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卑唐与尊唐之我见
1
作者 许国梁 高远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24-125,共2页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的专章"卑唐第十二"的偏颇之处;从唐楷丰富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创新、正大气象、宝贵遗产和尊唐的实践支持说明尊唐有理,从而论述了"卑唐"无理,尊唐有据。
关键词 康有为 卑唐 书法 发展
下载PDF
米芾与康有为“卑唐”观念之比较研究
2
作者 樊琪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81-82,共2页
本文从米芾与康有为的"卑唐"观念入手,通过分析两人"卑唐"的历史环境、原因、目的和意义,探究其差异和影响。两人皆由"学唐"走向"卑唐",前者无意于建立"卑唐"理论,而后者则是带有目... 本文从米芾与康有为的"卑唐"观念入手,通过分析两人"卑唐"的历史环境、原因、目的和意义,探究其差异和影响。两人皆由"学唐"走向"卑唐",前者无意于建立"卑唐"理论,而后者则是带有目的性的建构。米芾通过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对唐人进行了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尚意"书风的发展;而康有为目的性的"卑唐",为打唐碑对书坛的笼罩做出了新的创举,壮大了碑学的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芾 康有为 卑唐 尚意 碑学
下载PDF
简论康有为“尊碑卑唐”说 被引量:3
3
作者 黎传绪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0-72,共3页
楷书以隶书为基础,历经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楷书在唐代发展至峰巅,后人已无法逾越。欧阳询字体端庄整齐,笔画严谨单一,因此历代科举取士均以欧字为考卷标准书体。楷书逐渐走上歧途,直至明、清形成端庄刻板之“馆阁体”。清代一些书... 楷书以隶书为基础,历经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楷书在唐代发展至峰巅,后人已无法逾越。欧阳询字体端庄整齐,笔画严谨单一,因此历代科举取士均以欧字为考卷标准书体。楷书逐渐走上歧途,直至明、清形成端庄刻板之“馆阁体”。清代一些书法家奋起反叛。一派以郑燮、金农等“扬州八怪”为代表,在实践上独树一帜。另一派以包世臣、康有为为代表,在理论上否定唐代楷书。魏碑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要由民间工匠所刊刻造像题记;二是主要由书法家所书写墓志和碑碣。魏碑书法艺术之顶峰当以书家所书《张猛龙碑》、《郑文公碑》无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尊碑卑唐”说 楷书 魏碑 馆阁体 书法理论
下载PDF
论康有为的尊魏卑唐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沃兴华 《书画世界》 1997年第4期6-11,共6页
「夫有元气,则蒸而为热,轧而成响,磨而生光,合沓变化而成山川,跃裂而为火山流金,汇聚而为大海回波,块轧有芒,大块文章,岂故为之哉?亦不得已也。」一八八八年,三十一岁的康有为从南海至京应顺天乡试,不第,有感时事,渊渊然忧,悁悁然思,以... 「夫有元气,则蒸而为热,轧而成响,磨而生光,合沓变化而成山川,跃裂而为火山流金,汇聚而为大海回波,块轧有芒,大块文章,岂故为之哉?亦不得已也。」一八八八年,三十一岁的康有为从南海至京应顺天乡试,不第,有感时事,渊渊然忧,悁悁然思,以一布衣上书光绪帝,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结果书未上达,舆论大哗,封建顽固官僚群起攻之,恶言嘲谤。康有为十分苦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尊魏卑唐 帖学 书法革新 理论体系 时代精神 六朝 碑学 思想 风格形式
下载PDF
康有为对颜真卿褒贬及其“卑唐”矛盾性摭谈
5
作者 孙非 《书画世界》 2023年第9期64-66,共3页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有《卑唐》一章,旨在贬斥唐代书法脱离六朝碑刻而导致的古法全失的问题。同时,他对唐代书家有许多评价,对颜真卿的评价最多且褒贬不一。本文通过梳理康有为对颜真卿不同态度的评价,对康有为“卑唐”思想中的矛盾...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有《卑唐》一章,旨在贬斥唐代书法脱离六朝碑刻而导致的古法全失的问题。同时,他对唐代书家有许多评价,对颜真卿的评价最多且褒贬不一。本文通过梳理康有为对颜真卿不同态度的评价,对康有为“卑唐”思想中的矛盾点进行探源,发现这一矛盾与康有为的“尊碑卑唐”观念、帖学的稳固地位及康有为的师承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颜真卿 卑唐”观 矛盾性
下载PDF
“卑唐”、干禄书与康有为的书学改制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兴成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3,共7页
“卑唐”是《广艺舟双楫》的核心观点之一。康有为“卑唐”的直接原因在于唐楷成为科举干禄之工具,清尤甚。科举制度与晚清士人品格的形成乃至国家的衰败之间关系密切,楷法取士是问题之一,故康有为的卑唐论从书法之内在问题延及书法之... “卑唐”是《广艺舟双楫》的核心观点之一。康有为“卑唐”的直接原因在于唐楷成为科举干禄之工具,清尤甚。科举制度与晚清士人品格的形成乃至国家的衰败之间关系密切,楷法取士是问题之一,故康有为的卑唐论从书法之内在问题延及书法之体制弊端,更明确地体现了他借书学以言改制的政治意图与文教理想:康有为极力将干禄之实用需求与书法之艺术自由相结合,以北碑为干禄书之救弊良方,可见其在现实与理想、功利与审美、政治与教化之间的矛盾与妥协。辨析康有为的书学改制思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艺术与权力的关系,理性地审视和反思晚清以降的书法史和当下的书法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卑唐 干禄书 科举制度
