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景-村”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环境设计实践研究——以南昌市乡村振兴示范点黄港头自然村为例
1
作者 邹芷怡 龙春英 +1 位作者 钟庆 谢瑞轩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104-106,共3页
中央实施乡村振兴大战略以来,乡村示范点的建设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乡村规划设计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乡村产业为发展根本,乡村社区发展为核心,旅游发展为链接,形成... 中央实施乡村振兴大战略以来,乡村示范点的建设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乡村规划设计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乡村产业为发展根本,乡村社区发展为核心,旅游发展为链接,形成以“产-景-村”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文章以黄港头自然村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进行设计实证研究,采用立足利用资源条件,挖掘当地乡村文化,通过产业发展和内生动力等进行融合发展,探索乡村产业、生态和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环境设计 振兴
下载PDF
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实践 被引量:103
2
作者 贺勇 孙佩文 柴舟跃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62,92,共6页
在不同层面上探讨了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美丽乡村"规划实践与方法,旨在使乡村景观越过"美丽"的表象,重返乡村生产与乡村生活之中,从而使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得以平衡、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一体化 美丽乡 规划策略 平衡发展
下载PDF
对"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发展研究
3
作者 张岚 《城市建筑》 2017年第5期40-40,共1页
依托于国家对农村和农业"四化同步"政策的"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紧紧围绕新农村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生态化要求,不断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政策背景,立足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现状,... 依托于国家对农村和农业"四化同步"政策的"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紧紧围绕新农村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生态化要求,不断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政策背景,立足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现状,以"产、村、景"一体化乡村规划发展为研究对象,分别就其发展现状、景观构成及实践做了举例研究.针对规划发展中的问题,例举"产、村、景"一体化乡村规划成功案例,对解决规划发展难题给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村、景" 一体化 规划 旅游 规划对策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景、村”融合发展研究--以万峰林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石迎 陶定凡 +3 位作者 梁志伟 龙婷婷 李其敏 武晓英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6期52-55,共4页
在农业生产型农村向农业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遗产和社会稳定等多功能农村转型的过程中,应调整和优化生产、景观和村庄的关系。农村多功能演进的总体趋势是生产功能的多元化、生活功能的刚性化、人文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刚性化的基本... 在农业生产型农村向农业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遗产和社会稳定等多功能农村转型的过程中,应调整和优化生产、景观和村庄的关系。农村多功能演进的总体趋势是生产功能的多元化、生活功能的刚性化、人文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刚性化的基本趋势。生产功能多样化体现在农产品供给、工业生产、旅游休闲融合、特色小城镇、田园综合体等生产-景观-村庄融合发展模式的不断推进。该文以兴义市万峰林景区为例,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对万峰林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将“产、景、村”相结合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产、景、村”在未来应当如何进行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 产、、村 融合发展 万峰林 建设
下载PDF
美丽乡村背景下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产、村、景”发展规划策略探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应魁 塞尔江.哈力克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6-193,共8页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为规避和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价值偏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规划整治研究,以乡村景观的本土特色为依据,通过分析概括村落"产、村、景"发...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为规避和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价值偏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规划整治研究,以乡村景观的本土特色为依据,通过分析概括村落"产、村、景"发展现状,以此提出和探讨基于"产、村、景"发展的规划实践策略,旨在使美丽乡村越过"美丽"的表象,重返乡村生产生活之中,并得以健康、平衡发展,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建设 产、村、”发展
下载PDF
山地农业公园“产—村—景”协同发展规划策略研究——以宜宾市“川红故里”农业公园规划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青青 毛华松 罗评 《园林》 2021年第7期50-57,共8页
山地农业公园是山地乡村在内的高质量转型创新模式之一,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与居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平原与山地农业公园比较分析,发现山地农业公园具有多样融合的乡村景观、多元立体的农林生产体系、多点分散的旅游景区景点等... 山地农业公园是山地乡村在内的高质量转型创新模式之一,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与居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平原与山地农业公园比较分析,发现山地农业公园具有多样融合的乡村景观、多元立体的农林生产体系、多点分散的旅游景区景点等特征,同时面临产业发展滞后、村民生活品质不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等发展困境,进而提出山地农业公园以自然生态保护为前提、农业产区发展为根本、社区发展为核心、旅游发展为触媒的“产—村—景”协同发展模式。并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川红故里”农业公园规划为具体实例,为山地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农业公园 协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产-景-村”融合度评价及优化研究——基于AHP-GIS混合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馨心 王进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现代化建设对乡村聚落原乡景观的侵蚀日益严重,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针的现实瓶颈,成为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共生理论,从村民视角探讨“产—景—村”融合度,有助于在乡村建设行动中促进现代乡村产业和传统乡村景观的... 现代化建设对乡村聚落原乡景观的侵蚀日益严重,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针的现实瓶颈,成为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共生理论,从村民视角探讨“产—景—村”融合度,有助于在乡村建设行动中促进现代乡村产业和传统乡村景观的统筹发展。以河北省保定市大汲店村为例,首先,采用专家评分、问卷调研及实地访谈方法,结合AHP-GIS及SPSS 24.0软件,就该村“产—景—村”融合度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提炼,构建出乡村产业景观和聚落景观融合度评价模型。随后,借助Python获取乡村产业POI点,并通过ArcGIS探究乡村产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融合度以及融合特征。结果显示,大汲店村产业景观与聚落景观之间呈现出功能与空间的高度融合、传统人脉与特色生产技艺的低度融合、聚集中心化以及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空间肌理的保存与再造不再是乡村产业景观和乡村聚落景观融合的唯一措施。(2)要素渗透和人本导向层面的融合较易成为乡村产聚景观融合的短板。(3)主体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塑造是加深乡村产业景观与乡村聚落景观融合度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融合度评价 --”融合发展 AHP-GIS
下载PDF
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蒋晶容 《江西建材》 2019年第9期89-90,共2页
