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不VP(吗)”构式的分化——兼及构式同一性问题
1
作者 胡德明 钟丽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9-68,共10页
“还不VP(吗)”反问构式已分化为表催促和表辩驳两种构式:前者表达意愿模态,VP为[+动作][+自主]动词,“还”与“不”之间凝固程度较高,透明度较低;后者表达真值模态或道义模态中的必然性或当然性,VP主要为[-动作][-自主][+程度]的形容... “还不VP(吗)”反问构式已分化为表催促和表辩驳两种构式:前者表达意愿模态,VP为[+动作][+自主]动词,“还”与“不”之间凝固程度较高,透明度较低;后者表达真值模态或道义模态中的必然性或当然性,VP主要为[-动作][-自主][+程度]的形容词、心理动词,“还”与“不”之间凝固程度较低,透明度较高。二者无论是在重音、停顿、组构成分的性质等形式上,还是在语义、语用功能方面都存在差异,且一般人也看不出二者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所以,不具有同一性,应该视为不同的构式。作为语言单位的构式遵循从单义到多义的演变规律,单义或多义只是程度问题,可借鉴语言单位同一性理论分析构式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不VP()”反问构式 模态 透明度 同一性
下载PDF
主观极性程度量构式“还能再A点吗”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甄珍 丁崇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8,共9页
"还能再A点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新兴的高频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主体某一方面的性状特征做出已达到自身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构式中的变项成分A以单双音节贬义形容词为主,是一个典型陈述性构式。多数... "还能再A点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新兴的高频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主体某一方面的性状特征做出已达到自身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构式中的变项成分A以单双音节贬义形容词为主,是一个典型陈述性构式。多数构式用例带有强负面评价语义。由一般疑问句用法发展到主观极量构式,中间经历了语用修辞并固化的过程。构式的使用者以年轻群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能再A点 构式语法 主观程度量 负面评价 群体特征
下载PDF
“不是X吗”句的语义特征和表达功能 被引量:5
3
作者 郑贵友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95,共8页
"不是X吗"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形式变化较多的句式,其基本的句式含义是对X所表内容的强调肯定,各种同现成分对该格式整体语义特征产生不同向度的增值;在话语结构里,"不是X吗"句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并可与前后话语实... "不是X吗"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形式变化较多的句式,其基本的句式含义是对X所表内容的强调肯定,各种同现成分对该格式整体语义特征产生不同向度的增值;在话语结构里,"不是X吗"句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并可与前后话语实体构成多种语义关系;同时,"不是X吗"句可以承载"提醒""表疑""断言""宣泄""反驳""劝解""申辩"等七种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X”句 语义特征 表达功能
下载PDF
“为什么”“干吗”“干什么”的异同及相关构式——兼议汉语的“WXDY”构式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满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共11页
本文通过多角度考察对比"为什么""干吗""干什么"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指出:在句法方面,三者的语法化程度不同,"为什么"语法化程度最高,已基本获得副词功能,"干吗""干什么&qu... 本文通过多角度考察对比"为什么""干吗""干什么"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指出:在句法方面,三者的语法化程度不同,"为什么"语法化程度最高,已基本获得副词功能,"干吗""干什么"已虚化为疑问代词,其中"干吗"的语法化程度介乎于"为什么"和"干什么"之间。文章还简单追溯了这三个词的语法化路径,比较了与这三个词相关联的一组构式,概括出构式义(含语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什么” “干 “干什么” 语法化 构式义
下载PDF
谈“吗”和“呢”的用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良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3-36,共4页
近几年来,人们借鉴现代语恒学的理论,着眼于语气范畴的整个表述系统,围绕着“吗”和“呢”发表了很多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看法,但却没恒取得相对一致的认识。文章对“吗”和“呢”的用法进行归类划分,明确了它们的用法与疑问句... 近几年来,人们借鉴现代语恒学的理论,着眼于语气范畴的整个表述系统,围绕着“吗”和“呢”发表了很多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看法,但却没恒取得相对一致的认识。文章对“吗”和“呢”的用法进行归类划分,明确了它们的用法与疑问句性质的密切关系,认为“吗”和“呢”的用法看起来极为相似,却又具有不可替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呢” 疑问句 排斥性互补
