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锡器的腐蚀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博文
周亦超
+1 位作者
沈大娲
李乃胜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5期35-40,共6页
采用三维超景深显微、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等方法对"南海Ⅰ号"沉船5件锡器及其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锡、氧化亚锡、硫化铅、氯化铅以及锡和铅的硫化物,部分样品还...
采用三维超景深显微、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等方法对"南海Ⅰ号"沉船5件锡器及其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锡、氧化亚锡、硫化铅、氯化铅以及锡和铅的硫化物,部分样品还检测出了海水环境中锡的标志性腐蚀产物氯羟锡石。锡器的腐蚀特征与沉船的埋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流和泥沙的物理作用以及水下环境中高盐度、高溶解氧含量、温度较高等特点导致了腐蚀产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南海
ⅰ
号
"
沉船
出水锡器
腐蚀特征
水下埋藏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漆器的初步分析——以剔红葵口圆漆盘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靖
陈岳
刘婕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5期46-51,共6页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漆器主要包括一色漆器和雕饰漆器两类,其中雕饰漆器又可分为剔犀漆器、剔红漆器。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同步热分析仪(STA)等,对一件剔红葵口圆漆盘进行微观形貌、树种鉴定、含水率及木材...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漆器主要包括一色漆器和雕饰漆器两类,其中雕饰漆器又可分为剔犀漆器、剔红漆器。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同步热分析仪(STA)等,对一件剔红葵口圆漆盘进行微观形貌、树种鉴定、含水率及木材化学成分等的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漆盘部分漆皮脱落卷曲,胎体为杉木,断裂变形,含水率较高,降解严重,髹漆方式为红-黄-黑-红-黄剔红五层髹漆。开展了盐分检测脱除和微生物病害调查与防治,并使用离子色谱(IC)进行盐分脱除评估。漆盘微生物滋生,镰刀菌对漆器木胎的安全保存存在较大威胁,应及时进行防霉抑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南海
ⅰ
号
"
沉船
雕饰漆器
髹漆方式
含水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Ⅰ号”沉船凝结物的处理与保存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兴玲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海洋出水文物表面的凝结物一般可分为A、B、C三种类型。"南海Ⅰ号"沉船共提取了120多吨凝结物,包裹的材质多且层叠关系复杂。通过在发掘期现场选取不同颜色且具有代表性的凝结物样品,实验分析发现凝结物的主要成分为石英、方...
海洋出水文物表面的凝结物一般可分为A、B、C三种类型。"南海Ⅰ号"沉船共提取了120多吨凝结物,包裹的材质多且层叠关系复杂。通过在发掘期现场选取不同颜色且具有代表性的凝结物样品,实验分析发现凝结物的主要成分为石英、方解石等。从保护的角度来看,对出水凝结物应及时处理,脱除内部的盐分,隔离氧,以防止腐蚀加剧。但因当前技术手段所限,提出选择典型的凝结物做展示性示范,将其余凝结物放置于20℃左右且尽量隔绝氧的去离子水环境保存,待探测条件成熟和保护条件具备后,再行分解和处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南海
ⅰ
号
"
沉船
出水凝结物
探测技术
现场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化测绘与数据采集在“南海Ⅰ号”沉船考古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键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5期13-22,共10页
传统考古工作主要是以时间为核心的科学,遥感考古、环境考古等诸多新领域的探索,开始将空间等因素引入,契合了对象、空间和时间这三个关键要素的考古学研究,并已成为帮助探索和理解考古遗址、记录和保存文化遗产以及解决实际考古问题的...
