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段与类型:儒家内圣外王关系省察
1
作者 赵卫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9,共9页
儒家对内圣与外王关系的处理,经过先后、本末、体用、形上形下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内圣外王并行并重”“由内圣开出外王”“由内圣开出新外王”三种类型。其中,第二种类型有“重内圣轻外王”“归外王于内圣”之嫌;第三种类... 儒家对内圣与外王关系的处理,经过先后、本末、体用、形上形下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内圣外王并行并重”“由内圣开出外王”“由内圣开出新外王”三种类型。其中,第二种类型有“重内圣轻外王”“归外王于内圣”之嫌;第三种类型虽然深刻认识到第二种类型的不足,并试图提出解决之道,但仍未脱离“由内圣开出外王”的窼臼。只有第一种类型在赋予外王以独立价值的同时,以内圣约束外王,将外王纳入道德轨道,比较合理地处理了内圣与外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内圣 外王 良知坎陷
下载PDF
论《管子》中内圣与外王的离合
2
作者 夏茜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5,共8页
《管子》的书写视角来自根本上带有神秘倾向的体道圣人。通过“著之简厕”的方式,《管子》论述了如何修圣以及如何成王的问题。虽然在最高的道的层面,内圣即外王,但在实践层面,二者却是并列关系,彼此之间可以分离。通过对现成的“名”... 《管子》的书写视角来自根本上带有神秘倾向的体道圣人。通过“著之简厕”的方式,《管子》论述了如何修圣以及如何成王的问题。虽然在最高的道的层面,内圣即外王,但在实践层面,二者却是并列关系,彼此之间可以分离。通过对现成的“名”“法”及具体“为之之术”的采纳,现实君主可以不必为内圣而直接达致外王,这背后是《管子》对客观势位以及体道难度的现实考量。《管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形态迥异于儒家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由内圣向外王的直通,其以“道”为中心牵合形名法术的特点及其所论内圣与外王的离合关系,则构成了从老庄道家向韩非子过渡的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圣人 内圣 外王
下载PDF
浅析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3
作者 张书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8期61-63,共3页
“内圣”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外王”则是外在行为的至高表现。古今中外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不仅是众多思想家在内在修养上的追求,还是为所处时代找到适合的规矩,施以适宜的政治治理实现自我的政治抱负。本文探其起源,论述其... “内圣”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外王”则是外在行为的至高表现。古今中外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不仅是众多思想家在内在修养上的追求,还是为所处时代找到适合的规矩,施以适宜的政治治理实现自我的政治抱负。本文探其起源,论述其代表思想,挖掘其深度与广度,最终赋予这一思想以现实意义,为提高个人素质乃至整个国民素质提供理论基础,对于提升个人素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理想人格
下载PDF
浅议陈淳的外王思想
4
作者 景云 《闽台文化交流》 2012年第3期43-47,共5页
在中国传统士人中。其人格理论的精髓是“内圣外王”.对于传统的中国士人而言.“内圣外王”的人格追求。至少从形式上代表着他们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两个侧面,而这两个侧面却具体地统一于一个现实的士人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之中。“内圣... 在中国传统士人中。其人格理论的精髓是“内圣外王”.对于传统的中国士人而言.“内圣外王”的人格追求。至少从形式上代表着他们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两个侧面,而这两个侧面却具体地统一于一个现实的士人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之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外王”是“内圣”的条件,缺少其中之一,人格就不会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陈淳 中国传统 人格追求 人生价值 外王 “内圣” 人格理论
下载PDF
“内圣”能否开出“外王”?——略论儒家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苟东锋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6期17-22,共6页
儒家政治能否现代化取决于一个问题:"内圣"能否开出"外王"?对此,人们从正反两个方向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那么,是否有第三条道路呢?如果我们回归原始儒家就会发现,道德与政治虽有联系,也分别有其独立的自性,因此... 儒家政治能否现代化取决于一个问题:"内圣"能否开出"外王"?对此,人们从正反两个方向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那么,是否有第三条道路呢?如果我们回归原始儒家就会发现,道德与政治虽有联系,也分别有其独立的自性,因此儒家"为政以德"的内圣外王之道只是以道德的方式解决政治问题的策略,"内圣"既没有生发"外王",也没有遮蔽"外王",而是成全了"外王"。既然内圣外王之道只是一种策略,那么儒家政治的现代化就是一个策略调整的问题,亦即将政治的归于政治,道德的归为道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道德与政治的完全分离,在仁的统摄下,道德与政治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道德 政治 君子 平民
