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5,5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教育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集体办学的实践路径--基于“十女办学”者的口述历史分析
1
作者 郑新蓉 张莉 +1 位作者 曾巧玲 阿呷热哈莫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8-48,共11页
现代化需要最基本的社会动员,而办学和普及教育是农村社会动员最重要的途径。依据20世纪60年代西南农村妇女办学的口述资料,考察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办学状况,展现农村集体时代民办女教师的来源、社会功能、生活保障和教育教学实践样态。... 现代化需要最基本的社会动员,而办学和普及教育是农村社会动员最重要的途径。依据20世纪60年代西南农村妇女办学的口述资料,考察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办学状况,展现农村集体时代民办女教师的来源、社会功能、生活保障和教育教学实践样态。“教育翻身”的新社会新国家情怀是青年妇女献身艰苦教育岗位的内在动力;“两条腿走路”的公共教育办学方针、地方干部深入基层和大胆实践的精神,促成了女青年上山办学和志愿从教;她们在农村集体组织中,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办起了灵活有效的“耕读学校”;“民办教师”的社会主义集体认同,激发了她们前所未有的办学活力,村庄和学校都是女教师们的社会舞台;她们是我国农村集体化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探索者。面对当前乡村建制化学校和教师队伍疏离乡村等问题,公共教育必须依托农村新生的集体力量,通过激发乡村教育和妇女社会活力,促进劳动合作、集体生活、学校与社区融合,新时期乡村振兴才能得以生根,社会主义公共教育活力才能得以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女办学” 耕读学校 社会动员 “两条腿走路” 公共教育
下载PDF
基于女性创业韧性研究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设计
2
作者 张霞 吕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企业家经常面临威胁组织生存的困境和挑战,女性创业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和刻板印象,这塑造了其特有的创业韧性。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女性创业韧性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都有所不同。微观层面包括个体特质和人力资本,具有女性... 企业家经常面临威胁组织生存的困境和挑战,女性创业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和刻板印象,这塑造了其特有的创业韧性。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女性创业韧性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都有所不同。微观层面包括个体特质和人力资本,具有女性创业自我效能更低、以推动性创业动机为主、角色积累较为单一等特点。中观层面包括社会支持和财务资源的不同,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更难获得财务资源。宏观层面则表现为社会性别化的压力。对女性创业韧性的研究分析,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一定启发,要求课程中加入增强女性创业自我效能、提升女大学生家庭事业的平衡能力和增强创业动机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创业韧性 女大学生 创业教育
下载PDF
母亲拖延对中高年级小学生拖延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邱香 牛勇 张慧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采用学生版一般拖延量表、自尊量表对452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成人版一般拖延量表对小学生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母亲拖延与小学生拖延及其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小学生拖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母亲... 采用学生版一般拖延量表、自尊量表对452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成人版一般拖延量表对小学生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母亲拖延与小学生拖延及其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小学生拖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母亲拖延和小学生拖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拖延能正向预测小学生拖延;小学生自尊与母亲拖延和小学生拖延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在母亲拖延对小学生拖延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研究揭示母亲拖延、自尊都是小学生拖延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母亲拖延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小学生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拖延 小学生拖延 自尊 家庭教育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庸报》妇女专刊关于妇女解放的论争
4
