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物两体”:张载虚气相即论的架构及展开
1
作者 雷震 王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98,共6页
“一物两体”作为张载构建虚气相即论的基本原则,立足于《易传》传统,通过对本体论与天道论所进行的整合,同构而异层地展示了“太虚即气”所强调的虚气不二。通过这种整合又分解的方式,“太虚即气”所展现出的不是单纯的天道化生的生生... “一物两体”作为张载构建虚气相即论的基本原则,立足于《易传》传统,通过对本体论与天道论所进行的整合,同构而异层地展示了“太虚即气”所强调的虚气不二。通过这种整合又分解的方式,“太虚即气”所展现出的不是单纯的天道化生的生生图景,更有着社会伦理的超越性内涵,是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合体,论证了“天人合一”之所以可能及其实现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张载从“太虚即气”所描绘的超越性的理想化的天道推演出的人道秩序,尝试通过对周礼的重新发掘与确认,实现仁体礼用,建立“学政不二”的理想社会。张载虚气相即论的架构及展开显现出张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的理学思想特色,对理学的形成、发展和分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物两体 张载 太虚即气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张载“心统性情”说新探--在“一物两体”辩证思想背景下的考察
2
作者 余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9-113,118,共6页
"一物两体",即万物皆是对立两体的统一,是张载一贯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语境下,张载"心统性情"应该理解为心统合气质之性与情,即心兼性情。朱熹对"心统性情"说作进一步阐扬,在张载心兼性情的基础上,增加... "一物两体",即万物皆是对立两体的统一,是张载一贯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语境下,张载"心统性情"应该理解为心统合气质之性与情,即心兼性情。朱熹对"心统性情"说作进一步阐扬,在张载心兼性情的基础上,增加了心主性情的思想,从而完成了对宋代理学心性论的总结。"心统性情"说揭橥于张载、光大于朱熹,从二者意涵的区别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张载心性论在宋代理学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心统性情” 心性论 一物两体
下载PDF
一物两体——张载气本论中的“性”之观念探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纪宇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5,共8页
张载的气本论哲学在北宋五子中有着独特的理论形态和思想理路,他指出任何以“一”为理论起点的哲学思考都存在着一种根本上的困境,即“有两亦一在,无两亦一在”。因此,在其哲学中没有关于实然世界背后之所以然的观念,而是以“气”作为... 张载的气本论哲学在北宋五子中有着独特的理论形态和思想理路,他指出任何以“一”为理论起点的哲学思考都存在着一种根本上的困境,即“有两亦一在,无两亦一在”。因此,在其哲学中没有关于实然世界背后之所以然的观念,而是以“气”作为其全部思考的基础。“气”不同于质料,亦不等于物质,而是有着“一物两体”本质结构的实有。由此,张载不仅破除了佛老虚无主义的世界观,也为这个世界何以生生不已提供了理论证明。“神”实际上就是一物两体之气所有的至高普遍作用,而“性”则是贯通于两体之中的气之一体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一物两体
原文传递
从乾元坤元“一物两体”至六十四卦消息——张惠言月体消息卦画系统探微
4
作者 李育富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5,共11页
清张惠言对虞翻卦变易注做了月体八卦消息的注脚,然其说源于虞氏,实不同于虞氏。张惠言改造《易纬》和郑玄宇宙生化的观点,发展成乾元坤元一物两体的思想,乾元是宇宙生化的源动力,乾元坤元一物两体是易道阴阳消息和卦画生成开显的基本... 清张惠言对虞翻卦变易注做了月体八卦消息的注脚,然其说源于虞氏,实不同于虞氏。张惠言改造《易纬》和郑玄宇宙生化的观点,发展成乾元坤元一物两体的思想,乾元是宇宙生化的源动力,乾元坤元一物两体是易道阴阳消息和卦画生成开显的基本结构。基于此,张氏一方面诠释了月体八卦与"乾坤立八卦"相为表里的关系,巧妙地将二者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以月体八卦消息为统摄,融十二辟卦、五十二杂卦等为一体,八卦消息成六十四卦,最终形成有别于前人十二消息卦变的月体消息卦画系统。张氏承汉人卦变消息旨趣,有接续之功,其月体消息卦画说于卦画系统、阴阳消息、《周易》经传之辞的"画一"问题上提供了独特的视野和诠释,对易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元 消息 一物两体 张惠言
原文传递
张载论气的结构与运作机制
5
作者 安鹏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2,共8页
为对抗佛老的空虚思想,张载通过诠解《易传》等经书,对气这一传统概念作出全新解读,使其具有基础性地位。以往学者的研究,无论以气为本的一元论者,还是虚气相即的体用论者,多将气视为构成万物的材质,而对与此概念紧密相关的“乾知坤作... 为对抗佛老的空虚思想,张载通过诠解《易传》等经书,对气这一传统概念作出全新解读,使其具有基础性地位。以往学者的研究,无论以气为本的一元论者,还是虚气相即的体用论者,多将气视为构成万物的材质,而对与此概念紧密相关的“乾知坤作”等表述缺乏深入阐发。细绎张载对气这一概念的表述可见,“一物两体”是气的基本结构,太极两仪则是更为具象且有代表性的表达。“乾知坤作”是一物两体这一结构的运作机制,本身没有行迹,不可测度,也不受物形的局限,所以也被称作神、天德、体;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则是产生万物、形体,促成天地间的一切变化,所以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化、天道、用。从无形的太虚到有形的万物、天地,这一生成历程正是乾知、坤作的作用使然,故最终都可以被统合在气的一物两体这一结构中获得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蒙 一物两体 乾坤 神化
