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名”现象研究之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杨亦鸣 徐以中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51,共9页
副词能否修饰名词涉及到区分名词和谓词的一项重要鉴别标准问题。有关这一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就存在争论,目前尚没有一致的意见。本文对四十年来的“副名现象”的研究进行全面综述,探讨了“副名现象”中的三个典型派别的主要论点及其... 副词能否修饰名词涉及到区分名词和谓词的一项重要鉴别标准问题。有关这一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就存在争论,目前尚没有一致的意见。本文对四十年来的“副名现象”的研究进行全面综述,探讨了“副名现象”中的三个典型派别的主要论点及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副名结构”的理论价值作进一步分析,并就其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 结构
下载PDF
名词非范畴化与副名结构的聚合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建平 黄伶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8-132,共5页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非范畴化与聚合关系。通过对专有名词、兼类名词、个体名词等的历时语料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专有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取决概念的内涵意义,或典型事件的特征意义,其适用性与语...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非范畴化与聚合关系。通过对专有名词、兼类名词、个体名词等的历时语料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专有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取决概念的内涵意义,或典型事件的特征意义,其适用性与语境有关;非范畴程度高,或已再范畴化的名词可聚合于该结构,名词高度形容词化;普通个体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受先前非范畴化现象的影响,取决于交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非范畴化 结构 聚合关系 语料库
下载PDF
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海明 李振中 《语言科学》 2004年第2期62-72,共11页
本文拟以网络与期刊文本为基础,把进入“副+名”框架的名词分为指人名词、物质名词、处所名词、抽象名词四类,分析“副+名”框架提取四类名词性状因子的背景和认知动因。最后,本文认为“副+名”结构形成是经济动因的驱使,传信者提供何... 本文拟以网络与期刊文本为基础,把进入“副+名”框架的名词分为指人名词、物质名词、处所名词、抽象名词四类,分析“副+名”框架提取四类名词性状因子的背景和认知动因。最后,本文认为“副+名”结构形成是经济动因的驱使,传信者提供何种背景,受信者定向提取名词的何种性状因子由象似动因驱使,故“副+名”框架的确立与性状因子的提取是经济动因与象似动因竞争与避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汉语 语法
下载PDF
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 被引量:45
4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大衰减其指称功能,以突显其表"典型特征、异常感觉、语气时髦"等语用意义。(3)它从多个其他构造中传承了相关信息,如副形构造、主谓构造、动名构造等。(4)单靠组合原则难以获得该构造丰富的整体含意,必须运用完形理论和整合原则对其作通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造语法 构造 压制 突显 传承 整合
下载PDF
副名结构转喻操作的语义压制动因 被引量:37
5
作者 黄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本质、这一结构的转喻机制、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语义压制动因、以及副词与名词搭配的原则。文章指出,名词丰富的内涵义是...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本质、这一结构的转喻机制、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语义压制动因、以及副词与名词搭配的原则。文章指出,名词丰富的内涵义是副名搭配的概念基础,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动因是副名结构的构式义对名词的词汇义进行压制,使与名词相关的可主观量度的属性被凸显,范畴转指属性的概念转喻是语义压制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概念转喻 意义的动态识解观 构式 语义压制
下载PDF
“细节显现”与“副+名” 被引量:186
6
作者 储泽祥 刘街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5-19,共5页
“细节显现”与“副+名”□储泽祥刘街生本文考察“很中国”这样的“副+名”结构,“副”限于程度副词,以“很”为代表。一、“副+名”是一种新现象11判别新现象的条件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它一般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1)... “细节显现”与“副+名”□储泽祥刘街生本文考察“很中国”这样的“副+名”结构,“副”限于程度副词,以“很”为代表。一、“副+名”是一种新现象11判别新现象的条件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它一般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1)有独特的语用价值;(2)有一定的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形容词 程度 词的性质 抽象 具体 语用价值 语法研究 专有 于根元
下载PDF
论修辞幻象在“副+名”组合中的生成与呈现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国珍 朱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4,共6页
