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通古今,融合中西
1
作者 党治国 《同舟共进》 2001年第4期5-7,共3页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有人这样说,有人热切希望,有人摇头冷笑,有人嗤之以鼻。不论21世纪会有什么变化,世界将演成何种格局,总有某种制度,某种文化,某种思想又见念在全世界或主导,或领先,或产生巨大影响。而此类新的思想文化...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有人这样说,有人热切希望,有人摇头冷笑,有人嗤之以鼻。不论21世纪会有什么变化,世界将演成何种格局,总有某种制度,某种文化,某种思想又见念在全世界或主导,或领先,或产生巨大影响。而此类新的思想文化和制度总是肇始于某一国家或地区。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自然也就具备"中国世纪"的可能性。但与任何"可能性"伴之而来的一定是它的另一半"不可能"可能性变现,"中国世纪"就是预言;可能性落空,"中国世纪"就只是一场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古今 融合中西 思想文化 可能性 世纪 巨大影响 物质主义 人文精神 世界范围 中国
下载PDF
“融合·综合·结合”大学英语阅读课创新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侯彦霞 董玉娟 《海外英语》 2023年第7期115-118,共4页
文章聚焦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的《英语阅读》课程。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阅读材料单向片面,英语文章独占舞台,中西文化输入失衡;教学活动形式单一,阅读技能独领风骚,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不能全面提高;输入产出... 文章聚焦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的《英语阅读》课程。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阅读材料单向片面,英语文章独占舞台,中西文化输入失衡;教学活动形式单一,阅读技能独领风骚,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不能全面提高;输入产出脱节割裂,输入环节独占鳌头,学用不能无缝链接。对此,我们提出“融合·综合·结合”英语阅读课创新方案,融合指阅读内容融合中西古今,综合指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综合提高,结合指学用有效结合,旨在找准痛点,打通堵点,攻克难点,打破语言、技能间的壁垒,弥补阅读材料的片面,修复输入和输出的割裂,实现多技能同步提高,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综合·结合” 中西古今 技能综合提高 学用结合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中心与融合创新——以严复、梁启超、章太炎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其林 《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52-55,共4页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百年间,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调和与融合创新。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可以说是中学在吸纳西学过程中的重建。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文化价值如何,如何进退?怎样去评估中西文化的优劣?中国传统要不要发...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百年间,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调和与融合创新。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可以说是中学在吸纳西学过程中的重建。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文化价值如何,如何进退?怎样去评估中西文化的优劣?中国传统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西方文化要不要吸收,如何吸收?这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问题。针对文化上顽固守旧与过度西化两种倾向,严复、梁启超、章太炎提出了“观通”、“化合”、“附益”说,他们从“昌明东方学术”着眼,强调立足本土、化合中西古今,创新中华文化。他们有关未来中国新文化再造的学术探讨,是非常富有实践价值和前瞻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文化中心 中西古今融合创新 五四时期 严复 梁启超 章太炎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中心与融合创新——以梁漱溟、熊十力为例
4
作者 薛其林 《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52-57,共6页
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调和与融合创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可以说是中学在吸纳西学过程中的重建。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文化价值如何,如何进退?怎样去评估中西文化的优劣?中国传统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西方文... 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调和与融合创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可以说是中学在吸纳西学过程中的重建。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文化价值如何,如何进退?怎样去评估中西文化的优劣?中国传统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西方文化要不要吸收,如何吸收?这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问题。针对当时文化上顽固守旧与过度西方化两种倾向,梁漱溟、熊十力提出了“益欲中心”、“生命本体”说,他们从“昌明东方学术”着眼,强调立足本土,化合中西古今,创新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文化中心 中西古今融合创新 五四时期 梁漱溟 熊十力
