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宋处士诗人及其诗歌风尚三变——兼论北宋民间士人创作力量的不断增长 |
吕肖奂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4 |
2
|
|
2
|
论申屠蟠“绝迹于梁砀之间”——兼说汉代“处士”的文化表现与历史形象 |
王子今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3
|
传记形成与“处士”形象建构——从《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谈起 |
曲柄睿
|
《古代文明》
CSSCI
|
2017 |
5
|
|
4
|
汉末政治风暴与“处士”的文化表现 |
王子今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5
|
古代处士墓志的叙事策略及文化内涵 |
杨向奎
黄高峰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6
|
论“处士横议” |
蒋波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唐代“处士”概念辨析 |
肖妮妮
|
《唐都学刊》
|
2008 |
5
|
|
8
|
张南垣的生平、家族与交游—乔莱《张处士墓志铭》考略 |
黄晓
刘珊珊
秦绍楹
|
《风景园林》
|
2020 |
5
|
|
9
|
“汝阴处士”常秩事迹考 |
袁贝贝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0
|
战国时期的隐士与处士——以《战国策》为中心 |
刘政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1
|
“《诗》亡然后《春秋》作”与战国“处士横议”——论孔子《春秋》学对战国诸子的开启与引领 |
董芬芬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2
|
游幕与清初士人心态及诗风演变——以康熙己未博学鸿儒科布衣处士士人群为考察对象 |
高莲莲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3
|
乱离时代的历史画卷——《彭衙门行》与《赠卫八处士》的比较 |
魏耕原
|
《语文学刊》
|
2017 |
0 |
|
14
|
试析王符的“潜夫”“处士”之名 |
蒋泽枫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5
|
《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札记四则 |
王姝琛
崔为
|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6
|
接受美学视域下唐诗英译探析——以杜甫《赠卫八处士》两种英译文为例 |
杨可伊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7
|
从“处士”到“药王”——历代对孙思邈的尊称考述 |
陈晓捷
|
《唐都学刊》
|
2016 |
3
|
|
18
|
国家演进、水德之运与处士横议——秦帝国“事皆决于法”的三维探析 |
刘力
闵甜甜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2
|
|
19
|
萧衍与梁朝处士的交游考论 |
龙正华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20
|
从古代中国舶来日本的《王维集》版本初探——兼论《三体诗幻云抄》中的《题崔处士林亭》一诗 |
内田诚一
|
《运城学院学报》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