修辞幻象是个性化的认知结果,它只有通过语言的反映,进入交际领域被他人认识,才能最终实现其存在。"副+名"组合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构建了表达者关于性质的修辞幻象。根据公共认知与个体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副+名... 修辞幻象是个性化的认知结果,它只有通过语言的反映,进入交际领域被他人认识,才能最终实现其存在。"副+名"组合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构建了表达者关于性质的修辞幻象。根据公共认知与个体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副+名"组合生成的修辞幻象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修辞幻象1、修辞幻象2和修辞幻象3。其中,修辞幻象3是理想的类型,可以让公众理解表达者的个性化认知,该修辞幻象也有可能最终转化为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认知 个体认知 修辞幻象 +”组合
下载PDF
接受修辞视角下的“副+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国珍 朱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5,共6页
"副+名"组合作为一种超常的言语形式,其接受活动的语境主要由"文本""经验1"和"经验2"三层次构成;从认知程度看,它们分别属于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接受者在理解"副+名"组合时,随... "副+名"组合作为一种超常的言语形式,其接受活动的语境主要由"文本""经验1"和"经验2"三层次构成;从认知程度看,它们分别属于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接受者在理解"副+名"组合时,随着解读的深入及特定的心理因素,其所依赖的接受语境将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升。当接受者进入高层次语境时,则意味着接受者审美自由的获得。从整个社会范围内来看,这也标志着"副+名"组合的使用人群会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接受 语境 修辞
下载PDF
现代汉语的“副名”结构及其名词释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周阿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5-98,117,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副名”结构 ,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 ,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对“副名”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现状、形成原因、形成条件以及“副名”结构中名词的释义等问题的研究 ,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新任务。
关键词 现代汉语 释义 结构
下载PDF
语法的“副+名”和修辞的“副+名”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邵桂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71-77,共7页
“副 +名”结构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 ,一种是语法的“副 +名” ,另一种是修辞的“副 +名” ,两者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区别。语法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没有变 ,而在修辞的“副 +名”中 ,名词 (或... “副 +名”结构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 ,一种是语法的“副 +名” ,另一种是修辞的“副 +名” ,两者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区别。语法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没有变 ,而在修辞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已经发生临时的转化 ;语法的“副 +名”意义具有明确性、单一性 ,修辞的“副 +名”意义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丰富性 ;语法的“副 +名”和修辞的“副 +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修辞 '+'结构 汉语 语形结构
下载PDF
论副名组合中的名形转类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培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本文主要从名词的语义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修辞性质的副名组合中影响名词裂变为形容词的相关因素———使用频率、名词活用的自由度及名词性状义的类型,目的是探求在特定语法格式的诱发下名形词类转变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组合 物义 性状义 活用自由度 词类转变
下载PDF
从“就”类副词看“副+名”的表达功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长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3,共6页
语言学界探讨多年的现代汉语中的特殊结构形式"副+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实词虚化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介宾结构的功能替代形式。汉语介词发育的不完善不能满足汉语表达的要求,而时间的一维性又要求汉语介词必须承担起非主要动... 语言学界探讨多年的现代汉语中的特殊结构形式"副+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实词虚化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介宾结构的功能替代形式。汉语介词发育的不完善不能满足汉语表达的要求,而时间的一维性又要求汉语介词必须承担起非主要动作、行为、状态等等所要承担的表达任务,这就导致了"副+名"出现并承担介宾结构的工作来完成表达任务的现象,这就是该结构形式产生并发挥介宾短语功能的原因。"副+名"现象的出现并大量产生并不会对汉语词类理论造成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语法化 替代结构 表达需求 介宾短语
下载PDF
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宝荣 任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汉语中的"副+名"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副+名"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基于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副+名"结构形成的现实条件,是汉语副词与形容词语法与语义上的关联性;汉语"副+名&... 汉语中的"副+名"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副+名"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基于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副+名"结构形成的现实条件,是汉语副词与形容词语法与语义上的关联性;汉语"副+名"结构的认知基础,源于汉民族长于具象思维的心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结构 语法 语义关联性 认知基础
