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人生而艺术——蒋兆和与中国现代人物画变革学术研讨会摘要
1
《中国书画》 2024年第3期91-99,共9页
中西合璧,引领中国人物画变革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名誉主席):蒋兆和先生是最早中西合璧创作人物画的画家。在农业社会时期,中国的人物画发展受到限制,更多地发展了山水画和花鸟画等其他形式。但在绘画逐渐转向现代社会时。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人物画 靳尚谊 为人生而艺术 中西合璧 蒋兆和 花鸟画 现代人物画
下载PDF
为人生而艺术——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导读
2
作者 秦兴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9期10-14,共5页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继承了唐君毅“为人生而艺术”的总体基调,指出“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并且尤为推崇道家(特别是庄子)视域下的“为人生而艺术”。奠定了“为人生而艺术”的理论基调之后,徐复观进一步以绘画和...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继承了唐君毅“为人生而艺术”的总体基调,指出“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并且尤为推崇道家(特别是庄子)视域下的“为人生而艺术”。奠定了“为人生而艺术”的理论基调之后,徐复观进一步以绘画和画论为中心,风格为导向,勾勒了魏晋、隋唐、五代和两宋的发展,并花费大量笔墨考证了画史上的南北分宗问题。《中国艺术精神》为我们细致地梳理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不仅“形成了一个近乎完整有序的中国艺术精神美学系统”,也反映了徐复观治学方法(居敬之心、中西视野、史思互动和追体验)的独到之处,是一部系统周密而又别具匠心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为人生而艺术
下载PDF
“外师造化”与“艺为人生”——徐悲鸿的美学观念及艺术追求
3
作者 魏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位著名画家。受早年学习经历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写实传统的共同影响,同时也为奋发民众在国难时期的抗争精神,徐悲鸿的油画创作秉持“外师造化”的美学观念与“艺为人生”的艺术追求。本文试图通过对... 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位著名画家。受早年学习经历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写实传统的共同影响,同时也为奋发民众在国难时期的抗争精神,徐悲鸿的油画创作秉持“外师造化”的美学观念与“艺为人生”的艺术追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徐悲鸿的美学观念、艺术追求,及其油画代表作的分析,探讨徐悲鸿一生的艺术创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 外师造化 为人生
下载PDF
“为人生而艺术”与《红楼梦》现代阅读的品评思路及维度 被引量:3
4
作者 温庆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71,共9页
"为人生而艺术"作为现代文艺批评与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现代读者品读《红楼梦》等古代小说亦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为人生而艺术"的视角,现代读者往往从特殊的时代背景重新挖掘《红楼梦》的文本内涵与艺术魅力,... "为人生而艺术"作为现代文艺批评与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现代读者品读《红楼梦》等古代小说亦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为人生而艺术"的视角,现代读者往往从特殊的时代背景重新挖掘《红楼梦》的文本内涵与艺术魅力,最终形成借品读《红楼梦》进行自我情感或思想宣泄的个体阅读体验,并促使现代读者在理想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双重压力下进行人生意义的探索"。为人生而艺术"与《红楼梦》现代品读的双向互动,表明一种社会文艺思潮的流行可以借助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品评进行细化,以便推动个体接受者通过具体作品展开相应的人生思索。而读者个体对人生价值探寻的过程,有助于细究文艺思潮形成社会影响的方式,探讨文学经典作品如何借助一定的文艺思潮来影响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文化趣味与艺术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为人生而艺术 阅读史 接受史
下载PDF
论陈之佛为人生而艺术的美育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曼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9,165,共3页
陈之佛的美育思想受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的影响很大,强调美育之于涵养人格、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美育才能从根子上促进整个社会的革新和发展。本文试从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的关系,以情... 陈之佛的美育思想受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的影响很大,强调美育之于涵养人格、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美育才能从根子上促进整个社会的革新和发展。本文试从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的关系,以情感为中心的美育思想,普及教育与专才教育并举,美感教育的普及途径——设立美术馆,教育从源头抓起——儿童美术教育是根本等六个方面探析陈之佛先生的美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之佛 为人生而艺术 美育思想
下载PDF
浙东文化传统与周氏兄弟“为人生”文学的奠基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正文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0-55,共6页
奠定了中国新文学"为人生"方向的周树人、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无论是在翻译对象、翻译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在翻译文体上,都不止于日本文坛和欧洲文学的影响,其中还包含着浙东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内源性"因素... 奠定了中国新文学"为人生"方向的周树人、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无论是在翻译对象、翻译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在翻译文体上,都不止于日本文坛和欧洲文学的影响,其中还包含着浙东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内源性"因素。浙东文化传统中的"人本"思想,及其对"既成道德的反抗"传统、"求真务实"精神及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启蒙性特征,都为周氏兄弟"为人生"的翻译选择和审美取向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的文学 《域外小说集》 鲁迅 周作人
下载PDF
审美与犯罪:作为人生两极的考察──评陈炎、李有祥的《美学与社会犯罪》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鲁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0-92,共3页
