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观性和主观化视角下“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
1
作者 卞威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本文运用大规模语料库选取口语性较强的语料,结合话语分析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比较“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又来了”比“少来(了)”主观性更强,主观化过程更复杂。“又来了”人称搭配和情感表达更多样,以表达类功能为主,进... 本文运用大规模语料库选取口语性较强的语料,结合话语分析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比较“又来了”和“少来(了)”的差异。“又来了”比“少来(了)”主观性更强,主观化过程更复杂。“又来了”人称搭配和情感表达更多样,以表达类功能为主,进而发展出指令类功能。而“少来(了)”以指令类功能为主,反对、禁止等否定义更凸显,其情感义是进一步估推出来的。文章发现主观化阶段、功能扩展方向的不同是两者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了” “少来(了)” 话语分析 主观性 主观化
下载PDF
副词“又”的“行、知、言”三域
2
作者 张秀花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2期80-84,共5页
基于三域理论的“行、知、言”三个方面,分析副词“又”表重复义时的各种用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将它分为“又行”“又知”“又言”三类。在表达重复义时,“又行”和行为动作或状态有关,属于现实的行为和既定的事态;“又知”与人们的... 基于三域理论的“行、知、言”三个方面,分析副词“又”表重复义时的各种用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将它分为“又行”“又知”“又言”三类。在表达重复义时,“又行”和行为动作或状态有关,属于现实的行为和既定的事态;“又知”与人们的主观认识有关,句子中通常会包含“该”“要”等推测性词语;“又言”和言语行为有关,并且主观化程度最高。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希望能为国际中文词汇教学提供参考,帮助汉语学习者系统掌握“又”表重复义时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重复义 行域 知域 言域
下载PDF
责怨式话语标记“又来了”
3
作者 张利蕊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6-60,100,共6页
“又来了”除了可以用为动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发生之外,还可以用为表示责怨义的话语标记。话语标记“又来了”的组合较早出现于明末,其中的“来”是一个代动词,而不是行为动词。“又来了”虚化的动因有三个:(1)句法动因——结构... “又来了”除了可以用为动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发生之外,还可以用为表示责怨义的话语标记。话语标记“又来了”的组合较早出现于明末,其中的“来”是一个代动词,而不是行为动词。“又来了”虚化的动因有三个:(1)句法动因——结构压缩;(2)语义动因——概指义的主观化;(3)语用动因——降低面子威胁。“又来了”的语用功能有三个:行域层面的责怨;知域层面的否定;言域层面的劝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来了” 语法化 责怨义
下载PDF
副词“再”和“又”的多角度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高林波 张维微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1期38-41,共4页
现代汉语中的"再"和"又"都可以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们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互换使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副词"再"和"又"进行综合考察。
关键词 副词 “再”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释“还、再、又”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立民 张燕密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6,共11页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 从两个事件的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还"、"再"、"又"的语义,三者的语法意义的共同之处是:存在着两个并列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有共同的事件主体,说话人着眼于第二个事件。三者的区别表现为下面两点:(1)与"还"相关的两个事件是一个大的事件的两个组成部分,或者是一个事件集合的两个成员。与"再"和"又"相关的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它们不从属于一个大的事件或事件集合。(2)三者对第二个事件的时间性质的要求不同,"还"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域都相关,"再"与将来时域相关,"又"与过去、现在两个时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 “再”、“ 共同的事件主体 从属 独立 时间性质
下载PDF
情理之中与预料之外:谈“并”和“又”的语法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劲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共12页
"并"和"又"表达连接功能时,共同形成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但表示语气功能时,"并"句表示转折关系,而"又"句的语法关系并不改变。"并"主要用于叙述句中,"又"则常用于因果句中,... "并"和"又"表达连接功能时,共同形成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但表示语气功能时,"并"句表示转折关系,而"又"句的语法关系并不改变。"并"主要用于叙述句中,"又"则常用于因果句中,且两者都有其各自核心的语法意义,即"并"表示情况的出现在情理之中,"又"表示情况的出现是出乎意料。这可以对"并"、"又"的各种语法表现做出统一的解释。在从连词虚化为语气副词的过程中,质量准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并"产生出标示说话人预期的主观性用法,而"又"则产生出标示反听话人预期的交互主观性用法,是一种典型的元语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模式 语法意义 语用功能
