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反服贸”、“反课纲”运动透析台湾公民教育困局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家新 张宝蓉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9,共7页
台湾青年群体在"反服贸"、"反课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本土意识彰显,身份认同混乱"、"关切社会事务,心态视野褊狭"、"民主意识张扬,民主素养低落"、"政治参与扩大,政治信念模糊&... 台湾青年群体在"反服贸"、"反课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本土意识彰显,身份认同混乱"、"关切社会事务,心态视野褊狭"、"民主意识张扬,民主素养低落"、"政治参与扩大,政治信念模糊"、"擅长公共动员,欠缺公民理性"等特质反映了当代台湾公民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局,其主要源于"台湾主体性"、"小确幸思潮"、"民粹化政治"等对公民教育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为妥善应对台湾公民教育困局对两岸关系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大陆应进一步加强台湾公民教育的研究,完善两岸公民教育交流合作机制,进而不断改进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公民教育 反服贸”运动 课纲”运动
下载PDF
角色与惯习——“3·18反服贸运动”中的多元运动者 被引量:6
2
作者 蔡一村 陈超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共11页
2014年爆发的"3·18反服贸运动"在台湾造成了巨大的政治与社会效应。为能够有效区分活跃于运动中的多元运动者,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运动角色"和"运动惯习"两个维度的分类框架。其中"运动角色&qu... 2014年爆发的"3·18反服贸运动"在台湾造成了巨大的政治与社会效应。为能够有效区分活跃于运动中的多元运动者,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运动角色"和"运动惯习"两个维度的分类框架。其中"运动角色"说明的是运动者在互动过程中的动态位置,"运动惯习"区分的是不同运动者长期形成并惯于使用的组织结构与话语策略。两个维度相结合,将台湾青年运动者划分为事件型发起者、事件型参与者、议题型发起者、议题型参与者四类。这一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运动内部精微曲折的互动过程,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当前台湾社会运动的内在逻辑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8反服贸运动” 多元 运动角色 运动惯习
下载PDF
从台湾“反服贸学运”看网络的社会动员 被引量:7
3
作者 马锋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4-78,共5页
网络在社会运动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发挥了何种作用?类似研究一般会得出结论:信息通讯技术在社会运动扮演了动员者的角色。然而从哪些方面理解所谓的动员者角色,则常常语焉不详。本文以震撼海峡两岸社会的台湾"太阳花"学运为例... 网络在社会运动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发挥了何种作用?类似研究一般会得出结论:信息通讯技术在社会运动扮演了动员者的角色。然而从哪些方面理解所谓的动员者角色,则常常语焉不详。本文以震撼海峡两岸社会的台湾"太阳花"学运为例,从动员结构、政治机会结构和动员动能维持三方面,讨论了网络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本文在理论上为理解网络的社会动员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完整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服贸 网络 社会运动 社会动员
下载PDF
台湾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分析——以反服贸运动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英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8-162,共15页
台湾反服贸运动的突然发生和迅速激化,与这场运动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密不可分。反服贸运动的网络政治参与形式包括: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服贸信息、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动员、利用网络渠道表达政治诉求等主要形式,呈现出盲目性参与、极群... 台湾反服贸运动的突然发生和迅速激化,与这场运动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密不可分。反服贸运动的网络政治参与形式包括: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服贸信息、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动员、利用网络渠道表达政治诉求等主要形式,呈现出盲目性参与、极群化参与和民粹化参与等非理性行为特征。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互联网的技术特征以及台湾的政治文化是网络政治参与非理性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服贸运动 台湾青年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 非理性化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对台信息传播策略思考——以2014年台湾“反服贸”运动的新媒体运用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易绍杰 姚春玲 《新闻世界》 2015年第9期117-118,共2页