下载PDF
论“既然p,难道q(吗)”反问推断句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既然p,难道q(吗)"是因果反问推断句,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必备条件——应有推断结果、实际推断结果、应有结果再现,而且在其内部经历了两次否定:第一次是"实际推断结果"对"应有推断结果"的否定;第二次是&qu... "既然p,难道q(吗)"是因果反问推断句,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必备条件——应有推断结果、实际推断结果、应有结果再现,而且在其内部经历了两次否定:第一次是"实际推断结果"对"应有推断结果"的否定;第二次是"应有结果再现"对"实际推断结果"的否定。两次否定后产生"难道q"分句,再与"既然p"组配,形成"既然p,难道q(吗)"。此句式具有省略式推断性、强调式主观性、反问式期待性三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然” “难道” 结构省略 主观视点 应有结果再现
下载PDF
“是吗”的话语功能及虚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海清 周孟菲 《海外华文教育》 2018年第5期23-30,共8页
在话语中处于不同位置"是吗"的功能不尽相同,可细分为"寻求核实""寻求认同""构建共识""警告""寻求核实—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接过话题""反馈信号"和... 在话语中处于不同位置"是吗"的功能不尽相同,可细分为"寻求核实""寻求认同""构建共识""警告""寻求核实—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接过话题""反馈信号"和"应付"八种功能。其中"寻求核实"是"是吗"的核心功能,"是吗"的其他功能都是在"寻求核实"的基础上产生的,经历了相应的虚化过程。"是吗"的虚化遵循"命题疑问>交际疑问>话语—语用标记"这样一条虚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 话语功能 虚化
下载PDF
“呢吗”是非问句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文彬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2,共7页
"呢吗"句指的是以"呢吗"结尾的句子。这类句子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A、B两部分,从功能上看近似于是非问句中的附加疑问句。"呢吗"句可分为甲、乙两类,分别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确信和怀疑。本文以"呢吗&... "呢吗"句指的是以"呢吗"结尾的句子。这类句子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A、B两部分,从功能上看近似于是非问句中的附加疑问句。"呢吗"句可分为甲、乙两类,分别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确信和怀疑。本文以"呢吗"句为基础,构拟汉语是非问句表达信疑度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疑度 是非问句
下载PDF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真香”“X不香吗”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真香”“X不香吗”是近年来十分常见的网络流行语,二者以其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逐渐为大众所接受,而学界鲜见对二者进行相关的语言分析。在人们的频繁使用中,“真香”“X不香吗”中的共同语素“香”在最初的网络衍生义的基础上出现语... “真香”“X不香吗”是近年来十分常见的网络流行语,二者以其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逐渐为大众所接受,而学界鲜见对二者进行相关的语言分析。在人们的频繁使用中,“真香”“X不香吗”中的共同语素“香”在最初的网络衍生义的基础上出现语义渐趋相同的现象,表示积极评价义,表现说话人对某行为、某事件持赞同、满意、支持的态度。根据语言模因的两种语义传播方式,“真香”通过模因复制的方式、“X不香吗”通过模因类推的方式,二者殊途同归,从最初各自不同的网络衍生义逐渐转变为表达说话人对某事物或某行为的肯定、积极的评价的陈述形式和反问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真香” “X不香 语言模因 模因复制 模因类推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语气词“吗”“嘛”“么”的分布和使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韦巍 《柳州师专学报》 2014年第2期19-21,共3页
通过采用社会语言学中的抽样调查法进行定量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多的语气词"吗"的地位受到挤压,"嘛"和"么"不仅出现在口语中,已逐步扩展并广泛使用在书面语中。由于语言使用者的年龄、性... 通过采用社会语言学中的抽样调查法进行定量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多的语气词"吗"的地位受到挤压,"嘛"和"么"不仅出现在口语中,已逐步扩展并广泛使用在书面语中。由于语言使用者的年龄、性别、使用方言以及言语对象的差异,"嘛"和"么"的分布呈现不均匀的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嘛”“么” 分布 使用规律
