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莫扎特式的挽歌背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深层机制 |
胡淼森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
|
东方乐土:“儒教中国”与欧洲思想现代性 |
黄丽娟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3
|
对“儒教中国”与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
张红娟
|
《中国西部科技》
|
2009 |
1
|
|
4
|
对“儒教中国”的理性反叛——陈独秀的孔教观 |
陈璧生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3 |
3
|
|
5
|
儒学的现代化历程——读《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
赵梓桐
|
《华夏文化》
|
2017 |
0 |
|
6
|
重建中国的信念世界--徐复观对儒教中国的精神激活 |
任剑涛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7
|
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看列文森的儒学观 |
梁宗华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8
|
冲击与回应——康有为儒教中国的转型之思 |
张广生
|
《原道》
CSSCI
|
2016 |
2
|
|
9
|
从儒教中国到共产主义中国——评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
肖京
|
《文化纵横》
|
2013 |
2
|
|
10
|
《中国儒教史》序 |
任继愈
|
《中国哲学史》
|
1997 |
6
|
|
11
|
中国儒教及其文教精神 |
唐辉
|
《文史杂志》
|
2005 |
0 |
|
12
|
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里程碑——《中国儒教史》批评之三 |
韩星
|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13
|
《中国儒教史》自序 |
李申
|
《中国哲学史》
|
1997 |
0 |
|
14
|
人文学术研究应有严谨的学理基础——由《中国儒教史》想到的 |
王健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2 |
1
|
|
15
|
中国儒教与日本大化革新 |
唐建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3
|
|
16
|
《中国儒教史》反思:中国文化宗教论──兼与李申先生商榷 |
鞠曦
|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17
|
传统中国意识形态史的知识社会学初步考察:一种民族学视角的社会理论反思 |
张亚辉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8
|
近代孔教运动与现代儒教重建——评《儒教的现代传承与复兴》 |
解光宇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6 |
1
|
|
19
|
何为儒教?儒教何为?——当代儒教问题述评 |
王义
|
《当代儒学》
|
2014 |
0 |
|
20
|
维新运动与孔子观念的裂变 |
林存光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