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物写作技巧——正话反说
1
作者 张丽莉 《作文(5-6年级适用)》 2024年第7期53-54,共2页
张老师:欢迎大家来到“作文直播间”。今天我们讲人物写作的技巧——正话反说。写人的作文难,把人写活更难。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人,被搬到文字的平面上,可能就变成了“千人一面”——外貌一致,动作死板,语言如出一辙,缺少灵性。学生:... 张老师:欢迎大家来到“作文直播间”。今天我们讲人物写作的技巧——正话反说。写人的作文难,把人写活更难。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人,被搬到文字的平面上,可能就变成了“千人一面”——外貌一致,动作死板,语言如出一辙,缺少灵性。学生:特别是写熟悉的人,感觉要写的东西很多,但真正下笔的时候却不知道写哪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好写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人一面 写作技巧 张老师 作文难 正话反说 直播间 写人
下载PDF
“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韩愈《进学解》的对话艺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再林 《阅读与写作》 2009年第9期23-24,共2页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文,世称韩文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发起和领导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创作了一大批散文艺术精品。《进学解》即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以充沛流畅的气势和精粹生动的语言赢得了广大读...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文,世称韩文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发起和领导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创作了一大批散文艺术精品。《进学解》即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以充沛流畅的气势和精粹生动的语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进学解”的意思是对增进道德和学业问题的辨析,而关于这篇文章的创作动机,《旧唐书·韩愈传》中有这样一段说明:“(韩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学解》 “正话反说 韩愈 对话艺术 “唐宋八大家” 创作动机 古文运动 艺术精品
下载PDF
否定因素中的正反说及翻译策略
3
作者 李天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3-65,共3页
在英汉翻译中,否定因素中的正反说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可以遵循一些翻译的原则。第一,不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的肯定和否定,而取决于汉语的表达习惯,必须注意确保译文的优势。在不违背这一原则下,当然可以尽量照顾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的契... 在英汉翻译中,否定因素中的正反说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可以遵循一些翻译的原则。第一,不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的肯定和否定,而取决于汉语的表达习惯,必须注意确保译文的优势。在不违背这一原则下,当然可以尽量照顾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的契合。第二,否定和肯定的运用,要考虑文体和语境上的因素。第三,一般说来,用否定式有时有比较婉转的意思,反映说话者的态度,而用肯定式时则比较直截了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因素 反说
下载PDF
新时期历史小说的叙述方式:正说、反说、闲说与戏说
4
作者 王挺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小说的叙事话语出现清晰的嬗变轨迹。在悠久的史传传统影响下,"正说"历史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叙述模式。"反说"历史则基于新历史小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想象性颠覆,热衷暴露隐藏在正史中的权力... 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小说的叙事话语出现清晰的嬗变轨迹。在悠久的史传传统影响下,"正说"历史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叙述模式。"反说"历史则基于新历史小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想象性颠覆,热衷暴露隐藏在正史中的权力话语,挖掘正统历史试图遮掩的权力真相。"闲说"主要表现在二月河对历史充满闲趣、野趣的表达。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政治权谋,从根本上构成了二月河"落霞"系列小说趣味的古典性。"戏说"集中在"新故事新编"的历史小说。戏说之风总是伴随着传播媒介的更换而大规模地泛滥起来,这意味着它本身并不是文学内部的自我发展、完善,而带有社会语境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 叙述模式 反说
下载PDF
英汉翻译中的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的探讨
5
作者 岳淑珍 《劳动保障世界》 2016年第9X期74-75,共2页
