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3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正和平”:清初进士金德嘉的文学风格
1
作者 潘志刚 陈子欣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95,125,共6页
金德嘉既是清代湖北一名杰出的文人,也是清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值得重视的大家,著述甚夥。其诗歌来源于生活,题材丰富,风格特征是“醇雅古淡,中正而和平”。金德嘉的人格、诗学取向等因素,决定了其诗歌能够形成“中正和平”之气,而逢迎清... 金德嘉既是清代湖北一名杰出的文人,也是清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值得重视的大家,著述甚夥。其诗歌来源于生活,题材丰富,风格特征是“醇雅古淡,中正而和平”。金德嘉的人格、诗学取向等因素,决定了其诗歌能够形成“中正和平”之气,而逢迎清代顺、康之治,进一步促使他形成了“中正和平”的诗风。金德嘉以仁义道德为文章,颇得宋代欧阳修的风神。其散文善于通过叙述人物事迹来呈现其仁义道德的认识,而议论则是他阐发仁义道德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法。于金德嘉而言,儒家经学不仅是文学的本源,也是治国的根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金德嘉 中正和平” 仁义道德 文学风格
下载PDF
从职位到官位:以魏晋南北朝的中正为例
2
作者 刘啸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21,167,共17页
魏晋南北朝存在两种中正,一种是朝廷任命的州郡中正,一种是北朝州郡辟除的中正。魏晋南朝时期朝廷任命的中正始终是一种职位,可以讨论是否设置与废除。由于这种中正没有任期,也没有考课,所以他们举人必然朝着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 魏晋南北朝存在两种中正,一种是朝廷任命的州郡中正,一种是北朝州郡辟除的中正。魏晋南朝时期朝廷任命的中正始终是一种职位,可以讨论是否设置与废除。由于这种中正没有任期,也没有考课,所以他们举人必然朝着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北朝中正有朝廷任命与州郡辟除的分别,且都在北齐获得比视官品。北朝朝廷任命的中正仍然是一个职位,需有本官;州郡辟除的中正虽然地位很低,但是独立为官,有比视官品,有俸禄,不再依附于其他官位。这种州郡辟除的中正的产生可能与北朝的军事行为有关,在东魏时已完全固定为地方僚属。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北朝中正职官化的另一个可能因素,是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之后,官爵在门阀资格及其等级评定中的重要性。由于隋废九品中正制,所以中正职官化的道路也随之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 职位 官位
下载PDF
“德”“才”之辩:论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原初合理性
3
作者 康晓 赵子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9-75,共7页
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上承两汉重“德”“孝”的察举制,下启隋唐以“才”“学”为标准的科举制,在历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存在合理性。开明的魏武帝曹操率先打破汉末的察举制桎梏,开启了“唯才是举”的选官先河,... 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上承两汉重“德”“孝”的察举制,下启隋唐以“才”“学”为标准的科举制,在历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存在合理性。开明的魏武帝曹操率先打破汉末的察举制桎梏,开启了“唯才是举”的选官先河,而魏文帝曹丕则将兼重“德”“才”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定于一尊,其存在近四百年之久。九品中正制在其创立之初,打破出身的界限,缓和了豪族与寒族在为官入仕方面的矛盾,选拔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德才兼备的官员,适应了历史潮流,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品中正 起源 合理性
下载PDF
梁代无中正说辨析——与万绳楠先生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X期32-36,共5页
《通典》卷十四《选举二》云:“梁初无中正,制年二十有五方得入仕。天监中又制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至七年,州置州重,郡置郡崇,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梁寒素之隔。普通七年,诏凡... 《通典》卷十四《选举二》云:“梁初无中正,制年二十有五方得入仕。天监中又制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至七年,州置州重,郡置郡崇,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梁寒素之隔。普通七年,诏凡州岁贡二人,大郡一人。敬帝太平二年,复令诸州各置中正,仍旧访选举,皆须中正押上,然后量授,不然则否”。《文献通考》卷二八《选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正品第 中正 梁武帝 梁代 九品中正 选官制度 中正之官 辨析 州郡中正 选举制度
下载PDF
从范宽画作“中峰鼎立”看北宋文人中正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力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10-12,共3页
山水画是宋代的标志性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其“中峰鼎立”式的画面构图呈现出巨碑般的庄严稳定,表现了北宋文人中正严肃的人生态度。该文从《溪山行... 山水画是宋代的标志性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宋代山水画的经典,其“中峰鼎立”式的画面构图呈现出巨碑般的庄严稳定,表现了北宋文人中正严肃的人生态度。该文从《溪山行旅图》的自然之象、文人之性、艺术之境三方面一窥北宋文人对中正精神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人 溪山行旅图 中峰鼎立 中正精神
下载PDF
周易的中正修德思想
6
作者 韩丽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4-19,共6页
中正、修德思想是周易的重要思想。周易的中正修德思想主要体现在守持中道、崇德向善、阴阳变易、天人合一四个方面。周易这四方面突出体现了圣人崇德向善感应天地自然、顺应人心而致天下和平、人心和顺的贞正局面。
关键词 修德 守持中正 修德向善 阴阳变易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句探微——从朱学的视角看
7
作者 郎嘉晨 《船山学刊》 2023年第5期120-128,共9页
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一句,素称难解。己丑(1169)中和之悟以后,朱熹对该句的诠释历经反复,其定说保存在成于乾道癸巳(1173)的《太极解义》及《通书解》中。朱熹对该句的理解虽符合儒家的义理,且有其经典的来源和... 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一句,素称难解。己丑(1169)中和之悟以后,朱熹对该句的诠释历经反复,其定说保存在成于乾道癸巳(1173)的《太极解义》及《通书解》中。朱熹对该句的理解虽符合儒家的义理,且有其经典的来源和训诂的依据,却未必是周敦颐的本义。在朱熹解的基础上,结合《通书》中的相关段落,对“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句,完全可以提出一种既不越出朱子学的义理架构,又更符合周敦颐本义的解释。并且,这一解释还可以回应张栻、吕祖谦、牟宗三、劳思光等对其提出的各种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朱熹 太极图说 通书 中正仁义