原文传递
雕版印刷术与米芾“卑唐”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正庚 《美术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8,共7页
法度严谨的唐楷是唐代书法繁荣昌盛标志之一,宋代米芾却持“卑唐”论调,对唐楷几乎全盘否定。唐楷法度化、装饰化是写本时代信息传播性质和石刻视觉性内在要求。宋代雕版印刷术勃兴,消解了写本时代字体、媒介与信息传播之间的规制性。... 法度严谨的唐楷是唐代书法繁荣昌盛标志之一,宋代米芾却持“卑唐”论调,对唐楷几乎全盘否定。唐楷法度化、装饰化是写本时代信息传播性质和石刻视觉性内在要求。宋代雕版印刷术勃兴,消解了写本时代字体、媒介与信息传播之间的规制性。米芾贬斥唐楷,是宋人于其传播环境下对唐楷的误读。从媒介与艺术关系看,米芾“卑唐”论反映的是,宋代雕版印刷术媒介变迁引导的宋代书法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版印刷术 米芾 卑唐
原文传递
由崇唐到卑唐——米芾对唐书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亚南 《明日风尚》 2017年第9期274-274,共1页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以'不薄古人,大胆创新'成为尚意派的代表人物。事实上唐代书家颜真卿、欧阳询、沈传师和褚遂良等众多书家都曾对米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尤其受褚遂良的影响较大。但是,随着其学书经历的的丰富,其逐渐由最初的崇...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以'不薄古人,大胆创新'成为尚意派的代表人物。事实上唐代书家颜真卿、欧阳询、沈传师和褚遂良等众多书家都曾对米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尤其受褚遂良的影响较大。但是,随着其学书经历的的丰富,其逐渐由最初的崇唐走向卑唐。关于这一转变,本文力图依托相关史料,结合书家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和书家自身的审美取向,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卑唐 米芾
原文传递
康有为“卑唐”说之再讨论
9
作者 张伟文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6期175-178,共4页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有《卑唐》一篇,该篇论述学习书法不可以唐碑为范本,并罗列各种唐碑,指出唐碑不可学之缘由。历来研究者都对该书厚魏薄唐有所陈述,但这些论述基本都着眼于《卑唐》一篇文字内容展开,而康有为提出"卑唐"...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有《卑唐》一篇,该篇论述学习书法不可以唐碑为范本,并罗列各种唐碑,指出唐碑不可学之缘由。历来研究者都对该书厚魏薄唐有所陈述,但这些论述基本都着眼于《卑唐》一篇文字内容展开,而康有为提出"卑唐"论,却存在诸多不严谨和前后矛盾之处,本文即结合宋代以来对唐人书法的评价,对"卑唐"论进行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卑唐" 康有为 碑刻
原文传递
管窥米芾书学思想中的卑唐观念
10
作者 侍笑宇 《艺术品鉴》 2018年第20期85-86,共2页
米芾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形象,他性格中充满矛盾,体现着真率和矫饰、狂傲和谦卑、坦诚和隐瞒等等首鼠两端的双面性,通过其复杂的性格特点可以深入理解米芾的书学思想,而通过其思想内的矛盾性又可以立体还原其人物深度。本文将苏... 米芾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形象,他性格中充满矛盾,体现着真率和矫饰、狂傲和谦卑、坦诚和隐瞒等等首鼠两端的双面性,通过其复杂的性格特点可以深入理解米芾的书学思想,而通过其思想内的矛盾性又可以立体还原其人物深度。本文将苏米二人书学思想中的异同集中地梳理考辩,也能深层勾勒北宋文人鲜活饱满的形象,明其渊薮的同时也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艺术观念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芾 苏轼 卑唐观念 书论
原文传递
对康有为“尊魏卑唐”的思考
11
作者 颜默 《书法》 2012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康有为三十一岁就完成了书学巨著《广艺舟双楫》,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康体"书法。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和书学思想体系,不但引领着整个晚清和民国书法,而且对二十世纪乃至现在书坛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康有为书论的核心内... 康有为三十一岁就完成了书学巨著《广艺舟双楫》,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康体"书法。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和书学思想体系,不但引领着整个晚清和民国书法,而且对二十世纪乃至现在书坛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康有为书论的核心内容和艺术成就进行深入不断的思考和探究,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书法 艺术成就 核心内容 书学 思考 思想体系 二十世纪 晚清 尊魏卑唐
原文传递
论米芾对唐代书家的评价
12
作者 张怡然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3期7-9,共3页