传统考古工作主要是以时间为核心的科学,遥感考古、环境考古等诸多新领域的探索,开始将空间等因素引入,契合了对象、空间和时间这三个关键要素的考古学研究,并已成为帮助探索和理解考古遗址、记录和保存文化遗产以及解决实际考古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工作对象多在水中的水下考古而言,遗址的空间属性尤为重要,由于缺乏能见度,通常无法取得对遗址的全面认知,对于内部的空间关系更是无从得知。今天,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在考古与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研究,已从考古调查与测绘、文化遗产监测与记录向考古大数据挖掘、考古知识发现与理解以及文化景观格局分析与重建等方向转移。这些技术革新和研究内容的转变,共同推动了遥感考古向空间考古的历史性跨越。"南海Ⅰ号"沉船在这方面的尝试,为今后在类似浅水环境中的考古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南海
ⅰ
号
"
沉船
声呐探测
遥感考古
信息化测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锡器的腐蚀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博文
周亦超
沈大娲
李乃胜
机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5期35-40,共6页
文摘
采用三维超景深显微、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等方法对"南海Ⅰ号"沉船5件锡器及其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锡、氧化亚锡、硫化铅、氯化铅以及锡和铅的硫化物,部分样品还检测出了海水环境中锡的标志性腐蚀产物氯羟锡石。锡器的腐蚀特征与沉船的埋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流和泥沙的物理作用以及水下环境中高盐度、高溶解氧含量、温度较高等特点导致了腐蚀产物的形成。
关键词
"
南海
ⅰ
号
"
沉船
出水锡器
腐蚀特征
水下埋藏环境
分类号
K87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漆器的初步分析——以剔红葵口圆漆盘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靖
陈岳
刘婕
机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5期46-51,共6页
基金
2016-2017年度“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现场文物保护项目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课题“‘南海Ⅰ号’船木监测与出水漆器脱水定型方法研究”(编号:2019-JBKY-07)
“‘南海Ⅰ号’”出水漆器保护修复技术研究(编号:2016-JBKY-19)
文摘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漆器主要包括一色漆器和雕饰漆器两类,其中雕饰漆器又可分为剔犀漆器、剔红漆器。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同步热分析仪(STA)等,对一件剔红葵口圆漆盘进行微观形貌、树种鉴定、含水率及木材化学成分等的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漆盘部分漆皮脱落卷曲,胎体为杉木,断裂变形,含水率较高,降解严重,髹漆方式为红-黄-黑-红-黄剔红五层髹漆。开展了盐分检测脱除和微生物病害调查与防治,并使用离子色谱(IC)进行盐分脱除评估。漆盘微生物滋生,镰刀菌对漆器木胎的安全保存存在较大威胁,应及时进行防霉抑菌保护。
关键词
"
南海
ⅰ
号
"
沉船
雕饰漆器
髹漆方式
含水率
分类号
K876.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S932.7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Ⅰ号”沉船凝结物的处理与保存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兴玲
机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文摘
海洋出水文物表面的凝结物一般可分为A、B、C三种类型。"南海Ⅰ号"沉船共提取了120多吨凝结物,包裹的材质多且层叠关系复杂。通过在发掘期现场选取不同颜色且具有代表性的凝结物样品,实验分析发现凝结物的主要成分为石英、方解石等。从保护的角度来看,对出水凝结物应及时处理,脱除内部的盐分,隔离氧,以防止腐蚀加剧。但因当前技术手段所限,提出选择典型的凝结物做展示性示范,将其余凝结物放置于20℃左右且尽量隔绝氧的去离子水环境保存,待探测条件成熟和保护条件具备后,再行分解和处理的建议。
关键词
"
南海
ⅰ
号
"
沉船
出水凝结物
探测技术
现场保护
分类号
K85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化测绘与数据采集在“南海Ⅰ号”沉船考古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键
机构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出处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5期13-22,共10页
文摘
传统考古工作主要是以时间为核心的科学,遥感考古、环境考古等诸多新领域的探索,开始将空间等因素引入,契合了对象、空间和时间这三个关键要素的考古学研究,并已成为帮助探索和理解考古遗址、记录和保存文化遗产以及解决实际考古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工作对象多在水中的水下考古而言,遗址的空间属性尤为重要,由于缺乏能见度,通常无法取得对遗址的全面认知,对于内部的空间关系更是无从得知。今天,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在考古与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研究,已从考古调查与测绘、文化遗产监测与记录向考古大数据挖掘、考古知识发现与理解以及文化景观格局分析与重建等方向转移。这些技术革新和研究内容的转变,共同推动了遥感考古向空间考古的历史性跨越。"南海Ⅰ号"沉船在这方面的尝试,为今后在类似浅水环境中的考古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
南海
ⅰ
号
"
沉船
声呐探测
遥感考古
信息化测绘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K875.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锡器的腐蚀特征研究
朱博文
周亦超
沈大娲
李乃胜
《中国文化遗产》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漆器的初步分析——以剔红葵口圆漆盘为例
杜靖
陈岳
刘婕
《中国文化遗产》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Ⅰ号”沉船凝结物的处理与保存
田兴玲
《中国文化遗产》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信息化测绘与数据采集在“南海Ⅰ号”沉船考古的应用
孙键
《中国文化遗产》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