下载PDF
“天参”试解 被引量:7
6
作者 庞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4,126,共6页
张载的"天参"概念,说的是宇宙和万物的本性。这个"参",既是一种参杂和合的作用,也是一个鼎立而三的数目,还可以用一个文字图象极两两来表示。这是由"一物两体"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基本的事实所形成的。他进一步指出,这样的"一... 张载的"天参"概念,说的是宇宙和万物的本性。这个"参",既是一种参杂和合的作用,也是一个鼎立而三的数目,还可以用一个文字图象极两两来表示。这是由"一物两体"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基本的事实所形成的。他进一步指出,这样的"一"和"两",不仅有常识所谓一分为二、二合为一的关系,更以其神、化而存在着彼此相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参 一物两体
下载PDF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万耕 《周易研究》 1997年第1期25-31,共7页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郑万耕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史和易学史上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天人关系学说,如法天说、任天说、与天地同流说、参天说、裁成辅相说、胜天说、天人感应说、天人交相胜说等等。北宋著名哲学...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郑万耕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史和易学史上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天人关系学说,如法天说、任天说、与天地同流说、参天说、裁成辅相说、胜天说、天人感应说、天人交相胜说等等。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在深入探讨前人天人观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之心 天人合 《周易》 阴阳二气 性与天道 圣人 易学 一物两体 穷神知化 天地之情
下载PDF
张载关学的社会历史观 被引量:1
8
作者 段建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0-22,共3页
张载关学的历史观 ,以“天人一气”的人性论为哲学依据 ,以“一物两体”的互补辩证法为理论思维 ,以维新改良为价值极致 ,以强化宗法凝聚力为社会控制中心 ,以“民胞物与”为理想归宿 。
关键词 张载 关学 社会历史观 "天人一气" "一物两体" 维新渐变 宗法凝聚力 "民胞物与" 人性论 社会控制论
下载PDF
“精、气同出而异名”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红杰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1期5-6,共2页
对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精"和"气"进行界定。二者来源相同。精密度大而凝聚,本自呈各向同性的凝聚运动,为人体有形、安静物质之根基;气密度小而弥散,本自呈各向同性的弥散运动,为人体无形、运动物质之根基。二者呈... 对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精"和"气"进行界定。二者来源相同。精密度大而凝聚,本自呈各向同性的凝聚运动,为人体有形、安静物质之根基;气密度小而弥散,本自呈各向同性的弥散运动,为人体无形、运动物质之根基。二者呈对立互根作用,精、气的运动相互制约,气凝聚而为精,精弥散而为气。精、气为一物之两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为精、气的衍生,脏腑、官窍也在精、气基础上化生和发挥功能,它们与精、气是不同层次的物质,但对精、气的化生和运动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有望建立一个严密的具备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的理论医学的逻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物两体 同出而异名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诗学思维特性的文化心理阐释
10
作者 张杰 陈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56,共5页
学界虽然普遍认同中国传统诗学具有体悟直觉的思维特性,但对何以如此的文化必然性、文化规定性等相关问题缺乏应有的深入研究,对中国传统诗学思维特性生成的文化心理依据缺乏清晰、具体的认识和把握。事实上,天地一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学界虽然普遍认同中国传统诗学具有体悟直觉的思维特性,但对何以如此的文化必然性、文化规定性等相关问题缺乏应有的深入研究,对中国传统诗学思维特性生成的文化心理依据缺乏清晰、具体的认识和把握。事实上,天地一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本原,在它所具有的一物两体之文化隐型式样功能的内在制约、支配下,不仅决定了中国传统诗学的思维方式必然会是体悟直觉的,而且在这种体悟直觉之中与生俱有地"规定"了特定的文化心理倾向及内涵。在体悟直觉思维特性的作用下,才会有中国传统诗学充满生命美学追求与生态美学智慧的理论形态及美学价值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气 一物两体 对待合一 虚实相生 主客浑然 传统诗学 直觉
下载PDF
论张载“阴阳反交为大义”的《易》学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之鉴 《新乡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7-41,94,共6页
