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命名“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等24个单位为第五批湖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通知(鄂政办发〔2023〕45号)
1
作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1期33-34,共2页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省人民政府决定,命名“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等24个单位为第五批湖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名单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民国防教育 八七会议 省政府各部门 强军思想 纪念馆 会址 命名
下载PDF
低潮中的探索:八七会议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恢复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欢 邓绍根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7期3-8,13,共7页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停滞不前,在八七会议后逐渐恢复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宣传作出了许多具体的指示,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根据当时的工作目标重新调整了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口...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停滞不前,在八七会议后逐渐恢复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宣传作出了许多具体的指示,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根据当时的工作目标重新调整了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口号,加强了宣传组织系统建设,并秘密重建了党报党刊网络。同时,随着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等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新闻宣传的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八七会议 新闻宣传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以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尚伟 韩杨 《中国名城》 2023年第7期43-49,共7页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革命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磨损、侵蚀等原因,建筑在结构老化、抗灾防火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存在文化宣传效果差、技术设施不匹配等问题。以红色文...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革命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磨损、侵蚀等原因,建筑在结构老化、抗灾防火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存在文化宣传效果差、技术设施不匹配等问题。以红色文化遗产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技术研究,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应用数字化技术针对性地解决保护修复、价值传播、抗灾防火、病理监测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红色文化遗产 保护修复 技术监测 传播展示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下载PDF
毛泽东与八七会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项晨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9,共4页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农民问题的深入调查和研究,以及对武装斗争等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思考,为八七会议确定正确的总方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发言积极,见解独到,对会议...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农民问题的深入调查和研究,以及对武装斗争等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思考,为八七会议确定正确的总方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发言积极,见解独到,对会议总方针的确定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会后,毛泽东坚定、灵活和创造性地贯彻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八七会议 总方针 革命新道路
下载PDF
广州起义败因新探——以八七会议历史局限为逻辑起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3-46,共4页
在广州起义失败的多维成因中,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八七会议的历史局限对广州起义产生很大的消极效应,具体来说,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后对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革命策略的教条理解、革命力量的片面判断、革命情绪的盲目执狂等方面间接... 在广州起义失败的多维成因中,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八七会议的历史局限对广州起义产生很大的消极效应,具体来说,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后对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革命策略的教条理解、革命力量的片面判断、革命情绪的盲目执狂等方面间接影响了广州起义领导层在革命时机把握、发动革命力量、组织战略退却、放弃冒险路线等方面的决策,这也是我党早期对民主革命规律认识不足的真实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起义 失败原因 八七会议 历史局限
下载PDF
论中共五大与“八七会议”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项晨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606-609,共4页
中共五大通过了一系列的蕴含着许多正确原则和科学内容的"议决案"、"宣言",为"八七会议"确立新的革命方针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共五大中的一些"左"右倾观点对"八七会议"也产生... 中共五大通过了一系列的蕴含着许多正确原则和科学内容的"议决案"、"宣言",为"八七会议"确立新的革命方针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共五大中的一些"左"右倾观点对"八七会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五大 八七会议 思想基础
下载PDF
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比较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成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8,共5页
关键词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共产国际 罗明纳兹 毛泽东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 右倾投降主义 国民党 陈独秀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八七会议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运洪 马风实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9-64,共6页
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对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去向作出了原则性的决策。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在从事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将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 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对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去向作出了原则性的决策。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在从事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将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进行了具体化: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改革政策;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党的思想路线;规定了红军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阐明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毛泽东提出的这些主张,解决了八七会议所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八七会议做出了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八七会议 土地改革政策 理论贡献
下载PDF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八七会议——八七会议召开原因之我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良明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八七会议的召开,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提出和决定的。八七会议召开的真实原因,一是为了必须尽快纠正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关的错误,说明共产国际执委会方针的正确性;二是统一中共中央领导和全体党员的思想,承认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只能由中共... 八七会议的召开,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提出和决定的。八七会议召开的真实原因,一是为了必须尽快纠正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关的错误,说明共产国际执委会方针的正确性;二是统一中共中央领导和全体党员的思想,承认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只能由中共中央前领导者陈独秀负责,不能让共产国际、特别是斯大林承担失败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共(布) 共产国际 八七会议
下载PDF
从党的五大到八七会议——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次转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仲泉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12,共8页
