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味加减的辅行诀药证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袁仁智 李盛华 +1 位作者 吕有强 潘文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1期47-50,共4页
对《辅行诀》30味加减药的药证进行归纳和比较后发现,其中28味药的药证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符;地榆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见,其药证与《神农本草经》同;而山萸肉的药证在《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未见论及。因此... 对《辅行诀》30味加减药的药证进行归纳和比较后发现,其中28味药的药证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符;地榆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见,其药证与《神农本草经》同;而山萸肉的药证在《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未见论及。因此,从药证的角度看,《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间的有着高度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药证
下载PDF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朮”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高辉 吕文良 +1 位作者 李娟梅 张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两种版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朮”记载的差异,探讨“朮”的真正所指药物。结合校勘本原文分析“术”的具体应用,从具体药物中分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用药思路;结合“朮”的历史变革,讨论“朮”的临床应用沿革。
关键词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小补脾汤
下载PDF
黄芩汤橐龠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静波 瞿溢谦 叶海勇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3期19-21,共3页
黄芩汤出自《伤寒论》,自古临床多用于热痢,然常有黄芩汤不治痢疾而治他病,可知其应用范围应当更为广泛。笔者以《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阴旦法为切入点,结合黄芩汤用药特点,确定其病机为上焦热郁、中焦胃虚、下焦饮逆,并以此为基础,探... 黄芩汤出自《伤寒论》,自古临床多用于热痢,然常有黄芩汤不治痢疾而治他病,可知其应用范围应当更为广泛。笔者以《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阴旦法为切入点,结合黄芩汤用药特点,确定其病机为上焦热郁、中焦胃虚、下焦饮逆,并以此为基础,探究黄芩汤临床应用的相关症状,拓宽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伤寒论》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阴旦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经方体系中的“治未病”理论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广泽 孟翔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治未病”理论在“医经”“经方”两种理论体系中各有传承,相互区别而又互为补充。本文基于古籍文献整理,对经方体系中“治未病”理论源流进行梳理,以期有助于临床。
关键词 经方 “治未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初探《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味成方体系 被引量:2
5
作者 袁辉 于子云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8期42-43,共2页
气味是中药的本质特征。以味成方即依据中药气味进行组方。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以味成方的基本认识,系统整理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病证的用药纲领。依据阴阳互根互用思想,分析其组方体系中补泻互求理论。同时结合五行生... 气味是中药的本质特征。以味成方即依据中药气味进行组方。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以味成方的基本认识,系统整理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病证的用药纲领。依据阴阳互根互用思想,分析其组方体系中补泻互求理论。同时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梳理其组方体系中五脏病证用药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以味成方
下载PDF
汤液经脏腑用药与五味生化关系探讨
6
作者 李永龙 蔺益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6-2069,共4页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汤液经法图,对理解《伤寒论》方剂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汤液经法图的基础上,绘制了“汤液经法脏腑用药图”,并详细解释了体、用、化味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木之木、土之金、火之水等名词做了深入探讨。笔者多年...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汤液经法图,对理解《伤寒论》方剂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汤液经法图的基础上,绘制了“汤液经法脏腑用药图”,并详细解释了体、用、化味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木之木、土之金、火之水等名词做了深入探讨。笔者多年实践验证,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疗效。文章为进一步理解汤液经法图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伤寒论》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汤液经法图 化味 五味 相生相克
原文传递
基于“定位-定性-定方”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补泻方治痛思路探赜
7
作者 陈晔欣 张博 +3 位作者 崔改雯 梁硕 叶柯呈 黄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0-3543,共4页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补泻方中多个方剂主治病证中涉及到疼痛症状,治痛思路与后世有一定差异。文章依据五脏体用补泻理论、五行五味互含理论,梳理分析五脏补泻方中主治病证涉及疼痛的10方的辨证思路和组方特点,发现“定位-定性-...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补泻方中多个方剂主治病证中涉及到疼痛症状,治痛思路与后世有一定差异。文章依据五脏体用补泻理论、五行五味互含理论,梳理分析五脏补泻方中主治病证涉及疼痛的10方的辨证思路和组方特点,发现“定位-定性-定方”是五脏补泻方治痛的特有思路,即通过疼痛出现的部位及兼见症状,辨明病脏;通过对主证的病机分析,明确其为《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体用补泻观下的“虚病”或“实病”;根据辨证结果,选择有特定组方结构的五脏补泻方,可资临床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定性 定方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五脏补泻方 疼痛 思路
原文传递
以“汤液经法图”视角重构中医组方配伍理论体系 被引量:8
8
作者 金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5-1449,共5页