作者 李秀云 李月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的女性专刊,对当时的舆论热点,即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了三个论争焦点:妇女解放是身体解放还是精神解放,是回归家庭还是走向社会,是自身解放还是民族解放。两份专刊打破了男权社会的局限,冲击了男性话语的垄断,超越两性对立,倡导妇女解放是精神解放,是走出家庭的社会实践,更是民族解放的革命实践。这些主张对妇女解放的未来留下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报》 《妇女铎》 《现代妇女》 妇女解放论争
下载PDF
主流媒体女性典型报道的现状、困境与出路--基于《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报道的内容分析(2013—2023)
5
作者 李敏 张津硕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将生活伦理事件和性别因素作为人物道德成长轨迹的辅助性叙事要素,丰富了人物的面向,报道得以脱离泛道德化的窠臼。另一方面,性别议题结构仍显表层化,尚未充分阐释人物基于性别的个体经验,难以呈现出与男性典型的差别;静态的叙事视角弱化了人物成长的动态性和历史性。培养问题意识,重新建构道德、生活与性别话语的逻辑关系,将人物经验置于国—家—人的关系网络,寻找时代的精神诉求与人物道德世界的契合点;从个人生活事件中发现人物道德成长的动因,呈现人物在这一过程中的性别体认,是改进女性典型报道的有效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典型报道 “三八红旗手”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
下载PDF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综述
6
作者 郭冬生 林炜静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知网上的相关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分析研究发现,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焕发... 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知网上的相关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分析研究发现,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焕发生机活力,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但也存在研究选题低水平重复、成果创新性不足、有组织科研乏力、对策建议操作性欠佳、重质性研究轻量化研究等不足。适应新时代我国妇女与教育发展需要,妇女教育研究要践行“两个结合”,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跨学科研究,探究妇女教育学理,关注男女均衡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教育 性别教育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的实施
7
作者 吴才毓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8-37,共10页
家庭暴力告诫制度作为教育调解与行政处罚之间的过渡措施,旨在有效预防、制止家庭暴力升级,教育疏解双方当事人矛盾,避免婚姻家庭纠纷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家庭暴力告诫制度的实施难点在于执法弹性边界、文书性质界定、文书... 家庭暴力告诫制度作为教育调解与行政处罚之间的过渡措施,旨在有效预防、制止家庭暴力升级,教育疏解双方当事人矛盾,避免婚姻家庭纠纷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家庭暴力告诫制度的实施难点在于执法弹性边界、文书性质界定、文书证据能力等方面重点问题。应当围绕公安机关出具告诫书的整体流程,即家庭暴力全覆盖—规范接处警—公调对接—告诫警示—查访回访—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告诫后其他工作,探讨公安机关在告诫制度实施过程中所需的部门联动方案,明确告诫制度与上下游关联制度的关系,采用数字技术、数据对接的方式协同治理轻微家庭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告诫制度 告诫书 跨部门合作
下载PDF
婚恋观念的代际传递机制:家庭婚恋叙事中的意义生成与亲子协商
8
作者 刘子曦 何姣姣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婚恋观念呈现复杂的世代变迁逻辑,家庭作为婚恋观变迁的微观场域如何发挥作用,亟待考察。本文将家庭婚恋叙事作为观察两代人婚恋观念的透镜,基于57位大学生对父母婚恋经历的深度访谈,勾画父母对婚姻生活的反思与感悟...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婚恋观念呈现复杂的世代变迁逻辑,家庭作为婚恋观变迁的微观场域如何发挥作用,亟待考察。本文将家庭婚恋叙事作为观察两代人婚恋观念的透镜,基于57位大学生对父母婚恋经历的深度访谈,勾画父母对婚姻生活的反思与感悟,对子女成家的期待与教导,以及子女就父辈经验进行的共情与协商。本文指出,父母运用“世代延续”“世代断裂”与“人生进程”三个叙事框架来阐述自己的婚姻之道,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婚恋一体”的传统理念。子女在叙事过程产生的“情感共鸣”是他们理解父母婚恋观念的重要媒介。两代人对婚姻的理性操作与现实功能具有共识,但子代对亲子共生模式下的婚育规范难以接受。婚恋观念的代际传递呈现为两代人对代际契约的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观念 叙事框架 代际传递 亲子协商
下载PDF
文化突围:大女主热播剧中的女性形象特征辨析
9
作者 王影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大女主热播剧是当下中国的霸屏类型剧,剧中大女主的形象均有着独立于时代的主体自我意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传统形成文化突围,主要表征在三个方面:一是女性在传统家庭伦理中对生存场域的文化突围;二是在审美维度上,对传统男性审美... 大女主热播剧是当下中国的霸屏类型剧,剧中大女主的形象均有着独立于时代的主体自我意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传统形成文化突围,主要表征在三个方面:一是女性在传统家庭伦理中对生存场域的文化突围;二是在审美维度上,对传统男性审美凝视的文化突围;三是在创作技巧上,以架空剧独特的时空叙事手段,通过异质时空对传统形成文化突围。这三重文化突围的深层次原因,分别源自传统文化伦理机制的内在缝隙、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承载起的群体话语权力,以及数字人文时代受众对逻辑真实的认知范式。对传统的文化突围,令大女主热播剧将虚拟娱乐和现实人生中女性对主体自我的欲求相互渗透,持续建构出深受女性受众所喜爱的艺术想象的精神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女主 文化突围 家庭伦理 架空