审美与犯罪:作为人生两极的考察──评陈炎、李有祥的《美学与社会犯罪》李鲁宁通常看来,审美与犯罪可说是两种有天壤之别的事物,美学与犯罪学作为对这两种社会现象的概括和把握,更具有迥然相异的范畴特征与理论形态,然而,如果深... 审美与犯罪:作为人生两极的考察──评陈炎、李有祥的《美学与社会犯罪》李鲁宁通常看来,审美与犯罪可说是两种有天壤之别的事物,美学与犯罪学作为对这两种社会现象的概括和把握,更具有迥然相异的范畴特征与理论形态,然而,如果深入下去,就会发现这两种一般被认为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犯罪 美学研究 犯罪现象 审美追求 为人生 犯罪学 陈炎 逻辑结构 泛化倾向 艺术创作
下载PDF
“为人生”的文学——关于《呐喊》和《彷徨》的写作(一) 被引量:10
8
作者 钱理群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8,共8页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 ,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 ,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 ,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 ,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 ,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 ,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 ,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 ,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的文学 ;是注关下层人民 ,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态的文学 ,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而它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 ,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 ,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 :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 ,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 :“从容”还是“逼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文学 本体性 隐喻性 "复调性" 《呐喊》《彷徨》写作
下载PDF
为人生与为艺术——一个困扰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话题 被引量:1
9
作者 蔡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时下,在一些有识之士为文学的人文精神之失落的问题忧心忡忡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五四”新文学史上一桩有名的笔墨官司——“为人生的艺术”与“为艺术的艺术”之争。这两个不同时代提出的问题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历史的因果联系。 所谓... 时下,在一些有识之士为文学的人文精神之失落的问题忧心忡忡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五四”新文学史上一桩有名的笔墨官司——“为人生的艺术”与“为艺术的艺术”之争。这两个不同时代提出的问题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历史的因果联系。 所谓文学人文精神的失落,无非是指在当前这一社会转型期,商品经济、商品文化对于文学自身品格的浸淫乃至扭曲。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文人津津乐道于自言自语或大众趣味,文学成了一种“无关心”的自娱、消遣。这同70余年前一批“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为人生 20世纪 人文精神 “五四”新文学 社会转型期 郭沫若 商品文化 大众趣味 笔墨官司
下载PDF
“为人生”的文学——关于《呐喊》和《彷徨》的写作(二)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理群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16,共12页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的文学;是关注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态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 隐喻性 "复调性" 音乐性 《呐喊》 《彷徨》 鲁迅
下载PDF
论近代从“为政治”到“为人生”文学观的转型
11
作者 郭长保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2,139,共4页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是在近代文化观念转换背景中逐渐演进而来,新文学虽然也承担着改革社会和改造"国民"的重任,但它显然发生着鲜明而深刻的变革,现代文学不同于近代文学的根本性标志就是新文学不仅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是在近代文化观念转换背景中逐渐演进而来,新文学虽然也承担着改革社会和改造"国民"的重任,但它显然发生着鲜明而深刻的变革,现代文学不同于近代文学的根本性标志就是新文学不仅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重要的是文学的内在本质发生着不可忽视的变化,即从"为政治"到"为人生"文学观的转型。文学不仅是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工具,而且把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融进了一个以"个性解放"为前提的视野中,把"理性"很完美地渗透到"感性"中,呼唤着新的时代到来,具备了明确的现代性意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适应"五四"精神的现实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 为政治 为人生 转型
下载PDF
办为人生奠基的高职教育
12
作者 孔宝根 郦昕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88-92,共5页
高职教育从育人的功能来讲,一是成人,二是成才,二者应该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是为人生奠基的二个方面。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教育方面做得较好,为成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或多或少有些疏忽了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从为人生奠基内容完整... 高职教育从育人的功能来讲,一是成人,二是成才,二者应该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是为人生奠基的二个方面。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教育方面做得较好,为成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或多或少有些疏忽了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从为人生奠基内容完整性的要求出发,教育还应该完善这些内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洪堡等研究高等教育功能虽各有侧重,但他们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完整性。在人、自然环境与科学技术越来越高度融合的时代趋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应当重构德育与素质教育体系,强调培养批判性与研究性学习习惯,重塑体育精神,更好地培育美育素质与劳动观念。在提高技术技能教育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办更好为人生奠基的高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为人生奠基
下载PDF
为人生而艺术——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再思考