下载PDF
内在超越与内圣外王——孟子思想的政教一体化思维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阳 《管子学刊》 1999年第1期15-21,共7页
孟子以性善论为孔子所开启的儒家内在超越的思维理路确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强化做人成圣的“绝对命令”性质,在儒家内圣学与外王学之间建立了较自然的逻辑关联,并最终将宗教人伦的关切与现实政治的关怀融为一体,在完成对宗教人伦理... 孟子以性善论为孔子所开启的儒家内在超越的思维理路确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强化做人成圣的“绝对命令”性质,在儒家内圣学与外王学之间建立了较自然的逻辑关联,并最终将宗教人伦的关切与现实政治的关怀融为一体,在完成对宗教人伦理想与实践的政治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超越 人本质 孟子思想 一体化 政治的宗教人伦化 性善论 内圣 政治宗教人伦化 政治秩序 外王
下载PDF
牟宗三“新外王”顶层设计及其当代启示——兼论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家凤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0,共5页
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在儒家即"外王"与"内圣"的关系,反思与重构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开显出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是牟宗三"新外王"思想旨归。在《政道与治道》中,他以中西比较的方式就中国文化为何... 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在儒家即"外王"与"内圣"的关系,反思与重构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开显出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是牟宗三"新外王"思想旨归。在《政道与治道》中,他以中西比较的方式就中国文化为何开不出"新外王"以及如何开出"新外王"两个环节进行了一番顶层设计。牟宗三的"新外王"思想对于进一步思考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肯定儒家道德理性的价值以克服西方现代民主之不足,坚持德法相辅的执政理念以保障道德践履,坚持中西汇通的构想以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政道 治道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儒教宪政:牟宗三“新外王”说新解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瑞昌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共16页
论者一直普遍认为,牟宗三在其"新外王"说中的政治主张是"民主"。本文在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新外王"说提出了新的解读:牟宗三真正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儒教宪政"。"民主&q... 论者一直普遍认为,牟宗三在其"新外王"说中的政治主张是"民主"。本文在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新外王"说提出了新的解读:牟宗三真正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儒教宪政"。"民主"与"宪政"有原则性区别,牟宗三本人和许多旁观者所意谓的"民主",如果细加推究,实际上主要是"宪政"。而且他推扬宗教之价值,并主张儒教为一"宗教",且认为应当立之为国教以指导政治。与西方自由主义者之政治主张不同,其"新外王"说实际上是某种"政教合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外王 民主 宪政 儒教
下载PDF
内圣外王:《郭店老子甲本》的结构秩序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健 《荆楚学刊》 2018年第2期5-16,共12页
出土于荆门郭店的战国楚简老子甲本(以下简称"《郭店老子甲本》"),由五组竹简组成,对五组的组别顺序进行"还原"后,整本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依照内圣外王的结构秩序展开,章与章之间具有关联性,不同... 出土于荆门郭店的战国楚简老子甲本(以下简称"《郭店老子甲本》"),由五组竹简组成,对五组的组别顺序进行"还原"后,整本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依照内圣外王的结构秩序展开,章与章之间具有关联性,不同于作为语录体的五千言《道德经》。《郭店老子甲本》所反映出来的诸多差异性,更能体现出该本的理性色彩。《郭店老子甲本》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同时又富有理性色彩,该本应为老子原著(老子元经)。这一发现有利于重新对郭店老子与五千言《道德经》关系研究的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内圣 外王 《郭店老子甲本》 结构秩序
下载PDF
