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观性和主观化视角下“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 |
卞威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副词“又”的“行、知、言”三域 |
张秀花
|
《现代语文》
|
2023 |
0 |
|
3
|
责怨式话语标记“又来了” |
张利蕊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23 |
0 |
|
4
|
副词“再”和“又”的多角度分析 |
高林波
张维微
|
《长春大学学报》
|
2008 |
8
|
|
5
|
释“还、再、又” |
陈立民
张燕密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6
|
情理之中与预料之外:谈“并”和“又”的语法意义 |
李劲荣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7
|
试析前项隐含的“又”字句 |
刘丞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10 |
5
|
|
8
|
原因型“又+Neg+Xp”构式的会话功能 |
程亚恒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9
|
习语构式“(你)又来了”的贬抑性及其制约要素 |
刘禀诚
|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
2016 |
7
|
|
10
|
合用“又是”构式及其语义与语法特性 |
闫梦月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外国学生副词“又”习得研究 |
丁崇明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1 |
3
|
|
12
|
“既A又B”、“既A也B”的异同分析 |
李晓琪
章欣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
2005 |
6
|
|
13
|
双否定让步构式及其习得探析——以“不V不V也/又要V+M”为例 |
汤玲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4
|
现代汉语中的四字格“又A又B”——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中文小说语料库为依据 |
聂志平
金小平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5
|
上博竹书(三)《周易》“亡忘又疾,勿药又菜”试析 |
王晶
胡海琼
|
《嘉应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6
|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 |
焦浩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4 |
0 |
|
17
|
“又A,又B”句式分析 |
宋增文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8
|
乌兹别克语学习者习得副词“再”“又”的偏误分析 |
邓淑兰
|
《现代语文》
|
2020 |
0 |
|
19
|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部字义类分析考察 |
覃觅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4 |
0 |
|
20
|
“既A,又B”认知层面分析 |
宋增文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