下载PDF
论孙未“大地三部曲”的旅行书写与治愈功能
10
作者 黄华 任佳 +1 位作者 菅丽欣 赵晨露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孙未的“大地三部曲”由《大地尽头》《熊的自白书》和《寻花》组成,通过书写从繁华都市到边陲古村的旅行经历,寄托作者的旅途感悟与情思,突出旅行的治愈功能。作品迎合了当代人迫切的心灵治愈需求,是“70后”女作家“治愈系”文学的代... 孙未的“大地三部曲”由《大地尽头》《熊的自白书》和《寻花》组成,通过书写从繁华都市到边陲古村的旅行经历,寄托作者的旅途感悟与情思,突出旅行的治愈功能。作品迎合了当代人迫切的心灵治愈需求,是“70后”女作家“治愈系”文学的代表。“大地三部曲”既是女性“在路上”的情感记录,又反映出现代人对生活意义和奋斗目标的反思。作品中自由独立的女性意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灵性的风景、充满古典意趣的文字,旨在抚慰现代人疲惫敏感的心灵,以优美的自然风景对抗异化的城市风景,以古典的慢生活改良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作为治愈系旅行文学的“大地三部曲”,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未 “大地三部曲” 旅行书写 治愈系文学
下载PDF
从男孩偏好到多元偏好的转变及影响因素--基于潮汕地区的扎根理论研究
11
作者 方英 吴涵菁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通过对潮汕地区的实证研究发现,潮汕地区生育偏好呈现出从单一的男孩偏好向多元化生育性别偏好变化的趋势,这种转变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需求、文化需求、家庭需求和情感需求。这四种需求互相交织和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自呈现出转化、... 通过对潮汕地区的实证研究发现,潮汕地区生育偏好呈现出从单一的男孩偏好向多元化生育性别偏好变化的趋势,这种转变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需求、文化需求、家庭需求和情感需求。这四种需求互相交织和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自呈现出转化、淡化和延续的趋势,推动生育性别偏好的多元变迁。潮汕地区的生育性别偏好变化具有地域特殊性,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这表明性别平等的实现仍然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需要借助强大的外力推动性别观念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孩偏好 多元生育性别偏好 潮汕地区
下载PDF
中国女性反化妆性别经验的质性考察——以“返璞归真|AwakendPhoenixes”豆瓣小组为例
12
作者 吴海荣 赖茗薪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一批中国青年女性正经历从化妆转变为不化妆。研究发现,反化妆对青年女性来说是一种认知重构后的性别实践,同时,放弃化妆被她们视为抵抗父权制的微观政治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采取组合化和策略化的方式使用媒介。中国青年女性的反化... 一批中国青年女性正经历从化妆转变为不化妆。研究发现,反化妆对青年女性来说是一种认知重构后的性别实践,同时,放弃化妆被她们视为抵抗父权制的微观政治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采取组合化和策略化的方式使用媒介。中国青年女性的反化妆实践,一方面体现了对消费主义的一定抵制,展现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她们对美的认知较为切面化和功能化。媒介在女性反化妆实践中起到了基础设施的作用,然而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该实践在“再做性别”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化妆经验研究 再做性别 豆瓣小组
下载PDF
中国儿童家庭福利服务制度70年历史变迁、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向
13
作者 刘继同 左芙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62,共14页
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中国化现代社会福利服务制度成为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部分。社会福利制度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服务、义务教育、住房家庭和健康服务五个亚体系组成。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指国家与政... 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中国化现代社会福利服务制度成为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部分。社会福利制度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服务、义务教育、住房家庭和健康服务五个亚体系组成。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指国家与政府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服务。儿童、老弱病残孕贫和家庭健康福利是重中之重。