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息我以死”与“向死而在”——庄子和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向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7-45,共9页
活着还是死去,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苏格拉底和西塞罗都曾有言,以为哲学的定义不是别的,就是死亡的准备。如果没有对于死亡问题的沉思,恐其哲学不成其为哲学了。庄子是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的古代大思想家和哲学家:海... 活着还是死去,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苏格拉底和西塞罗都曾有言,以为哲学的定义不是别的,就是死亡的准备。如果没有对于死亡问题的沉思,恐其哲学不成其为哲学了。庄子是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的古代大思想家和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是当代哲学中最卓越的德国思想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不论庄子能否作为古代中国的存在主义者,把他们的死亡哲学作一比较,乃是很有必要的。如何来理解死亡,把握人生,可以成为古今文化哲学共通融合的一个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亡哲学 向死而在 海德格尔 本体论 神人 存在主义哲学 先行到 天地自然 至人
下载PDF
向死而在——《存在与时间》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4,159,160,共9页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是哲学家中关于死亡的最深刻并且最富于启发性的思考。在通常观念中生死殊途,死是发生在人生之外的事情,因而死亡是无法“思考”和“言说”的。然而海德格尔却以生存可能性“打通”了生...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是哲学家中关于死亡的最深刻并且最富于启发性的思考。在通常观念中生死殊途,死是发生在人生之外的事情,因而死亡是无法“思考”和“言说”的。然而海德格尔却以生存可能性“打通”了生死,一方面把“去存在”理解为始终朝向可能性而在,另一方面把死亡解释为独具一格的特殊的可能性,于是“向死而在”就意味着“向可能性而在”,亦即向着此在最本己的存在而在。因而此在的生存活动并非实现着某种先在的“本质”或“潜能”,而是将可能性“收回”自身之中,成就着自己也成就着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此在 可能性 向死而在
下载PDF
从“向死而思”到“向死而在”--文学与死亡的亲缘性关系论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玉琴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0,共4页
死亡母题的出现是早期人类对线性时间有了认识并意识到人必有一死的"向死而思"的产物,是死亡意识的感性显现。人类对死亡的表达经历着一个从早期神话之达观到一般诗文之悲观再到以悲为美的动态过程,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形成了... 死亡母题的出现是早期人类对线性时间有了认识并意识到人必有一死的"向死而思"的产物,是死亡意识的感性显现。人类对死亡的表达经历着一个从早期神话之达观到一般诗文之悲观再到以悲为美的动态过程,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形成了人面对自然的黍离之悲。在观照自然与人生中,有些意象或隐喻积淀成死亡意象或死亡原型的代名词。在"向死而在"的艺术世界中,作家从两方面进行美学建构,一是构筑一个以死亡为核心元素的死亡意境,一是以死亡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原动力。经由写作的客体、主体、载体的不断结缘与互相渗透,文学与死亡的亲缘性关系在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中被不断记忆、不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亡母题 线性时间 黍离之悲 向死而在
下载PDF
“向死而在”何以可能——基于海德格尔死亡论的理解与领会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忠义 韩贵昌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对死亡的领会,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重要内容。"向死而在"作为海德格尔死亡论的意义所在,旨在从"死"出发,去除"常人"沉沦的遮蔽,澄明此在,并最终直逼存在本身。然而,海德格尔死亡论的理解困难之处... 对死亡的领会,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重要内容。"向死而在"作为海德格尔死亡论的意义所在,旨在从"死"出发,去除"常人"沉沦的遮蔽,澄明此在,并最终直逼存在本身。然而,海德格尔死亡论的理解困难之处在于"向死而在"揭示的"在"的处境似乎是让此在心怀畏惧而无法持驻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对"向死而在"的路径进行正确的领会,并最终还原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存在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死而在 能在
下载PDF
向死而在与终极关怀——以海德格尔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贵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15,共5页