本文对台湾"反服贸"运动中的新媒体运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台湾年轻一代运用新媒体的策略与手段,为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对台信息传播提出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反服贸 新媒体 对台传播 网络宣传
下载PDF
“反服贸”学运的“台独”暗影带给人们的深思 被引量:1
6
作者 曹骏 《统一论坛》 2014年第3期31-33,共3页
岛内长达20余天的“反服贸”学运虽然收场多日,但这场以“反黑箱服贸”为幌子的闹剧的种种诉求和表演,至今仍余波荡漾,许多现象值得深思。
关键词 "反服贸" "台独"分子 学生运动 两岸关系 民进党
下载PDF
台湾当局在“反服贸协议”中的网络舆情治理
7
作者 艾明江 《惠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5-19,共5页
"反服贸协议"运动发端于互联网,形成了大规模的舆情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对台湾当局网络舆情治理的关注。文章结合"反服贸协议"在互联网中的舆情构建以及传播,分析了台湾当局的舆情治理过程。研究发现,尽管台湾当局在... "反服贸协议"运动发端于互联网,形成了大规模的舆情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对台湾当局网络舆情治理的关注。文章结合"反服贸协议"在互联网中的舆情构建以及传播,分析了台湾当局的舆情治理过程。研究发现,尽管台湾当局在电子化治理程度以及政治传播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但是,"反服贸协议"运动依然暴露出当局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当局 反服贸协议 网络舆情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下载PDF
台湾“反服贸运动”争议焦点辨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英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9,共8页
2014年3月的台湾"反服贸运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波折。"反服贸运动"的理由主要集中在"黑箱作业"、"小黄全都变小红"和"洗头兼洗脑"等三大议题。这些诉求一度凝聚... 2014年3月的台湾"反服贸运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波折。"反服贸运动"的理由主要集中在"黑箱作业"、"小黄全都变小红"和"洗头兼洗脑"等三大议题。这些诉求一度凝聚了岛内相当的民意,也直接导致两岸服贸协议在台湾"立法院"搁浅。通过对以上三大争议焦点的辨析可以发现:所谓"黑箱作业"是岛内特殊的朝野协商机制的产物;"小黄全都变小红"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虚假威胁";"洗头兼洗脑"则是无谓的意识形态恐惧。但是,对于"反服贸运动"所折射的新现象、新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服贸运动 黑箱作业 小黄变小红 洗头兼洗脑 争议焦点
原文传递
台湾“反服贸”运动是如何成势的--基于资源动员理论的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文 姚丹萍 《台湾研究》 2016年第6期25-35,共11页
本文以目前发展较为完善的资源动员理论为视角,从资源动员、成员动员、框架动员三个维度出发,分析说明"反服贸"运动在汇集资源、动员参与者以及运用媒体、话语上的运作,尝试探索台湾社会"国族认同"分歧出现的原因... 本文以目前发展较为完善的资源动员理论为视角,从资源动员、成员动员、框架动员三个维度出发,分析说明"反服贸"运动在汇集资源、动员参与者以及运用媒体、话语上的运作,尝试探索台湾社会"国族认同"分歧出现的原因、脉络和影响,分析在台湾独特的社会形态和历史境遇下,台湾内部民主诉求何以演变成两岸诉求,精英话语何以演变为社会意识,以期为大陆的台湾问题的研究,提供具体而微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服贸”运动 资源动员理论 动员路径
原文传递
关于“反服贸运动”对两岸关系影响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英 《台湾研究》 2015年第5期30-37,共8页
"反服贸运动"是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和制度化进程中的重大波折,它给两岸和平发展趋势蒙上了阴影。从"反服贸运动"所折射的台湾社会问题观察,它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以下挑战:一是民进党转型困难将增添两岸关系... "反服贸运动"是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和制度化进程中的重大波折,它给两岸和平发展趋势蒙上了阴影。从"反服贸运动"所折射的台湾社会问题观察,它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以下挑战:一是民进党转型困难将增添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二是国民党革新不力将提升两岸构建正常三角党际关系的紧迫性;三是岛内出现经贸政治版图将挑战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的稳定性;四是台湾新世代的"反中"情结将加剧大陆"争取台湾人民"工作的艰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服贸运动” 民进党 国民党 经贸政治版图 新世代
原文传递
浅析美国在台湾“反服贸运动”中的双重角色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厚涛 《现代台湾研究》 2015年第2期14-21,共8页
