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儿子与情人》中俄狄浦斯情结的悲剧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俄狄浦斯情结使母亲成为儿子的情人 ,儿子在感情上完全依恋母亲 ,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全身心地爱一个他所爱的女人 ,不能使两性关系达到精神和肉体自然、和谐的结合 ,而只能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得到爱的全部内容 :情爱和性爱。他与另一个女... 俄狄浦斯情结使母亲成为儿子的情人 ,儿子在感情上完全依恋母亲 ,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全身心地爱一个他所爱的女人 ,不能使两性关系达到精神和肉体自然、和谐的结合 ,而只能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得到爱的全部内容 :情爱和性爱。他与另一个女人之间 ,总站立着他的母亲。青年人要正确对待俄狄蒲斯情结。否则 ,势必给自己酿造苦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母爱 保罗形象 婚姻 俄狄浦斯情结 《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 心理批评 小说
下载PDF
《儿子与情人》并非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 被引量:7
2
作者 郑达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说到《儿子与情人》 ,人们就会提到俄狄浦斯情结 ,仿佛这部小说是弗洛伊德这个理论的最好诠释。本文指出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保罗产生爱母嫉父心理的家庭因素 ,说明劳伦斯在小说中并非要解释俄狄浦斯情结 。
关键词 小说 <<儿子与情人>> 俄狄浦斯情结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劳伦斯《木马赢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兵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9,128,共5页
从家庭模式、父母形象及母子关系等方面来看,劳伦斯的后期短篇小说代表作《木马赢家》具有隐含的俄狄浦斯情结结构。与其前期小说不同的是,《木马赢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主要表现在对小说中母亲形象的负面刻画上,而这与劳伦斯后期的思... 从家庭模式、父母形象及母子关系等方面来看,劳伦斯的后期短篇小说代表作《木马赢家》具有隐含的俄狄浦斯情结结构。与其前期小说不同的是,《木马赢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主要表现在对小说中母亲形象的负面刻画上,而这与劳伦斯后期的思想是一致的,表明劳伦斯对现代西方物质文明的剖析和批判达到了新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木马赢家 俄狄浦斯情结 西方物质文明
下载PDF
论《狮子王》、《王的男人》、《夜宴》对《哈姆莱特》的改写——以对哈姆莱特“俄狄浦斯情结”的改写为中心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大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7,共5页
当代三部影视作品《狮子王》、《王的男人》和《夜宴》是基于弗洛伊德学说对《哈姆莱特》进行的改写,它们由弗洛伊德对哈姆莱特"俄狄浦斯情结"的精神分析式阐释生发而成,旁证了弗洛伊德观点的影响力,并为我们重新考量弗洛伊... 当代三部影视作品《狮子王》、《王的男人》和《夜宴》是基于弗洛伊德学说对《哈姆莱特》进行的改写,它们由弗洛伊德对哈姆莱特"俄狄浦斯情结"的精神分析式阐释生发而成,旁证了弗洛伊德观点的影响力,并为我们重新考量弗洛伊德的哈姆莱特阐释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俄狄浦斯情结 《狮子王》 《王的男人》 《夜宴》
下载PDF
论传记电影中的“父名”与俄狄浦斯情结 被引量:3
5
作者 曲德煊 谢衍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01,共6页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力求深入的论述传记电影中呈现的"父名"与父子关系及其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传记电影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可精神分析性,及对于传主深层精神体验的揭示和暗示。通过父名与父法对于无意识的揭示力量、父与子围...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力求深入的论述传记电影中呈现的"父名"与父子关系及其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传记电影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可精神分析性,及对于传主深层精神体验的揭示和暗示。通过父名与父法对于无意识的揭示力量、父与子围绕父名进行的冲突与和解、子一代与父名关系体现的意识形态进化等方面论述传记电影的可精神分析性,父子关系成为一个很好的无意识载体,从中可以感受到传主丰富的心理层面,而且成为社会的隐喻和象征,同时二者关系的探索也增强了传记电影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传记电影 父名 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PDF
俄狄浦斯情结研究及其批判——兼评俄狄浦斯神话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丽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7-20,共4页
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期情结视为整个家庭的乱伦情结。阿尔弗莱德.克娄伯、马林诺夫斯基、罗海姆等人在对俄狄浦期情结的批判中进一步证明了“家庭情结”的存在及其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关系。诸多学科对俄狄浦期情结的关注发展丰富了该研究... 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期情结视为整个家庭的乱伦情结。阿尔弗莱德.克娄伯、马林诺夫斯基、罗海姆等人在对俄狄浦期情结的批判中进一步证明了“家庭情结”的存在及其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关系。诸多学科对俄狄浦期情结的关注发展丰富了该研究,其中,文学的研究方法将俄狄浦期情结研究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 家庭情结 弗洛伊德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解不开的俄狄浦斯情结──母亲与劳伦斯及其作品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方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14-18,共5页
解不开的俄狄浦斯情结──母亲与劳伦斯及其作品周方珠关键词:劳伦斯,俄狄浦斯情结,母亲一生颠沛流离,充满波折的D.H.劳伦斯命途多舛、英年早逝,四十五岁时生命便划上了句号。然而,这位多才多艺的英伦才子却将自己的名字永远... 解不开的俄狄浦斯情结──母亲与劳伦斯及其作品周方珠关键词:劳伦斯,俄狄浦斯情结,母亲一生颠沛流离,充满波折的D.H.劳伦斯命途多舛、英年早逝,四十五岁时生命便划上了句号。然而,这位多才多艺的英伦才子却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英国文学的史册里,世界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俄狄浦斯情结 母亲