良知只可呈现而不可坎陷──王阳明与牟宗三良知学说之比较及“新外王”评议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庆 《中国文化》 1996年第2期168-181,共14页
良知只可呈现而不可坎陷──王阳明与牟宗三良知学说之比较及"新外王"评议蒋庆自王阳明创立良知学说以来,近五百年间,不少儒家学者对良知学说进行了不同的理解、阐释、改造和发展。这些理解、阐释、改造和发展有的虽不尽合符阳明良... 良知只可呈现而不可坎陷──王阳明与牟宗三良知学说之比较及"新外王"评议蒋庆自王阳明创立良知学说以来,近五百年间,不少儒家学者对良知学说进行了不同的理解、阐释、改造和发展。这些理解、阐释、改造和发展有的虽不尽合符阳明良知学说之原义,如何心隐、李卓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坎陷说 致良知 牟宗三 阳明 黑格尔 一心开二门 “新外王 阳明学 道德理性 知识系统
下载PDF
冯友兰内圣外王思想的反思与启示
11
作者 陈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4-96,共3页
冯友兰对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诠释,是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中西哲学的相互交融进程当中展开的。这一创见性的阐发和处理方式为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转进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在整个内圣外王思想的历史嬗变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 冯友兰对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诠释,是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中西哲学的相互交融进程当中展开的。这一创见性的阐发和处理方式为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转进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在整个内圣外王思想的历史嬗变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哲学进一步走向现代化,中西文化愈加交融、互鉴的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冯友兰哲学中关于内圣外王的思想见解做出进一步的挖掘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内圣外王 内圣 外王
下载PDF
理性的运用与架构——牟宗三论儒家外王精神的现代化
12
作者 王政燃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在牟宗三看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与民主政治出自理性的"架构"功能,与之不同,传统儒家的外王之道出自理性的"运用"功能,所以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并未衍生出"科学"与"民主"。因此,儒家传统... 在牟宗三看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与民主政治出自理性的"架构"功能,与之不同,传统儒家的外王之道出自理性的"运用"功能,所以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并未衍生出"科学"与"民主"。因此,儒家传统的外王之道似乎存在某种缺陷,而依牟宗三所言,这种所谓的"缺陷"不是不及而是超越的"缺陷"。儒家这种"超越"所反映的是易无常而化的灵性,是心物合而一的功夫,更是不可知而神的境界。此外,依牟宗三所言,儒学"运用"中的"价值"并不能直接通达现代"架构"中的"事实",只能经过一番自我"坎陷",才能于"曲折"中实现"价值"向"事实"的通达。由此"坎陷"之"逆转",牟宗三试图建构一种既蕴含儒家传统生命价值,又兼具现代科学实证精神的"新外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儒家 外王 民主 科学
下载PDF
内圣外王:黄老道家生命价值论
13
作者 白延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57,共6页
黄老道家深入思考人的生命价值问题,追求精神的自由,提倡以贵柔守雌、因循时变、自然无为的态度面对人生,努力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形成虚静自然的内圣论。同时,黄老道家并不回避对外在事功的追求,在贵生虚静的同时兼善天下,坚持身国同... 黄老道家深入思考人的生命价值问题,追求精神的自由,提倡以贵柔守雌、因循时变、自然无为的态度面对人生,努力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形成虚静自然的内圣论。同时,黄老道家并不回避对外在事功的追求,在贵生虚静的同时兼善天下,坚持身国同治的治国理念,形成治身与治国本为一理之术的外王论。更为可贵的是,黄老道家主张由内而外、由个体而群体、由内圣而外王,形成了黄老道家"圣王合一"的最高人格理想,其内圣与外王在黄老道家生命价值论中实现了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道家 生命价值 内圣 外王
下载PDF
通向“外王”之路:荀子课程思想解读
14
作者 池春燕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1,共3页