哲学家张载著《易说》三卷,确有极其丰富而精彩的辩证法思想。他不仅规定“太虚”为“气”,说“太虎之气,阴阳一物也”,唯物地改造“太极”的观念,而且概括事物的规律为“阴阳反交”,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 哲学家张载著《易说》三卷,确有极其丰富而精彩的辩证法思想。他不仅规定“太虚”为“气”,说“太虎之气,阴阳一物也”,唯物地改造“太极”的观念,而且概括事物的规律为“阴阳反交”,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圣人作《易》,之所以要以“六交拟议”,正谓天道变化之趋时也。天道变化趋时,决定用《易》守贞。所以人生用《易》,则“不可以必胜而忽慢”,稍生懈怠之念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说》 张载 一物两体 阴阳反交
下载PDF
儒家的人生起源论
12
作者 姜国柱 《中华文化论坛》 1998年第2期83-89,共7页
中国早期的人生起源论,是和宇宙生成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中,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把“气”作为宇宙的本源,认为人和万物都由“气”化生,各家学者都尚此说,儒家学者尤其如此。儒家把“气”视为产生和组成人体的... 中国早期的人生起源论,是和宇宙生成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中,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把“气”作为宇宙的本源,认为人和万物都由“气”化生,各家学者都尚此说,儒家学者尤其如此。儒家把“气”视为产生和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孔子把“血气”作为人体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 “气” “太极” 阴阳二气 宇宙生成论 《易传》 起源论 万物一 杨万里 一物两体
下载PDF
张载的辩证思想浅析
13
作者 郝亚飞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1-12,共2页
本文从“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动非自外”的内因论、“变著化渐”的形式说三个方面对张载的辩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张载关于“两”、“一”范畴的理论和“动非自外”的内因说对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文从“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动非自外”的内因论、“变著化渐”的形式说三个方面对张载的辩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张载关于“两”、“一”范畴的理论和“动非自外”的内因说对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张载同其他的哲学家一样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科学地界定张载在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辩证思想 "一物两体" "动非自外" "相兼相制" 古代哲学 形式说 矛盾观
下载PDF
张载“太虚”哲学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景瑞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3-45,共3页
张载宇宙本体论中,最根本的观念有四,即气、太和、太虚、性[1]。张载主张气一元论,从气切入,得出"太和之道",用"太和之道"来论述自己宇宙观的基本思想。以"虚空即气""通一无二"为中心展开,对"太和""太虚""气"等概念的关... 张载宇宙本体论中,最根本的观念有四,即气、太和、太虚、性[1]。张载主张气一元论,从气切入,得出"太和之道",用"太和之道"来论述自己宇宙观的基本思想。以"虚空即气""通一无二"为中心展开,对"太和""太虚""气"等概念的关系进行梳理,从而有"太虚之气"的宇宙本体论思想。"天地""阴阳""风雨雷霆"等是张载自然观所得以体现的自然本征,他们之间以"二端"或"两体"的关系存在并运行,从而有"一物两体"的自然本体论。而张载的宇宙本体论与自然本体论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他"太虚"哲学的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太虚之气 一物两体
下载PDF
张载《正蒙》逻辑范畴结构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俊民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任何哲学无不是运用逻辑范畴。张载哲学实即一系列概念范畴的矛盾运动,它以“气”范畴为枢纽,以“性与天道合一”为结构,是按“一物两体”、“体用不二”的辩证方法论草就的一个逻辑范畴体系。其中。
关键词 太虚 宇宙本 逻辑范畴 性与天道 张载哲学 一物两体 天人合一 用不二 结构论 圣人
下载PDF
张载“太虚即气”哲学思想研究
16
作者 管春花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12,37,共4页
张载“太虚即气”哲学思想的提出弥补了古典元气说形而上学不发达的缺陷,确立了他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动非自外”的内因观;“一物两体”的矛盾观等内含朴素辩证法光辉思想的提出更是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提升到一个... 张载“太虚即气”哲学思想的提出弥补了古典元气说形而上学不发达的缺陷,确立了他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动非自外”的内因观;“一物两体”的矛盾观等内含朴素辩证法光辉思想的提出更是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即气 一物两体 动非自外 张载 哲学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