人作为向死而在的存在物,其有限性始终呼唤着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对终极关怀的探求过程也就是人类意识达于精神自觉的文明创造过程。黑格尔把这一过程区分为艺术、宗教、哲学三个领域,并毫不怀疑地把人的终极关怀赋予哲学的"理性... 人作为向死而在的存在物,其有限性始终呼唤着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对终极关怀的探求过程也就是人类意识达于精神自觉的文明创造过程。黑格尔把这一过程区分为艺术、宗教、哲学三个领域,并毫不怀疑地把人的终极关怀赋予哲学的"理性之光"。但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过程本身走着一条自我否定的道路,理性之光在力图把终极关怀完全纳入自身怀抱的同时却表明它本身就是和虚无相伴而生的过程。尼采用"上帝死了"最先宣布了欧洲虚无主义的来临,然而无论是尼采的宣告还是海德格尔的后续解读都不是要给人类指出一条最终克服虚无主义的道路,而只是表明有限存在的人在面临决断时的勇气。这表明的正是人作为向死而在的存在者和他的终极关怀之间的内在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死而在 有限性 虚无主义 终极关怀
下载PDF
现象学时间性视野下当下身体美批判:从向死而在到避死无终 被引量:1
6
作者 曾仲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8-42,共5页
现象学时间性(内时间意识)是通过滞留——原印象——前摄实现的。由现象学的时间性对身体进行考察得出身体作为从现象学走向存在论分析上的此在本象身体向死而在的特质,具有生成性和本真性。与现象学时间性还原下的本象身体相比,大众文... 现象学时间性(内时间意识)是通过滞留——原印象——前摄实现的。由现象学的时间性对身体进行考察得出身体作为从现象学走向存在论分析上的此在本象身体向死而在的特质,具有生成性和本真性。与现象学时间性还原下的本象身体相比,大众文化中的本象身体表现出避死无终的特质,即此中身体迷恋身体的青春生殖段,不是生成和发展的,而是凝滞的,具有凝滞性和非本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现象学 本象身体 向死而在 无终
下载PDF
向死而在: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本体论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瑾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4-96,共3页
《老人与海》体现了根植于有限物质性存有的无限精神追求的人性两难:一方面它体现了叔本华式的人生虚无的悲观主义(老人捕鱼结果的失败),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海德格尔式的对自我本真存在的积极诉求(老人捕鱼过程所体现出的高贵人性),这种... 《老人与海》体现了根植于有限物质性存有的无限精神追求的人性两难:一方面它体现了叔本华式的人生虚无的悲观主义(老人捕鱼结果的失败),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海德格尔式的对自我本真存在的积极诉求(老人捕鱼过程所体现出的高贵人性),这种对人性两难所采取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决定了人生价值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老人与海 向死而在
下载PDF
《达洛维夫人》中“向死而在”思想解析
8
作者 任淼 刘剑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30-433,共4页
以存在主义"向死而在"的观点作为思想根基,分析了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对死亡的领悟。折射出了伍尔夫想传递给人们的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独特见解,即人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由于死亡的存在而有意义,从"死"看"生&q... 以存在主义"向死而在"的观点作为思想根基,分析了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对死亡的领悟。折射出了伍尔夫想传递给人们的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独特见解,即人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由于死亡的存在而有意义,从"死"看"生",才能体会到"生"的可贵和短暂。死是生命的目的地,生是人们走向死的过程。所以只有当人们深刻地理解了死亡,才能够生活得丰富多彩并富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洛维夫人 存在主义 向死而在 目的地 过程
下载PDF
《达洛维夫人》中“向死而在”思想解析
9
作者 齐立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3期30-,38,共2页
文章论述了《达洛维夫人》向死而在思想观点的根基,并且对此书当中对于死亡和生命的领悟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对向死而在思想的哲学含义、书中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死亡的困惑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著作当中所表... 文章论述了《达洛维夫人》向死而在思想观点的根基,并且对此书当中对于死亡和生命的领悟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对向死而在思想的哲学含义、书中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死亡的困惑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著作当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洛维夫人 研究分析 向死而在 存在主义
下载PDF
“向诗而在”与“向死而在”——论张爱玲的生命哲学
10
作者 魏丽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7-78,共2页
"向诗而在"与"向死而在"是存在主义生命哲学中关系到人的个体生存选择的大问题。作为张爱玲寻找生趣与诗意的存在方式,它们也为共同在世的其他世内存在者提供了一种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模式。从张爱玲《落叶的爱》... "向诗而在"与"向死而在"是存在主义生命哲学中关系到人的个体生存选择的大问题。作为张爱玲寻找生趣与诗意的存在方式,它们也为共同在世的其他世内存在者提供了一种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模式。从张爱玲《落叶的爱》与诗人里尔克的《秋》的相互比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更多的生存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向诗而在 向死而在 生命哲学