在国家从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社会背景下,荀子以"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关系和饱受争议的"性恶论"为课程思想的理论基础,指出其课程思想的最终目的是成就"道德圣人"的理想人格,课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隆礼立法... 在国家从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社会背景下,荀子以"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关系和饱受争议的"性恶论"为课程思想的理论基础,指出其课程思想的最终目的是成就"道德圣人"的理想人格,课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隆礼立法,"化民成俗"的重要措施就是"化性起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课程思想 外王
下载PDF
返本开新──评《内圣外王:儒家的社会哲学》
15
作者 潘富恩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社会哲学 现代价值 儒家 内圣 真精神 外王 中国现代化进程 文化动因 返本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下载PDF
论创新教育的“外王”观
16
作者 沈国强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儒家追求“内圣”之外也希望“外王”,把学会“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作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创新教育的“外王观”,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意识、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使之具有对现实进行改造变革、批...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儒家追求“内圣”之外也希望“外王”,把学会“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作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创新教育的“外王观”,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意识、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使之具有对现实进行改造变革、批判、创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外王之基,研究学习是创新教育外王之练,创新实践是创新教育外王之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外王取向 创新能力 研究学习 创新实践
下载PDF
从“内圣”到“外王”:儒家人性论反思
17
作者 刘亚明 《江汉学术》 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内圣"与"外王"演绎了儒家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一般逻辑,"内圣"为"外王"预设了前提假定,"外王"则是"内圣"的逻辑推论。较之于西方基督教人性观和康德的人性观,儒家的人性观... "内圣"与"外王"演绎了儒家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一般逻辑,"内圣"为"外王"预设了前提假定,"外王"则是"内圣"的逻辑推论。较之于西方基督教人性观和康德的人性观,儒家的人性观显然是高调而又乐观的。由于儒家人性观缺乏对人性幽暗面的直视与警醒,一直致力于内在圣贤人格的修成而少有外在制度方面对权力进行防范,这导致了传统中国政治实践中德治和人治观念的盛行,从而难以产生出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由于"内圣"与"外王"之间的因果逻辑,新儒家从"老内圣"推出"新外王"的理论努力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人性论 内圣 外王 人性 现代性
下载PDF
“道”与王氏新学从内圣到外王的转化逻辑——兼论新旧党争的学术动因
18
作者 吴增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5-71,共7页
王氏新学作为南方学术更具自由性、开放性,在疑经风气的影响下,它超越了传统儒学的狭隘性而融通三教,并转入对道德性命的形上探讨,作为其核心范畴的"道"也超越了儒学之"道"的伦理道德属性而成为具有自然性的终极本... 王氏新学作为南方学术更具自由性、开放性,在疑经风气的影响下,它超越了传统儒学的狭隘性而融通三教,并转入对道德性命的形上探讨,作为其核心范畴的"道"也超越了儒学之"道"的伦理道德属性而成为具有自然性的终极本体。由此推衍出以"求利"为核心的变法实践,并形成与坚守传统儒学价值的旧党之间的持续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新学 内圣 外王
下载PDF
儒学“外王”探究
19
作者 白楠 《神州》 2012年第35期22-23,25,共3页
一、"内圣"为何未能"外王"。据历史学家统计,自秦至清,前后计17个皇帝(同时并立的不在内),不仅达到"内圣外王"这样高标准者没有几个,即使等而下之,将那些相对而言比较有德行、
关键词 外王 儒学 内圣外王 历史学家 德行
下载PDF
论牟宗三的“新外王”说
20
作者 李孺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4-40,共7页
牟宗三的“新外王”说 ,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圣”的道德价值主体中开出中国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的“新外王”。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通过道德主体如何“自我坎陷”而“曲转”为“架构”新外王的认知主体或形式理性来实现的。
关键词 牟宗三 “新外王”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