下载PDF
从太极学说看易道宇宙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万耕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太极学说是易学哲学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要学说。汉代易学以太极为元气,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由此太极学说也就与中国哲学的宇宙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宋明道学的创始人周敦颐继承这一学说,更提出了一个简明而系统的宇宙形成理论。而王... 太极学说是易学哲学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要学说。汉代易学以太极为元气,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由此太极学说也就与中国哲学的宇宙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宋明道学的创始人周敦颐继承这一学说,更提出了一个简明而系统的宇宙形成理论。而王弼玄学派易学则以虚无实体为太极,宣扬“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宇宙本体论。朱熹以程颐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说改造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又将其宇宙生成论转变成为宇宙本体论的体系。气学派的张载以“一物两体”为太极。王夫之又提出太极阴阳说,将宋明以来本体论思潮的发展,推向了高峰,从而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气学本体论体系,为中国古老的宇宙理论作了总结,对易道宇宙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元气说 太极虚无实 太极为理说 一物两体 太极阴阳说
下载PDF
张载辩证法思想述评
18
作者 张玉荣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14,共2页
张载辩证法思想述评张玉荣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经过先秦、魏晋,到宋明时期达到了顶峰。其中北宋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的辩证法思想内容丰富,见解精深。特别是他的“动非自外”的内因论,“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和“变著”“化渐”说,... 张载辩证法思想述评张玉荣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经过先秦、魏晋,到宋明时期达到了顶峰。其中北宋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的辩证法思想内容丰富,见解精深。特别是他的“动非自外”的内因论,“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和“变著”“化渐”说,在我国古代辩证法发展史上达到了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思想 “动非自外” 一物两体 朴素辩证法 “渐” 自己运动 思想述评 “著” “一”
下载PDF
“赛先生”的悲哀
19
作者 王宏杰 《科学与社会》 1999年第4期45-46,共2页
直到今天,五四时期高举的两面大旗依然屹立于人们心中,其一回民主,一曰科学,时人戏称为“德先生”与“赛先生”。“德先生”德高望重且背景复杂,愚学浅薄,不敢言之,且斗胆请为诸君描一幅“赛先生”的小像,有不通之处,尚祈宽恕... 直到今天,五四时期高举的两面大旗依然屹立于人们心中,其一回民主,一曰科学,时人戏称为“德先生”与“赛先生”。“德先生”德高望重且背景复杂,愚学浅薄,不敢言之,且斗胆请为诸君描一幅“赛先生”的小像,有不通之处,尚祈宽恕。在我眼中,中国的“赛先生”恐怕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先生 五四时期 后马克思主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 知识分子 中国学术史 地主阶级改革派 一物两体 “科学理性” “科玄论战”
下载PDF
论张载哲学的理趣与架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煌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70,共9页
由于概念的流动性和理解的差异性,学界对张载哲学的诠释与评价至今充满争议。这些争议既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问题,也有诠释方法的问题。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与诠释,一如庖丁解牛,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张载哲学,其结构之“理一”不... 由于概念的流动性和理解的差异性,学界对张载哲学的诠释与评价至今充满争议。这些争议既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问题,也有诠释方法的问题。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与诠释,一如庖丁解牛,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张载哲学,其结构之“理一”不外“意-象-言”,其结构之“分殊”则为“太虚-太和-万物”。“一物两体”是其理论构架,“横渠四为”是其精神旨趣,二者共同勾画出了其独特的精神面貌。以《易》为宗、仁体礼用、内圣外王,彰显了其生生之德的大人境界。张载以其哲学结构之恢宏、理论内涵之丰富深刻,而为宋明理学之奠基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一物两体 横渠四为 意象诠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