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即物主义音乐与它的“不走寻常路”
- 1
-
-
作者
乂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琴童》
2019年第8期44-46,共3页
-
文摘
稍微了解音乐的朋友对于德国的表现主义音乐都不会感到陌生。然而,同样诞生于德国的新即物主义音乐,知道的人却并不太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即物主义音乐与它的代表人物。何为新即物主义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又称新客观主义。正如其名字那样,它将人们从虚假、温暖的幻想中拽回真实生活,关注客观世界,反对像表现主义音乐那种更为浪漫与理想主义的表现。
-
关键词
新即物主义
不协和和弦
作曲家
音乐表演艺术
勋伯格
对位法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
-
题名跨文化现代性——新即物主义在台湾
- 2
-
-
作者
方婉祯
-
机构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年第1期274-285,共12页
-
文摘
新即物主义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文坛,其重要性虽然不如现代主义所形成的国际性影响,却引起了日本的注意与挪用,进而影响中国台湾。目前学界,大多在德国或日本的国别史框架下,对其进行概论式的观察;作为一个由外移植而来的文艺流派,其落地生根的过程固然重要,然而,针对此一思潮本身的跨文化流变,亦有待认识。本文试图采取跨文化的比较文学视角,厘清新即物主义的跨文化流动脉络.
-
关键词
新即物主义
体操运动
中国台湾
文化现代性
-
分类号
I109.9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从电影看日本艺伎文化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康有金
白丽敏
-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08-109,共2页
-
文摘
本文结合艺妓题材电影从文化角度分析了日本艺妓文化的历史、魅力、发展现状和未来。
-
关键词
神秘色彩
活化石
唯美主义
即物主义
务虚主义
-
分类号
G131.3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艺伎回忆录》看日本艺伎文化的唯美性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陈倩
宋颖
-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38-39,共2页
-
文摘
日本艺伎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同富士山、樱花、相扑、歌舞伎一起成为日本的象征。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它从不同角度折射大和文化的魅力,唯美主义是日本文化追求的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在艺伎文化上得到了尽善尽美的表现。本文从艺妓题材电影文化角度结合历史分析了艺伎文化唯美主意情调。
-
关键词
神秘感
唯美追求
即物主义
务虚主义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日本人重实用的文化心理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黄丽
-
机构
南昌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1期14-15,共2页
-
文摘
中日两国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的,两国文化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对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与文化风土进行深入考察,就会发现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思想形态具有极其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本文试图分析实用主义在日本人的文化性格、思维方式上的表现,并将此作为日本人精神文化的基本出发点来解释,为我们客观地认识日本人和研究日本文化提供帮助。
-
关键词
文化心理
即物主义
实用主义
宗教观
-
分类号
G131.3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笠”诗社的美学追求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刘小新
-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86-90,95,共6页
-
文摘
论“笠”诗社的美学追求刘小新"笠"诗社是在台湾六十年代形成并臻于成熟的一个颇具特色和影响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三十多年来"笠"诗社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多种多样的文学活动、深入的诗学研讨、成熟而独特的艺术手法,在台湾诗坛占据了极重要的位置。"笠"诗人在诗...
-
关键词
诗社
诗歌艺术
艺术功用
李魁贤
台湾现代诗
新即物主义
批判精神
现代主义
主体精神
现实转化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西方现代音乐初探(三)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廖乃雄
-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0年第2期96-103,共8页
-
文摘
(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震撼了整个欧洲,也带来了社会生活、生活感受和文艺思潮的重大变化。残酷的炮火、动乱的现实、不稳定的生活不但结束了“世纪末”的种种情调,惊醒了浪漫主义的幻梦,也打碎了印象主义唯美的幻景和表现主义主观的幻觉。战争和战争结束后严峻的生活现实使一切神话、思古之幽情以及幻想、幻觉被抛弃,一切艺术的修饰、浪漫的夸大遭到人们的反感,而宁取尘世的真实、日常的平凡。浪漫主义的情感洋溢、印象主义的色调丰富已不再能使入神往,已不符合人们对于艺术美的理想了。曾经盛极一时的瓦格纳歌剧,这时已被视作浮夸乐风的代表,而宁取古典的明朗。
-
关键词
印象主义
西方现代音乐
音乐风格
新古典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斯特拉文斯基
反浪漫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即物主义
表现主义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乡土诗学新论
被引量:9
- 8
-
-
作者
陈仲义
-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87-94,3,共9页
-
-
关键词
乡土诗
家园意识
文化乡愁
乡土诗人
风俗画
“两栖人”
新即物主义
精神形态
精神家园
乡愁情结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关于《我的文学经历》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郑延顺
-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8,共1页
-
文摘
《我的文学经历》是1994年找到的。 我父亲以前曾经有两篇专门写自己情况的文字。一篇是1933年写的、收在鲁迅先生编辑的、由天马书店出版的《创作的经验》一书中,题目是《即兴主义的与即物主义的》。一篇是1944年写的《沙上足迹》,发表在西安出版的《高原》杂志上。
-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文学活动
即物主义
西北大学
文艺工作
文代会
鲁迅先生
解放后
写作时间
高原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