下载PDF
“干吗”的负面立场标记演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亚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5,共8页
“干吗”的负面立场标记用法,是由其表询问焦点用法演变而来。而“干吗”在反问句中的使用是其演变的温床与关键催化剂。贯穿整个演变过程的机制主要是反问句独特句法环境压制带来的功能悬空与语境吸收。同时,“干吗”的双音结构与主观... “干吗”的负面立场标记用法,是由其表询问焦点用法演变而来。而“干吗”在反问句中的使用是其演变的温床与关键催化剂。贯穿整个演变过程的机制主要是反问句独特句法环境压制带来的功能悬空与语境吸收。同时,“干吗”的双音结构与主观反预期性也为其演变奠定了语音与语义潜质。可见,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反问句加强否定的句法环境,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而浸染到用来凸显反问语气的疑问词身上,使其带有规约性隐含否定义,从而为其进一步向负面立场标记演化奠定坚实的语义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 负面立场 反问句 疑问词
下载PDF
多义同构类新兴构式在话语中的互动--以反问构式“他不香吗”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50-156,共7页
文章以可填充式新兴构式“他不香吗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式与话语功能、应用语境与话语分布,进而探讨其在话语中作为引发语与应答语的互动。研究发现,“他不香吗2”表达知域义和言域义,具有主观性、感叹性、预期性和施为性话语功能,... 文章以可填充式新兴构式“他不香吗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式与话语功能、应用语境与话语分布,进而探讨其在话语中作为引发语与应答语的互动。研究发现,“他不香吗2”表达知域义和言域义,具有主观性、感叹性、预期性和施为性话语功能,主要用在交互性和评价性口语语体中。在话语交际中,引发语“他不香吗2”的应答语包括自问自答和自问他答两种形式,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以及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立场表达功能。作为引发语的“他不香吗2”对其应答语有一定制约性,二者都受目的驱动及合作原则作用,在话语中呈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反问构式 话语互动 他不香 引发语 应答语
下载PDF
应答表现「そうですか」与“是吗”对照研究
13
作者 李孟欣 《科教文汇》 2011年第10期148-149,169,共3页
「そうですか」和"是吗"作为日汉会话中常用的应答表现,其异同点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和明确,在翻译时常常被学习者误译。本文主要采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受话人对说话人所传达信息的熟悉程度以及会话中信息的走向,着重探... 「そうですか」和"是吗"作为日汉会话中常用的应答表现,其异同点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和明确,在翻译时常常被学习者误译。本文主要采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受话人对说话人所传达信息的熟悉程度以及会话中信息的走向,着重探讨「そうですか」和"是吗"在翻译时所存在的差异性。除此之外,文中还涉及助词「か」与"吗"的区别和联系,对日后关于日汉应答表现方面对比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表现 そうですか 信息的熟悉程度 信息的走向
下载PDF
口语中“好吗”语义新探
14
作者 赵理君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5-88,共4页
在现代汉语中,“好吗”这一短语在句子的语气与语法表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好吗”的共时用法出发,探究短语“好吗”的语义变化,发现“好吗”不仅具有征询义,而且在口语还存在征询求知义、反诘反驳义、测度求证义、强调强化... 在现代汉语中,“好吗”这一短语在句子的语气与语法表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好吗”的共时用法出发,探究短语“好吗”的语义变化,发现“好吗”不仅具有征询义,而且在口语还存在征询求知义、反诘反驳义、测度求证义、强调强化义等语义。同时,对短语“好吗”进行语言学分析,指出“好吗”的虚化是受到词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语言学分析
下载PDF
湖南衡阳方言中的疑问代词“吗^=”研究
15
作者 魏醒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90-94,共5页
湖南衡阳方言中的疑问代词“吗^=”,音[ma45],在含义上可以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为什么”“怎么”“比如”“多么”“大概”等等,可以表举例、表概数、表类属;在句法功能方面,可以代名词、谓词、副词、量词,功能强大,使用频率高。
关键词 衡阳方言 疑问代词 ^= 句法功能
下载PDF
“(你)在干嘛”与“(你)在干吗”再辨
16
作者 徐月萍 《现代语文》 2019年第7期13-18,共6页