本文从从不同层面上探讨了基于"生产、乡村与景观""美丽乡村"相结合的规划方法,使得"美丽"乡村的自然景观,回归于生活,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健康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产、村、”一体化 规划 实践
下载PDF
“产、村、景”融合发展下村庄规划策略研究——以熊口镇新林村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魏一琼 邢玉轲 王玉霞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6期69-71,共3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呈现出人居环境衰败、人口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制约等诸多问题,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作为引导乡村发展、促进资源开发、提升乡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对于解决当下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呈现出人居环境衰败、人口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制约等诸多问题,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作为引导乡村发展、促进资源开发、提升乡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对于解决当下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对“产、村、景”一体化的概念进行解析,并以新林村为例,从“产、村、景”的不同角度出发对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可操作的规划策略,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村、”一体化 旅游 振兴 庄规划
下载PDF
“产村景”融合理念下民族村寨发展路径探析——以官田村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浩 杨剑宇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7期44-46,共3页
川西北民族地区村寨多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村寨发展面临自然灾害频发、景观风貌单调、产业发展失衡、空间布局失序等问题。对“产村景”融合发展规划的内涵、模式、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分别从强... 川西北民族地区村寨多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村寨发展面临自然灾害频发、景观风貌单调、产业发展失衡、空间布局失序等问题。对“产村景”融合发展规划的内涵、模式、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分别从强化功能定位、创新产业体系、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村寨风貌、完善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路径,力求帮助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和本土文化的发展找到持续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民族地区 ”融合 民族
下载PDF
“产-村-景-文”融合策略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以紫阳县焕古村为例
11
作者 阎鹏跃 唐英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3期71-75,共5页
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该文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焕古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基于“产-村-景-文”融合策略,营造以“茶文化”为主线,特色产业引领、人居环境更新、景观价值提升和农耕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的景... 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该文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焕古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基于“产-村-景-文”融合策略,营造以“茶文化”为主线,特色产业引领、人居环境更新、景观价值提升和农耕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的景观规划设计,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规划 农业文化遗 茶文化 ---文 文旅融合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途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庆云 侯东辉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9期107-110,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乡村景观是农业、风俗、礼仪等多元化的历史载体,更是承载文化记忆和乡土情怀的精神家园。本文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基于“产-景-村”融合发展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的策略等方面在新型城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乡村景观是农业、风俗、礼仪等多元化的历史载体,更是承载文化记忆和乡土情怀的精神家园。本文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基于“产-景-村”融合发展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的策略等方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途径中进行全面阐述。通过尊重原生态、实现再生和活性化的方式,改善乡村景观面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对乡村历史、人文、农业、旅游等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同时把文化、景观、产业变成产品、财富和生产力,对乡村景观规划的融入和运用、乡村生态宜居和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融合 设计途径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乡村规划策略与方法探究——以平武县锁江羌族乡五星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英伟 王琳琳 何云晓 《城市地理》 2017年第2X期148-149,共2页
川西北乡村因所处地域环境复杂、经济发展阶段不一、社会文化多元等因素,使得乡村规划面临诸多难题。本文以平武县锁江羌族乡五星村为例对川西北地区的乡村规划策略与方法进行探究,建立将“产、村、景”融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
关键词 规划 规划策略 产、村、”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武胜县代沟村为例 被引量:23
14
作者 高春留 程励 程德强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7,共8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面临着支柱性产业不足、乡村空心化、土地抛荒等诸多问题,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作为引导乡村发展、促进资源开发、提升乡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对于解决当下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不可替代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对...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面临着支柱性产业不足、乡村空心化、土地抛荒等诸多问题,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作为引导乡村发展、促进资源开发、提升乡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对于解决当下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不可替代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乡村发展模式特点进行了梳理,认为"产村景"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模式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并根据"产村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产村景"一体化的AMD发展模型,将四川省武胜县代沟村视为一个紧密协作的乡村系统,从"产村景"的不同构成层面对乡村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可操作的规划方法,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 一体化 发展模型 系统
原文传递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72 Jingdezhen hand porcelain schemata
15
作者 Feifei Zhu Li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Jingdezhen, known as the "porcelain capital," it is said that the Millennium kiln fire is constant here, its porcelain, with " white as jade, bright as a mirror, as thin as paper, such as chime sound " style, reno... Jingdezhen, known as the "porcelain capital," it is said that the Millennium kiln fire is constant here, its porcelain, with " white as jade, bright as a mirror, as thin as paper, such as chime sound " style, renowned at home and abroad. Area of Jingdezhen handmade porcelain craft is mainly Jingdezh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tate the number of Chinese porcelain, Porcelain peak is this all." Over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 Jingdezhen system culminates best collection of industry of ancient Ming Yao, forming a unique handmade porcelain craft production system, creating the most brilliant piece of Chinese ceramic history. Their high achievements, impact, the craft, the varieties, which any other kilns at any time are difficult to mat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HERITANCE Jingdezhen hand porcelain schemata