本文通过对英语句子的翻译,简要论述了英语翻译中的正说反译法和反说正译法。英语否定结构的翻译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作者按照词性进行分类,论述了各种正译与反译的翻译方法,为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及参加四六级... 本文通过对英语句子的翻译,简要论述了英语翻译中的正说反译法和反说正译法。英语否定结构的翻译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作者按照词性进行分类,论述了各种正译与反译的翻译方法,为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及参加四六级考试的学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翻译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反说 正译
下载PDF
“故事新娘”之米:为什么要“正话反说”
6
作者 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16年第17期18-18,共1页
“正话反说”——如果不认真听,你不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 夫君,上期我们说了制造惊喜、抓住听众的第一种开场方式。今天说说第二种方式——正话反说。正话反说,就是通过反说的方式达到正话的目的、更佳的效果。它的效果之一是可以牢... “正话反说”——如果不认真听,你不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 夫君,上期我们说了制造惊喜、抓住听众的第一种开场方式。今天说说第二种方式——正话反说。正话反说,就是通过反说的方式达到正话的目的、更佳的效果。它的效果之一是可以牢牢抓住听众。“在选择化肥品牌时,有不少人说:大牌子有什么好?都是靠广告打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娘 故事 开场方式 正话反说
下载PDF
“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
7
作者 陈朝晖 《城市党报研究》 2009年第5期40-43,共4页
正与反,是事物性质相对的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正面,是好的、积极的一面;反面,是坏的、消极的一面。实际上,“非好即坏”的观点是不符合辩证法的。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没有绝对的肯定,也没有绝对的否定,... 正与反,是事物性质相对的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正面,是好的、积极的一面;反面,是坏的、消极的一面。实际上,“非好即坏”的观点是不符合辩证法的。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没有绝对的肯定,也没有绝对的否定,一味的歌功颂德和一味的横加指责,都是不理性、不客观的。就新闻报道而言,既要“唱赞歌”,也要“敲警钟”。“正话反说”,即从反面思考正面事实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话反说 歌功颂德 新闻报道 面思考 辩证法 事物 常情 指责
下载PDF
“正话”有时“反说”岂不更妙
8
作者 吴劲秋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5-96,共2页
本文就翻译中的“正话反说”现象加以探讨 ,明确了概念和实质 。
关键词 正话(肯定) 反说(否定) 传意 等效
下载PDF
“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兼议反语分类 被引量:7
9
作者 任崇芬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69-71,共3页
修辞格中的反语分类“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其理论上的定义跟人们言语中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正话”既可以着眼于字面,又可以着眼于字里。“反话”亦然。故把“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对应于“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或者以... 修辞格中的反语分类“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其理论上的定义跟人们言语中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正话”既可以着眼于字面,又可以着眼于字里。“反话”亦然。故把“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对应于“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或者以“正话反说”兼指“反话正说”等,从整体看都有失之偏颇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修辞格 “正话反说 话正 现代汉语
下载PDF
裴炎谋反说辨诬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光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37-41,共5页
郭沫若同志的历史剧《武则天》美化了武则天,丑化了骆宾王、裴炎诸人,不符合历史事实。当一个戏剧看,作者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写剧本是可以的。不过郭老却认为历史真相就是如此,他写过一篇文章《我怎样写武则天》(见《光明日报》,196... 郭沫若同志的历史剧《武则天》美化了武则天,丑化了骆宾王、裴炎诸人,不符合历史事实。当一个戏剧看,作者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写剧本是可以的。不过郭老却认为历史真相就是如此,他写过一篇文章《我怎样写武则天》(见《光明日报》,1962年7月8日)以说明他是根据历史事实来写的。这样,问题就来了。武则天与骆宾王、裴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炎 两《唐书》 骆宾王 反说 武则天 官书 庐陵 正史 武后 稗官野史
下载PDF
俄汉互译中的“正说”与“反说”转换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联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译文 转换 反说 双语互译 俄汉 否定语气词 否定结构 结构变换 译法
下载PDF
论英汉翻译中的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伟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99-104,共6页