13
作者 杨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3期72-76,共5页
"形而上学"作为"终极知识"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但是作为"终极关怀"却没有也不可能被完结。艺术的形而上学,强调文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本身的结构和层次,更应该关注艺术对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 "形而上学"作为"终极知识"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但是作为"终极关怀"却没有也不可能被完结。艺术的形而上学,强调文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本身的结构和层次,更应该关注艺术对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文论"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追求可以为当代文艺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终极关怀 为人生而艺术
下载PDF
论丁玲前期小说的“为人生”倾向
14
作者 李达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丁玲前期小说深受为人生派的影响。其特点表现为对人生意义的哲学式的探索,从时代的情绪中反映人生的内容,擅长表现人生道路上人物的矛盾心理和悲剧性的人生内容,在表现“为人生”的同时,也有“为社会”的色彩。从丁玲的创作。
关键词 丁玲 前期小说 为人生 特点
下载PDF
众声喧哗中的“为人生”——前期文学研究会作家文学观念的差异
15
作者 黄开发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前期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观念通常被简单地概括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其实该会作家无论是在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观,还是在创作上都表现出了诸多鲜明的差异。在“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鼓吹者茅盾和郑振铎那里,也是如此。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为人生 现实主义 差异性
下载PDF
心灵的创造——论新历史小说中“为人生”的文学理想
16
作者 刘玉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2-94,共3页
从客体对象看,新历史小说强调历史与当下的内在联系,是写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过去,而不是消逝了的历史;从主体创作来看,新历史小说服从主体内心体验,忠实于作者灵魂的召唤,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是以历史为背景的主体心灵的创造;在新历史... 从客体对象看,新历史小说强调历史与当下的内在联系,是写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过去,而不是消逝了的历史;从主体创作来看,新历史小说服从主体内心体验,忠实于作者灵魂的召唤,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是以历史为背景的主体心灵的创造;在新历史小说中,主体在追求自己的文学理想时,运用了独创的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为人生 主体 客体
下载PDF
为人生的艺术——简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17
作者 夏明钊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1-73,85,共4页
对《中国艺术精神》这部著作作全面而扼要的评述:介绍了著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分析了这部专著的基本架构,指出著者由孔子、庄子这二个典型导出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是“为人生的艺术”的结论的科学性和独创性;同时阐释了这部著作的现... 对《中国艺术精神》这部著作作全面而扼要的评述:介绍了著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分析了这部专著的基本架构,指出著者由孔子、庄子这二个典型导出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是“为人生的艺术”的结论的科学性和独创性;同时阐释了这部著作的现实意义及其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人生境界 人格 审美 为人生的艺术
下载PDF
为人生而艺术:重估周恩来早期的文学活动
18
作者 王爱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从"文学性"的角度而言,1914年至1937年不仅是周恩来文学观及其创作的萌芽期,而且也是爆发期和成熟期,其文学观可以概之为"为人生而艺术"。在"为人生而艺术"文学观的引领下,周恩来进行了多样化的文学创作... 从"文学性"的角度而言,1914年至1937年不仅是周恩来文学观及其创作的萌芽期,而且也是爆发期和成熟期,其文学观可以概之为"为人生而艺术"。在"为人生而艺术"文学观的引领下,周恩来进行了多样化的文学创作尝试,诸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周恩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厚,意蕴悠长,形式新颖,完全可以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总体框架中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文学活动 为人生而艺术 诗歌 报告文学
下载PDF
“为人生而艺术”——茅盾早期(1919年~1927年)文艺思想探析
19
作者 曲立斌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28-36,共9页
茅盾早期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生而艺术",以要求"怨与怒"的文学,要求"血与泪"的文学,要求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文学为基本特征,一九二五年实现了其文艺思想的转变,为人生的文艺思想是在... 茅盾早期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为人生而艺术",以要求"怨与怒"的文学,要求"血与泪"的文学,要求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的文学为基本特征,一九二五年实现了其文艺思想的转变,为人生的文艺思想是在同各种文艺流派的斗争中发展、完善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为人生 新特质
下载PDF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伪现实主义文学主张
20
作者 张超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5-79,共5页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是在沈雁冰集梁启超、陈独秀、周作人的功利思想之大成的基础上而成熟的。“为人生”是伪现实主义,它同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以载道”思想却有相通之处。文学研究会诸理论家没有把握住“为人生”思想在...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是在沈雁冰集梁启超、陈独秀、周作人的功利思想之大成的基础上而成熟的。“为人生”是伪现实主义,它同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以载道”思想却有相通之处。文学研究会诸理论家没有把握住“为人生”思想在理论上存在的重大突破的可能。“为人生”中过重的功利性促使中国文学由反复古走向复古,由反载道走向载新道,迫使中国文学走上严重缺乏审美性的不归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为人生 伪现实主义 文以载道 功利性 审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