“汤液经法图”是商代伊尹《汤液经法》的配图,因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述而保留下来,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解开中医组方配伍之秘的钥匙。“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严谨的以五脏虚实辨证理论和五味补泻治疗理论为... “汤液经法图”是商代伊尹《汤液经法》的配图,因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述而保留下来,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解开中医组方配伍之秘的钥匙。“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严谨的以五脏虚实辨证理论和五味补泻治疗理论为基础的辨证论治方法学体系,能够用于识方、解方和组方。如“气上冲心、头目眩晕、目??无所见、恐疑”诸症属于肝虚证,而辛味补肝、酸味泻肝、甘味缓肝,故肝虚证当以辛味为主、酸甘为辅来组方治疗,方如小补肝汤。文章系统梳理“汤液经法图”的传承源流,展示五脏虚实病证的代表性证候和补泻治疗原则,讲解其中蕴含的组方配伍原理和规律,并运用“汤液经法图”对逍遥散、小建中汤、麻杏石甘汤、理中丸、安宫牛黄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化湿败毒方和《古今医案按》气冲病治疗方的组方配伍原理进行解析,阐明其配伍结构特点和药证相符的本质。为广大学者了解“汤液经法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配伍 汤液经法图 五脏虚实 五味补泻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基于《黄帝内经》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 五味理论探讨
9
作者 张铭 赵鲲鹏 +5 位作者 张秋菊 田萌媛 李婕妠 陈世玉 郭嘉琪 邢安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572-5574,共3页
五味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谴方用药的基本法则之一。目前,《黄帝内经》所载的传统五味理论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的另一种五味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文章基于五脏体用理论,综合... 五味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谴方用药的基本法则之一。目前,《黄帝内经》所载的传统五味理论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的另一种五味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文章基于五脏体用理论,综合《黄帝内经》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两种五味理论,提出五脏体用五味理论,即:肝用辛体酸,心用咸体苦,脾用甘体甘,肺用酸体辛,肾用苦体咸,并用此理论来解读相关经典的条文,以论述五脏体用五味理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体用 五味 《黄帝内经》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原文传递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之体用辨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柴毅 谭峰 樊巧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409-3412,共4页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一部重要的敦煌遗书。该书作者陶弘景以体用辨证观将五脏系统划分为脏之体与脏之用。调节脏气的本质就是调平脏之体与脏之用之间的失衡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病证条文均引自《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章,但...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一部重要的敦煌遗书。该书作者陶弘景以体用辨证观将五脏系统划分为脏之体与脏之用。调节脏气的本质就是调平脏之体与脏之用之间的失衡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病证条文均引自《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章,但以《灵枢·本神》《灵枢·邪在》《素问·脏气法时论》等为主。陶弘景以“体虚为实,用虚为虚”为脏腑虚实辨证的准则,对五脏病证加以概述。文章旨在辨析陶弘景五脏体用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脏 体用 虚实
原文传递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角度探讨小青龙汤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雨辰 张立山 +4 位作者 郭威 蔡松 王婧 王金娥 黄茂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12-3915,共4页
经方素以其精巧、效佳著名,欲追其源流,深入领会,故通过探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体”“用”“化”理论,理解五行各自特性、变化的方向及与其他脏腑互动的情况,帮助我们学习汉唐前经方的制方理念,探索《伤寒论》中小青龙汤的组方... 经方素以其精巧、效佳著名,欲追其源流,深入领会,故通过探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体”“用”“化”理论,理解五行各自特性、变化的方向及与其他脏腑互动的情况,帮助我们学习汉唐前经方的制方理念,探索《伤寒论》中小青龙汤的组方机理,具体认识肝、肺、脾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求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小青龙汤 汤液经法图 五行
原文传递
基于“阳明为阖”图解大、小白虎汤 被引量:6
12
作者 史光伟 王凯莉 +1 位作者 郭宏明 梁永林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39-43,共5页
"阳明为阖"就是"苍天肃降",从"阳开"中"关闭"并"下降"的过程;"白虎"就是太阳归降"咸池"而完整天地气流交变与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大自然活动,两者联系紧... "阳明为阖"就是"苍天肃降",从"阳开"中"关闭"并"下降"的过程;"白虎"就是太阳归降"咸池"而完整天地气流交变与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大自然活动,两者联系紧密。小白虎汤证治疗外感阳邪致阳明经"阖"之不及,用石膏"质重"、知母"苦降"以"阖"阳明,又石膏"辛开"太阴以助阳明之阖,取粳米、炙甘草补脾胃,补升地气以助降天气,矫正阳明"阖"之不及。大白虎汤证适合外感阳邪致阳明经"阖"之不及且"久久不解"。在小白虎汤证的基础上又兼有气阴两虚里证,仍取小白虎汤诸药以"阖降"阳明。易知母为麦冬加入竹叶以养心阴、清心热、除心烦,又加入生姜、半夏"辛开太阴"以"助降阳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为阖”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大白虎汤 小白虎汤 《伤寒论》
下载PDF
基于五行互藏探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经方组方法则 被引量:5
13
作者 尹晓琳 魏凤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50-2453,共4页
经方组方配伍严谨,药简力宏,是中医传世瑰宝,然而后世对其组方原义较难窥测,尚未形成理论突破。《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保存《汤液经法》方60首,书中以辞析理,以图解方,对研究经方组方法则有重要价值。五行互藏是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组... 经方组方配伍严谨,药简力宏,是中医传世瑰宝,然而后世对其组方原义较难窥测,尚未形成理论突破。《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保存《汤液经法》方60首,书中以辞析理,以图解方,对研究经方组方法则有重要价值。五行互藏是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下的组方用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使纷繁复杂的药物易于掌握。文章基于五行互藏理论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经方组方法则进行探讨,认为其总的组方法则是在五行互藏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并以五味五行互藏的25味中药为组方基础,以体味补、用味泻、化味平为组方特点,以复脏气和平为组方目标。旨在探究经方组方思路,为现代经方研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互藏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经方组方法则 汤液经法 肝脏病证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