下载PDF
Research on Chinese rural land management model of scal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16
作者 Ying 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3期66-68,共3页
In the earl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as the core, the land reform has been adapted to the prevail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level, achieved ... In the earl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as the core, the land reform has been adapted to the prevail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level, achieved to mobilize the peasants' production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asically solved the food and clothing problem; but it has formed small-scale decentralized business mode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long with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t has been further increased the degree of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big market and small-scale production is more prominent; such small -scale decentralized form of management has begun not to mee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quest and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It needs changes to moderate scal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village require clearly various forms of appropriate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nd LARGE-SCALE operation MANAGEMENT
下载PDF
Noto Peninsula after GIAHS Designation: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Efforts of Noto's Satoyama and Satoumi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盈芳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4年第4期364-369,共6页
The “Noto’sSatoyama andSatoumi” in Noto Peninsula of Ishikawa Prefecture, Japan is a system of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and Seascapes (SEPLS) mosaics interconnected with highly productive coastal ar... The “Noto’sSatoyama andSatoumi” in Noto Peninsula of Ishikawa Prefecture, Japan is a system of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and Seascapes (SEPLS) mosaics interconnected with highly productive coastal areas that have been formed and maintained through long-term human inlfuence, which supports not only its diverse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ifsheries, but also sustains local livelihoods and conserves its lfourishing biodiversity. Since the designation of Noto as Globa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in 2011, there have been active developments of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efforts amongst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communities, as well as pouring interest from the academia,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private sector. The paper wi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s of Noto’s GIAHS through examining several case studies of recent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efforts of new initiatives and those building on existing schemes. The report wil be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s, interviews with and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Ishikawa Prefectural Government and ifeld surveys conducted. It is found that modest but steady steps are being taken in conservation of GIAHS and Noto is taking an active role contributing to the GIAHS initi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HS Satoyama Satoumi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and Seascapes (SEPLS) rurarevitalization
原文传递
World Heritage, Tourism Destination and Agricultural Heritage Landscape: The Case of Grand Pré, Nova Scotia, Canada 被引量:1
18
作者 E.Wanda GEORGE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3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Grand Pré,Nova Scotia,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a traditional land-use that is representative of human interaction with a distinctive environment,has been presented for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WHS) designat... Grand Pré,Nova Scotia,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a traditional land-use that is representative of human interaction with a distinctive environment,has been presented for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WHS) designation.One of Canada's most fertile agricultural landscapes,it is also an iconic memorial site for a people who overcame a tragedy of forced migration-the Acadian Deportation-in 1755,which has since become the lure for significant numbers of tourists to the region.Now facing a double threat of agriculture change and tourism decline,Grand Pré has high expectations from its recent WHS designation (2012) and the perceived tourism that it will bring.This concept paper discusses Grand Pré as a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e heritage system and,in light of previous research,questions its expectations of WHS designation as a conduit for future economic vi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e heritage landscape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rural tourism rural community Grand Pré Nova Scotia CANAD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