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子天人之学的生态意义 |
蒙培元
|
《中国哲学史》
CSSCI
|
2002 |
22
|
|
2
|
天人之学:中国创造学之哲学命理 |
简红江
刘仲林
龙艺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3
|
邵雍天人之学视野下的孔子 |
王新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4
|
“无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兼论中国哲学的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 |
徐小跃
|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
2014 |
7
|
|
5
|
吴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 |
王新春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6
|
董仲舒天人之学非宗教性之审视——以奥古斯丁为背景的反观 |
朱丽霞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7
|
从天人之学看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兼论未来人类文化的理想进路 |
邓辉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8
|
先秦道家天人之学及其现代价值——兼论先秦道家对社会伦理的弥补功能 |
李为香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9
|
论董仲舒与张载的天人之学 |
林乐昌
|
《衡水学院学报》
|
2019 |
4
|
|
10
|
董仲舒的天人之学及其政治含义再解读 |
林存光
|
《政治思想史》
|
2012 |
2
|
|
11
|
论王夫之的“天人之学” |
刘兴邦
|
《船山学刊》
|
2003 |
1
|
|
12
|
天人之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李耀南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3
|
柳刘天人之学及其人性论思想之比较 |
高永旺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4 |
1
|
|
14
|
简论天人之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
白光霁
夏绍熙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5
|
从现代环境论看道家天人之学的现代价值 |
徐小跃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6
|
论“天人之学”的内涵、价值与局限 |
何长辉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与象征思维--王博《究天人与通古今:董仲舒政治学说新阐》序 |
张广保
|
《衡水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8
|
中国古代的“天人之学” |
孟昭燕
|
《华夏文化》
|
1997 |
0 |
|
19
|
儒学新生面的开启——王船山易学视野下的天人之学 |
苏晓晗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20
|
天人之学的自然哲学根基--“十天端”架构中的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说 |
王博
|
《衡水学院学报》
|
2018 |
2
|
|