下载PDF
试析前项隐含的“又”字句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丞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81-88,共8页
本文结合"又"字所在的句段、篇章及语义特点,运用语用和认知理论探讨前项隐含的"又"字句,对隐含项性质、与本句的关系及对"又"字所造成的影响等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 隐含 完形 关联化 情态化
下载PDF
原因型“又+Neg+Xp”构式的会话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程亚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3,共7页
"又+Neg+Xp"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否定表达式,依据语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语义类型。其中,原因型构式"又+Neg+Xp"通常依据语义背景而存在,是针对语义背景中相关的Vp或Ap做出的分析性解释,具有阐述原因的作用,构... "又+Neg+Xp"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否定表达式,依据语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语义类型。其中,原因型构式"又+Neg+Xp"通常依据语义背景而存在,是针对语义背景中相关的Vp或Ap做出的分析性解释,具有阐述原因的作用,构件"又"是一个引起语义推导的语篇衔接算子。原因型构式"又+Neg+Xp"表达一种"不应该"的情态意义,从会话功能来看,具有引起语义推导的话语提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Xp”构式 语义背景 推导 语篇衔接
下载PDF
习语构式“(你)又来了”的贬抑性及其制约要素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禀诚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2期46-59,共14页
习语构式“(你)又来了”具有贬抑性,是语法化和语用化的产物,其制约要素不是构成成分“你”“又”“来”,而是整体构式义和现场性语境:前者决定了整个构式的贬抑倾向,后者决定了这一构式的不同语用义.构式压制观、语境对应理论对该... 习语构式“(你)又来了”具有贬抑性,是语法化和语用化的产物,其制约要素不是构成成分“你”“又”“来”,而是整体构式义和现场性语境:前者决定了整个构式的贬抑倾向,后者决定了这一构式的不同语用义.构式压制观、语境对应理论对该习语构式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来了 贬抑性 整体构式义 现场性语境
下载PDF
合用“又是”构式及其语义与语法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梦月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8,共10页
现代汉语合用式"又是"已经构式为一个动词性的联接词语:不同性质的受联肢均有去范畴特征,且语义功能也都中和化为指称性的名词成分;表达与解读上具有鲜明的呈现性、联想性,语法意义是主观增量——强调受联肢所表示的事物、行... 现代汉语合用式"又是"已经构式为一个动词性的联接词语:不同性质的受联肢均有去范畴特征,且语义功能也都中和化为指称性的名词成分;表达与解读上具有鲜明的呈现性、联想性,语法意义是主观增量——强调受联肢所表示的事物、行为或性属本身的多量;构式的认知动因是主观体验。合用"又是"与合用"又"的共性在于真值上都表示并列合取关系且有主观性,而在形式与意义等方面则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合用式 构式 特性
下载PDF
外国学生副词“又”习得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崇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1年第2期27-34,共8页
汉语副词的用法及其在句中位置是非常复杂的。"又"可分为五大类15种不同的用法。外国学生学习不可能一次习得它所有的用法,要在不同阶段习得。文章利用测试卷让学生在52个句子适当的位置填上"又",根据测试卷计算出外国学生副词"又... 汉语副词的用法及其在句中位置是非常复杂的。"又"可分为五大类15种不同的用法。外国学生学习不可能一次习得它所有的用法,要在不同阶段习得。文章利用测试卷让学生在52个句子适当的位置填上"又",根据测试卷计算出外国学生副词"又"习得顺序。总结出比较容易习得的"又"以及比较难以习得的"又"及其结构,提出一些外国学生副词"又"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顺序 副词 外国学生
下载PDF
“既A又B”、“既A也B”的异同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晓琪 章欣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8-57,共10页
“既A又B”和“既A也B”都是表示并列关系的结构。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1680万字语料为基础,对“既A又B”、“既A也B”进行了形式、意义考察,以期进一步明确两个格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 既AB 既A也B 语料 形式 意义
下载PDF
双否定让步构式及其习得探析——以“不V不V也/又要V+M”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玲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8,共7页
本文在语法习得构式观视角下对汉语特殊结构"不V不V也/又要V+M"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构式和语义分析,将其分为意愿逆向式和承诺悖反式。研究发现这种结构的两种类型在M的选择上分别为极小量真值及意识范畴内的极大量。在语义上,... 本文在语法习得构式观视角下对汉语特殊结构"不V不V也/又要V+M"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构式和语义分析,将其分为意愿逆向式和承诺悖反式。研究发现这种结构的两种类型在M的选择上分别为极小量真值及意识范畴内的极大量。在语义上,分别存在时间差异与凸显差异。其构式义分别是"意愿义"的否定与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否定让步构式 “不V不V也 要V+M” 构式语法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四字格“又A又B”——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中文小说语料库为依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志平 金小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5-31,共7页