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年。过去讲这段转折历史往往只讲八七会议,对党的五大则缺乏研究。将党的五大和八七会议联系起来研究,可以把这段具有转折意义的特殊历史研究得更全面一些。在肯定八七会议是这段历史转... 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年。过去讲这段转折历史往往只讲八七会议,对党的五大则缺乏研究。将党的五大和八七会议联系起来研究,可以把这段具有转折意义的特殊历史研究得更全面一些。在肯定八七会议是这段历史转折的主要标志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讨论这段转折历史时,不能不评价陈独秀。陈独秀功大于过,应予平反,恢复党籍,郑重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五大 八七会议 历史转折 陈独秀
下载PDF
东固坳上会议与党的八七会议关系之考辨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福林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13,共5页
坳上会议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起点。长期以来党史学界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最初东固地区的共产党人尚未得知中央八七会议的指示精神,而是根据当地农民运动的斗争经验和方志敏在吉安的革命宣传自发组织起来的。经过多方文献查阅和史实... 坳上会议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起点。长期以来党史学界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最初东固地区的共产党人尚未得知中央八七会议的指示精神,而是根据当地农民运动的斗争经验和方志敏在吉安的革命宣传自发组织起来的。经过多方文献查阅和史实考证,可以认为:坳上会议的召开,诚然具有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但同时吉安党组织早在1927年9月中上旬就获得了中央八七会议和江西省委的有关指示精神。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在党的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指导下创建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上会议 八七会议 关系考辩
下载PDF
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八七会议的召开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少泽 《党史博采(下)》 2016年第8期11-11,13,共2页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八七会议纠正了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正确方针。八七会议是共产国际对华政策转变的转折点,帮助了中国共产党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八七会议纠正了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正确方针。八七会议是共产国际对华政策转变的转折点,帮助了中国共产党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指导 八七会议
下载PDF
革命旧址建筑形态特征修缮设计研究--以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修缮设计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笋 张雨萌 《华中建筑》 2022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革命旧址建筑是我国独有的遗产类型建筑,无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信息和曲折历程。该文以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为革命旧址建筑的研究对象,对其色彩、形体、体量、材质、空间流线设计进行研究,探析革命旧址建筑的形态特... 革命旧址建筑是我国独有的遗产类型建筑,无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信息和曲折历程。该文以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为革命旧址建筑的研究对象,对其色彩、形体、体量、材质、空间流线设计进行研究,探析革命旧址建筑的形态特征修缮设计手法,旨在为红色革命旧址建筑的保护修缮与再利用提供可实践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旧址建筑 八七会议会址 形态特征 修缮设计利用
下载PDF
残酷斗争条件下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指向——兼论“八七会议”在毛泽东建党学说形成中的地位与作用
14
作者 谭献民 文斌 《学习论坛》 2007年第9期25-27,共3页
"八七会议"是我们党在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时转变革命策略、确立正确革命路线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我们党对自身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深刻反思的一次成功尝试。会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对中国... "八七会议"是我们党在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时转变革命策略、确立正确革命路线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我们党对自身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深刻反思的一次成功尝试。会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严峻革命形势下如何克服自身弱点、保持其革命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的阶级属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律性认识,这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七会议 毛泽东建党学说 地位
下载PDF
纪念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召开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15
作者 李颖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中共五大 纪念馆 研讨会综述 八七会议 学术 研究室主任 国家文物局 湖北省
下载PDF
八七会议与湘鄂西土家族、苗族人民的土地革命
16
作者 李资源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74-78,共5页
文章较为详尽地叙述了八七会议精神在湘鄂西民族地区的贯彻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土地革命斗争。
关键词 八七会议 土地革命 鄂西土家族 苗族人民 湘鄂西 武装斗争 红四军 国民党 工农革命军 毛泽东
下载PDF
关于“八七会议”会址的争议
17
作者 苗体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90-93,共4页
"八七会议"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关于"八七"会址,在20世纪50年代曾流传有是在江西九江的说法;周恩来后证实"八七会议"不是在九江开的,而是在武汉开的;陆定一也曾两次赴汉实地寻找,指认开会的地... "八七会议"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关于"八七"会址,在20世纪50年代曾流传有是在江西九江的说法;周恩来后证实"八七会议"不是在九江开的,而是在武汉开的;陆定一也曾两次赴汉实地寻找,指认开会的地方就是汉口鄱阳街139号2楼;1972年,邓小平曾写材料,回忆说会议是在汉口德租界一个俄国人家里开的;1979年,郑超麟去汉口鄱阳街踏勘"八七"会址,认为"八七"会址是"汉口的鄱阳街123号"。最终被确定的会址是汉口的鄱阳街13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七会议 会址 周恩来 邓小平 陆定一 郑超麟
下载PDF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的转折
18
作者 张秋实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中共领导开展的革命其内涵由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转到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政权"的土地革命,是联共(布)、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战略方针的激进化促成了这一历史转折,中共五大是... 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中共领导开展的革命其内涵由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转到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政权"的土地革命,是联共(布)、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战略方针的激进化促成了这一历史转折,中共五大是这一转折过程的开始,而八七会议则是这一转折过程的完成。中共五大对八七会议的召开、对蒋汪相继叛变后革命顺利实现历史转折起了重要作用;八七会议是对五大会议精神的继承、贯彻和深化。中共从五大到八七会议转折的完成,联共(布)、共产国际的指导功过互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共(布)共产国际 中共五大 八七会议 革命转折
下载PDF
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对八七会议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19
作者 张运洪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5-128,共4页
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没有在政策上提出具体的方案。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将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进行了具体化: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改革政策;规定了红军... 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没有在政策上提出具体的方案。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将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进行了具体化: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改革政策;规定了红军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党的思想路线;阐明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毛泽东提出的这些主张,解决了八七会议所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八七会议在理论上做出了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 八七会议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一份珍贵的“八七会议”记录稿
20
作者 赵云云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79,共2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共中央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今鄱阳街139号)召开了紧急会议。这就是...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共中央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今鄱阳街139号)召开了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七会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后期 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 共产国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