下载PDF
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主体和欲望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山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俄狄浦斯情结”概念包含着两个悖论性的问题:“主体”和“欲望”。拉康提出“镜像阶段”说,发展并“哲学化”了其中的主体问题,同时也使其中的悖论更为突出;德鲁兹等则提出了“反俄狄浦斯”的口号,以“精神分裂主体”的“欲望”来对... “俄狄浦斯情结”概念包含着两个悖论性的问题:“主体”和“欲望”。拉康提出“镜像阶段”说,发展并“哲学化”了其中的主体问题,同时也使其中的悖论更为突出;德鲁兹等则提出了“反俄狄浦斯”的口号,以“精神分裂主体”的“欲望”来对抗资本主义对无意识领域的扩张。但这终究是一种空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 镜像阶段 俄狄浦斯
下载PDF
试论班吉“俄狄浦斯情结”的深层意蕴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萌羽 王梦瑶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6-78,共3页
《喧哗与骚动》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小说中班吉的"俄狄浦斯情结",认为:班吉"俄狄浦斯情结"发生的对象并非其生母康普生太太,而是其姐姐凯... 《喧哗与骚动》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小说中班吉的"俄狄浦斯情结",认为:班吉"俄狄浦斯情结"发生的对象并非其生母康普生太太,而是其姐姐凯蒂。这就为剖析小说中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化对班吉形象及作品深层意蕴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班吉 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PDF
《朗读者》的“俄狄浦斯情结”及诱因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卫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02-103,共2页
通过文本细读,利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了《朗读者》中米夏的"俄狄浦斯情结",发现社会、家庭环境、女性等对米夏施加了重要影响。米夏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因素占主导地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和... 通过文本细读,利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了《朗读者》中米夏的"俄狄浦斯情结",发现社会、家庭环境、女性等对米夏施加了重要影响。米夏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因素占主导地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才能保证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读者》 俄狄浦斯情结 诱因
下载PDF
从俄狄浦斯情结到俄瑞斯忒斯情结——西方精神分析的“母亲转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韵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1-35,共5页
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上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长久以来,它盘踞着精神分析哲学话语的霸权地位,因而掩盖了其不为人知的兄弟概念"俄瑞斯忒斯情结"。"俄瑞斯忒斯情结"取自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以其... 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上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长久以来,它盘踞着精神分析哲学话语的霸权地位,因而掩盖了其不为人知的兄弟概念"俄瑞斯忒斯情结"。"俄瑞斯忒斯情结"取自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以其中为父报仇、杀死母亲的俄瑞斯忒斯为原型。它一方面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反思和超越,另一方面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对立话语",象征着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精神分析领域从"象征的父亲"到"具体的母亲"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 俄瑞斯忒斯情结 弗洛伊德 反抗话语
下载PDF
俄狄浦斯情结的再现——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03-104,共2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1856-1939)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1856-1939)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对我们进一步阅读和理解《哈姆雷特》大有帮助。本文将这两位巨人的思想通过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意识 心理结构 俄狄浦斯情结 哈姆雷特
下载PDF
从曹禺的人生情怀看《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跃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6-149,共4页
1933年曹禺和他的巨作《雷雨》蜚声海内外。作为中国现代第一流戏剧艺术大师,欧美的文艺思潮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给他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古希腊悲剧可能也给了曹禺直接的启示。但我们从他所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及个人经历来看,《雷雨... 1933年曹禺和他的巨作《雷雨》蜚声海内外。作为中国现代第一流戏剧艺术大师,欧美的文艺思潮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给他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古希腊悲剧可能也给了曹禺直接的启示。但我们从他所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及个人经历来看,《雷雨》是以现代悲剧的形式,完成了一次与古典俄狄浦斯式的命运和性格悲剧相平行的冒险。作品烛照了作家特定时代的心灵标本,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折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人生 《雷雨》 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PDF
试论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新欢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6期4-7,共4页