下载PDF
向死而在的形上学思考——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薛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5-38,共4页
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致命"问题,在人生众多的可能性中死亡是惟一确定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q... 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致命"问题,在人生众多的可能性中死亡是惟一确定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亡观 海德格尔 向死而在
下载PDF
西尔维亚·普拉斯《钟形罩》中埃斯特“向死而在”的哲学解读
12
作者 张成成 金文宁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40-344,共5页
《钟形罩》一书中埃斯特的生死抉择与灵肉博弈契合了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在”的哲学思想,埃斯特力图以生命的完结和选取他人此在去理解此在的完整性,最终得以向死而在,意识到此在是自我存在的唯一选择。埃斯特的向死而在给处于社会这... 《钟形罩》一书中埃斯特的生死抉择与灵肉博弈契合了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在”的哲学思想,埃斯特力图以生命的完结和选取他人此在去理解此在的完整性,最终得以向死而在,意识到此在是自我存在的唯一选择。埃斯特的向死而在给处于社会这个无形的钟形罩下的美国女性带来希望,也赋予女性关于生命意义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形罩》 此在 向死而在 女性
下载PDF
生与死的辨析——先秦儒家生死观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思想的比较
13
作者 刘兴鲁 《人文天下》 2019年第21期64-71,共8页
生与死的关系问题横亘古今中西哲学领域,人们总是希图克服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长存。佛教表现为“轮回转世”思想,道教表现为“羽化成仙”的长生不老思想。然而,先秦儒家却表现出与之不同的生死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可以通过在世... 生与死的关系问题横亘古今中西哲学领域,人们总是希图克服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长存。佛教表现为“轮回转世”思想,道教表现为“羽化成仙”的长生不老思想。然而,先秦儒家却表现出与之不同的生死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可以通过在世的一系列活动创造自身的价值,进而实现生命的无限价值。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三不朽”、杀身成仁(孔子)、舍生取义(孟子)等思想。先秦儒家追求生命超越的方式是以群体生存为基础,通过将个体生命融入群体生存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这也是实现自身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先秦儒家从生命的有限性出发,鼓励人们通过在世行为获得自身生命无限性的做法,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思想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本文将两者进行比较,以凸显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与 羽化成仙 人的生命 先秦儒家 舍生取义 向死而在 三不朽 儒家思想
下载PDF
生育、向死而生抑或世代参差--一项本体论人类学反思
14
作者 谭同学 张艺蕴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费孝通的生育制度研究将历史意识引入社会人类学而超越了结构功能论。生育也是列维纳斯反思海德格尔对他者充满暴力的“向死而生”存在论的逻辑起点。但列维纳斯对他者责任的思考,最终导向有“上帝”存在的伦理。费孝通的思考,则导向了... 费孝通的生育制度研究将历史意识引入社会人类学而超越了结构功能论。生育也是列维纳斯反思海德格尔对他者充满暴力的“向死而生”存在论的逻辑起点。但列维纳斯对他者责任的思考,最终导向有“上帝”存在的伦理。费孝通的思考,则导向了现实世界开放性拟制、隐喻的“世代”关系伦理。在本体论上,其“世代”视角隐含了对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关系密切的当代本体论人类学关于世界“本体”、人类“存在”理论的积极反思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 世代 历史意识 向死存在 本体论反思
下载PDF
蔡磊:向死而生!与疾病抢夺身体的控制权
15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4年第1期22-22,共1页
向死而生他本该拥有灿烂人生,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热;他本可以带领一个商业帝国在中国经济的风云变幻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现在,他要与死神争抢时间,甚至抢夺身体的控制权。即便如此,他仍没有放弃战斗,尝试各种治疗方案,希望在渐... 向死而生他本该拥有灿烂人生,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热;他本可以带领一个商业帝国在中国经济的风云变幻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现在,他要与死神争抢时间,甚至抢夺身体的控制权。即便如此,他仍没有放弃战斗,尝试各种治疗方案,希望在渐冻症的永夜里寻到那颗指路的启明星。他是蔡磊,北京爱斯康医疗科技公司董事长、京东集团原财务副总裁,而现在,他是一名渐冻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总裁 控制权 向死而生 医疗科技 财务 商业帝国 京东集团 抢夺
下载PDF