下载PDF
“耿吾既得此中正”——论屈原对《周易》中正思想的接受
8
作者 米国春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9,32,共5页
《周易》以卜筮为表、哲学为里,是一部重要的源头性著作。“中”与“正”是《周易》中有关爻位的一组概念,出现频率极高,使全书具有浓厚的中正思想。儒家孔子曾到访楚地,推动了《周易》与中正思想在楚地的传播。屈原对《周易》中正思想... 《周易》以卜筮为表、哲学为里,是一部重要的源头性著作。“中”与“正”是《周易》中有关爻位的一组概念,出现频率极高,使全书具有浓厚的中正思想。儒家孔子曾到访楚地,推动了《周易》与中正思想在楚地的传播。屈原对《周易》中正思想有所接受,其追求“美政”的政治理想符合“中正之道”,其处世原则是“正道直行”,其道德追求是中正之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中正 屈原 美政 正道直行
下载PDF
空气中正十一烷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9
作者 鲍光强 张金波 +3 位作者 杨金山 吴国忠 王鑫 蒋宏达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2-18,21,共8页
报告阐述了空气中正十一烷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按照GB/T 5274.1—2018《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中规定的方法制备出空气中正十一烷气体标准物质并计算定值,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仪(FID)对制备的气体标准物质的... 报告阐述了空气中正十一烷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按照GB/T 5274.1—2018《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中规定的方法制备出空气中正十一烷气体标准物质并计算定值,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仪(FID)对制备的气体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将所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送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分析比对验证,比对结果良好,确保了所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中正十一烷 称量法 混合气体 标准物质
下载PDF
九品中正制再探
10
作者 王仕举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4-90,共7页
本文从所得州、郡、县中正官实例 ,分析认为 ,九品中正制中正官之设置似应为州有中正、大中正 ;郡、国设中正、大中正、小中正 ;县、邑设中正、大中正、小中正。梁初仍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与坞堡的存在有关。
关键词 九品中正 中正 中正 中正 坞堡 梁代 官制
下载PDF
十六国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锐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2-67,共6页
发端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由于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而被十六国时期的一些统治者沿袭,并在北魏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中央和地方两个中正系统分张运作的新变化。其后的北朝各政权虽然在中正选任、执掌和作为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但大体... 发端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由于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而被十六国时期的一些统治者沿袭,并在北魏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中央和地方两个中正系统分张运作的新变化。其后的北朝各政权虽然在中正选任、执掌和作为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但大体上仍沿袭北魏之制。九品中正制与流内流外制度、门阀制度等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北朝的选举制度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品中正 十六国 北朝 地方中正 门阀制度
下载PDF
关于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旭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65-71,共7页
(一)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与始行时间问题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与始行时间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两种分岐意见:第一,陈群始建说。主张九品中正制是陈群所创置,时间在魏初延康元年(220年)。这一说的主要根据是《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一)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与始行时间问题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与始行时间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两种分岐意见:第一,陈群始建说。主张九品中正制是陈群所创置,时间在魏初延康元年(220年)。这一说的主要根据是《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文帝在东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品中正 中正 曹操 曹魏 三国志 世家大族 选官制度 夏侯玄 州郡中正 正始
下载PDF
从刘毅论“九品有八损疏”看九品中正制的流弊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志军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3-15,共3页
进入西晋以后,随着门阀世族的兴起,九品中正制遂成为统治阶级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由于中正权力过大、品状不当及产生方法不好等原因,造成了选举时只重门弟,不重才能,徇私舞弊,定品失实等诸多弊端。这些弊病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堕落的体... 进入西晋以后,随着门阀世族的兴起,九品中正制遂成为统治阶级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由于中正权力过大、品状不当及产生方法不好等原因,造成了选举时只重门弟,不重才能,徇私舞弊,定品失实等诸多弊端。这些弊病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堕落的体现,也是西晋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官吏选拔制度 刘毅 九品中正 流弊 中正 权力 产生方法