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250万字较大规模中文小说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老舍作品语言中的一种四字格“又A又B”。通过穷尽老舍中文小说语言中所有“又A又B”格式构成的形式,发现能够进入这种格式的A、B,必须同是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在主观... 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250万字较大规模中文小说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老舍作品语言中的一种四字格“又A又B”。通过穷尽老舍中文小说语言中所有“又A又B”格式构成的形式,发现能够进入这种格式的A、B,必须同是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在主观上具有相同趋向性的附加意义,整个格式{表示A和B两种具有相同趋向性附加意义的性质或状态同时存在};由“又A又B”格式构成的四字语占所有形式的86%以上,说明“又A又B”的主要作用构成四字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经典 老舍 四字格 AB
下载PDF
上博竹书(三)《周易》“亡忘又疾,勿药又菜”试析
15
作者 王晶 胡海琼 《嘉应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简21“亡忘又疾,勿药又菜”这句话的理解,目前学术界有多种意见,我们通过与传世本对照,认为此句的“忘”通“妄”,作“妄为”解;“菜”通“喜”,作“病愈”解。此句意为“不妄为却偶染微疾,无... 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简21“亡忘又疾,勿药又菜”这句话的理解,目前学术界有多种意见,我们通过与传世本对照,认为此句的“忘”通“妄”,作“妄为”解;“菜”通“喜”,作“病愈”解。此句意为“不妄为却偶染微疾,无需用药将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
16
作者 焦浩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再” “复” “还”
下载PDF
“又A,又B”句式分析
17
作者 宋增文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80-82,共3页
"又A,又B"句式是汉语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句式,对这一句式的不同分类反映着说话人使用这一句式时不同的心理诉求。这一句式的认知层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主观推测层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而主观推测层面也恰恰是反映这... "又A,又B"句式是汉语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句式,对这一句式的不同分类反映着说话人使用这一句式时不同的心理诉求。这一句式的认知层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主观推测层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而主观推测层面也恰恰是反映这一句式本质特征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B” 分类 主观推测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
下载PDF
乌兹别克语学习者习得副词“再”“又”的偏误分析
18
作者 邓淑兰 《现代语文》 2020年第6期117-123,共7页
汉语重复义副词“再”和“又”对应乌兹别克语中的“yana”,是乌语学习者的习得难点之一。对塔什干东方语言学院和塔什干国立高中母语为乌语的学习者,进行了“再”“又”的语言测试,并就测试语料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乌语学习者... 汉语重复义副词“再”和“又”对应乌兹别克语中的“yana”,是乌语学习者的习得难点之一。对塔什干东方语言学院和塔什干国立高中母语为乌语的学习者,进行了“再”“又”的语言测试,并就测试语料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乌语学习者在使用“再”“又”时,主要出现了误代和错序偏误。其偏误成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目的语知识不足也导致偏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 乌语“yana”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下载PDF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部字义类分析考察
19
作者 覃觅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部统辖下地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又"部字三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又"源于"手",从"又"部的字与"手"相干连...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部统辖下地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又"部字三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又"源于"手",从"又"部的字与"手"相干连。与"又"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有一组,这些字的"又"作为简化字的抽象符号,其代替原先繁体字中各个繁难部件。由此得出《字表》"又"部字的构型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义类
下载PDF
“既A,又B”认知层面分析
20
作者 宋增文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4-56,共3页
"既A,又B"句式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格式。根据A、B间的关系,可以将这个句式分为三类:A、B具有顺向制约关系;A、B具有非制约关系;A、B具有逆向制约关系。分别讨论了这三种关系在大脑思维中的两种不同认识层面,即主观推测层面... "既A,又B"句式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格式。根据A、B间的关系,可以将这个句式分为三类:A、B具有顺向制约关系;A、B具有非制约关系;A、B具有逆向制约关系。分别讨论了这三种关系在大脑思维中的两种不同认识层面,即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A B” 认知层面 主观推测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