米芾是宋代尚意书家的代表人物,苏轼称其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米芾以“集古字”立家,学书始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但后来对唐代的书法风气极不赞赏。本文欲从米芾现存的书论等资料,在米芾“卑唐”的基础之上,找到对唐代书家的态... 米芾是宋代尚意书家的代表人物,苏轼称其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米芾以“集古字”立家,学书始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但后来对唐代的书法风气极不赞赏。本文欲从米芾现存的书论等资料,在米芾“卑唐”的基础之上,找到对唐代书家的态度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芾 卑唐 书法
下载PDF
康有为的书法艺术思想——《广艺舟双楫》散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0-33,共4页
康有为认为书法艺术发展到清末 ,帖因翻刻过多 ,已失其本来神韵 ,唐碑不得自然之美 ,故应尊魏碑。唯习魏碑 ,才能一改清末书坛萎靡现状 ,才能窥见古人的面貌。客观地讲 ,尊魏碑 ,弃帖、卑唐碑 。
关键词 康有为 书法艺术思想 《广艺舟双楫》 尊碑 弃帖 尊魏碑 卑唐
下载PDF
《广艺舟双楫》的非艺术精神 被引量:1
14
作者 喻运斌 《云梦学刊》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广艺舟双楫》是晚清改良主义代表人物康有为公车上书失败后寄情金石的 产物。著作中洋溢着变革求新的政治理想,充满了尊魏卑唐的叛逆精神。作者倾注在著作 中的这些非艺术精神不仅没有损害其艺术价值,反而起到了震聋发聩、摧枯拉朽... 《广艺舟双楫》是晚清改良主义代表人物康有为公车上书失败后寄情金石的 产物。著作中洋溢着变革求新的政治理想,充满了尊魏卑唐的叛逆精神。作者倾注在著作 中的这些非艺术精神不仅没有损害其艺术价值,反而起到了震聋发聩、摧枯拉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双楫》 非艺术精神 康有为 变革 尊魏卑唐
下载PDF
康氏书学的形成和内容新解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田葵 《零陵学院学报》 1995年第Z1期108-114,共7页
康有为,生于清代咸丰八年卒于民国十六年(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南海县银塘乡(又名苏村)人,世称南海先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但未到职。先后七次上书,请求变法维新。
关键词 康有为 审美理想 书法史 包世臣 书学思想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尊碑卑唐 雄强 阳刚之美 变法维新
下载PDF
《广艺舟双楫》所持“二王”观之我见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71-72,共2页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以系统的碑学逻辑思维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碑学体系,康有为从自我的碑学立场出发重新梳理了碑、帖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他虽然以"尊碑"为中心,但同时也坚持"二王"的帖学立场。事实上,在激进...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以系统的碑学逻辑思维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碑学体系,康有为从自我的碑学立场出发重新梳理了碑、帖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他虽然以"尊碑"为中心,但同时也坚持"二王"的帖学立场。事实上,在激进的碑学思想下,康有为对于宋、元、明的帖学并未像"卑唐"那样予以彻底颠覆。对于"二王"书法的溯源恰是伴随康有为"尊碑""卑唐"整体观念进行的,是康有为尊碑与"二王"观的一次并轨,是其碑学立场的又一次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碑 卑唐 帖学 述评
原文传递
“碑学独尊”语境下的陆维钊书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净卿 《中国美术研究》 2016年第1期107-114,68,共9页
陆维钊碑帖并重,在北碑的审美认识上对康有为以来的碑学思想进行继承与发展,但又明确指出其中"尊魏抑唐"的错误,力图矫正一偏之见。其书学思想亦有诸多开创性,如风格类型学的广泛应用,个性化书学之路,法度与自然有机结合,对天资观念... 陆维钊碑帖并重,在北碑的审美认识上对康有为以来的碑学思想进行继承与发展,但又明确指出其中"尊魏抑唐"的错误,力图矫正一偏之见。其书学思想亦有诸多开创性,如风格类型学的广泛应用,个性化书学之路,法度与自然有机结合,对天资观念的重视,艺术心理学的阐发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尊魏卑唐 碑帖并重 继承性 开创性
原文传递
《广艺舟双楫》的文本生成与时代书风的关系考察
18
作者 刘光喜 《荣宝斋》 2022年第12期122-131,共10页
《广艺舟双楫》碑学体系涉反“尊魏卑唐”“唐碑”“刻帖”等相关概念,学界对其观点的形成或认为是“时会使然”,或评以“强为之辞”。实际上,《广艺舟双楫》的书学观点更多借鉴了当时碑学一派的看法,但与当时书学大家的观念亦有很大的... 《广艺舟双楫》碑学体系涉反“尊魏卑唐”“唐碑”“刻帖”等相关概念,学界对其观点的形成或认为是“时会使然”,或评以“强为之辞”。实际上,《广艺舟双楫》的书学观点更多借鉴了当时碑学一派的看法,但与当时书学大家的观念亦有很大的疏离。本文从《广艺舟双楫》的核心概念出发,对其书学观点的形成与时代书风、书学观念的关系进行梳理,并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双楫》 刻帖 尊碑 “尊魏卑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