下载PDF
中西交汇语境下的儒家责任伦理--“儒学与西学”论坛第三回综述
5
作者 韩霞 《当代儒学》 2021年第2期247-264,共18页
“儒学与西学”论坛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暨山东大学跨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办,论坛全体创办人员一致认为,中国文科学术到了“古今中西”再平衡与深度融合的重要关口。该论坛目前已经举行三回。前两已于2020年下半年举... “儒学与西学”论坛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暨山东大学跨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办,论坛全体创办人员一致认为,中国文科学术到了“古今中西”再平衡与深度融合的重要关口。该论坛目前已经举行三回。前两已于2020年下半年举行,主题分别是“儒家与康德”“诠释学中国化与中国诠释学建构”。“儒学与西学”论坛第三回的主题是“儒家责任伦理的辩证特征”,于2021年6月9日下午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伦理 深度融合 山东大学 儒家文明 协同创新中心 辩证特征 古今中西 省部共建
下载PDF
张柏然翻译人才培养观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文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3,共7页
张柏然教授翻译人才培养观对于高校教学设计、翻译实践与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他提出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学科定位相辅相成.译界学人首先要了解翻译学科的框架和结构,具备"古今、中西、体用"融合的学科意识和研究能力;同时,... 张柏然教授翻译人才培养观对于高校教学设计、翻译实践与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他提出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学科定位相辅相成.译界学人首先要了解翻译学科的框架和结构,具备"古今、中西、体用"融合的学科意识和研究能力;同时,知识结构完备、学术视野开阔的高素质翻译人才也能体现出翻译学科的特色和风格."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这一理念需渗透到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词典编纂、期刊发表、学术思维等诸多方面.翻译人才培养还要处理好科学性与人文性、道与器、言与意、普遍与特殊、知与行等对立统一关系,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多元化、具备动态眼光以及高端实践与研究水准的翻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体用"融合 为学生服务 知行合一
下载PDF
王国维接续词统与追求词境“高格”的新理据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柏岭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2,共11页
词学界多在中西关系中揭示王国维词学兼收并蓄及其创造性的现象,然而着重在词史演进中思考他接续词统观念、革新文学观念的自觉用心,仍然有相当大的发覆空间。王国维标举“境界”说,汲取进化论等思想,承接清代以来由南宋上追北宋、晚唐... 词学界多在中西关系中揭示王国维词学兼收并蓄及其创造性的现象,然而着重在词史演进中思考他接续词统观念、革新文学观念的自觉用心,仍然有相当大的发覆空间。王国维标举“境界”说,汲取进化论等思想,承接清代以来由南宋上追北宋、晚唐五代词的学词门径,推尊五代、北宋词;倡导文学“游戏说”,吸收文学无功利观等西方思想,接续并改造“诗余”观念,确立了词体的美学价值;在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基础上,引入叔本华等人的“天才”观,深化了词体以悲为美的传统;标举“自然”“真实”观,吸收海甫定等人心理学研究成果,重塑了清代以来日渐强化的“学人之词”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词学 中西融合 古今之变 词统
下载PDF
流行音乐“中国风”解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辛颖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84-87,共4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流行乐坛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风"热潮。这种流行音乐风格将西方流行音乐中最具潮流代表性的音乐体裁融入中国古典文化的不同侧面,形成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并饱含时代音乐气息的全新艺术形态。跨越历史和音...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流行乐坛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风"热潮。这种流行音乐风格将西方流行音乐中最具潮流代表性的音乐体裁融入中国古典文化的不同侧面,形成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并饱含时代音乐气息的全新艺术形态。跨越历史和音乐种类,从多重视角主体形象、音乐技巧和目的性思考,中国风音乐并不等同于我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民族化"音乐。它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五四时期艺术歌曲、80年代港台流行乐曲有相同处,它们的主导力量、中西文化的融合继承都具有相似性。中国风音乐应当克服审美和创作缺陷,将其提升为与蓝调、摇滚并存的体裁样式,并稳定发展成为一种专属于中国的流行音乐新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中国风” “民族化” 中西结合 古今融合
下载PDF
纯传统·格调·中西融合
9
作者 石莉 《美苑》 2008年第2期64-65,共2页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立,合之则两亡。——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