下载PDF
“副+名”组合突显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红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副+名”组合借助今天发达的传媒大有蔚然成风之势,对于这种现象语言学界有“省略”、“活用”、“兼类”等观点。在此从名词本身的意义特征入手,探讨名词能进入“副+名”组合的原因,分析“活用”、“兼类”等说法的深层语义基础。
关键词 +”组合 描述性语义特征
下载PDF
“副+名”讨论补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群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8,共5页
文章对三种“副+名”用例中的相关词——“凡”、“只”、“位置词”进行了分析,指出:该三种词在词类划分或归类上存留一些问题,因此作为“副+名”例证,用以证明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是缺乏说服力的。另外,“很+名”的组合视为副词修饰名... 文章对三种“副+名”用例中的相关词——“凡”、“只”、“位置词”进行了分析,指出:该三种词在词类划分或归类上存留一些问题,因此作为“副+名”例证,用以证明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是缺乏说服力的。另外,“很+名”的组合视为副词修饰名词也不妥,应看作词类活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 组合 “凡” “只” “位置词”
下载PDF
“副+名”结构的社会与修辞理据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彦群 《天中学刊》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对汉语“副+名”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描写到动态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副+名”结构逐渐得以广布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和修辞方面的理据。社会的发展、心理趋向的推动、大众文化的流行等,为副名结构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和广泛的... 对汉语“副+名”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描写到动态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副+名”结构逐渐得以广布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和修辞方面的理据。社会的发展、心理趋向的推动、大众文化的流行等,为副名结构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副名组合还具有语用修辞方面的优势和魅力,它是语言使用者由无意识地临时使用到逐渐有目的地特意选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社会 修辞 理据
下载PDF
“副名结构”之名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仇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66-269,共4页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现代汉语中名词与副词的组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和意义建构的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认知动因 限制条件
下载PDF
现代汉语副名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麻彩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5-88,共4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对副名结构这一现象进行争论,到现在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首先对副名结构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挖掘了这一结构形成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原因,并就副名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结构 词修饰词(词性词组) 语义指向 语用
下载PDF
副名结构:语言中的新构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仇旭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依据构式语法理论,对副名结构的产生进行了分析。认为副名结构的产生是构式引申的结果,其动因是出于丰富表达手段的需要;副形结构,或者说汉语中已经存在的"很X"构式,是副名结构产生的基础,使得进入该结构的名词发生语义游移,... 依据构式语法理论,对副名结构的产生进行了分析。认为副名结构的产生是构式引申的结果,其动因是出于丰富表达手段的需要;副形结构,或者说汉语中已经存在的"很X"构式,是副名结构产生的基础,使得进入该结构的名词发生语义游移,从而突显其隐含的性状义;而这一语义操作的语言机制则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转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构式语法 构式引申
下载PDF
“副+名”的诗意存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梅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2,共2页
“副+名”的诗意存在□杨梅南京有一家挂牌为“非常春天”的影楼,这儿“非常春天”值得我们一看。首先,作为一个影楼的招牌,它传达的信息量大,至少可以体会出以下几点:1拍照的布景给顾客带来春天气息;2影楼的工作人员让顾... “副+名”的诗意存在□杨梅南京有一家挂牌为“非常春天”的影楼,这儿“非常春天”值得我们一看。首先,作为一个影楼的招牌,它传达的信息量大,至少可以体会出以下几点:1拍照的布景给顾客带来春天气息;2影楼的工作人员让顾客感到春天般的温暖;3影楼自身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美学意义 蕴涵义 语文建设 信息接收 语言 南京师范大学 土里土气 思维空间 语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