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对父母的性欲望体验。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是人类心理和人类文明的源头活水。俄狄浦斯情结所面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人类千古不变、万古常新的问题,俄狄浦斯情结所凝结的情感... 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对父母的性欲望体验。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是人类心理和人类文明的源头活水。俄狄浦斯情结所面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人类千古不变、万古常新的问题,俄狄浦斯情结所凝结的情感能量是人类文明的动力源泉,俄狄浦斯情结所蕴含的强力原则是人类心理及人类文明的根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情结 原始情境 人类文明
下载PDF
鲁迅作品“孤儿寡母”形象群的塑造——论“俄狄浦斯情结”对鲁迅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国栋 刘雨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5期93-94,共2页
鲁迅的作品中不乏"孤儿寡母"的形象群,作品中缺少父亲形象,家庭关系、父子关系不和是主要叙事核心。鲁迅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真实的欲望,跨越了从医学到文学鸿沟,将"俄狄浦斯情结"渗透的原欲的转化为爱与生的动力。
关键词 鲁迅 俄狄浦斯情结 孤儿寡母
下载PDF
《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精神与肉体冲突的三重诠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苗福光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1期21-22,共2页
运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可以诠释《儿子与情人》,即通过分析保罗与三个女人-莫莱尔太太、米丽姆和克拉拉之间的精神与肉体的冲突,揭示男主人公保罗的爱情悲剧的根本之原由——“俄狄浦斯情结”。
关键词 精神 肉体 冲突 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PDF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与文艺美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宇 《戏剧之家》 2020年第6期163-166,共4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俄狄浦斯情结是他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理论,体现于许多文学作品与神话寓言中。本文在概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俄狄浦斯情结是他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理论,体现于许多文学作品与神话寓言中。本文在概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以《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等文学作品为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揭示俄狄浦斯情结对文学创作及审美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 文学理论
下载PDF
俄狄浦斯情结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婆媳矛盾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雄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6-50,共5页
婆媳矛盾引发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以往论者多从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层面上来解读。事实上,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深入到孤儿寡母的潜意识,人们不难发现正是或隐或显的"恋子情结"使婆婆... 婆媳矛盾引发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以往论者多从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层面上来解读。事实上,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深入到孤儿寡母的潜意识,人们不难发现正是或隐或显的"恋子情结"使婆婆在儿子的婚姻上进退两难,对媳妇产生怨恨、忌妒之情,并刁难和折磨媳妇。软弱儿子的"恋母情结"不但使矛盾难以调和反而有所激化,悲剧也就再所难免。封建宗法社会极端压抑和剥夺女性性欲的罪恶昭然若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学 现代文学 婆媳矛盾
下载PDF
“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虎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76-79,共4页
"俄狄浦斯情结"是文学批评界最有影响力的术语之一。但实际上,俄狄浦斯不具有"恋母"倾向,他是一位"反弑父娶母者";俄狄浦斯也不是一位非理性的"精神神经病患者",而是一位启蒙理性的领袖、道德... "俄狄浦斯情结"是文学批评界最有影响力的术语之一。但实际上,俄狄浦斯不具有"恋母"倾向,他是一位"反弑父娶母者";俄狄浦斯也不是一位非理性的"精神神经病患者",而是一位启蒙理性的领袖、道德伦理的化身;文本中的"弑父娶母"情节也与"力比多"、"性冲动"等概念无多大关系,而是"父子"文学传统、"替罪羊"风俗与母权文化交汇而成的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 替罪羊
下载PDF
《儿子与情人》中威廉与保罗俄狄浦斯情结之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汉阳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6-41,共6页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作,贯穿小说的"俄狄浦斯"这一主题自作品问世就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与学者的大量关注。但长期以来学界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主人公保罗与莫雷尔夫人之间超乎寻常的母子之情上,而事实...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作,贯穿小说的"俄狄浦斯"这一主题自作品问世就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与学者的大量关注。但长期以来学界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主人公保罗与莫雷尔夫人之间超乎寻常的母子之情上,而事实上恋母情结在保罗的哥哥威廉身上也有明显的表征。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从威廉与保罗"恋母"的体现、诱因与解脱三个方面来综合对比兄弟二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尝试解释了为何威廉能够顺利摆脱这一情结,发展出完整的人格,而保罗则难以自拔,始终深陷其中这一问题。该分析有助于探索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对深化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子与情人》 威廉 保罗 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