关键词 中西融合 格调 传统 体用 中学 西学
原文传递
笔墨顽铁 光色交响——赖少其黄山画艺术初探
10
作者 陈祥明 《书画世界》 2014年第2期30-33,共4页
赖少其半生黄山缘,师古人兼师造化;他先后成为"新徽派"版画艺术的领军人物,"新徽派"国画艺术的旗帜;沟通古今,挥写雄健浑厚的壮美黄山;融合中西,抒发墨色交响的诗意黄山。他是继黄宾虹之后,传承和弘扬"新安画... 赖少其半生黄山缘,师古人兼师造化;他先后成为"新徽派"版画艺术的领军人物,"新徽派"国画艺术的旗帜;沟通古今,挥写雄健浑厚的壮美黄山;融合中西,抒发墨色交响的诗意黄山。他是继黄宾虹之后,传承和弘扬"新安画派"优秀传统,又一位极富现代性的黄山画艺术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少其 黄山画艺术 “新徽派” 沟通古今 融合中西
下载PDF
《上海家门:消逝中的城市记忆》
11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上海的住宅模式从砖砌老洋房、老弄堂到新式里弄、花园里弄、公寓里弄的不断变化持续了—个多世纪。里弄装饰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各种艺术风格糅杂其间。“当我们步入这座城市时,看到那层出不穷的里弄,我们一定会感到这实际上才真正是一... 上海的住宅模式从砖砌老洋房、老弄堂到新式里弄、花园里弄、公寓里弄的不断变化持续了—个多世纪。里弄装饰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各种艺术风格糅杂其间。“当我们步入这座城市时,看到那层出不穷的里弄,我们一定会感到这实际上才真正是一座20世纪的建筑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博物馆 城市记忆 住宅模式 里弄 老弄堂 融合中西 花园里 贯通古今
下载PDF
香港高等艺术教育创建者——陈士文及其艺术思想源流探究
12
作者 李逸轩 吴卫 《美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3,共9页
作为香港地区高等艺术教育的创建者,陈士文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走出”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传入”,为中国美术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陈士文的艺术生平及其在中国香港新亚书院的艺术教育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其“... 作为香港地区高等艺术教育的创建者,陈士文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走出”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传入”,为中国美术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陈士文的艺术生平及其在中国香港新亚书院的艺术教育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其“四重四强”艺术课程教学特色,分析其“融合中西,以中为主”“串联古今,以古为纲”“艺术本位,以美育人”的艺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高等艺术教育 陈士文 新亚书院 中西融合 串联古今
原文传递
跨界融合思维在环境陶艺领域的实践——以《氿源》《010》《升腾·自贸》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瑾 《上海工艺美术》 2021年第3期78-80,共3页
环境陶艺,为一种陶瓷艺术在空间环境场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改革开放后,环境陶艺从萌芽期逐步走向成熟,从单一材质表象向综合性材质过渡,从陶瓷文化的传承到多元跨界文化及学科的融合,从单向的艺术欣赏到双向的交互体验发展,环境陶艺以一... 环境陶艺,为一种陶瓷艺术在空间环境场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改革开放后,环境陶艺从萌芽期逐步走向成熟,从单一材质表象向综合性材质过渡,从陶瓷文化的传承到多元跨界文化及学科的融合,从单向的艺术欣赏到双向的交互体验发展,环境陶艺以一个宏观体量感、跨界融合思维,向观者、城市传递着融汇中西、贯穿古今的文化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融合 艺术欣赏 贯穿古今 跨界文化 陶瓷艺术 交互体验 融汇中西 萌芽期
原文传递
2019年度中国红学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云 胡晴 何卫国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93,共42页
2019年的红学状况,表面上波澜不惊,没有形成什么年度文化热点,但依然保留了专深精进、稳步发展的态势。喜爱《红楼梦》的青年学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关注、研讨红学发展的论坛、展览、活动依然表现不俗。红学的研究范... 2019年的红学状况,表面上波澜不惊,没有形成什么年度文化热点,但依然保留了专深精进、稳步发展的态势。喜爱《红楼梦》的青年学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关注、研讨红学发展的论坛、展览、活动依然表现不俗。红学的研究范围依然宽广,对象逐步增多,其学术研究在方法上中西融合,促进了领域整合,学科意识显著增强,叙述中体现出通古今之变、继往开来的探索勇气,渗透着危机意识、变革意识和超越意识。在艺术改编和艺术传播方面,涌现了许多新亮点。特别是在整体上回顾红学发展的历程和经验,总结自1979年以来四十年的红学成就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超越意识 学科意识 中西融合 文化热点 青年学者 学术研究 古今之变
原文传递
李公馆·收藏家
15
作者 杨婕 邱德光 《优品》 2010年第5期162-163,共2页
当代中国君子之精神当代中国大家之风范对当代中国收藏家来说,该如何打造一处符合现代生活的艺术品玩赏空间,不但自己居处其间,也能与同好共享。作为设计师,我在北京李公馆一案中,就以中学(东方)为体、西学(装饰)为用,具体表现出贯穿古... 当代中国君子之精神当代中国大家之风范对当代中国收藏家来说,该如何打造一处符合现代生活的艺术品玩赏空间,不但自己居处其间,也能与同好共享。作为设计师,我在北京李公馆一案中,就以中学(东方)为体、西学(装饰)为用,具体表现出贯穿古今、中西融合的空间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收藏家 中西融合 贯穿古今 室内空间设计 官帽椅 艺术收藏 黄花梨木 现代雕塑 视觉焦点 传统文化精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