对试验数据和混凝土试件强度变化规律分析,探讨了混凝土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基于普通混凝土强度-成熟度函数关系的理论基础,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掺硅粉、粉煤灰混凝土强度试验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了4个不同掺量混凝土早期相对强度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强度 成熟度 粉煤灰 硅粉
下载PDF
黑龙江省2012年后由暖干转暖湿型气候变化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潘华盛 王勇 +1 位作者 邹斌 吴玉影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45-50,共6页
使用1909~2011年气温、降水实测资料和动力气候模式输出产品,采用趋势分析、阶段分析、周期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气温、降水进行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预报及气候转型等预测。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3a中年气温上升2℃,尤其是1988年... 使用1909~2011年气温、降水实测资料和动力气候模式输出产品,采用趋势分析、阶段分析、周期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气温、降水进行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预报及气候转型等预测。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3a中年气温上升2℃,尤其是1988年以来气温大幅上升,1988~2011年的24a平均气温达3℃,较历年平均提高了1℃。未来气温继续升高,但较1999~2011年段平均气温将有所下降。降水趋势无大变化,在103a仅减少了15mm,平均减少1.5mm/10a。1954~2011年降水周期分析表明1954~1966年为多水,1967~1982年为少水,1983~1998年为多水,1999~2011年为少水。从近百年降水年代际变化规律来看,基本有20a一升10a一降,或20a一降10a一升的规律,2012年后将转多水。转多水开始时间指标是从降水开始的第一年至第三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0%~20%或以上,也表明2012年开始转多水。综合气温、降水气候类型变化特征,可划分为7个时段气候型,上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后只有暖湿、暖干的变化。类型的转换有14a的周期,2012年后14~16a转为暖湿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暖干 暖湿 预测
下载PDF
石墨尾矿库及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韩雪冰 王笑峰 蔡体久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58-62,共5页
通过对鸡西柳毛石墨尾矿库及其周围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其重金属污染、迁移特征及规律,为矿区污染土地的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鸡西柳毛石墨尾矿库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9.15,属... 通过对鸡西柳毛石墨尾矿库及其周围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其重金属污染、迁移特征及规律,为矿区污染土地的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鸡西柳毛石墨尾矿库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9.15,属重度污染源;Cd和Hg是石墨尾矿库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尾矿库周围土壤已受到严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达到尾矿库的2.73倍,Cd、Hg、Ni是造成尾矿库周围土壤污染的主要重金属元素,下层土壤的污染程度高于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尾矿库 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特征 评价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概况及学术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红星 张松波 +2 位作者 季山 李向东 邹晓艳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5年第4期89-96,共8页
介绍中国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概况,引进以书籍和网络为统计源的总被引频次指标,分析探讨近现代水利科技期刊在当代的学术影响。发现《水利》《河海月刊》《扬子江水道季刊》《华北水利月刊》《陕西水利月刊》的学术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近现代 水利科技期刊 总被引频次 学术影响
下载PDF
基于可变集的围岩质量等级识别原理与判别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守煜 薛志春 +1 位作者 李敏 王定乾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可变集的对立统一定理,提出围岩质量等级可变集识别原理与方法。导出可变集多指标综合相对隶属度模型。首次将辩证法规律及其数学定理用于工程围岩等级识别。列举了两个应用实例,并与集对分析模型的围岩质量等级识别结果进行了比较... 基于可变集的对立统一定理,提出围岩质量等级可变集识别原理与方法。导出可变集多指标综合相对隶属度模型。首次将辩证法规律及其数学定理用于工程围岩等级识别。列举了两个应用实例,并与集对分析模型的围岩质量等级识别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它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围岩质量等级可变集识别原理与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水电、岩土工程等不同建筑物围岩质量等级识别,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集 围岩质量 对立统一定理 识别 集对分析
下载PDF
西江归槽洪水研究展望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平 胡彩霞 +1 位作者 谭莹莹 许斌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0年第4期29-33,共5页
西江流域由于大量兴建堤防工程导致洪水归槽,改变了原天然河道的洪水槽蓄关系,使得用于防洪规划和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洪水序列失去了一致性。目前洪水归槽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出槽洪水的归槽还原计算方面,对于干支流洪水与区间洪水的遭... 西江流域由于大量兴建堤防工程导致洪水归槽,改变了原天然河道的洪水槽蓄关系,使得用于防洪规划和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洪水序列失去了一致性。目前洪水归槽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出槽洪水的归槽还原计算方面,对于干支流洪水与区间洪水的遭遇考虑不足,对洪水发生变异的成因及非一致性洪水的频率计算方法也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建议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西江流域的水文要素进行变异分析,以识别其时空变异规律;研制西江中下游干支流洪水及区间暴雨洪水的多输入单输出概念性水文模型,以模拟其洪水形成过程;提出基于MISOCHM模型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计算方法、基于HHT变换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计算方法,以推求变化环境下河道断面的洪水频率分布,并结合西江流域防洪规划评价西江堤防现状和未来的防洪能力。其研究成果不仅对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和水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流域防洪规划和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归槽 非一致性 洪水频率计算 水文变异 西江
下载PDF
石墨尾矿混凝土压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洪波 张大双 +2 位作者 刘晓丽 李爽 孙静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利用生产石墨产生的工业废料石墨尾矿,减少环境污染,将石墨尾矿掺到混凝土中,制备智能混凝土。对不同石墨尾矿掺量、不同碳纤维掺量进行压敏特性试验,研究其压应力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石墨尾矿掺量为5%-10%,碳纤维... 为了利用生产石墨产生的工业废料石墨尾矿,减少环境污染,将石墨尾矿掺到混凝土中,制备智能混凝土。对不同石墨尾矿掺量、不同碳纤维掺量进行压敏特性试验,研究其压应力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石墨尾矿掺量为5%-10%,碳纤维掺量为0.3%-0.6%,石墨尾矿混凝土电阻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压力在弹性范围内循环加载,电阻率随应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应力的减小而增大。适宜掺量的石墨尾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压敏特性,在智能混凝土中添加石墨尾矿,减少碳纤维含量,可节约成本,为智能混凝土的监测和控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尾矿 导电性能 碳纤维 循环加载 压敏特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草地蝗虫群落时间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皙玮 韩笑 +7 位作者 张李香 范锦胜 孙元 王世喜 周艳丽 陈中华 张坤 王贵强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60-68,共9页
2011-2012年黑龙江省西部草地蝗虫群落时间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西部草地蝗虫6月初出现的早发型种类有中华稻蝗、毛足棒角蝗、宽须蚁蝗等,6月中下旬出现的晚发型的种类有大垫尖翅蝗、笨蝗、亚洲小车蝗、红翅皱膝蝗、轮纹异痂蝗、白边雏... 2011-2012年黑龙江省西部草地蝗虫群落时间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西部草地蝗虫6月初出现的早发型种类有中华稻蝗、毛足棒角蝗、宽须蚁蝗等,6月中下旬出现的晚发型的种类有大垫尖翅蝗、笨蝗、亚洲小车蝗、红翅皱膝蝗、轮纹异痂蝗、白边雏蝗等。蝗虫发生的种类及数量随着时间变化渐增或减少。优势种的中华稻蝗在群落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明显,并通常选择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裸露向阳、土壤pH值为碱性且有机质和含盐量较低的栖息地存活,其发生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应防止其在农牧交错地带暴发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蝗虫 群落结构 时间动态 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