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资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伟义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4-76,共3页
"发愤著书"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创作心理机制,亦即文学创作动因的一个重要文论命题。司马迁在先秦相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说。本文在梳理先秦"发愤著书"说流脉的基础上,认为... "发愤著书"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创作心理机制,亦即文学创作动因的一个重要文论命题。司马迁在先秦相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说。本文在梳理先秦"发愤著书"说流脉的基础上,认为司马迁的贡献在于,他将先秦形成的"著书立名"观与艺术形式具有排遣忧愤之功能的理论和创作认知结合起来,提出"发愤著书"的创作动因观,对后世"发愤著书"的相关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发愤著书" 理论资源
下载PDF
李贽《水浒传》批评思想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洪举 《许昌师专学报》 2001年第6期56-58,共3页
“发愤”说和“忠义”说是李贽《水浒传》批评思想的集中体现。前者强调小说应是“发愤之作” ,“不愤则不作” ,即现代所说的创作激情 ;后者是对小说主题的概括 ,肯定了梁山起义的正义性。李贽的《水浒传》批评思想及其艺术分析在当时... “发愤”说和“忠义”说是李贽《水浒传》批评思想的集中体现。前者强调小说应是“发愤之作” ,“不愤则不作” ,即现代所说的创作激情 ;后者是对小说主题的概括 ,肯定了梁山起义的正义性。李贽的《水浒传》批评思想及其艺术分析在当时的“小说界”影响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水浒传》 "发愤" "忠义" 批评思想 古代小
下载PDF
论李卓吾、金圣叹对《水浒》的评点
3
作者 葛成民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96-100,共5页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殊形式,来源于儒家经典的注、解、疏、证等方式。文学评点中的总评、评注、行批、眉批、间批等方式,就是在经学评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批评方式到宋代发展成熟。当时与朱熹齐名的是吕祖谦,他的《...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殊形式,来源于儒家经典的注、解、疏、证等方式。文学评点中的总评、评注、行批、眉批、间批等方式,就是在经学评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批评方式到宋代发展成熟。当时与朱熹齐名的是吕祖谦,他的《古文关键》就是用评点方式解释古文,详细批点了文章的命意、布局、用笔、句法、字法等,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到南宋,又出现了一位评点大家谢枋得,他的标准方式,人称“叠山法”。其《文章规范》,虽为应举而选,但其批点却颇为中肯。其中对韩愈文章的评析,细致入微、透辟通神,成为后人评点的典范。进入明代,以评点谈诗论文者不可胜数,特别是李卓吾、金圣叹重视了小说、戏曲的评点,为提高通俗文学在文坛上的地位,推动其蓬勃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突出的贡献在于他们先后评点了《水浒》,并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他们各自在评点《水浒》中所体现出来的民主思想和改革精神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所暴露出来的缺点问题也应给予正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卓吾 金圣叹 《水浒》 评点 古代文学 "忠义" 童心 尽性 "发愤工作" "怨毒之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