向死而生:《极盗者》的盗亦有道
16
作者 张立强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极盗者》作为一部以极限运动为主题的电影,以波澜壮阔的画面与惊险刺激的镜头,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极盗者》突出极限运动永无极限的特点,强调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本文从生命存在的体验、感知和价值三个维度探讨《极盗者》... 《极盗者》作为一部以极限运动为主题的电影,以波澜壮阔的画面与惊险刺激的镜头,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极盗者》突出极限运动永无极限的特点,强调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本文从生命存在的体验、感知和价值三个维度探讨《极盗者》演绎的极限运动的向死而生;从极限运动的电影、体育和观众三个层面论述《极盗者》是极限运动题材电影巅峰之作的原因;从角色之道、情节之道和寓意之道探讨《极盗者》如何诠释盗贼的盗亦有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盗者》 极限运动 向死而生 盗亦有道
下载PDF
约翰·济慈《夜莺颂》中的死亡美学
17
作者 宋金娣 《品位·经典》 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死亡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在短暂的一生中持续经受病痛和丧亲的折磨,死亡成为他诗歌的重要意象之一。然而在死神恐怖的镰刀之下,约翰·济慈对死亡却怀有甜美的爱恋之情。本文通过对约翰·济慈... 死亡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在短暂的一生中持续经受病痛和丧亲的折磨,死亡成为他诗歌的重要意象之一。然而在死神恐怖的镰刀之下,约翰·济慈对死亡却怀有甜美的爱恋之情。本文通过对约翰·济慈的《夜莺颂》的分析,从死亡意象、诗性想象力和生的无限可能三个方面探讨了济慈向死而生的死亡美学。济慈不惧死亡,从死亡中发现了爱、美和生的无限可能。济慈独特的死亡美学给现代人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济慈 夜莺颂 亡美学 向死而生 亡意象
下载PDF
向死而生 香港管弦乐团2023/24乐季闭幕音乐会
18
作者 阮思思 《音乐爱好者》 2024年第9期27-33,共7页
盛夏的大湾区,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摩天大楼折射至海洋的边际。维多利亚港的海面泛着耀眼而广阔的光波,仿佛在预示停靠在这港湾的巨轮香港管弦乐团将迎来它的新舵主。2024年7月5日至6日,香港管弦乐团的新任音乐总监佩多高... 盛夏的大湾区,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摩天大楼折射至海洋的边际。维多利亚港的海面泛着耀眼而广阔的光波,仿佛在预示停靠在这港湾的巨轮香港管弦乐团将迎来它的新舵主。2024年7月5日至6日,香港管弦乐团的新任音乐总监佩多高斯基携手钢琴家赵成珍(Seong-Jin Cho),将两场充满生命力的音乐会献给观众,以此作为乐团第五十个乐季的献礼,同时也是迎接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管弦乐团 音乐总监 维多利亚港 音乐会 向死而生 摩天大楼
下载PDF
秋风肃杀向死而生——2024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展望
19
作者 余绍元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时至岁末,回望行业一年来的工作,有一个词贯穿始终——秋风肃杀。2023年,对于物业行业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在政策调控、地产下行、行业厮杀、资本冷却等环境因素下,行业前进的每一步都坎坷不堪。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站在2023年... 时至岁末,回望行业一年来的工作,有一个词贯穿始终——秋风肃杀。2023年,对于物业行业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在政策调控、地产下行、行业厮杀、资本冷却等环境因素下,行业前进的每一步都坎坷不堪。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站在2023年的末尾,还是希望通过盘点2023年的行业大事与发展现状,梳理国家和各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分析物业行业机遇与挑战,为广大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业服务企业 政策调控 环境因素 向死而生 物业行业 发展展望 机遇与挑战 盘点
下载PDF
带你走进“向死而生”的气管切开术
20
作者 李楠楠 胡晓燕 《健康生活》 2024年第3期3-3,22,共2页
气管切开术是一项在危重病患者救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手术,其背后隐藏着无数生的希望与死的挣扎。在每一次的手术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感受到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执着。什么是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指通过切开颈段气管... 气管切开术是一项在危重病患者救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手术,其背后隐藏着无数生的希望与死的挣扎。在每一次的手术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感受到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执着。什么是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指通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的一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失常 气管切开术 危重病患者 喉源性呼吸困难 颈段气管 金属气管套管 向死而生 下呼吸道分泌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