下载PDF
从南朝中正的地位看中正品第与吏部铨选的关系
14
作者 吴擎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5期22-26,共5页
九品中正制在魏晋时代一直是重要的选官制度。进入南朝后,中正品第与吏部铨选的关系更为密切,主要表现在中正组织机构得到扩大;中正在清议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吏部铨选需严格按中正品第与所授官职相一致的原则。在南朝一百七十余年间,... 九品中正制在魏晋时代一直是重要的选官制度。进入南朝后,中正品第与吏部铨选的关系更为密切,主要表现在中正组织机构得到扩大;中正在清议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吏部铨选需严格按中正品第与所授官职相一致的原则。在南朝一百七十余年间,九品中正制依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选官制度,并在维护门阀统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中正地位 中正品第 吏部铨选
下载PDF
论北魏中正身世的变迁
15
作者 范兆飞 《沧桑》 2004年第Z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九品中正 《魏书》 北魏平城 世族 世家大族 下层人 中正 平城时代 孝文帝 行政效率
下载PDF
见证国家强盛:一个责任式创新中正框架的解读 被引量:9
16
作者 梅亮 陈劲 +1 位作者 黄江 吕文晶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06,共9页
针对现有的责任式创新研究对发展中国家情境的讨论缺失和概化性不足等问题,围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境异同,提出了由科技引领、增长永续、制度包容、社会满意四个方面构成的责任式创新"中正框架",并以中国自"十八大... 针对现有的责任式创新研究对发展中国家情境的讨论缺失和概化性不足等问题,围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境异同,提出了由科技引领、增长永续、制度包容、社会满意四个方面构成的责任式创新"中正框架",并以中国自"十八大"以来的创新发展实践为例,分析和总结了责任式创新"中正框架"对中国国家层面的创新实践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正框架 科技引领 增长永续 制度包容 社会满意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正式组织功能的弱化及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包迪鸿 江雪梅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2,共3页
研究生群体是处于学校教育过程的相对终端的一个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以及社会阅历的增加,研究生群体更趋向于一个相对松散,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自我管理的模式。与此相对应,在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之中,党团等正式组织... 研究生群体是处于学校教育过程的相对终端的一个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以及社会阅历的增加,研究生群体更趋向于一个相对松散,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自我管理的模式。与此相对应,在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之中,党团等正式组织的功能逐步出现弱化的倾向。本文将对正式组织功能弱化的现象、成因,以及如何综合各方因素,实现研究生管理的目标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管理 组织功能 研究生群体 中正 正式组织 研究生管理 教育过程 社会阅历 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 管理工作 功能弱化 学校 中心 综合
下载PDF
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真相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晓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9,共8页
曹魏时期官员的任职资格认定并非由中正所垄断,而是存在中正与行政长官两个评价系统:行政长官对官员入仕与晋升,不仅有提名权,而且评价其政绩才干;中正作资格审查时,仅给在职官员定"品",而不给察举对象定"品",仅以&... 曹魏时期官员的任职资格认定并非由中正所垄断,而是存在中正与行政长官两个评价系统:行政长官对官员入仕与晋升,不仅有提名权,而且评价其政绩才干;中正作资格审查时,仅给在职官员定"品",而不给察举对象定"品",仅以"辈"论。中正评价在职官员与察举对象的两种话语,在魏末改革中合二为一:中正之"品"化为"官品",而父辈官职决定子弟起家官职的选举惯例,使父辈的"官品"随之成为子弟的起家"资品",两者相差四等,是西晋"资品"与"官品"级差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 九品中正 都官考课
下载PDF
北周政权是否实行九品中正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寿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15,167,共19页
主要根据《周书》、《北史》对中正这一职官任免的记载加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任中正者都是在西魏时期,进入北周之后再没有一位官员担任过中正这一职官,在该政权中任宰相、柱国等高官者也没有一位是通过九品中正制的选官途径进入仕途的,... 主要根据《周书》、《北史》对中正这一职官任免的记载加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任中正者都是在西魏时期,进入北周之后再没有一位官员担任过中正这一职官,在该政权中任宰相、柱国等高官者也没有一位是通过九品中正制的选官途径进入仕途的,这些都说明虽然在西魏时期还实行九品中正制,但是进入北周之后就没有再实施这项选官制度。相反,与北周并立的北齐、陈这两个政权却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北周政权可能没有继续实行九品中正制。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北周政权没有实行汉魏的职官制度,却实行了所谓周六官的职官制度。还有"永嘉之乱"后关陇地区士族大量地离开家乡,使得该地区汉文化受到摧残。虽然有极少数人在西魏统治时期曾短暂地进入该政权的中枢,可是他们少有决策权。再加上关陇地区文化落后于其他两大地区,胡文化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得北周在汉化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曲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选官制度 士族 九品中正
下载PDF
熊式辉与中正大学的创办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友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国立中正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江西创办的综合性大学。熊式辉在大学创办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中正大学的创办,填补了江西高等教育的空白,改善了我国战时教育的布局,在高等教育发展史和江西近代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熊式辉 中正大学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