为了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多重利益,美国对于台湾的"反服贸运动"实行了"既拉又打"的两手策略。美国一方面通过抹黑"两岸服贸协议"、邀请台湾激进青年领袖访美等方式支持"反服贸运动";另一方面... 为了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多重利益,美国对于台湾的"反服贸运动"实行了"既拉又打"的两手策略。美国一方面通过抹黑"两岸服贸协议"、邀请台湾激进青年领袖访美等方式支持"反服贸运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政府官员喊话、智库学者批评等方式推动"反服贸运动"尽快结束。美国的这种两手策略既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增添了变数,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对台湾的掌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台湾“反服贸运动” 主要原因 主要影响
原文传递
“台湾经验”的破产与终结——兼论台湾反“服贸”风潮的另类意义
12
作者 赵大兴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3期30-34,共5页
反"服贸"运动是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掀起的一股政治逆流,然而正是这一事件实质上宣告了台湾当局多年来大肆鼓吹的"台湾经验"的彻底破产,这是那些风潮的策划推动者所始料未及的。
关键词 “台湾经验” 民主 服贸”风潮
下载PDF
国民党青年在台湾服贸话语权之争中的集体沉默浅析
13
作者 刘亚琼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75-78,共4页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引发了台湾反服贸和挺服贸的话语权之争,对台有利的经济协定为何有理说不清引人深思。在宣传上,国民党政府的高层路线难敌反对派的草根动员;反服贸联盟散播错误信息,煽动恐惧和对立情绪使得国民党四处灭火。国...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引发了台湾反服贸和挺服贸的话语权之争,对台有利的经济协定为何有理说不清引人深思。在宣传上,国民党政府的高层路线难敌反对派的草根动员;反服贸联盟散播错误信息,煽动恐惧和对立情绪使得国民党四处灭火。国民党的四个青年工作组织(国发院、青工会、青年团和青年军)在反服贸学运中表现被动,在沉默的螺旋和推理性动机的作用下,促使挺服贸派在学运前期的集体失语和反服贸派认同感的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反服贸学运 青年组织 沉默的螺旋
下载PDF
台湾新世代社会运动中的“认同政治”与“阶级政治”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振清 《台湾研究》 2015年第3期9-15,共7页
2014年"反服贸运动"反映出台湾新世代社会运动的一些重要特征,其影响力不局限于学运和反服贸本身。本文利用台湾统计数据和民调资料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变量,指出台湾新世代社会运动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是三十多年来认同... 2014年"反服贸运动"反映出台湾新世代社会运动的一些重要特征,其影响力不局限于学运和反服贸本身。本文利用台湾统计数据和民调资料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变量,指出台湾新世代社会运动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是三十多年来认同问题不断积累和贫富分化及阶级意识崛起背景下的产物。在认同政治维度与阶级政治维度的相互作用下,两岸经济关系和台湾公共政策紧密交织,型塑出新的社会运动形态,对台湾政治发展与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代 反服贸运动 社会运动 认同政治 阶级政治
原文传递
台湾年轻世代:参与、向往与局限
15
作者 郭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5-89,共5页
一场主要由台湾年轻世代主导、参与的"反服贸运动",使进入深水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遇一股强大逆流。多变的诉求呈现出运动参与者的不同向往,但运动主导者决定了这场运动的性质与发展。此次运动没能摆脱台湾社会和政治... 一场主要由台湾年轻世代主导、参与的"反服贸运动",使进入深水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遇一股强大逆流。多变的诉求呈现出运动参与者的不同向往,但运动主导者决定了这场运动的性质与发展。此次运动没能摆脱台湾社会和政治体制所蕴涵的"统独"窠臼,却加速了台湾经济竞争力的下滑趋势,同时加深了岛内客观现实与主观想象的冲突,整体而言,"反服贸"并非一场积极、进步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年轻世代 反服贸运动 两岸关系
原文传递
台湾“新公民运动”的“异化”与“绿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仁飞 《现代台湾研究》 2014年第3期33-40,共8页
台北文林苑、苗粟大埔抗拆迁,声援"广大兴"船长,为洪仲丘呐喊,反"旺中媒体垄断","反服贸"学运,"反核四"游行一系列事件说明,台湾所谓的"新公民运动"是由激进的绿营政党与政治人物组... 台北文林苑、苗粟大埔抗拆迁,声援"广大兴"船长,为洪仲丘呐喊,反"旺中媒体垄断","反服贸"学运,"反核四"游行一系列事件说明,台湾所谓的"新公民运动"是由激进的绿营政党与政治人物组成"台独"势力暗中煽动青年学子、一部分对现状不满的民众发起的政治抗争运动,呈现"公民运动""异化"与"绿化"的特点。这些运动旨以"民粹主义"削弱执政者统治的合法性,阻碍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而台湾执政当局缺乏原则一味退让,更增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公民运动” 反服贸”学运 “异化” “绿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