问句"(你)在干嘛"一直都被认为是对"(你)在干吗"的误用。但语料库统计与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你)在干嘛"的使用频率与可接受度均远远高于"(你)在干吗"。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嘛"具有&q... 问句"(你)在干嘛"一直都被认为是对"(你)在干吗"的误用。但语料库统计与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你)在干嘛"的使用频率与可接受度均远远高于"(你)在干吗"。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嘛"具有"亲昵"的语气意义、语言使用的省力原则以及智能输入法的影响等三方面。因此,仅以"吗"的疑问语气功能作为理据,从而将"(你)在干吗"视为规范的作法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干嘛” “在干 现代汉语规范 实际使用
下载PDF
宁夏同心话的选择性问句——兼论西北方言“X吗Y”句式的来历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安生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9,共12页
同心话选择性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的特点在于“吗、哩”等语气词的使用,连词是不重要的。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句中“吗、哩”的用法和性质来说明同心话选择性问句的结构特点和疑问句系统的格局,并对西北方言“X吗Y”句式的来历进行初... 同心话选择性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的特点在于“吗、哩”等语气词的使用,连词是不重要的。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句中“吗、哩”的用法和性质来说明同心话选择性问句的结构特点和疑问句系统的格局,并对西北方言“X吗Y”句式的来历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方言 “XY”句式 选择性问句 语气词 宁夏
原文传递
反诘句式“S不VP呢吗”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建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3-658,766,共17页
陈述句式或感叹句式与反话句式发生糅合是一种常见的句式糅合模式。反诘句式“S不VP呢吗”始见于清代中叶,是由陈述句式或感叹句式“SVP呢”与反话句式“S不VP吗”糅合而成的。“呢”与“吗”在线性顺序上紧邻是句式糅合的结果。“SVP... 陈述句式或感叹句式与反话句式发生糅合是一种常见的句式糅合模式。反诘句式“S不VP呢吗”始见于清代中叶,是由陈述句式或感叹句式“SVP呢”与反话句式“S不VP吗”糅合而成的。“呢”与“吗”在线性顺序上紧邻是句式糅合的结果。“SVP呢”与“S不VP吗”发生糅合的动因是言者凸显交互主观性。反诂句式“S不VP呢”“S岂不VP呢”也始见于清代中叶,其生成机制及动因与“S不VP呢吗”相同。同义糅合句式“S不VP呢吗”“S不VP呢”“S岂不VP呢”在清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都不高。“S不VP呢吗”“S岂不VP呢”沿用到了现代汉语,使用频率仍然不高;而“S不VP呢”到了现代汉语则几近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诘句式 “S不VP呢 句式糅合 交互主观性 同义糅合句式
原文传递
“吗”的简单与复杂刍议
19
作者 干薇 陈蔚 《理论界》 2014年第9期128-132,共5页
语气词在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气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拟从分析"吗"的用法和表达入手,分析"吗"构成是非问句的意义和特点。"吗"有着明确的性质归属,具有明确的用法,但实际上,"吗"帮助构成是... 语气词在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气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拟从分析"吗"的用法和表达入手,分析"吗"构成是非问句的意义和特点。"吗"有着明确的性质归属,具有明确的用法,但实际上,"吗"帮助构成是非疑问句的情况不像"吗"的属性那么明晰,往往看似复杂的句子其实简单,而往往形式简单的句子实际上非常复杂。总的来说,"吗"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多面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非问句 简单 复杂
原文传递
新疆话“糊里麻唐”(Xulimataη)等词语变异考
20
作者 许多会 《语言与翻译》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经过各民族长时间交流、交往,新疆话口语中存在一些洋泾浜语词语。分析和考证这些词语的来源和变异,对学习双语的人来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作者根据多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列举分析新疆话里的"糊里麻唐"(Xulirntaη)、... 经过各民族长时间交流、交往,新疆话口语中存在一些洋泾浜语词语。分析和考证这些词语的来源和变异,对学习双语的人来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作者根据多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列举分析新疆话里的"糊里麻唐"(Xulirntaη)、"洋缸子"(jaηgaηzi)和"巴郎子"(balaηzi)、"将将巴吗"(d■iangd■iang bama)、"子"泛化等变异现象,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话 "糊里麻唐"(xulimataη) "洋缸子"(jaηgaηzi) "巴郎子"(balaηzi) "将将巴"(d■iangd■iang bama) 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