本文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运用社会福利与儿童家庭福利等理论,将中国70年儿童福利制度结构变迁分为1949—1957年、1958—1977年、1978—1989年、1990—2010年、2011—2021年五个历史发展阶段,概括每个历史阶段儿童福利制度发展时代特征。简述儿童福利制度理念由现代蜕变为传统,又由传统重新回归现代,由“普惠性”和“国家责任”蜕变为“选择性”和“家庭责任”,又由选择性、家庭责任重新回归普惠性和国家责任,由“家庭福利为基础儿童福利制度”蜕变为“孤残儿童福利服务”,又由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分离,重新回归“以家庭福利为基础现代儿童福利制度”范式结构转型历程。概括现代、普惠儿童福利制度U字型历史发展轨迹,描绘儿童福利、妇女福利、家庭福利、总体性福利制度一体化和整合性发展趋势,总结70年儿童福利制度发展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指明广义、现代、普惠儿童福利、家庭福利和总体性社会福利制度是“现代国家最大政治问题”的基本结论。最后简述中国化现代性、普惠性、广义儿童福利制度现代福利理念、福利法治化、福利财政学等制度化建设路径,指明福利中国和中国福利社会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 家庭福利 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中国 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
下载PDF
媒介化消费语境性别凝视的主体转换与边界消融
14
作者 鞠惠冰 白龙跃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男性凝视理论维持男权主导性地位,将女性排除在统治框架之外,男女权力的争夺在媒介化消费语境中具象化为“性别凝视权力”的争夺。当代社会呈现出凝视的主体由男性向女性流动的轨迹,但究其根本,女性凝视因剥离了男性凝视的“性化”(性... 男性凝视理论维持男权主导性地位,将女性排除在统治框架之外,男女权力的争夺在媒介化消费语境中具象化为“性别凝视权力”的争夺。当代社会呈现出凝视的主体由男性向女性流动的轨迹,但究其根本,女性凝视因剥离了男性凝视的“性化”(性别维度对女性的异化)与“依附”(消费中权力的从属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审美化的体验。杂糅型社会语境中凝视主体的边界消融,在资本逻辑下利用数字化媒介平等地物化每一个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刻意寻求凝视主体的身份,实际上又会落入二元对立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凝视 女性凝视 身体展演 媒介化消费 边界消融
下载PDF
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纠纷的解决路径探析
15
作者 许莉 金钰婧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针对因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作为夫妻共有财产而可能产生的利益失衡问题,司法实务中主要有“出资不明视为借贷”“无赠与双方意思视为确定归一方”以及“出资不明为共有但离婚时酌情考虑出资”等变通解决路径。多种路径可以解决个案... 针对因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作为夫妻共有财产而可能产生的利益失衡问题,司法实务中主要有“出资不明视为借贷”“无赠与双方意思视为确定归一方”以及“出资不明为共有但离婚时酌情考虑出资”等变通解决路径。多种路径可以解决个案利益失衡问题,但也导致了此类纠纷法律定性和法律适用的混乱状态。比较而言,“视为借贷”与出资行为的真实意思不符;“无赠与双方意思视为确定归一方”与立法本意存在偏差。现行法下更为合理的解决路径应是:在遵循“未指明一方即归于共有”规则的前提下,引入“公平分割”理念,在离婚财产分割时考虑财产来源以保护出资方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出资纠纷 意思表示 法定财产制 公平分割理念
下载PDF
“避男标签”:小红书女性用户的算法抵抗研究
16
作者 王琴 丛颖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79,共9页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使算法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社会权力,影响着人们在数字社会的行为决策,也激发了人们对算法的警惕和抵抗。本文聚焦小红书平台的“避男标签”现象,探究小红书女性用户如何基于算法想象,使用特定的话题标签开展算法抵抗。研...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使算法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社会权力,影响着人们在数字社会的行为决策,也激发了人们对算法的警惕和抵抗。本文聚焦小红书平台的“避男标签”现象,探究小红书女性用户如何基于算法想象,使用特定的话题标签开展算法抵抗。研究发现,女性使用“避男标签”是为躲避网络社区的男性凝视和网络骚扰,在具体实践中主要通过多元化标签内容以实现多维度的算法抵抗。但“避男标签”的效果并不稳定,需要及时调整,开展动态的算法博弈。总体来看,女性通过创造性使用平台功能开展算法抵抗,是为了寻求性别平等、包容友好的网络空间。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个体的能动抵抗,还要积极推动网络空间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抵抗 算法黑箱 避男标签 女性用户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大学数学课程的思考与实践——以微积分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澎 张柳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数学课程是大学生的基础课程,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专业支撑性强,应用性广泛,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思政元素融入大学数学课程具有必要性。哲学思维的植入、数学文化的融入、对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支撑... 