本文通过五十个英语句子的汉译,概括论述英语翻译中的正说反译法和反说正译法。英语否定结构的翻译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作者按词性分类,—一论述各种否定结构的翻译方法,为从事翻译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 否定词 含蓄否定 双重否定 反说正译
下载PDF
论翻译中的反说与正说
13
作者 蒋芳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3-26,共4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项成果,是翻译学得以发展为独立学科。翻译就是用另一种语言的种种形式表达相同的内容。本文论述汉译英时由于两种语言习惯表达方而的差异,反说可以转换成正说而意义不变的几种译法。
关键词 翻译 反说
下载PDF
古代诗歌中的反常和反说
14
作者 马小华 《语文知识》 2004年第5期9-10,共2页
反常和反说是古代诗歌中两种比较独特的表达技巧,但在阅读鉴赏中往往被忽视。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对这两种表达技巧分别作一粗浅分析。
关键词 古代诗歌 反说 表达技巧 阅读鉴赏 中学 语文
下载PDF
是反说,还是反训
15
作者 王长富 《语文知识》 2004年第10期37-37,共1页
近日拜读马小华老师的《古代诗歌的反常和反说》(见《语文知识》2004年第5期)一文,获益非浅。但马老师在此文中认为“二分无赖是扬州”和“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是反语。似乎不妥。
关键词 反说 古代诗歌 中学 语文
下载PDF
英语中的“正话反说”
16
作者 倪春艳 《英语知识》 2004年第12期32-32,共1页
一种“形式否定,意义肯定”的句子结构,通俗点说,叫做“正话反说”。英汉在表达相同的语义时,有时说话的思路和角度截然相反。比如,汉语中,“他大有成功的可能”,英语则可以从反面来表达,说成He has no small chance of succes... 一种“形式否定,意义肯定”的句子结构,通俗点说,叫做“正话反说”。英汉在表达相同的语义时,有时说话的思路和角度截然相反。比如,汉语中,“他大有成功的可能”,英语则可以从反面来表达,说成He has no small chance of success。现介绍几种“正话反说”的常用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话反说 语义 句式 英语
下载PDF
英汉互译中正说与反说探讨
17
作者 王一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16期223-224,共2页
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执意要按照字词的本身去翻译,在语言上就会显得生硬、不流畅,从而使句子和文章产生翻译遗憾。然而,使用正反说翻译法,对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翻译出来的句子就会有声有色,顺理成章,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翻译 反说
下载PDF
论英汉翻译中的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
18
作者 吴英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年第32期87-88,共2页
英汉翻译过程中,根据情况不同需要用到许多不同的技巧。本文论述英汉翻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英语和汉语都有肯定与否定之分,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不同,便产生了两种语言各自独特的表达形式,在翻译实践中,就... 英汉翻译过程中,根据情况不同需要用到许多不同的技巧。本文论述英汉翻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英语和汉语都有肯定与否定之分,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不同,便产生了两种语言各自独特的表达形式,在翻译实践中,就会涉及到正反说表达的转换,原文中正说的句子在翻译时必须处理成反说,反之亦然。因此,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这一重要的翻译技巧,是确保译文语义明晰、文从字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翻译正话反说话正 正译
下载PDF
诗与反说
19
作者 陈世明 《当代文坛》 1985年第4期59-60,共2页
话,有正说,有反说。 从艺术上看,有时正说为优,有时反说则妙。 鲁迅先生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两地书十二》) 确然。“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不是反语的名句么?它的真意在话的反面——外似赞美... 话,有正说,有反说。 从艺术上看,有时正说为优,有时反说则妙。 鲁迅先生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两地书十二》) 确然。“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不是反语的名句么?它的真意在话的反面——外似赞美而实则讥讽。 岂只作文?诗用反语,往往也别有一番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说 无赖 焦仲卿 语言环境 高迁 刘兰芝 确然 艺术效果 杜甫
下载PDF
反说其意与反形法
20
作者 于浚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37-38,共2页
表达某个民族的近乎兽性或野性的影片可能得到国际上的某种金奖。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两相对峙的判定中,郭祖仪的一句评论令人折服,他说,这种获奖其实“就象小孩学会骂娘以后,会得到邻人的奖赏一样”。(见《陕西日报增刊》89&... 表达某个民族的近乎兽性或野性的影片可能得到国际上的某种金奖。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两相对峙的判定中,郭祖仪的一句评论令人折服,他说,这种获奖其实“就象小孩学会骂娘以后,会得到邻人的奖赏一样”。(见《陕西日报增刊》89·2·11)在这里,“奖赏”已无些许褒义,变成了十足的反话(即反说其意)了。我不想奢谈关于影片评议的是非曲直,我所关心的是郭氏运用的“反说其意”之法所产生的明快犀利以反悟正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说 形法 奖赏 作品 以乐景写哀 陕西日报 艺术效果 影片 常现象 兽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