数学课程是大学生的基础课程,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专业支撑性强,应用性广泛,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思政元素融入大学数学课程具有必要性。哲学思维的植入、数学文化的融入、对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支撑、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均可成为思政元素融入大学数学课程的结合点,且在微积分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实例。以“极限”定义讲授为例,呈现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方式,调研数据则反映出课程思政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其结论可为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数学课程 思政元素
下载PDF
理工类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18
作者 迟莹莹 王莲英 阎晓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易受人际交往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理工科D院校一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女大学生总体的人际交往处于良好水平,在交谈、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三... 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易受人际交往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理工科D院校一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女大学生总体的人际交往处于良好水平,在交谈、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三方面的状况均好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不如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总体上,女大学生善于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有较强的交往动机和较高的交友标准,非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有较弱的朋辈交往动机和较高的朋辈交往要求。结合以上,高校思政课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价值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人际交往 教育对策
下载PDF
中华女子学院顺利召开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研讨会
19
作者 朱晓佳 肖晴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推动女性学学科和专业发展,2023年12月30日,“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主办,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承办,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秘... 为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推动女性学学科和专业发展,2023年12月30日,“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主办,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承办,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秘书处协办。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浩主持并致欢迎辞,指出此次研讨不仅是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女子学院 全国妇联 女性学学科 干部培训 女子高等院校 学科建设发展 研讨会 秘书处
下载PDF
家庭政治视角下农村青年女性的养老实践、权力提升及其悖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夏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家庭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权力与家庭养老实践之间存在因果定律,反之则较少谈及。以家庭政治为出发点,从“养老—夺权”的逆向倒逼视角探究农村青年女性养老实践与家庭权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代农村社会的代际... 家庭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权力与家庭养老实践之间存在因果定律,反之则较少谈及。以家庭政治为出发点,从“养老—夺权”的逆向倒逼视角探究农村青年女性养老实践与家庭权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代农村社会的代际关系呈现一种以“养”为中介的权力交换,青年女性主动承担的养老责任、积极的养老意愿以及亲代强烈的养老期待是致使老年个体权力转让及女性家庭权力提升的隐形推力,从而易使老年人陷入行为困境中。而对于养老期待较弱的老年个体,在女儿依赖及经济资本的加持下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崛起的老年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权力。家庭养老与女性家庭权力之间实则存在双向建构的作用关系,隐藏在其中的逻辑过程是引发现有养老状况不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家庭养老 家庭权力 养老实践 老年崛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